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26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由于微生物感染,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组织被破坏,形成牙周袋,出现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引起咬合不适、创伤甚至松动移位。同时,牙合创伤是牙周炎的局部促进因素,过大的牙合力使牙周组织发生改变,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在牙周炎患者中,牙周组织破坏与牙合创伤经常相互作用、互为影响。文章就牙周炎患者牙合创伤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2.
慢性牙周炎经过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后应进入牙周支持治疗阶段。牙周支持治疗期间患者的依从性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本文就牙周支持治疗的内容、患者依从性对疗效的影响及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3.
NALP3炎症复合体是胞浆内一组复杂的多蛋白复合体,由NALP3感受病原体和宿主危险信号后组装而成。该复合体通过激活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调控白细胞介素-1β等致炎细胞因子的成熟与分泌,参与免疫炎症反应。本文就NALP3炎症复合体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牙周病、白色念珠菌感染、肿瘤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戈登链球菌(S.gordonii)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生物膜超微结构及生物膜中牙龈卟啉单胞菌数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形成P. gingivalis单菌种生物膜和P. gingivalis-S.gordonii混合生物膜,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定量PCR法对生物膜中P. gingivalis数量进行定量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 gingivalis生长72 h,与单菌种生物膜相比,P. gingivalis-S.gordonii混合生物膜形成量明显增多;而且混合生物膜的超微结构更规则、有序、多孔隙。在生物膜形成24、48、72 h后,混合生物膜中P. gingivalis的数量分别是单菌种生物膜中P. gingivalis数量的5.4、3.8和4.4倍。结论 早期定植菌S.gordonii的存在,使P. gingivalis更容易定植、形成生物膜。  相似文献   
85.
目的:应用锥形束CT及Simplant软件测量分析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后牙槽骨的骨量恢复情况,以期为进一步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慢性牙周炎患者50例,其中轻度牙周炎患者15例,中度牙周炎患者18例,重度牙周炎患者17例。采用Simplant软件及t检验观测并比较基线及牙周基础治疗后6个月慢性牙周炎个体的牙槽骨缺损程度,是否进行了统计学分析,请简要补充统计方法及检验水准。结果:不同年龄、不同病损程度的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 牙槽骨高度和相对骨密度均有改善。<50岁的轻度、中度牙周炎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牙槽骨密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牙槽骨距釉牙骨质界的缺损高度均有降低,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牙槽骨密度和牙槽骨缺损高度均有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牙槽骨缺损高度及相对骨密度的改善程度呈下降趋势且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磨牙及磨牙的近中、远中位点治疗后6个月牙槽骨缺损高度及相对骨密度较其他位点改善明显(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改善慢性牙周炎的牙槽骨缺损高度和相对骨密度;锥形束CT及Simplant软件的应用有助于评估治疗前后牙槽骨骨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糖尿病对大鼠牙齿磨耗程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13年4—5月在沈阳药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和中国医科大学实验设备处进行。将6 ~ 8周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每组10只。糖尿病组采用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两组大鼠相同条件下饲养,8周后处死后取上下颌骨,水浴干燥后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大鼠磨牙磨耗情况,数字显微成像仪相同观察条件下采集图像,观察牙齿磨损情况。采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每个磨牙各个牙尖的高度,即沿牙尖至对应牙根的牙体长轴上牙尖至釉牙骨质界的长度,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形态学观察可见糖尿病大鼠牙本质暴露面积更大,牙尖高度有所降低,第三磨牙更为显著,牙尖相对尖锐陡峭。牙尖高度测量结果显示糖尿病组较对照组磨牙牙尖高度有所降低,相对而言上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第一磨牙降低更为明显,上颌牙舌尖与下颌牙颊尖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在相同饮食条件下,牙齿磨耗较正常大鼠更为明显,糖尿病可促进大鼠牙齿磨耗。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分析牙周非手术治疗对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ener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GAgP)患者咀嚼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门诊经锥形束CT(CBCT)扫描并诊断为GAgP患者30例。根据牙槽骨高度(AB)与牙齿高度(AC)的比值(AB/AC),将患者分为A组(15例,AB/AC≥ 50%)和B组(15例,AB/AC< 50%)。检测患者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采用Bio EMG Ⅱ表面肌电仪对牙周非手术治疗前和治疗后GAgP患者咀嚼肌肌电值进行测量,对患者牙周炎症程度与咬肌束在下颌牙尖交错(intercuspal position,ICP)最大紧咬位时肌电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比较牙周非手术治疗前后颞肌前束和咬肌肌电值变化。结果    在ICP最大紧咬位时,A组患者的咬肌肌电值[(69.22 ± 22.33)μV]大于B组患者的咬肌肌电值[(35.31 ± 13.15)μV],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GAgP患者的咬肌肌电值与后牙区牙齿AB/AC的值呈正相关(r = 0.731,P = 0.002)。GAgP患者经牙周非手术治疗后,ICP最大紧咬位时咬肌和颞肌前束的肌电值均发生显著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GAgP患者牙槽骨丧失越多,其咀嚼肌功能越差;牙周非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GAgP患者咀嚼肌功能。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血透链球菌特异DNA片段探针制备及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特异引物的PCR扩增及运用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斑点杂交来检测链球菌同源序列,结果:S34sr,S34非1和ATCC10556的DNA含有同源序列,另有两株血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五点杂交结果为弱阳性,其它30余株细胞杂交结果阳性,结论 血链球菌ATC-C10556菌株中的nif基因为血链球菌的特异基因,该基因在血链球菌蛋白的表达及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学生引导的PBL教学法在牙周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名口腔医学本科生分为学生和教师引导PBL组,对其学习方式及效果以问卷形式进行评估,并比较理论考试成绩。结果:学生引导PBL组其参与性及学习独立性优于教师引导组,理论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结论:学生引导的PBL使学生参与性和学习独立性更强,利于以后学习和工作。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轻度慢性牙周炎个体和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个体携带不同数目牙周炎易感基因的差异。方法:对纳入的慢性牙周炎个体和健康对照组进行牙周临床检查,并抽取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HLA-DRB1*1501、TNF-A-308、IL-1B+3953、雌激素受体、维生素D受体5种基因的多态性。结果: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个体携带3种以上易感等位基因的百分比为56.6%,轻度慢性牙周炎个体携带3种以上易感等位基因的百分比为12.5%,健康对照组携带3种以上易感等位基因的个体百分比为7.5%,经方差分析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组与轻度慢性牙周炎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慢性牙周炎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组携带VDR-TT、ER-XX基因型的个体临床附着丧失重于携带VDR-tt和ER-xx基因型的个体,经t检验二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多种等位基因的共同携带有助于慢性牙周炎的进展;VDR-TT和ER-XX基因型可能是牙周骨组织丧失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