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26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联合植骨材料治疗骨内缺损是目前l临床上能获满意效果的一种常用治疗手段。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GTR联合植骨术的治疗效果的影响。同时通过术后6个月的观察评估此项手术技术应用于临床是否具有稳定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例慢性牙周炎牙槽骨垂直吸收的患牙,共计60个位点,随机分为实验组(PRF+GTR联合植骨术组)和对照组(单纯GTR联合植骨术组)各30个位点。分别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拍摄CBCT确定术区骨密度,同时记录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出血指数(BI)并进行比较。在此期间,测量术前、术后1、2周、1、3、6个月时的角化龈宽度(Keratinizedgingival width,KTW),观察其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D、CAL、BI的均值在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中实验组CAL的改善方面要优于对照组(P〈o.05)。术后1个月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角化龈宽度变化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对于骨密度值的变化,两组差别则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RF的应用有利于提高GTR联合植骨术的临床疗效,在恢复牙周附着丧失方面具有更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固定桥修复是临床常见的修复方式之一,外形美观、咀嚼效率高。然而固定桥修复不利于患者自我清洁,菌斑控制不佳时可加速基牙牙周炎进展,联冠修复往往掩盖病情,不利于基牙疾病的早期发现。缺牙区常伴有牙槽骨高度、宽度减少,角化龈消失等软硬组织缺陷。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种植修复已成为牙列缺损的首选修复方法。本文展示1例牙周炎患者拆除不良固定桥修复体后位点保存术及种植联合膜龈手术修复后牙缺失的治疗过程,种植后游离龈移植增加种植体周围角化龈宽度,改善功能及美观,术后1年效果稳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34.
35.
 目的 通过体外建立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感染牙龈上皮细胞模型,探讨P. gingivalis W83、ATCC 33277感染牙龈上皮细胞后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P. gingivalis W83、ATCC 33277作用于牙龈上皮细胞6、12、24和48 h,采用ELISA检测上清液中MMP-13蛋白浓度变化,实时PCR 检测MMP-13 mRNA相对含量变化。结果 P. gingivalis感染牙龈上皮细胞后,MMP-13蛋白和mRNA表达的总体趋势随时间的延长表达水平逐渐增高。P. gingivalis感染牙龈上皮细胞6和12 h后, P. gingivalis ATCC 33277感染组和W83感染组MMP-13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MMP-13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24和48 h后,P. gingivalis ATCC 33277感染组和W83感染组MMP-13蛋白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P. gingivalis W83感染组MMP-13明显高于P. gingivalis ATCC 33277感染组(P<0.05)。结论 P. gingivalis能够促进牙龈上皮细胞分泌MMP-13,造成牙周组织破坏。P. gingivalis W83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能力高于P. gingivalis ATCC 33277,更利于细菌向深部组织扩散。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PICC置管的穿刺点在上臂与在前臂及肘关节优势比较。方法:观察组在彩超引导下行PICC穿刺患者,穿刺点在肘关节以上;对照组为直视下PICC置管患者,穿刺点在肘关节或以下,对两组进行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穿刺点皮肤状况、患者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导管植入深度短于对照组,局部感染发生及流速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上臂行PICC穿刺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穿刺点增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Er,Cr:YSGG激光刮治龈下牙石的效果.方法:选取6颗新近拔除的有明显龈下牙石的牙周病患牙.用Er,Cr:YSGG激光照射刮治牙石区.扫描电镜(SEM)观察照射前后照射区表面形态,评价去除牙石的效果.结果:SEM可见照射前区域有污物、膜性物质、牙石等附着其上;照射后此区牙石及钙化物去除干净,根面平坦,无牙本质小管暴露及熔融、炭化改变.结论:低能量输出、小角度照射既能有效去除根面病变组织又不使牙本质小管暴露.  相似文献   
38.
龈下微生物检测方法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龈下微生物的检测使牙周病病因学研究逐步深入.细菌培养、酶和免疫实验、DNA探针杂交以及PCR技术等方法已在临床上得到应用,理想的、精确的测量龈下微生物的技术还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9.
运用离子色谱技术测定血链球菌与各牙周可疑致病菌液体混合培养的终末代谢酸产物;运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及微量蛋白质测定法检测混合培养中葡萄糖、蛋白质含量变化。发现终末代谢酸、葡萄糖及蛋白质含量变化均显示,在液体混合培养中,血链球菌生长良好,而牙周可疑致病菌的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提示在液体环境中,血链球菌也能抑制牙周可疑致病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40.
随意引物PCR用于口腔链球菌基因分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口腔链球菌基因分型,比较细菌相互间基因差异。方法:设计2对10碱基随意引物,提取变链球菌、血链球菌染色体DNA,分别用一对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变链球菌、血链球菌扩增的DNA基因片段有较大区别。设计不同序列引物,扩增的DNA片段亦不同,可以分辨不同的基因位点。结论:随意引物PCR检测方法稳定,可作为细菌基因分型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