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使用角度分析了超硬磨料油石的结构特点及其参数的选择原则,介绍了超硬磨料油石的粘结方法与修磨工艺,阐述了珩磨工艺参数优化设计的原则,并对超硬磨料珩磨的使用要求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油石用磨料(金刚石、CBN、刚玉、碳化硅)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以及超硬磨料(金刚石、CBN)珩磨油石的制备和应用。论述了珩磨油石的性能(磨料种类、磨料粒度、油石硬度)与被加工零件材料之间的相关性。总体而言,超硬珩磨油石——金刚石和CBN油石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给珩磨加工带来了很大发展。可是,金刚石和CBN珩磨油石所用粘结剂配方很难标准化,加上被加工零件材质和精度要求的多样性,使制备的油石性能与被加工零件的匹配性难以把握,也给油石制备研究增加了复杂性。目前,油石性能与被加工零件材质之间的匹配性研究尚缺乏。  相似文献   

3.
金刚古珩磨     
用碳化硅和氧化铝作珩磨磨料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这些磨料使用性能好,但由于受加工方式限制,只能做成软的或多气孔的,致使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微粒,工具过早磨损。所以它只适用于少量磨削,还不能磨削很硬的材料。而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C-BN)超硬珩磨油石的去除率要比一般磨料油石高很多倍,且几乎任何材料都能用超硬磨料油石成功地珩磨。通常金刚石刀具用于珩磨铸铁和硬度小于HRC58的钢材,而硬度大于HRC58的淬硬钢则用CBN刀具珩磨。  相似文献   

4.
直径为40~60mm、深为100~150mm的淬硬零件精密孔通常使用装有偶数金刚石油石的珩磨头来进行最终加工,但是采用这种刀具在生产中往往不能得到较高几何形状精度的孔。单油石珩磨头则能解决这个问题。苏联拖拉机农业机械制造工艺科学研究所设计了单油石珩磨头。它包括刀头体5、放松斜铁3和装有焊接油石6的T形斜铁4。在刀头体内牢固地装有硬质合  相似文献   

5.
磨具中的油石大都是做手工修磨或刀具磨刃用,对质量的要求并不高,但是作为机加工用的珩磨油石和超精油石却不然,对油石的质量要求远高于一般磨具。其质量特点主要有:1)严禁油石中夹杂有粗颗粒磨料或有铁质斑点;2)在磨具结构上要有松组织(油石单位体积内含有的磨料量比较少);3)要有很高的硬度均匀性。因此对珩磨油石(包括超精油石)的硬度有必要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一、珩磨油石的硬度问题在珩磨油石中夹杂有粗颗粒磨料或夹有铁杂质而经高温烧成出现低熔点铁斑时,其实质上都是产生了高硬度点,这也是一种特殊的硬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数控珩磨机伺服电机驱动珩磨油石的进给过程,提出利用电流间接检测珩磨油石进给力。建立珩磨油石进给力与伺服电机电流之间的传递数学模型,并运用软件仿真、验证,为交流伺服电机驱动珩磨机在稳态下的恒速进给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1珩磨加工过程分析内孔珩磨是由油石和工件之间相对运动而完成的。油石固定在主轴油石座上,珩磨头带动油石相对工件旋转,同时又往复运动。油石靠外力压紧在工件表面上,其珩磨过程如图1所示。图1珩磨加工示意图对一个具体的加工工件而言,可调整的工艺参数有网纹交叉...  相似文献   

8.
在珩磨加工时,油石磨损对零件的加工精度有重要影响。基于响应曲面法建立珩磨油石二阶响应曲面模型,通过BBD实验对珩磨油石寿命模型进行拟合,分别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显著性,结果表明响应曲面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油石寿命。在分析了珩磨油石寿命关于影响因素的响应曲面后,得到了各因素对油石寿命的交叉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油石寿命具有复杂的交互作用,在油石粒度相同的情况下,珩磨压力较往复速度对油石磨损的影响更加显著;压力和粒度的交互作用对油石寿命影响最大,油石在磨削时,由于细小的磨屑容易进入油石气孔中,粒度越小,越易出现堵塞现象。  相似文献   

9.
以大型珩磨头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珩磨头油石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在不同油石压力下,油石刚度变形对珩磨头加工质量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油石临界压力,以保证被加工件的精度。分析油石条本身、油石座、锥体、磨头体的刚度以及它们之间的接触刚度对珩磨头油石刚度变形的影响,提出结构优化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珩磨机床、工具和磨料的发展,珩磨加工有了进一步的改进。珩磨加工的优点,主要在精度较低的机床上,可以加工出精度较高的工件,而且有较高的生产率。本文仅就内孔珩磨作一分析和介绍。一、内孔珩磨基本原理的剖析内孔珩磨,简单地说,就是在珩磨头上装一块或数块油石,通过特定的机构,给予适当压力,使油石径向张开,均匀的压向工件孔壁,同时作旋转和往复运动,由油石上的磨粒进行切削。珩磨加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工件和珩磨头分别刚性地固定在工作台和主轴上,叫强制式珩磨。另一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行研制的功率超声振动珩磨实验装置,对超声珩磨和普通珩磨的磨削效率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并采用超声振动珩磨技术,对AZ91D镁合金材料进行了加工实验,以确定最佳油石参数及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超声珩磨在材料去除率和加工表面质量上均优于普通珩磨。实验获得的优化工艺参数可以满足对镁合金的实际加工需要。  相似文献   

12.
珩磨的运动参数一直依靠着加工经验进行选择,这种经验是通过长时间反复实践而得出的,其效率较低、自由度大,为了能够快速的分析和确定运动参数,提出一种将理论仿真与实验加工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以珩磨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轨迹的运动原理,利用MATLAB构建珩磨加工中的三维轨迹,分析珩磨加工中运动参数对于轨迹的影响。其次,以珩磨头上的油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建立珩磨的有限元模型,根据运动参数制定不同的参数方案,将参数方案导入模型之中,仿真分析后计算出珩磨孔圆柱度并进行对比,选出最理想的运动参数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研制了用于加工坦克发动机缸套( 孔径150mm)的超声珩磨系统样机,通过工艺试验优选了油石条参数及加工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样机可满足坦克发动机缸套的珩磨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和田玉材料高硬度、高韧性的特点,设计一种和田玉超声波振动深孔珩磨系统;完成了振动系统主要部件的设计与选择、珩磨头的设计,特别是针对和田玉设计了珩磨油石,并运用三维软件对整个加工系统等进行三维实体仿真。实现了和田玉超声波振动深孔珩磨理论设计的研究;从工作原理和结构原理验证其是可行的;为后期和田玉超声波深孔精密加工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薛玉君  赵波 《工具技术》1999,33(11):24-26
讨论了按局部共振理论设计挠性杆、油石座子系统时超声振动珩磨系统的振动模式,提出了确定挠性杆、油石座子系统结构参数的试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超声平台珩磨装置能使油石条产生超声振动,在珩磨缸套时具有磨削力小、珩磨温度低、油石不易堵塞、加工效率高等特点。对单颗磨粒在振动时产生的脉冲力,以及超声脉冲力垂直于珩磨网纹的方向分力——有效去峰力进行了分析,并用断裂力学原理来解释尺寸效应产生的机理,最后得出结论:珩磨中油石磨粒具有强大的脉冲力具有足够的能量削掉网纹峰尖成为平台,该理论对于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刚石平台网纹珩磨工艺及加工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内燃机气缸套的金刚石平台网纹珩磨工艺的特点及其对机油耗的影响。通过金刚石平台网纹珩磨工艺试验,对所采用的设备、珩磨参数、砂条的选择及珩磨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轴承滚道的粗糙度,提高铁路货车滚子轴承的实际使用寿命,自行设计了以油石超精技术为基础的滚子轴承滚道超精机。重点介绍气动加压系统在油石超精技术上的应用。此台超精机的油石加压系统采用了梭阀与比例阀结合的气动调压技术使油石压力实现了无级调压。可进行轴承内、外圈滚道粗超、精超时不同压力和加压方向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珩磨工艺在汽车转向器阀套加工中存在的精度不足和效率不高问题,引入一种单冲程超硬磨料珩磨孔加工技术,即铰珩工艺.根据阀套的加工特点,设计相应的夹具和刀具方案,并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铰珩工艺参数对加工性能的影响.参数经过优化的铰珩工艺,有效解决了阀套内孔加工的精度问题,取消了配磨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20.
Honing is a surface finishing technology,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surface quality and working performance of workpieces. However, with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hard-to-machine materials and the increasing requirement for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workpieces, the performance of conventional honing (C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meet the production needs. The ultrasonic vibration provides a way to overcome the technological constraints of CH and improve the machined surface properties. To realise the ultrasonic vibration of honing stone, a slotted block horn was used as a vibration transmission component and a supporting component of honing stone in this study.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se and optimise the block horn to improve the uniformity of the amplitude on the output surface, to provide stable and efficient vibration for the honing stone.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processing parameters on surface roughness in CH and ultrasonic-assisted honing (UAH) of stainless steel SUS304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in honing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a dense punctiform morphology and reduction of the defects of the workpiece surface. Moreover, interactions between ultrasonic vibration, speed of revolution, and honing time in UAH make the changes of surface roughness much different from the CH. On the whole, for UAH, it is a feasible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surface roughness by using a smaller amplitude, increasing the speed of revolution appropriately, and extending honing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