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26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牙周病和植体周病国际分类研讨会提出牙周炎分类的新框架,对牙周炎进行分期和分级,为牙周炎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对牙周组织的破坏机制,探讨菌毛的致病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gingivalis ATCC 33277及其fimA缺陷突变株对Hela细胞及永生化人牙龈上皮细胞 (immortalized human gingival epithelial cells, IHGE细胞) 的焦点黏附成分——焦点黏附蛋白paxillin和焦点黏附激酶 (focal adhesion kinase,FAK) 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P.gingivalis ATCC 33277野生株和fimA缺陷突变株能够使HeLa细胞和IHGE细胞的paxillin和FAK发生降解,fimA缺陷突变株对paxillin和FAK的降解能力较野生株显著减弱.在IHGE细胞中,paxillin和FAK的降解呈时间依赖性和MOI依赖性.结论:菌毛介导的P.gingivalis的黏附和侵入可能对焦点黏附成分的降解起促进作用,IHGE细胞较Hela细胞更适用于牙周致病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3种脂蛋白基因PG0717、PG0183、PG2135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中的分布,探讨这些基因与牙周临床指数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脂蛋白在Pg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4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组)及76例牙周健康者(健康对照组),记录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探诊出血及牙齿松动度,取龈下菌斑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以临床采集的样本提取的DNA为探针,以抑制消减杂交技术获得的PgW83特异基因片段PG0717、PG0183、PG2135为目标序列,采用Cy5荧光标记目标序列.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PG0717、PG0183、PG2135基因在牙周炎组病变部位、非病变部位和健康对照组Pg中的分布.结果在牙周炎组病变部位PG0717、PG0183、PG2135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90%(18/20)、70%(14/20)、70%(14/20),非病变部位的检出率分别为60%(12/20)、45%(9/20)、40%(8/20),而在健康对照组PG0717、PG0183、PG2135的检出率分别为55%(11/20)、25%(5/20)、30%(6/20).3种脂蛋白基因在牙周炎组病变部位和健康对照组中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与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探诊出血及牙齿松动度相关.结论 带有PG0717、PG0183、PG2135基因的Pg菌株致病力强.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检测伴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可疑致病菌的种类和构成,从微生物学角度探讨牙周炎与DM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 采集伴2型DM的CP患者154例(DM组)、不伴DM的单纯CP患者120例(CP组)及40名全身及牙周健康者(N组)的龈下集合菌斑,传统酚-氯仿法提取菌斑DNA,以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福塞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为目标菌,应用以16SrRNA为基础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龈下菌群进行检测.结果 Pg、Aa、Fn、Pi、Tf、Td在DM组中均可检出;与CP组相比,在性别、年龄、牙周状况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轻度牙周炎者DM组Pi的检出率为35%(8/23),CP组为65%(13/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牙周炎者DM组Pg、Aa、Tf的检出率分别为78%(72/92)、27%(25/92)、67%(62/92),CP组分别为58%(35/60)、17%(10/60)、43%(26/60),DM组均显著高于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DM组Aa、Tf PCR产物的平均灰度值(average gradation,AVG)比值显著高于CP组,Pi的AVG比值明显低于CP组,P<0.05.结论 与单纯CP相比,伴2型DM的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Pg、Aa、Tf的数量增多,Pi的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比较并评价在慢性牙周炎治疗过程中,牙周袋内应用氯己定局部释药系统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的临床效果是否优于单纯SRP。方法:主要检索6个数据库,一些全文通过手工检索获得。收集至2009年5月公开发表的中英文牙周局部应用氯己定释药系统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的随机对照试验,随访时间至少3个月。观察指标为术后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的减少和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的增加。结果:最终有7个研究纳入本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牙周局部应用氯己定释药系统辅助SRP与单纯SRP相比,可以使PD显著降低,而CAL在2个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慢性牙周炎的治疗过程中,牙周局部应用氯己定释药系统辅助SRP可以使牙周探诊深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群的定植,进一步探讨牙周可疑致病菌在慢性牙周炎与2型糖尿病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采集90例重度慢性牙周炎及30例牙周健康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龈下集合菌斑,以牙周可疑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ggregatibacer actinomycetemcomitans,Aa)、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Pi)、福塞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牙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为目标菌,应用以16S rRNA为基础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龈下菌群进行检测,并测定PCR产物电泳条带的灰度值,以计算各种细菌在菌斑中所占的比例.采用t检验、x2检验、Pearson相关等统计方法,分析患者空腹(FBG)及糖耐量实验2h血糖(OGTT 2h BG)水平,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细菌种类和细菌在菌斑中所占比例的关系.结果:Tf阳性患者的TC水平显著高于阴性患者,Tf在菌斑中所占比例与空腹血糖水平显著正相关,P=0.002;Pg在菌斑中所占比例与TC显著正相关,P=0.035;Pi在菌斑中所占比例与空腹血糖和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显著负相关,P分别为0.003、0.041.结论:2型糖尿病对某些牙周可疑致病菌的定植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毒力岛中PG0836、PG0838和PG0839基因,探讨3个基因与临床牙周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iltitis,CP)患者90例,共采集龈下菌斑标本270个.记录受试位点的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探诊出血情况.设计特异性引物,检测P.gingivalis阳性龈下菌斑标本的PG0836、PG0838和PG0839基因.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对不同牙周临床指数基因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在CP患者P.gingivalis阳性龈下菌斑中,PG0836、PG0838和PG0839基因检出率分别为66.17%、24.88%和27.86%.探诊出血阳性位点的PG0839基因检出率(28.35%)显著高于探诊出血阴性位N(14.29%,P<0.05).在牙周探诊深度为4~6mm和>6mm的受试位点,PG0839基因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牙周探诊深度<4mm的位点(P<0.05).PG0836和PG0838基因在不同牙周指数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结论:PG0839基因的检出与CP病损部位的临床指标呈正相关关系,提示该基因可能与P.gingivalis的致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8.
四环素局部应用对洁治和根面平整影响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并评价在牙周炎治疗过程中,牙周袋内局部应用四环素辅助用于洁治和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的临床效果是否优于单纯的SRP。方法:主要检索6个数据库,一些全文通过手工检索获得。收集至2009年5月公开发表的中英文牙周局部应用四环素辅助用于洁治和根面平整的随机对照试验,随访时间至少1个月。测量结果包括术后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的减少、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的增加。结果:最终8个研究纳入本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牙周局部应用四环素辅助用于SRP与单纯SRP相比,可以使临床附着水平显著增加,而牙周探诊深度在两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慢性牙周炎的治疗过程中,牙周局部应用四环素辅助用于SRP可以使附着水平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比较3种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株P.gingivalis W83、P.gingivalis ATCC33277、P.gingivalis FDC381刺激人牙周膜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MMP-3、MMP-9水平的差异。【方法】厌氧培养细菌P.gingivalis W83、P.gingivalis ATCC33277和P.gingivalis FDC381,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3种菌株分别与人牙周膜细胞混合培养5 min、30 min、60 min、120 min、24 h、48 h,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MMP-3和MMP-9的浓度。【结果】在各时间点,受细菌刺激的人牙周膜细胞表达MMP-3和MMP-9的浓度均高于未受细菌刺激组(P<0.01)。P.gingivalis W83刺激人牙周膜细胞表达的MMP-3、MMP-9浓度明显高于P.gingivalis ATCC33277和P.gingivalis FDC381,经方差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毒力株P.gingivalis W83可以通过细菌-细胞间相互作用导致局部牙周组织中MMP-3、MMP-9高表达,造成牙周组织破坏。  相似文献   
110.
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出现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往往呈现多重耐药性。为了解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对我院临床送检的尿液标本中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以期为临床用药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