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肺炎1号”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17日至2020年3月15日湖北省中医院、监利县中医院、蕲春县人民医院、潜江市中医院、洪湖市中医医院、阳新县中医医院、浠水县中医院、大冶市中医医院、汉川市人民医院、武昌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451例,采用“肺炎1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肺炎1号”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舌象、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肺部CT情况。结果:共纳入451例患者,其中轻型21例,普通型378例,重型46例,危重型6例。疑似病例6例(1.33%),临床诊断病例168例(37.25%),确诊病例277例(61.4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发热、咳嗽、乏力主要症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恶寒、鼻塞、流涕、打喷嚏、咽部痒、咽痛、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痛或关节疼痛、头晕头痛、纳差、恶心呕吐、腹胀、大便稀溏症状发生率显著改善(P<0.0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绝对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热时间3(1~3.25)d。229例患者舌质由红或绛逐渐转为淡红,好转率为75.58%;177例患者白腻苔、厚腻苔、黄腻苔明显变薄,好转率为65.31%。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为8(5,11)d。415例(92.02%)肺部CT明显好转,主要表现在病灶面积减小,变薄变淡。达到出院标准430例,临床治愈率95.34%;好转15例;无效3例;死亡3例(0.67%)。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结论:“肺炎1号”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够快速稳定病情,阻断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危重型转化;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较好促进肺部炎性反应吸收;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BM)磁共振成像(MRI)脑膜病变形态、信号的特点及颅内继发性改变的发生情况。方法将本院126例TBM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MRI平扫与增强扫描检查,并且其MRI影像表现与42例肺癌脑膜转移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26例TBM患者中,MRI平扫阳性115例(91.27%),包括脑膜中重度增厚91例,轻度增厚24例;阴性11例(8.73%),脑沟、脑池及脑室未见狭窄,并无明显异常信号,MRI增强扫描出现病变处脑沟、脑池内面线状强化高信号。MRI增强扫描均为阳性。脑血管受累54例(42.86%),脑积水81例(64.29%),脑神经受累33例(26.19%)。TBM与肺癌脑膜转移患者均存在脑膜增厚的表现,同时出现不均匀或均匀稍长或等T_1、T_2信号,MRI增强扫描病变脑膜出现强化,结节具有环形、均匀强化的表现。结论 TBM患者MRI影像特点多表现在大脑基底池脑膜增厚,脑膜结节在T_2加权像存在低信号;MRI增强扫描结节有分隔状与环形强化等表现,同时出现继发性改变如脑内前循环血管炎、脑积水及脑梗死等,其对TBM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MRI增强扫描对TBM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DMBA诱发的地鼠口腔癌模型中生物标志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微核、银染核仁组织区颗粒(AgNOR)和细胞增殖抗原(PCNA)这些标志物在口腔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并验证这些标志物作为口腔癌前病变预后标志物及口腔癌干预研究的中间终点标志物的可靠性.方法:用DMBA诱发的地鼠口腔癌模型,进行不同病变中微核、AgNOR和PCNA测定.结果:金黄色地鼠口腔粘膜上皮微核细胞率、每核AgNORs颗粒数目和PCNA标记指数在癌症发展过程中随病变加重而增高,与组织病理变化相关.结论:这些标志物用作人口腔癌前病变的预后标志物及口腔癌干预试验研究的中间观察终点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动眼神经麻痹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以眼球运动障碍、眼睑位置异常和/或瞳孔受损为特征的疾病。 首诊于不同科室的动眼神经麻痹病因不尽相同,本研究分析首诊于眼科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病因、病变定位及预 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 至2018 年首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眼科的137 例动眼神经麻痹住院患者的临床 资料。分析患者的病因及其在各年龄段的分布特点、病变定位、预后。结果: 在137 例患者中,动眼神经麻痹的病 因排名前3 位的依次是头部外伤(38.69%)、海绵窦病变(12.40%)、眶内炎症(9.49%),其他病因还包括颅内动脉瘤、颅 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变、感染、眶内肿瘤、糖尿病、鼻腔术后等。病因中头部外伤多见于20~49 岁的青壮年, 脑血管病变多见于60~69 岁老年人,糖尿病多见于50~69 岁中老年人,其余病因类型年龄分布相对平衡。病变定位情 况:眶尖病变75 例,病因包括外伤、炎症、感染、肿瘤;海绵窦病变40 例,病因包括炎症、肿瘤、血栓;蛛网膜下 腔病变6 例,病因包括动脉瘤、肿瘤、外伤;动眼神经核病变5 例,病因为梗死;未见动眼神经束病变。有11 例因为 病因不明,所以无法定位。治疗后,动眼神经麻痹侧矫正视力改善不明显。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病变、糖尿病造成 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上睑下垂及眼球运动障碍部分或完全恢复比例较高。结论: 动眼神经麻痹是造成眼肌麻痹及复 视的常见病因,首诊于眼科的动眼神经麻痹以头部外伤、海绵窦病变及眶内炎症最为多见。青壮年常见于外伤,而 中老年人则常见于糖尿病及脑血管病变等原因导致的动眼神经麻痹。病变位置以发生在眶尖和海绵窦为主。动眼神 经麻痹侧矫正视力预后较差,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病变及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上睑下垂及眼球运动障碍预 后较好。及时查明病因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分析她们对护理学专业态度的差异,探讨相应的职业态度教育方法。方法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我校护理本科2003~2006级4个年级共160名学生。调查问卷的内容为个人资料和职业态度。结果从学生职业选择看职业态度,临床护理是就业的主流,社区护理就业尚未被认识,部分学生倾向改行。各年级职业态度比较中,不同年级的护理本科生的职业态度不同,职业态度在一年级与二、三年级有差异,三年级与四年级有差异(P<0.01)。结论一年级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程度较差;多数同学愿意学习并喜欢护理专业;四年级临床实习学生没有明显愿意参加护理活动的意愿。本科护理教育应注重学生早期接触护理,创造良好的生产实习环境及合理使用护理人才;教师在授课中应客观地向同学介绍现实的临床工作,使同学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6.
隋云华  徐静  郭银燕  张馨  李鑫 《临床医学》2006,26(10):17-18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寻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治疗组用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600mg,胸腺肽100mg,静脉注射,每日1次,使用12周后口服12周。对照组使用α干扰素500万U,皮下注射,隔日1次,胸腺肽100mg,肌肉注射,每周2次,用24周。两组患者均为乙型肝炎病毒单纯感染者。HB-sAg、HBeAg、HBcAb阳性,HBVDNA≥10^5拷贝/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50U/L。结果治疗24周,苦参素组52例中39例(75.0%)ALT正常,干扰素组48例中38例(79.2%)ALT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素组HBeAg、HBVDNAM例(59.6%)转阴。干扰素组HBsAg转阴1例(2.1%),HBeAg27例转阴(56.2%),HBVDNA29例转阴,占60.4%。两组病原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随访12—24周,苦参素组31例近期治愈者18例(58.1%)复发,ALT升高,HBeAg和HBVDNA转阳。而干扰素组近期治愈的29例中10例(34.5%)ALT升高,HBeAg和HBVDNA转阳,X^2=1.09,P〉0.05。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素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论是近期还是远期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可以使用苦参素,但要延长疗程,和其他免疫调节剂联合使用,可能有增加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玉佳  杨海松  张馨  谢瑾  李晶  毛大华 《安徽医药》2023,27(11):2121-2125
前哨淋巴结为汇集原发肿瘤淋巴引流的第一个或第一组淋巴结。有无前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乳腺癌TNM分期、选择治疗方案以及评估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术前评估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最常用的是常规超声检查,但常规超声无法判断何为前哨淋巴结。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超声造影为前哨淋巴结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诊断思路。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发表相关文献,表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可以用超声造影来识别和定性。现对超声造影应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诊断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在医院管理中,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模式开始从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人本管理成为了新兴管理理论的前沿,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如何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使之有效的应用而产生良好的工作效果是十分重要的。但就目前的护理管理来看,要发挥护理工作者的创造性,激发他们的潜能,还要做许多的努力。其中,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全科医生团队为基础的系统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在前期课题所积累得到的322例60~80岁骨质疏松症患者中,随机抽取参加系统健康教育的患者79例作为干预组,未参加系统健康教育的患者10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骨质疏松知识问卷”的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在28项问答中,有23项回答正确率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项回答正确率接近(P>0.05).结论以全科医生团队为基础的系统健康教育对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相关知识具有较大帮助,但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