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分析年龄、减胎孕周、减胎数量、保留胎儿数量对多胎妊娠药物选择性减胎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9年于山东省妇幼保健院行多胎妊娠药物选择性减胎术的患者416例,随访至本次妊娠结束,其中流产28例,早产114例,足月产274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年龄、减胎孕周、被减胎儿数量、保留胎儿数量与不良妊娠结局(早产及流产)的关系;并对孕周<34周早产组(41例)与孕周≥34周早产组(73例)在以上相关因素中的发生占比进行比较。结果:(1)单因素分析示:行药物选择性减胎术时保留不同胎儿数量的孕妇,术后流产率、早产率及足月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胎时孕妇年龄、减胎孕周和被减胎数量不同,术后孕妇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示:减胎时年龄、减胎孕周和保留胎儿数量对术后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有影响,其中年龄≥40岁、减胎孕周≥14周和保留胎儿数量≥2胎是减胎术后发生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而年龄30~35岁、年龄≥40岁和保留胎儿数量≥2胎是减胎术后导致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3)孕周<34周与孕周≥34周早产孕妇间不同年龄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孕周<34周孕妇中年龄<30岁的占比(56.1%)高于孕周≥34周孕妇(32.9%)。结论:被减胎儿数量不是减胎术后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术前的评估指标更应该关注孕妇年龄、减胎时孕周、保留胎儿的数量;年龄<30岁的患者行多胎妊娠药物选择性减胎术应尽量避免早期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52.
目的改进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技术,为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提供有益手段。方法选取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细胞遗传学结果异常的孕妇5例,因胎儿畸形、死胎引产的孕妇11例。缺口平移法标记待测DNA和对照DNA,同时将待测DNA和对照DNA的荧光颜色互换,即进行荧光互换CGH,根据绿红两种信号的比值制作CGH拷贝数核型模式图,以1.0表示平衡比例,荧光强度比(FR)阈值定为1.25和0.75。以细胞遗传学检查检验CGH分析的敏感性和可靠性。结果16例孕妇胎儿样本均成功利用CGH方法进行了分析、确认,结果与细胞遗传学分析一致;1例细胞遗传学诊断为4号染色体的长臂远端部分缺失病例,CGH为4号染色体q32 qter缺失。CGH分析在荧光互换前后FR曲线并不完全互补。结论CGH技术经荧光互换等改进能最大程度的排除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可作为产前诊断中传统核型分析的有益和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53.
目的:应用各孕期产前诊断技术对可能出现遗传病的高危孕妇进行宫内诊断,预防染色体病。方法:对416例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绒毛、羊水、胎儿脐静脉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26例,检出率为6.25%。染色体异常核型类型为:21-三体5例,平衡易位12例,倒位及缺失各2例,18-三体、47,XXY、47,XXY,inv(9)(p11q13)、45,X及嵌合体各1例。其中9例染色体三体及单体患者终止妊娠。结论:对高危妊娠妇女进行各孕期产前诊断是诊断胎儿染色体病,提高人口质量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唐氏综合征(DS)高危孕妇血液中游离胎儿DNA(fDNA)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水平变化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选择2005年6月至2008年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和济南市妇幼保健院行孕中期DS筛查的单胎妊娠男胎孕妇,其中DS筛查高危且确诊为妊娠DS胎儿孕妇5例(DS组),DS筛查高危孕妇21例(DS高危组),DS筛查低危孕妇22例(对照组).提取孕妇血浆中游离fDNA,以男性DYS14基因为fDNA的标志物;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孕妇血浆游离fDNA含量;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孕妇血清中β-hCG水平.比较3组孕妇血液中游离fDNA的含量与β-hCG水平,并对两者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1)游离fDNA含量:DS组孕妇血浆中游离fDNA含量为(127±58)GE/ml,高于DS高危组的(78±28)GE/ml和对照组的(48±21)GE/m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S高危组孕妇血浆中游离fDNA含量也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2)β-hCG水平:DS组孕妇血清β-hCG水平为(97±43)kU/L,高于DS高危组的(58±25)kU/L和对照组的(38±19)kU/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S高危组孕妇血清β-hCG水平也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3)游离fDNA含量与β-hCG水平的相关性:3组孕妇血浆游离fDNA含量与血清β-hCG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83,P<0.05;r=0.76,P<0.01;r=0.86,P<0.01).结论 孕妇血浆中游离fDNA可作为产前筛查DS的候选指标,但由于游离fDNA与β-hCG水平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其价值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55.
羊水栓塞是产科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目前不可预知,难以预防。羊水栓塞的诊断属于临床诊断,应建立在床边的快速评估和判断的基础上,强调细致全面的排他性诊断。发生羊水栓塞后的抢救重点主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及时诊断,恰当的支持治疗,可以改善羊水栓塞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6.
单绒毛膜双胎存活胎儿脑损伤的发生率增加,潜在有效治疗的窗口期很窄。严密监测双胎宫内生长发育情况,强调脐动脉多普勒血流监测评估的重要性,适时终止妊娠,血管闭塞法选择性减胎和胎儿镜下吻合血管激光消融等方法,是防止存活胎儿低血压性脑损伤的有效措施。一胎儿死亡后3~4周存活胎儿颅部超声和磁共振检查有助于脑损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抗β2-糖蛋白I抗体和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就诊于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的210名抗心磷脂抗体阴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和80例正常经产妇的临床资料,检测其血清中的抗β2-糖蛋白I抗体水平,并分析复发性流产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效果,以及探讨该类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抗β2-糖蛋白I抗体水平。 结果(1)复发性流产患者抗β2-糖蛋白I抗体主要与IgM抗体相关,本研究中21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抗β2-糖蛋白I抗体IgM阳性人数为48例,发生率为22.9%。(2)对于抗β2-糖蛋白I抗体IgM为15~20 RU/ml的复发性流产患者,采取抗凝治疗的妊娠成功率(66.7%,14/21)明显高于未接受抗凝治疗者(19.4%,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840,P<0.05)。(3)对于抗β2-糖蛋白I抗体IgM≥15 RU/ml的复发性流产患者,采取抗凝治疗的妊娠成功率(70.6%,36/100)明显高于未接受抗凝治疗者(18.4%,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7.535,P<0.05)。 结论抗β2-糖蛋白I抗体IgM和复发性流产有相关性,当抗β2-糖蛋白I抗体IgM≥15 RU/ml即可采取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58.
子痫前期的发生与免疫失调有一定的关系。母胎界面免疫耐受异常使滋养细胞侵袭性下降,子宫螺旋小动脉的“重铸障碍”,导致病理性胎盘形成;自身免疫异常如抗磷脂抗体通过干扰依赖磷脂的各种凝血与抗凝血因子的功能,使凝血功能紊乱,胎盘微血栓形成,导致胎盘灌注量的下降。子痫前期的早期干预措施包括:对于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妇妊娠中期开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妊娠早期和中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各种免疫治疗和抗氧化治疗的效果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59.
慢性肾脏病(CKD)妊娠不良结局包括流产、并发子痫前期、胎儿发育异常、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CKD女性妊娠需多学科共同管理,调整使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帮助CKD患者选择合适的妊娠时机;指导患者调整生活状态,适应孕期的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60.
汉族人群遗传性易栓症以蛋白C或蛋白S缺乏为主,抗凝血酶缺乏少见,罕见凝血因子ⅤLeiden(FⅤL)突变及PGM突变。遗传性易栓症增加妊娠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风险,是胎盘介导的妊娠并发症的协同性促进因素,而不是主要病因。如果已经明确具有进行治疗的指征,没有必要再行遗传性易栓症的筛查;如果病因不明,而遗传性易栓症筛查的阳性结果可能会影响治疗决策时,筛查或许是有用的。现有证据仅表明,预防性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子痫前期复发。低分子肝素是否能改善胎盘介导的妊娠并发症的再发风险,单中心和多中心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虽然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目前仍建议对具有胎盘介导的妊娠并发症病史的遗传性易栓症患者进行选择性、个体化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