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6篇
  免费   786篇
  国内免费   303篇
医药卫生   1120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369篇
  2016年   376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760篇
  2013年   695篇
  2012年   930篇
  2011年   953篇
  2010年   915篇
  2009年   797篇
  2008年   817篇
  2007年   646篇
  2006年   543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张倩  杨坛  黎枰坪  奉建芳  林世源  陈卉  吴卫  张玮 《中草药》2020,51(21):5440-5446
目的 制备左旋肉碱修饰的壳聚糖-硬脂酸(LC-SA/CS-SA)纳米胶束,包载紫杉醇(PTX)且协载槲皮素,考察胶束特性,并以大鼠在体肠循环评估给药系统对PTX口服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硬脂酸(SA)通过酰胺化反应接枝于壳聚糖(CS),形成共聚物CS-SA;采用核磁共振H谱、红外光谱鉴定产物结构;以PTX为主药,槲皮素为辅药,采用激光粒径分析、Zeta电位分析和HPLC分析分别考察了胶束的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胶束形貌;芘荧光探针法测定LC-SA/CS-SA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透析袋法考察胶束的体外释放行为;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评估载药胶束的促吸收作用。结果 红外与核磁结果表明SA通过酰胺键接枝于CS;协载槲皮素的LC-SA/CS-SA载PTX胶束呈类球形,粒径为(148.3±1.7)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6±0.07,Zeta电位为(24.600±0.167)mV,CMC为14.31 μg/mL;体外释放结果表明,与市售紫杉醇注射剂相比,协载槲皮素的LC-SA/CS-SA载PTX胶束、LC-SA/CS-SA载PTX胶束具有明显缓释效应;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表明,协载槲皮素的LC-SA/CS-SA胶束对载药PTX的胃肠吸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 构建的协载槲皮素的LC-SA/CS-SA载PTX胶束性能优良,促进了PTX的大鼠肠吸收,具有增强药物口服吸收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间辽宁中置盛京老年病院收治的96例行手术治疗的Ⅱ~Ⅲ期初治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联合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PE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表阿霉素+5-氟尿嘧啶(CEF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手术治疗前评价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化疗不良反应和肿瘤标志物。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 2%,高于对照组的60.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多处于Ⅰ~Ⅲ度,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轻度的心脏毒性和肝功能异常及恶性呕吐,通过对症治疗,患者均可耐受,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均降低(P <0. 05),且联合组患者CRA和CA125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CA15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应用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能有效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提高乳腺癌根治切除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替吉奥(SOX方案)化疗辅助胃癌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行胃癌D2根治术,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均采用SOX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围手术期指标、不良反应及生存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卡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CA72-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活检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7和MMP9阳性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瘤生存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均发生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静脉炎和肝功能异常,但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SOX方案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胃癌患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及5-氟尿嘧啶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方式治疗,实验组给予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及5-氟尿嘧啶联合化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60.0%高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血白细胞减少、脱发、血红蛋白减少、肝肾功能轻度损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实施多西紫杉醇加奥沙利铂及5-氟尿嘧啶联合化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同时还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毒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lncRNA 178030.2通过TRPS1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的影响与机制。方法:采用逐步增加剂量间歇作用的方法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系并命名为MDA-MB-231/R。采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耐药细胞和亲本细胞中lncRNA 178030.2和TRPS1的表达;应用Lipofectamine 2000将lncRNA 178030.2高表达质粒pcmv-178030.2和对照质粒pcmv转染至MDA-MB-231细胞,分别为高表达组和对照组,定量PCR检测lncRNA 178030.2水平的变化,分别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RPS1 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RIP实验检测lncRNA 178030.2是否与TRPS1相结合;MTT法检测MDA-MB-231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及细胞增殖。应用Lipofectamine 2000将lncRNA 178030.2小干扰RNA si178030.2和对照siNC转染至MDA-MB-231/R细胞,分别为干扰组和对照组,定量PCR检测lncRNA 178030.2水平的变化,分别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RPS1 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MTT法检测MDA-MB-231/R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及细胞增殖。应用Lipofectamine 2000将TRPS1过表达质粒pcmv-TRPS1和对照质粒pcmv转染至MDA-MB-231细胞,分别为高表达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中TRPS1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然后再分别应用Lipofectamine 2000将lncRNA 178030.2高表达质粒pcmv-178030.2转染入两组细胞,MTT法检测MDA-MB-231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及细胞增殖。结果:成功构建在3 μg/ml紫杉醇中稳定生长的三阴性乳腺癌耐药细胞系MDA-MB-231/R。定量PCR结果显示:lncRNA 178030.2在紫杉醇耐药细胞系MDA-MB-231/R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其亲本细胞MDA-MB-231中的表达;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显示:TRPS1 mRNA和蛋白在紫杉醇耐药细胞系MDA-MB-231/R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其亲本细胞系MDA-MB-231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高表达lncRNA 178030.2组的MDA-MB-231细胞中TRPS1表达下降,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降低,细胞增殖增强,且lncRNA 178030.2确实可以与TRPS1相结合;与对照组相比,低表达lncRNA 178030.2组的MDA-MB-231/R细胞中TRPS1表达升高,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升高,细胞增殖减弱;在MDA-MB-231细胞中过表达TRPS1后再过表达lncRNA 178030.2,其促进紫杉醇耐药、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也明显减弱。结论:lncRNA 178030.2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紫杉醇耐药,促进细胞增殖,其发生机制可能与下调TRPS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周琴  周帆  张筱骅 《新中医》2020,52(9):39-43
目的:观察理冲汤加减联合紫杉醇+卡铂(TC)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卵巢癌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TC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理冲汤加减治疗,21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统计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T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少腹包块、腹胀痛、面色无华及形体消瘦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4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77.08%,高于对照组的56.25%(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54.1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41.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糖类抗原125 (CA125)、糖类抗原19-9 (CA19-9)、甲胎蛋白(AFP)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CA125、CA19-9、AFP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27.08%(P0.05)。2组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冲汤加减联合TC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治疗卵巢癌的效果分析。方法选自2018年5月-2019年5月132名符合入组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随后研究人员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分组应按照科学、合理、随机的标准,两组患者分别均有67例,对照组患者按照研究要求,接受卡铂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按照研究要求,接受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的治疗,评估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如:T细胞亚群、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CD8、CD4、CD3、CD4/CD8,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CR+PR+SD人数多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治疗卵巢癌,能够提升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好转。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紫杉醇诱导的大鼠外周神经痛的预防作用,并以脊髓大麻素受体为主要靶点,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AM630组、AM251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实验第1,3,5,7天分别腹腔注射紫杉醇2 mg/kg;预防组在建模的同时每天予补阳还五汤2.5 g/(kg·d)灌胃干预14 d;AM630组在预防组的基础上于每天灌胃前予3 mg/kg大麻素Ⅱ型受体(CBR2)阻滞剂AM630腹腔注射;AM251组在预防组的基础上于每天灌胃前予1.5 mg/kg大麻素Ⅰ型受体(CBR1)阻滞剂AM251腹腔注射。每7 d记录1次各组大鼠体质量,并使用von fery纤维丝测试各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MWT),共观察28 d;实验观察28 d后使用RT-PCR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CBR1、CBR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第7,14,21,28天,各组大鼠体质量增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实验第7,14,21,28天的MWT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预防组、AM251组实验第14,21,28天的MWT均显著高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但AM630组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与AM251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CBR2、CBR1、GFAP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L-1β、TNF-α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预防组和AM251组CBR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IL-1β、TNF-α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AM630组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与AM251组比较各相关蛋白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预防紫杉醇诱导的外周神经痛,机制可能与其激活脊髓CBR2,并进一步抑制脊髓IL-1β、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SB-3CT)对前列腺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前列腺癌PC-3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SB-3CT组(注射SB-3CT溶液25 mg/kg),联合用药组(SB-3CT 25 mg/kg+静脉注射多西他赛溶液 10 mg/kg)和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5只。测量肿瘤体积和质量并绘制生长曲线。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组织中PDK1和PFKFB4的表达。结果 联合用药组、空白对照组和SB-3CT组平均瘤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56,P=0.001),且联合用药组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较空白对照组和SB-3CT组慢。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DK1在联合用药组、空白对照组和SB-3CT组的染色评分分别为(2.33±0.47) 分、(6.00±0.81) 分和(4.33±0.48) 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00,P=0.003),且联合用药组评分低于SB-3CT组(P=0.017);PFKFB4在3组的染色评分分别为(5.33±0.49) 分、(11.33±0.47) 分和(9.00±1.41) 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43,P=0.003),且联合用药组评分低于SB-3CT组(P=0.011)。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SB-3CT对前列腺癌移植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糖代谢相关酶PDK1和PFKFB4表达下调可能是潜在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