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7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及围术期处理原则。方法分析104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I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治疗效果与转归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早期死亡4例,2例为低心排综合征,1例为肾功能衰竭,1例为人工瓣膜炎。随访89例,随访时间1-112w,无心内膜炎复发,心功能恢复至工级66例,Ⅱ级23例。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IE的有效手段,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地把握手术时机和手术原则,以及完善的术后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甘崇志  刘胜中  耕噶 《西部医学》2009,21(3):429-432
目的总结肺减容术(LVRS)治疗不均质型重度肺气肿的临床经验及提高远期疗效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LVRS的78例不均质型重度肺气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侧52例,分期双侧17例,同期双侧9例。用切割缝合器切除一侧肺容积为20%~30%,对比术前、术后出院前1天、术后半年、1年和2年患者的活动能力和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好转71例,加重2例,死亡5例。术后并发呼吸衰竭8例,持续漏气〉7d14例,73例于术后8~54d康复出院,5例死于呼吸衰竭。术后患者的FEV,等6项指标改善,术后2年患者各项指标较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VRS能明显改善不均质型重度肺气肿患者的主观症状,增加活动能力,近期疗效确切,但2年后肺功能有减退趋势,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青年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同期行双侧微创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以寻求中青年单侧自发性气胸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我科接受同期双侧微创手术治疗的413例中青年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发现所有患者双侧均存在肺大疱,且大部分对称存在。全组手术均成功,无手术死亡患者。手术时间(106.3±48.4)min,术中失血量(30.7±19.5)ml。术后保留胸腔引流管时间(3.5±1.2)d,住院时间(4.7±3.3)d。术后随访287例(69.5%),随访(21.5±9.3)个月,无气胸复发。结论中青年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往往双侧肺叶都有相对称的肺大疱病变存在,主要位于上叶尖段;同期行双侧肺大疱切除术可根治双侧肺大疱病变,并能有效地预防气胸复发和对侧发作气胸,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升主动脉瘤患者25例(累及部分弓部或者全弓4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13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经前正中切口手术。其中Bentall手术17例,Wheat手术1例,升主动脉替换手术3例,升主动脉替换加右半弓或者全弓替换手术4例,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孙氏"手术)4例,Bentall加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置入手术2例,主动脉瓣成形及升主动脉替换加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置入手术7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1例,二尖瓣机械瓣替换术1例。结果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28.4±30.5)min,平均心肌血运阻断时间(80.3±14.7)min;17例行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0~22 min,平均(17.5±8.3)min。呼吸机辅助时间(46.1±20.9)h,ICU停留时间(92.5±37.1)h,术后住院时间(13.7±7.4)d。死亡2例(5.3%),1例死于术中大出血,1例死于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术后24小时内心包和纵隔引流量(448.6±262.5)ml,无二次开胸止血者。术后5例出现低氧血症,3例并发精神症状,1例出现伤口感染,均治愈。36例随访1个月至11年,均生存,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是外科治疗升主动脉疾病的关键。Bentall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瘤的主要术式,"孙氏"手术则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经典术式;应用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可以简化弓部操作,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适用于大部分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表现、基础心脏病因、致病微生物、受累瓣膜等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提高IE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01-2008-12共104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I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岁者有13例(12.5%);发热89例(85.58%),贫血75例(72.12%),消瘦、乏力61例(58.63%),心脏杂音101例(97.12%);先天性心脏病45例(43.7%)、风湿性心脏病33例(31.73%),静脉药瘾者7例(6.73%);87例患者进行了血培养,阳性52例(59.77%),其中链球菌25例(48.08%),葡萄球菌17例(32.69%),真菌2例(3.85%);83例(79.81%)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发现赘生物,主动脉瓣36例(34.62%),二尖瓣17例(16.35%),三尖瓣11例(10.58%),联合瓣膜9例(8.65%).术后早期死亡4例(3.85%).随访89例(85.6%),随访时间1~112个月,无心内膜炎复发,心功能恢复至Ⅰ级66例(74.16%),Ⅱ级23例(25.84%).结论 IE的平均发病年龄有增大趋势;发热和心脏杂音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是IE常见的基础心脏疾病,且先天性心脏病比例已超过风湿性心脏病;草绿色链球菌仍是IE最常见的致病菌;IE常累及主动脉瓣;IE的确诊主要依靠血培养和TTE检查;及时外科手术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刘胜中  曾富春  薛洋  丛伟 《四川医学》2011,32(12):1864-1866
目的总结〉70岁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4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136例〉70岁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80岁24例)。结果全组均行肿瘤根治术。手术时间(141.5±48.7)min。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肺不张4例,肺部感染12例,呼吸衰竭9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心律失常15例,伤口感染2例,乳糜胸1例;死亡3例,其余均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3±3.4)d。随访78例,随访1~39个月,10例死亡,其中4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者远处转移,6例死于心脑血管意外,其余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在合理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对〉70岁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对各种并发症应有充分的认识,同时需要加强围术期管理。  相似文献   
17.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肝素耐药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直视手术中肝素耐药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1 258例CPB心脏直视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注肝素400 U/kg后,有19例患者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 不能延长到480 s或虽延长到480 s后很快缩短,需要补充大量肝素才能维持在安全抗凝范围,占1.51%.其中有5例患者补充肝素无效,在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全血后再补充肝素,ACT才能达到480 s以上.分别是心脏粘液瘤7例(36.8%)、风湿性心脏病3例(15.8%)、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15.8%)、房间隔缺损2例(10.5%)、法洛氏四联症2例(10.5%)、室间隔缺损1例(5.3%)、右室双出121 1例(5.3%).结论:CPB心脏直视手术中肝素耐药常见于心脏粘液瘤、感染性心内膜炎及紫绀型心脏病等,与血液中出现类似肝素的粘多糖物质、抗凝血酶Ⅲ(ATⅢ)含量及活性低、血小板计数增高、术前抗凝治疗及使用避孕药等因素有关,术中需加强ACT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bicuspid aortic valve,BAV)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治疗48例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患者,手术均在全麻中度低温(28~32℃)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47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行主动脉瓣成形术;同期行升主动脉成形术3例,升主动脉置换术2例,冠状动脉移植+升主动脉置换术(Bentall术)4例,二尖瓣置换术7例,二尖瓣成形术5例,三尖瓣成形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1例。结果术后3例出现并发症,1例死亡。32例随访6~61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主动脉瓣置换术是治疗BAV的常规有效方法,但应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特点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二尖瓣成形术在心脏外科应用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例二尖瓣疾病患者接受全胸腔镜二尖瓣成形术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等手术情况,及随访19个月的死亡、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正中开胸。18例一次成形成功,2例首次成形效果欠佳,再次阻断后重新成形成功。术中所有患者均使用成形环,其余成形方法包括瓣叶折叠(4例)、交界缝合(3例)、人工腱索(10例)、心包补片(2例);同期行房缺或卵圆孔修补6例、三尖瓣成形10例、右上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1例、左房黏液瘤切除3例、二尖瓣赘生物清除1例。患者手术时间(259.50±48.88)min,体外循环时间(148.15±41.17)min,主动脉阻断(85.15±20.74)min,术中失血量(132.50±56.84)m L,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106.50±102.10)m L,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2.75±0.79)d,总输血量(206.00±202.70)m L。1例心包致密粘连患者术后引流量偏多,输入较多库血;另有1例术后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感染性休克,经联合抗感染后治愈。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7.15±5.17)h,术后ICU停留(26.50±9.62)h,术后住院(9.70±4.51)d。全部患者无死亡,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未见明显狭窄或返流。全组随访(10.30±4.88)个月,无死亡,心功能恢复至Ⅰ级19例,Ⅱ级1例,较术前改善(P0.05);随访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1例,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术前缩小(P0.05)。结论全胸腔镜二尖瓣成形术已日趋成熟,创伤小,出血和输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的9例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为微创组;选择同期经胸骨正中切口进行相应手术的9例患者为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经胸骨上段小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微创组9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其中主动脉瓣置换术7例(2例使用生物瓣),二尖瓣置换术1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主动脉瓣环扩大+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植入主动脉瓣膜型号19~25 mm,无1例延长手术切口。术后无死亡患者,无出血及胸部切口愈合不良,术后出现右侧胸腔积气和右侧胸腔积液各1例,均经胸腔引流后治愈出院。与传统组相比,微创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ACC)时间稍延长(P 0. 05),但并不延长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ICU入住时间(P 0. 05),且术后引流量和总输血量减少(P 0. 05),皮肤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 0. 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微创组患者术后随访1~13个月,心脏彩超提示人工瓣膜未见明显异常,心功能恢复至Ⅰ级。结论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可以取得与经胸骨正中切口同样的效果,但创伤更小,失血和输血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