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药材》2016,(8)
目的:对山胡椒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分离得到的生物碱成分对4种肿瘤细胞株增殖抑制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RP-18和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并结合MS、NMR等波谱解析技术及与文献数据对比,鉴定山胡椒根中生物碱及萜类成分,对分离得到的生物碱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从山胡椒根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兰箭毒碱(1)、N-甲基樟苍碱(2)、樟苍碱(3)、波尔定碱(4)、去甲异波尔定碱(5)、去甲异紫堇定碱(6)、对$烷-反式-3,8-二醇(7)、对$烷-顺式-3,8-二醇(8)、eudesm-4(15)-ene-7,11-diol(9)、4β,6β-dihydroxy-1α,5β(H)-guai-9-ene(10)。化合物2~4对4种肿瘤细胞HT-29、SGC-7901、SMMC-7721和A549增殖均具有抑制活性。结论:其中,化合物1~6为生物碱类成分,化合物1、9和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具有强烈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特别是抑制结肠癌细胞HT-29、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在中、高浓度给药情况下,甚至优于同浓度的阳性对照药物依托泊苷VP-16。  相似文献   

2.
杨新全  陈德力  马国需  许旭东  何明军 《中草药》2016,47(17):2997-3002
目的研究胆木Nauclea offcinalis茎枝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综合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及制备HPLC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紫外、质谱及核磁共振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胆木茎枝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R-3,4-二氢牛眼马钱托林碱(1)、吐叶醇(2)、naucleofficine D(3)、1,2,3,4-四氢-β-咔啉(4)、3-S-3,4-二氢牛眼马钱托林碱(5)、latifoliamide D(6)、latifoliamide B(7)、牛眼马钱托林碱(8)、3,14-二氢狭花马钱碱(9)、3,14,18,19-四氢狭花马钱碱(10)、6′-乙酰基异长春花苷内酰胺(11)、喜果苷(12)、异长春花苷内酰胺(13)。结论化合物2和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7、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北豆根根茎中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北豆根根茎中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利用NMR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北豆根根茎中分离得到7个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新四川轮环藤因(1),华东唐松草碱(2),盾叶轮环藤碱(3),高芳香花桂林碱(4),四川轮环藤宁碱(5),四川轮环藤因(6)和裂环异粉防己碱(7)。化合物1~3和5具有较好的抑制人肝癌细胞(Hep G-2)增殖的活性,IC50值分别为0.58、0.73、0.90、1.66μmol·L~(-1)。结论:化合物1~7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紫金龙的生物碱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紫金龙中的生物碱类成分.方法:应用硅胶、MCI gel CHP-20P,RP-C18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d-异紫堇丁(d-isocorydine,1),普洛托品(protopine,2),d-木兰碱(d-magnoflorine,3),d-异紫堇丁β-N-氧化物(d-isocorydinel-β-N-oxide,4),d-紫堇丁-α-N-氧化物(d-corydine-α-N-oxide,5),d-紫堇丁-β-N-氧化物(d-corydine-β-N-oxide,6),6S,6aS-N-甲基六驳碱(6S,6aS-N-methyllaurotetanineα-N-oxide,7),6R,6aS-N-甲基六驳碱(6R,6aS-N-methyllaurotetanine-β-N-oxide,8).结论:化合物4~8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也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藏药“嘎布得罗”(毛翠雀全草)中的化学成分,为其药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甲醇提取、不同极性有机溶剂萃取,获得氯仿萃取部位;采用正相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20等现代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质谱(MS)及核磁共振光谱(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和技术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毛翠雀的氯仿部位分离得到5个舍氮有机化合物,其中3个二萜类生物碱:2-羟基-11,13-二乙酰基海替生碱(1)、hetisinone(2)和browniine(3);1个阿朴菲类生物碱:异波尔定碱(4);腺苷(5).结论化合物4和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全部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花地不容Stephania micrantha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氧化铝、凝胶等色谱方法对其块茎2%的稀硫酸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学阐明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青风藤碱(1)、青藤碱(2)、8-甲氧基青藤碱(3)、四氢巴马汀(4)、巴马汀(5)、卡巴任(6)、(+)-stepharine(7)。结论:化合物3,5,7为首次从小花地不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2种唐松草属植物高原唐松草Thalictrum cultratum和贝加尔唐松草T.baicalense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硅胶、氧化铝、ODS、Sephadex LH-20凝胶等多种柱色谱方法,以及制备高效液相等分离手段,从2种唐松草属植物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1个简单异喹啉类生物碱,包括1个新化合物,命名为去氢黄白蓬草碱(1),和10个已知化合物:N-甲基紫堇碱(2)、N-methylthalidaldine(3)、黄白蓬草碱(4)、氧化北美黄连次碱(5)、降氧化北美黄连次碱(6)、6,7-二甲氧基-2-甲基异喹诺酮(7)、thalactamine(8)、去氢降氧化北美黄连次碱(9)、6,7-二甲氧基-2-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10)、isopicnarrhine(11)。通过HR-ESI-MS、1D和2D 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简单异喹啉类生物碱,化合物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对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株HL-60、U937、HCT116、Caco-2、HepG2均无明显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8.
何成军  李小红  耿昭 《中成药》2014,(5):1004-1007
目的研究附子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附子的正丁醇萃取物分离得到9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尼奥灵(1)、附子灵(2)、异塔拉定(3)、subcusine(4)、塔拉萨敏(5)、川附子碱A(6)、易混翠雀花碱(7)、14-acetylkarakoline(8)、delstaphisine 8,14-deacetate(9)。结论化合物9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8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彭冰  刘延泽  何春年  曾祖平  许利嘉  肖伟  彭勇  肖培根 《中草药》2016,47(13):2221-2225
目的研究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法分离,通过理化鉴别及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三白草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7,8-二氢-7-(3,4-亚甲二氧基)苯基-1′-(2-氧丙基)-3′-甲氧基-8-甲基苯并呋喃(1)、4-(3-甲氧基-4-羟基)苯基-3-甲基-3-丁烯-2-酮(2)、(+)-愈创木素(3)、(+)-反式-1,2-二氢脱氢愈创木脂酸(4)、异落叶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5)、异甘密树脂B(6)和perseal F(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三白脂B,化合物2~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大理白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大理白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甲氧基异落叶松树脂醇3a-O-β-D-吡喃葡萄糖苷(1),六羟基胆甾烷-7-烯-6-酮(2),tylophorinidine(3),蔗糖(4),棕榈酸(5),β-谷甾醇(6),胡萝卜苷(7),壬二酸(8)。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齿叶地不容Stephania denti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氧化铝、硅胶和葡聚糖凝胶LH-20等柱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测试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齿叶地不容新鲜块茎的稀硫酸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生物碱成分,分别为青风藤碱(sinoacutine,1)、青藤碱(sinomenine,2)、8-甲氧基青藤碱(cephamonine,3)、四氢巴马汀(tetrahydropalmatine,4)、卡巴任(capaurine,5)、千金藤宁碱(stepharanine,6)、(+)-stepharine(7)、巴马汀(palmatine,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齿叶地不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荷梗中的细胞毒活性生物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段绪红  裴林  蒋建勤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3):4104-4108
研究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干燥茎的生物碱类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荷梗提供依据。采用离子交换树脂、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方法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HL-60癌细胞毒活性实验。从荷梗总生物碱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5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阿西米洛宾(1)、异乌药碱(2)、N-乙酰基去甲杏黄罂粟碱(3)、厚壳桂素(4)、velucryptine(5)、pycnarrhine(6)、鹅掌楸碱(7)、荷叶碱(8)、降荷叶碱(9)、杏黄罂粟碱(10)、N-甲基阿西米洛宾(11)、乌药碱(12)、N-去甲杏黄罂粟碱(13)、N-甲基乌药碱(14)、观音莲明(15)。化合物 1~7,12~15 为首次从荷梗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2~6 为首次从莲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在样品溶液浓度为1×10-5 mol·L-1的条件下,化合物 7~10,13,14 对HL-60癌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率分别是51.36%,59.09%,52.51%,53.93%,51.43%和64.31%,表明上述化合物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HL-60细胞具有较明显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反相闪式柱色谱和HPLC等多种分离方法相结合,从信宜润楠95%乙醇提物中首次分离得到12个黄酮类化合物;借助红外、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学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儿茶素(1)、(-)-表儿茶素(2)、3’-甲氧基-(+)-儿茶素(3)、3’-甲氧基-(-)-表儿茶素(4)、3,5,7,2’,5’-五羟基黄烷(5)、(-)-柚皮素(6)、(-)-圣草酚(7)、(-)-甘草素(8)、(2R,3R)-(+)-二氢山柰酚(9)、(2R,3S)-(-)-二氢山柰酚(10)、(2R,3R)-(+)-紫杉叶素(11)和槲皮素(12);其中,化合物1~10为首次从润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石蒜鳞茎中分离鉴定了10个生物碱类成分.运用IR,UV,CD,MS,NMR等波谱分析方法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oxovittatine(1),apohaemanthamine(2),9-O-demethylhomolycorine N-oxide (3),incartine(4),ismine(5),6-O-methylpretazettine(6),多花水仙碱(7),恩其明(8),高石蒜碱(9)和甲基石蒜伦碱(10).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3为首次从石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陈凤英  赵梦丹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0):3525-3527
研究马肾果叶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高效制备液相等方法,对马肾果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MS)、波谱数据分析(1H-,13C-NMR)进行结构鉴定。从马肾果甲醇提取物中分离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asyclamide(1),aglamide A(2),aglamide B(3),aglamide C(4),aglamide D(5),aglaroxin A 1-O-acetate(6),3'-methoxyaglaroxin A 1-O-acetate(7)。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红大戟中的蒽醌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茜草科红芽大戟属植物红大戟根的化学成分,并对其在多种体外药理模型上进行了活性筛选.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NMR,MS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在细胞水平模型上,筛选化合物在抗氧化、抗HIV、神经细胞保护及肿瘤细胞毒等方面的活性.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1个蒽醌类化合物,包括去甲虎刺醛(1)、1,3-二羟基-2-乙氧甲基-9,10-蒽醌(2)、甲基异茜草素(3)、虎刺醇(4)、1,3,5-三羟基-2-乙氧甲基-6-甲氧基-9,10-蒽醌(5)、3-羟基巴戟醌(6)、红大戟素(7)、1,3,5-三羟基-2-甲酰基-6-甲氧基-9,10-蒽醌(8)、芦西丁(9)、异茜草素(10)、1,3-二羟基-2-甲氧基-9,10-蒽醌(11)、1,3-二羟基-2-甲氧甲基-9,10-蒽醌(12)、1-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13)、3-羟基-2-甲基-9,10-蒽醌(14)、3-羟基-1-甲氧基-2-甲基-9,10-蒽醌(15)、1,3-二羟基-2-乙氧甲基-6-甲氧基-9,10-蒽醌(16)、1,3,6-三羟基-2-甲基-9,10-蒽醌(17)、1,3-二羟基-2-羟甲基-6-甲氧基-9,10-蒽醌(18)、1,3,6-三羟基-2-甲氧甲基-9,10-蒽醌(19)、3,6-二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20)和1,6-二羟基-2-甲基-9,10-蒽醌(21).在1.0×10-5 mol·L-1浓度下,在肿瘤细胞(MTT法,HCT-8,Bel7402,BGC-823,A549,A2780)、去血清和谷氨酸损伤神经细胞、Fe2 -Cys诱导大鼠肝微粒体丙二醛生成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模型,以及抗HIV( VSVG/HIV-luc)和抗糖尿病(PTPB酶抑制)模型上,以上化合物均未显示出显著活性.结论:化合物9~21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大八角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及制备型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大八角根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MS,1H,13C-NMR)分析分别鉴定为cycloparviflorolide(1),cycloparvifloralone(2),tashironin(3),tashironin A(4),anislactone A(5),anislactone B(6),pseudomajucin(7),syringaldehyde(8),methyl-4-hydroxy-3,5-dimethoxybenzoate(9)和(E)-3-methoxy-4,5- methylenedioxycinnamic alchol(10)。其中化合物 1~4,8~10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在1.0×10-5 mol·L-1下,在LPS刺激小鼠小胶质细胞释放NO抑制模型上,化合物 5,6 抑制率分别为75.31%,53.7%。  相似文献   

18.
青花椒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蓉蓉  田书璎  陈勇  胡琳珍  张勇慧 《中草药》2019,50(6):1305-1309
目的研究青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重结晶、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通过MTS法对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从青花椒根部的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白藓碱(1)、茵芋碱(2)、青花椒碱(3)、6-甲氧基-呋喃喹诺酮(4)、(+)-(S)-异普拉得斯碱(5)、(+)-(S)-阿瑞罗甫碱(6)、(-)-(S)-日立宁(7)、加锡弥罗果碱(8)、(-)-(S)-丙酮基白屈菜赤碱(9)。结论化合物4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5~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9能够抑制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生长,对肿瘤细胞HL-60、SMMC-7721和A-549细胞株具有潜在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9.
齿瓣石斛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齿瓣石斛的化学成分,明确其功效的物质基础,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硅胶、Rp-18(十八烷基硅烷)和凝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齿瓣石斛的化学成分,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ABTS法对得到的酚酸类成分进行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果:从齿瓣石斛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4,9-四氢-1H-吡啶骈[3,4-b]吲哚-3-甲酸(1),脱氧胸腺嘧啶核苷(2),腺苷(3),N-反-对香豆酰酪胺(4),N-反-对阿魏酰酪胺(5),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6),对羟基苯甲醛(7),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8)和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9)等9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5有较好的清除抗氧化活性自由基(ABTS)的作用,其半数抑制率(IC50)为1.61 mmol·L-1;化合物9有较弱的清除抗氧化活性自由基(ABTS)的作用,其半数抑制率(IC50)为35.72 mmol·L-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齿瓣石斛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5和化合物9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从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地上部分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通过MS和NMR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卵叶远志酮F(sibiricaxanthone F,1),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2),蒙花苷(linarin,3),地榆皂苷I(zigu-glucoside I,4),3,6’-二芥子酰基蔗糖(3,6’-disinapoyl sucrose,5),tenuifoliside A(6),2,4,4-trimethyl-3-formyl-6-hydroxy-2,5-cyclohexadien-1-one(7),lanierone(8)和aralia cerebroside(9)。化合物2~4,7,8为首次从远志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