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5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
目的探讨磁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具有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法分离培养BMSCs,流式细胞仪测定BMSCs表面分子CD29、CD44、CD45。对BMSCs进行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标记。对SPIO标记BMSCs分别与高低转移性肝癌细胞MHCC97-H和MHCC97-L的共培养及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普鲁士蓝染色显示BMSCs的磁标记率近95%,CD29、CD44呈阳性表达。SPIO标记BMSCs对高低转移性肝癌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组间和组内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SPIO标记BMSCs对高低转移性肝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采用弧形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典型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方法]对1994年2月—2011年2月期间行LC治疗的合并肝硬化的症状性胆囊结石患者21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肝功能Child A级(n=180)、B级(n=32)肝硬化患者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中注意事项。[结果]212例中仅9例中转开腹,中转率4.24%,术后并发症包括腹水、胆管损伤、肺炎,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无死亡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肝功Child分级不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中转开腹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亦不同。Child A级疗效明显优于B级(P<0.05)。[结论]处于Child A级或Child B级的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和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4.
患者女,37岁,左下肢突然麻木。外院曾以脉管炎治疗,自觉症状有所减轻,近1周来,仍有下肢发凉,麻木、短距离行走疼痛加重等症状。目前左下肢血管超声显示:左侧股动脉分叉处探及实性略强回声充填(图1),致股浅动脉中上2/3段完全闭塞,未探及血流通过;左侧股深动脉起始部血流充盈缺损,峰值流速约6m/s。股浅动脉中下1/3处探及侧支动脉注入,流速较慢,左侧腘动脉、胫前后动脉及足背动脉内径正常,  相似文献   
35.
36.
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subtotal cholecystectomy,LSC)后胆漏的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6例LSC术后发生胆漏3例(0.12%)的原因。结果:1例为术中胆总管前壁被电刀点状灼伤,2例为迷走胆管损伤,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LSC术后近期患者腹痛应考虑胆漏的可能,迷走胆管损伤、胆管灼伤为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后胆漏的常见原因,要仔细辨别Calot三角解剖结构,在分离胆囊床和胆囊三角区时,应将纤维索组织钳夹后再切断,避免热传导损伤胆管。此外,要适时把握中转开腹的手术时机,这是预防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7.
经尿道手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术式比较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经尿道手术治疗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总结经尿道手术治疗小体积BPH52例的临床资料,12例单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18例TURP加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TUIBN),22例TURP加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PVR)对3组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纯TURP组:术后有3例并发膀胱颈孪缩,术后IPSS为(12.2±3.2)分,Qmax为(11.7±2.6)ml/s,PVR为(27.6±13.0)ml。TURP+TUIBN组:术后1例并发膀胱颈挛缩,术后IPSS为(8.6±3.2)分,Qmax为(16.7±3.0)ml/s,PVR为(20.0±8.0)ml。TURP+TURBN组:术后IPSS为(6.2±3.0)分,Qmax为(22.7±3.1)ml/s,PVR为(8.0±4.0)ml。3种术式比较,术前IP-SS、Qmax、PVR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后IPSS、Qmax、PVR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TURP+TUIBN疗效优于单纯TURP,TURP+TURBN疗效最佳。结论:经尿道手术治疗小体积BPH,TURP+TURBN疗效比TURP+TUIBN疗效更确切,应作为首选术式。手术的关键是既要切除增生的腺体,也要彻底切除膀胱颈部的病变组织。  相似文献   
38.
29 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附2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性分析1996 年7月—2007年2月实施的26例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26例均未中转开腹,术后无出血、黄疸及肝外胆管损伤发生。随访3~36个月,全组均未后遗 “小胆囊”,未见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笔者认为,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可降低手术风险及中转开腹率,但要警惕“小胆囊”的发生,在胆囊切除术中认清胆囊三角区解剖关系,是预防“小胆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术后综合康复治疗方法,以最大限度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方法: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72例因髌骨骨折术后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通过主动功能锻炼、被动运动训练、中药外用及手法理筋、蜡疗、冰敷、本体感觉训练等综合康复方法治疗3个月,采用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和Bostman膝关节评分评价康复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72例患者经综合康复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增加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ostman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效果:优:68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5.3%。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髌骨骨折聚髌器内固定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0.
错配修复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胰腺癌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胰腺癌错配修复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蛋白表达的检测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分析,探讨胰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从35例胰腺癌病人的正常胰腺组织、癌组织中提取DNA;MSP法检测hMLH1及hMSH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SSCP法检测标本中微卫星不稳定性发生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错配修复基因hMLH1及hMSH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35例胰腺癌中hMLH1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为60%(21/35),正常组织中未发现甲基化,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于hMSH2仅有1例胰腺癌出现启动子甲基化;35例胰腺癌中微卫星高度不稳定7例,低度不稳定14例,稳定11例,正常组织中没有出现微卫星不稳定,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微卫星不稳定的21例胰腺癌组织中有19例(90%)出现hMLH1启动子甲基化现象,微卫星稳定的ll例胰腺癌组织中仅有2例(6%)出现hMLH1启动子甲基化。hMLH1启动子甲基化在微卫星不稳定胰腺癌组织中常为缺失表达或低表达,在微卫星稳定胰腺癌组织中呈正常表达。hMSH2无论在MSI-H或MSI-L胰腺癌与正常胰腺组织中均无缺失表达,仅部分低表达。结论胰腺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的缺陷主要是hMLH1启动子甲基化,与胰腺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及蛋白表达缺失有关,在胰腺癌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胰腺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