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胃黏膜及80例胃癌组织中PTEN、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PTEN全部阳性表达,胃癌组织PTEN阳性率为52.5%(40/80)、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VEGF在正常胃黏膜阳性率为10%(2/20),胃癌组织阳性率为53.8%(43/8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VEGF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胃癌组织MVD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MVD(P〈0.01),MVD与胃癌组织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1),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VEGF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MVD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PTEN蛋白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胃癌PTEN基因失活可能通过增加VEGF的表达来促进血管形成,导致肿瘤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2.
郑杨  陈娜  黄唐剑 《江西医药》2009,44(12):1182-1183,1255
目的研究PTEN与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检测60例胃癌组织、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TEN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的n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6.7%.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P〈0.05),并与胃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的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1.7%,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P〈0.05)。并与组织分化程度、胃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无关(P〉0.05);PTEN和Surv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中PTEN表达下调而Survivin表达上调.与胃癌的发生和临床进展关系密切.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PCNA、E2F-1、RASSF1A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CNA、E2F-1、RASSF1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1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中PCNA、E2F-1、RASSF1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0.0%,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为2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CNA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E2F-1阳性表达率为73.3%,正常胃黏膜中为8.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E2F-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RASSFIA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0%,在癌旁正常黏膜中为100.0%,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RASSFI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PCNA、E2F-1、RASSF1A在胃癌细胞中异常表达,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和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A3在大肠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31、EphA3蛋白在80例大肠癌、20例大肠腺瘤、10例大肠正常组织中表达情况,并计算MVD值,分析MVD与EphA3蛋白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大肠癌组织、大肠腺瘤和大肠正常组织中MVD值分别为(89.78±14.31)、(49.35±4.12)、(20.90±2.42),三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EphA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P〈0.01)。(3)MVD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1);EphA3的阳性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关(P〈0.05)。(4)EphA3在大肠癌中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361,P〈0.01)。结论MVD及EphA3与大肠癌的生长、浸润转移有关,对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胸苷磷酸化酶(TP)、微血管密度(MVD)在正常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项指标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以便为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TP、CD34的表达情况,并测定MVD。结果胃癌组TP阳性表达率及MVD高于正常胃黏膜组差异显著;胃癌TP阳性表达率、MVD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有无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胃癌TP表达阳性组MVD高于TP表达阴性组,差异非常显著。结论TP阳性表达及MVD值与胃癌的生长、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预测因子;TP的表达对胃癌组织中的血管生成可能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表达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浸润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胃炎组织及50例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中TAMs、微血管密度(MVD)及uPA的表达。结果(1)胃腺癌中uP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胃炎组织及印戒细胞癌(P〈0.01),且与胃癌的转移有关(P〈0.05)。(2)胃癌中TAMs计数显著高于胃炎组织(P〈0.01),且有淋巴结转移组TAMs计数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uPA、TAMs及MVD三者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uPA、TAMs及MVD三者协同作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与肿瘤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关系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 SP 法)检测93例胃癌组织、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MGA2、MMP-9的表达;收集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HGMA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 P <0?.01);MMP-9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 P <0.01)。 HMGA2与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蛋白阳性表达均与胃癌组织的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 P <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无关( P >0.05)。相关性分析发现,HMGA2与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呈正相关( r =0.317, P <0.01)。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MGA2、MMP-9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均低于表达阴性患者( P <0.01)。结论 HMGA2、MMP-9与胃癌浸润和转移有关,两者表达具有相互协同作用,对胃癌的侵袭和转移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HMGA2、MMP-9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COX-2和Surv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若明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56-2158
目的探讨COX-2和Survivi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胃癌和13例正常胃黏膜中COX-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OX-2和Surv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26%和77.63%,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1)。COX-2蛋白在胃癌中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浆膜侵犯等因素无关(P〉0.05),但与淋巴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Survivin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但与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胃癌中COX-2和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COX-2和Surv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OX-2和Survivin蛋白在胃癌中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COX-2和Survivin蛋白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I,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及38例远癌胃黏膜中VEGF与MMP-9的表达。结果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61.4%)显著高于远癌胃黏膜的表达(31.6%)(P〈0.01),且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组织分化程度及肿块漫润深度无关(均P〉0.05)。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68.6%)显著高于远癌胃黏膜的表达(39,5%)(P〈0.01),且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组织分化程度及癌组织漫润深度无关(均P〉0.05)。结论MM-9、VEGF在肿瘤漫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其共位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预后。  相似文献   

10.
血管生成素-2受体Tie-2在胃癌组织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Angtopoietin-2、Tie-2与胃癌的血管生成、转移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Ang-2、Tie-2、CD34在67例人胃腺癌及对应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根据CD34的表达情况计算胃癌及相应正常胃黏膜的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Ang-2、Tie-2在正常胃黏膜中表达率分别为14.92%(10/67)和22.39%(15/67)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6.57%(58/67)和88.06%(59/67),显著高于正常黏膜(P〈0.05)。②CD34在胃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P〈0.01)。(3)Ang-2在胃腺癌中Ang-2表达阳性组其MVD显著高于Ang-2表达阴性组中MVD的表达(P〈0.05)。④Ang-2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有关,其在低分化腺癌中的表达比其在高分化腺癌中表达高(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位置、大体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①Ang-2、Tie-2在胃腺癌及其正常胃黏膜中均有表达。②Ang-2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③Ang-2及Tie-2的表达与胃癌血管生成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83例胃癌组织、35例正常胃组织中HDGF、VEGF和CD105标记的MVD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DGF、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1%和80.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17.1%和11.4%(P<0.05),胃癌组织中的MVD值为:(33.56±7.59)明显高于常对照组(10.7±3.8)(P<0.05)。HDGF、VEGF的表达强度以及MVD值和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两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着正相关(P<0.05)。HDGF、VEGF阳性表达胃癌组织的MVD值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的MVD值(P<0.05)。结论 HDGF、VEGF的过表达和微血管生成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和恶性行为有关,检测该指标对预测胃癌的预后和指导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E-钙粘蛋白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胃粘膜和胃癌标本的E-Cad和MMP-9表达。结果在胃癌组织中,E-Cad呈低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3.7%,明显低于正常胃粘膜组织(P〈0.05),其表达率与肿瘤大小、肿瘤分化、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E-Cad表达阳性者,其5年生存期率较高(P〈0.05)。MMP-9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75.0%),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且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肿瘤分化、分期以及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胃癌广泛存在E-钙粘蛋白及MMP-9表达异常,且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化学EliVison两步法检测70例甲状腺癌、14例甲状腺瘤及14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Survivin、VEGF的表达,并对甲状腺癌组织学分型、临床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0例甲状腺癌中Survivin、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64%、66%,和正常甲状腺组织、腺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中Survivin、VEGF的表达在不同组织学分型、病理类型、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503,P<0.01);甲状腺癌中Survivin、VEGF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阳性组预后差。结论Survivin、VEGF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可为甲状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提供有效证据。  相似文献   

14.
胸苷酸磷化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Ⅱ(MMP-Ⅱ)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20例正常胃黏膜、60例胃癌中TP、MMP-Ⅱ表达情况,分析TP、MMP-Ⅱ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及淋巴结胃癌转移灶中TP与MMP-11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TP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无关。TP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较高有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Ⅱ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P表达阳性的胃癌中MMP-Ⅱ阳性率86.84%高于TP阴性组的50.00%。结论 TP与MMP-Ⅱ在胃癌中表达增高与胃癌进展的临床病理指标存在相关性;TP与MMP-Ⅱ的表达有关,推测TP可能通过MMP-Ⅱ促进胃癌的浸润转移,从而参与并影响了胃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朱霞  杨黎  冉立 《中国药房》2009,(23):1790-1792
目的:探讨C-erbB-2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并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50例乳腺癌C-erbB-2、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22/50)、64%(32/50),MVD值25.96±11.59。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的C-erbB-2、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值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或P<0.01);C-erbB-2、VEGF阳性表达和MVD值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关(P>0.05)。C-erbB-2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C-erbB-2阳性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P<0.01),VEGF阳性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C-erbB-2与VEGF、MVD可为临床评价乳腺癌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SIRT1表达与责门癌临床病理学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76例贲门癌组织和32例正常贵门组织中SIRT1、p53、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IRT1在贲门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贲门中的阳性表达率(P〈0.01);176例贲门癌中,SIRT1在淋巴结有转移组中的表达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P〈0.01);且SIRT1表达与贲门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SIRT1阳性组的Ki67蛋白水平高于SIRT1阴性组(P〈0.05)。其中90例有随访资料的贲门癌病例中,SIRT1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低于SIRT1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SIRT1在贵门癌组织中存在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增殖状态以及预后相关,可能成为判定贵门癌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MP-9,CD105在胰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MP-9,CD105在53例胰腺癌组织(实验组)及10例正常胰腺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并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胰腺癌组织中MMP-9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MMP-9的表达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P〈0.05)。胰腺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明显高于非肿瘤性胰腺组织。CD105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其MVD值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0.05)。胰腺癌组织中MMP-9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5)。结论MMP-9的表达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MVD值有可能作为判断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