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高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3例80岁以上CH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本组均为男性,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者分别为84.6%、61.5%和15.4%。有吸烟史者占30.8%。典型胸痛、不典型胸痛及无胸痛者分别为61.5%、7.7%和30.8%。胸部X线片、心脏超声、心电图及肾功能异常者分别为84.6%、92.3%、92.3%和53.8%。CAG显示:冠状动脉(CA)为右优势分布者8例,占61.5%;左优势分布者2例,占15.4%;均衡型分布者3例,占23.1%。病变累及CA27支共36处,单支病变占15.4%、2支病变占46.2%、多支病变占38.5%,受累的左前降支(LAD)、右CA(RCA)及左回旋支(LCX)分别为44.4%、33.3%和22.2%。A型病变累及CA6支12处(33.3%)、B型病变累及CA12支15处(41.7%)、C型病变累及CA9支9处(25%),重度以上狭窄占59.2%。9例(69.2%)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其中4例(30.8%)为3级。结论:80岁以上高龄CHD患者,多合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可不典型,临床检查多有异常,CA分布以右优势型居多,CA病变以2支及多支病变为主,B型及C型病变占多数、CA狭窄程度较严重,多数病例已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32.
应用信号平均心电图频谱时间标测预测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律失常事件宫剑滨,王齐冰,浦寿月,陈文一,武佩佩,陈灏珠为克服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时域分析方法在检测心室晚电位(LP)中的一些弱点,如须除外心室内传导阻滞(IVB)及受带通滤波的影响等,晚近提...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入院时高血糖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方法不伴糖尿病的老年AMI患者490例,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分为3组,正常组223例,血糖水平<6.1 mmol/L;轻度增高组150例,血糖水平6.1~7.8 mmol/L;高血糖组117例,血糖水平>7.8 mmol/L。对3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主要并发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高血糖组女性患者比例较多,与正常组和轻度增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患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高、血压低、心率快,与正常组和轻度增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19.66%,与正常组和轻度增高组的8.07%、14.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正常组和轻度增高组增高(P<0.05)。结论急性高血糖可能是不伴糖尿病的老年AMI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4.
目的目前,关于女性冠心病的种族差异研究较少。文中比较了黄种人与白种人女性拟诊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2644例女性按照人种分为黄种人组和白种人组,再分别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共4组。比较各组临床表现、CAG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①各年龄组黄种人女性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同龄白人女性(5.4% vs 54.6%、7.9% vs 53.4%,P<0.01),而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和不典型胸痛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同龄白人女性(29.0% vs 15.5%、35.2% vs 24.2%,58.4% vs 20.7%、44.9% vs 14.6%;P<0.01)。②黄种人和白种人女性CAG阳性率在相同年龄段内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44.8% vs 47.1%、68.9% vs 69.8%,P>0.05)。冠脉病变累及的血管均依次为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LAD)、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branch,LCX)、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黄种人女性中青年组3支血管病变百分率显著低于同龄白人女性(8.8% vs 17.7%,P<0.01),但黄种人和白种人女性3支病变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8.8% vs 24.9%、17.7% vs 29.0%,P<0.01)。③黄种人女性高血压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同龄白人女性(59.2% vs 45.1%、71.9% vs 62.1%,P<0.01),但高血脂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同龄白人女性(18.4% vs 68.9%、15.9% vs 66.3%,P<0.01)。黄种人女性中青年组糖尿病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同年龄白人女性组(15.9% vs 66.3%,P<0.01),而老年组糖尿病的检出率虽低于白人女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7% vs 26.2%,P>0.05)。结论黄种人女性UA及不典型胸痛发病率显著高于白人女性,但白人女性SA和3支血管病变率显著高于黄种人女性。高血压是黄种人女性冠心病重要的致病因素,而高血脂和糖尿病是白人女性冠心病重要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35.
潘涛  宫剑滨 《中国校医》1998,12(6):442-444
目的观察索他洛尔对室性早搏(室早)的疗效及对QT/QTc间期的影响。方法选择频发室早病人37例,按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服用索他洛尔80mg每日两次;对照组13例,服用普罗帕酮15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服药前后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服药前及服药后第3、7、14、28天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以判定疗效及测量QT/QTc间期。结果1例因不良反应提前退出治疗。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4.8%(8/23)、30.4%(7/23)及65.2%(15/23);对照组分别为61.5%(8/13)、15.4%(2/13)及76.9%(10/13)。两组的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开始服药3天及其后心率减慢,QT间期延长,但QTc间期未见明显延长,治疗前与治疗后治疗组内有效者与无效者间未发现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后QT/QTc间期无明显变化。结论索他洛尔可有效治疗室早病人,一般有效剂量时可使心率减慢、QT间期延长,但对QTc间期作用轻,其疗效并不完全取决于对QT/QTc间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PCI对冠心病患者血IL-6、hs-CRP、ox-LDL的影响,探讨IL-6、hs-CRP、ox-LDL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94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SCAG),按SCAG结果分为PCI组67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于术前及术后4小时取肘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IL-6及ox-LDL水平。结果:与术前比较,PCI组术后血清hs-CRP水平显著增高(P<0.05),IL-6、ox-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CI组术前、术后血清hs-CRP、IL-6、ox-LD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及双支病变组术前和术后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多支病变组术前和术后IL-6水平显著性高于双支和单支病变组(P<0.05);三组间ox-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弥漫病变组和长病变组血清hs-CRP、IL-6水平明显高于局限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ox-LDL水平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因子与ox-LDL对CHD的诊断、危险性预测具有临床价值。CHD患者血清IL-6、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
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技术在疾病诊断、评估、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造影剂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多数情况下造影剂肾病是可逆的,但任其发展会增加肾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造影剂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减少高危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成为现阶段心血管介入诊疗并发症防治研究的热点。结合2018年欧洲心脏协会血运重建指南中造影剂肾病的防治推荐,本文对当前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早期损伤标志物、防治策略等方面进行梳理与总结。   相似文献   
38.
孙明明  宫剑滨 《临床荟萃》2012,27(24):2162-2163
被动电极因具有植入方便、操作简单、阈值稳定等优点在临床得到广泛运用。近年来,一些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可使左心室功能紊乱、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的风险明显增加。但大多数此类研究入选患者并没有排除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本研究主要观察长期RVA起搏对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和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危险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评价GRACE和TIMI危险评分对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预测的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4月住院的NSTE-ACS患者共1082例,以相关临床预测变量对其分别进行GRACE和TIMI危险评分,以及行冠状动脉造影,分析不同危险分层系统中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及GRACE和TIMI危险评分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GRACE和TIMI危险评分分值的增加,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及狭窄的程度呈增加的趋势.结论:GRACE和TIMI危险评分对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痛变支数、狭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33例冠心病(CHD)患者根据行PCI与否分为干预组80例及未干预组53例。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空腹抽取静脉血,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或PCI后即刻及PCI术后2 d留取静脉血,检查血脂及ox-LDL水平。结果干预组PCI术后ox-LDL水平(86.92±32.85)mg/L较术前(75.38±27.36)mg/L明显升高(P<0.01),其升高程度在冠状动脉狭窄严重、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中呈上升趋势,并于术后2 d回到术前水平;未干预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CHD患者PCI术后ox-LDL水平可出现短暂升高,提示可能与介入所致粥样斑块破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