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7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吴朝晖  田增民  刘爽  尹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2):1350-1353
目的:探索125I籽粒间质内放射治疗恶性胶质瘤的合适剂量.方法:将C6胶质瘤株移植到雌性BALB/c无胸腺小鼠右肩皮下建立24只荷瘤鼠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空白籽粒组、0.4 mCi(14.8 MBq)籽粒组、0.8 mCi(29.6 MBq)籽粒组.将相应剂量的125I籽粒入肿瘤中心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处死动物后,取肿瘤标本,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P53蛋白表达.结果:(1)0.4 mCi籽粒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及空白籽粒组小(P<0.05); 0.8 mCi籽粒组较对照组、空白籽粒组及0.4 mCi籽粒组小(P<0.05);对照组与空白籽粒组无差异(P>0.05);但0.8 mCi籽粒组在种植125I籽粒后3 d内体积较其他3组大(P<0.05).(2)125I籽粒内照射剂量达到5.8 Gy时开始出现放射性坏死,坏死面积/总面积为(18.33±16.42)%;12 Gy时为(66.67±14.97)%;24 Gy时为(75.83±10.83)%.(3)肿瘤在接受125I 24 Gy 剂量内照射后凋亡最多;对放射治疗最为敏感的G2-M期细胞在5.8 Gy内照射剂量下最多.(4)肿瘤细胞P53表达在对照组不明显,在3.3 Gy籽粒组和5.8 Gy籽粒组最高.结论:用立体定向技术将小剂量125I籽粒植入脑深部恶性胶质瘤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应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应用CAS-R-2型无框架立体定向仪和CAS-BH5型机器人对22例患者进行颅内病变活检,获取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脑肿瘤16例;脱髓鞘病变1例;放射性脑坏死1例;炎性病变3例;1例未取得阳性病理结果,活检阳性率〉95.5%,2例并发颅内出血,无死亡病例。结论无框架立体定向活检术是一种明确颅内占位病变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的可靠方法,并能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它还具有微创、精确、安全、灵活、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完成高质量的定向活检术。  相似文献   
43.
50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介入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50例颅内动脉瘤行显微手术(26例)、经血管内介入手术(8例)和非手术治疗(16例)的临床资料。采用电话或信件随访方式来评价患者的预后,随访30例(其余失访),其中手术病例22例、非手术治疗8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8年。结果全组有3例发生手术前住院死亡。全组手术34例,无手术后长期昏迷和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20.6%(7/34);其中,显微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3.1%(6/26),介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2.5%(1/8)。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scales,GOS)分级,1级3例,2级0例,3级1例,4级6例,5级40例。在随访的30例中,手术组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组死亡2例。结论显微外科和介入手术治疗能够显著降低颅内动脉瘤的致死、致残率,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而对颅内动脉瘤采用非手术治疗风险巨大。  相似文献   
44.
孟淑娟  陈小君  尹丰  王勇  于永利 《西部医学》2014,26(11):1426-1428
目的 探讨Fascin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cin在10例膀胱癌旁粘膜、20例腺性膀胱炎及10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Fascin在10例癌旁粘膜组织中均不表达,在20例腺性膀胱炎中仅2例表达(2/20),在10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3.5% (91/109).癌旁粘膜组与腺性膀胱炎组织比较无差异(P>0.05)、癌旁粘膜组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腺性膀胱炎组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cin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及肿瘤是否多发无关(P>0.05).结论 提示Fascin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侵袭转移有关,检测Fascin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zrin在10例膀胱癌旁黏膜、20例腺性膀胱炎及10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Ezrin在10例癌旁黏膜组织、20例腺性膀胱炎中及10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0%(2/10)、25%(5/20)和77.1%(84/109)。癌旁黏膜组与腺性膀胱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黏膜组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腺性膀胱炎组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zrin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及肿瘤是否多发无关(P>0.05)。结论 Ezrin蛋白表达与膀胱癌发生、发展和预后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其高表达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淋巴结的转移,预后差。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功能意义.方法 收集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2001年6月-2006年6月手术切除的原发胶质瘤标本60例,根据WHO胶质瘤分类法(2000年),其中星形细胞瘤(WHOⅡ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胶质母细胞瘤(WHO Ⅳ级)各20例,另取4例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脑组织及不同恶性程度胶质瘤组织中Skp2的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正常脑组织中Skp2表达明显低于胶质瘤组织,且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高,Skp2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正常脑组织及胶质瘤组织中均有Skp2阳性表达,其中正常脑组织和WHOⅡ级胶质瘤中Skp2呈弱阳性,多位于胞质,WHOⅢ级和Ⅳ级胶质瘤中Skp2表达呈强阳性,阳性染色颗粒集中于细胞核.胶质瘤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也有Skp2阳性染色,且在血管周围有Skp2阳性染色的肿瘤细胞聚集.统计学分析显示,Skp2在高度恶性胶质瘤组织(WHOⅢ级、Ⅳ级)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和低度恶性的胶质瘤组织(WHO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随着胶质瘤的恶性进展,Skp2表达逐渐增强,且由细胞质转移至细胞核;在胶质瘤组织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周围肿瘤细胞中均有Skp2阳性表达.Skp2的表达变化可能与胶质瘤的恶性进展、新生血管的形成及肿瘤细胞的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中脑祖细胞作为移植供体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可行性.方法:将SD大鼠制成6-羟基多巴(6-OH-DA)毁损的PD动物模型;从孕龄13 d胎鼠的脑中分离出中脑祖细胞,在体外进行扩增和诱导分化,并移植入PD大鼠纹状体内.结果: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存在的条件下,中脑祖细胞可以在体外稳定扩增;白细胞介素1(IL-1)和纹状体上清可以促进中脑祖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转化;将分化的中脑祖细胞移植入PD大鼠的纹状体内,可以明显减轻动物的旋转症状.结论:中脑祖细胞移植治疗PD大鼠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的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6年12月我们对3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技术,选取基底节区作为靶点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术.结果 全部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的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患者均取得一定疗效,无手术并发症.3例患者神经功能均获得一定的提高,其中1例1年后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结果显示大脑皮质代谢明显提高.结论 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作为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9.
经颅磁刺激对脑出血大鼠脑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对脑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取12只作为对照组,30只大鼠采用尾状核注射Ⅶ型胶原酶法制作脑出血模型。剔除死亡大鼠6只。随机将24只大鼠分为模型组和经颅磁刺激组,每组12只。经颅磁刺激采用频率为0.5Hz,脉冲刺激波宽为72μs,刺激强度为阈上刺激1.44T,1次/d,60个脉冲/次,连续刺激7d。采用Longa法分别于脑出血后1、7、14、21及28d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增殖细胞。于7、14和28d,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脑出血周围组织的BrdU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模型组和经颅磁刺激组在脑出血后第1、7及28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4、21天评分分别为3.1±0.6、2.8±0.5和2.4±0.5、1.8±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模型组和经颅磁刺激组大鼠血肿周围、室管膜下和海马区,均可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对照组未见阳性细胞。脑出血后第7、14天,模型组和经颅磁刺激组BrdU染色阳性细胞分别为(32±10)、(47±...  相似文献   
50.
目的比较双探头带符合线路SPECT仪^18F-脱氧葡萄糖(FDG)显像和^99m 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显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病灶的探测效果。方法各种恶性肿瘤患者37例,分别行^18F—FDG胸腹部显像和^99m Tc—MDP全身骨显像。比较脊柱、肋骨和骨盆等部位骨骼的病变情况。结果^18F-FDG显像和^99mTc—MDP显像共发现骨骼病灶130处,其中^18F—FDG显像共发现121处(93.1%),^99mTc—MDP显像共发现120处(92.3%),两者共同发现114处(87.7%);仅^18F—FDG显像发现而^99mTc—MDP显像未发现有11处,仅^99mTc—MDP显像发现而^18F—FDG显像未发现有10处。37例患者中,两种方法共检出有骨转移者24例,其中^18F—FDG显像发现23例,^99mTc—MDP显像发现2z例,^18F-FDG显像和^99mTc—MDP显像完全相符有15例,不符有9例。^18F—FDG显像发现有远处转移者32例。结论^18F—FDG双探头符合显像与^99mTc-MDP显像在探测恶性肿瘤骨转移病灶上具有相同的敏感性,但两者在某些病灶的探查上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