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研究了双酶的部分酶学性质。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用耐高温α-淀粉酶水解至DE值为16.5%,再用真菌α-淀粉酶在最佳条件下作用21h,可得到含纯麦芽糖0.311g/mL的产品。该产品葡萄糖;量为0.017g/mL,糊精含量为2.7%,生产出优质高麦芽糖浆。  相似文献   

2.
温度和pH值对耐高温α-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系统的研究了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对地衣芽孢杆菌HM-3产生的耐高温α-淀粉酶酶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HM-3N耐高温α-淀粉酶的最适酶促反应温度为:75%-85℃之间,最适作用的pH值为:6.1-7.0之间,该酶用于玉米淀粉的液化其最适底物浓度是20%~25%。  相似文献   

3.
耐高温α-淀粉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金峰  董福奎 《食品科学》2006,27(2):125-128
耐高温α-淀粉酶是淀粉生产麦芽糖的关键酶。本文对两种耐高温α-淀粉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酶的耐高温能力差别较大,酶活差别明显;最适pH值均为7.0,耐酸性较差:当Ca^2+浓度在7~9mmol/L时,酶活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4.
α-淀粉酶水解玉米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郝晓敏  王遂  崔凌飞 《食品科学》2006,27(2):141-143
研究了中温和耐高温α-淀粉酶水解玉米淀粉制取糊精,确定了它们水解适宜的工艺条件。中温α-淀粉酶晟佳的工艺条件为温度84℃、时间20min、酶用量16U/g;而寸高温α-淀粉酶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温度95℃、时间40min、酶用量15U/g。  相似文献   

5.
耐高温α-淀粉酶产生菌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在55℃生长并分泌耐高温α-淀粉酶的菌株,其最适生长pH值为7.0-8.0,最适生长温度50℃。该菌株经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疑似微地衣芽孢杆菌,命名为DG-1。对该菌株分泌的耐高温α-淀粉酶的性质研究表明,最适作用pH值为7.0,在pH6.0-7.5的范围内有较高酶活。最适反应温度为95℃,95℃保温60min处理后酶活仅损失4.73%。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得到菌株DG-4,酶活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04.6%。  相似文献   

6.
固定化酶生产低聚异麦芽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壳聚糖溶解于20%的盐酸,配成25%的壳聚糖溶液,然后用注射器注射到含15%氢氧化钠和30%甲醇的混合溶液中凝结成2mm左右的中空球形壳聚糖。经4%的戊二醛活化的中空球形壳聚糖分别与α-葡萄糖转苷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切枝普鲁兰酶在室温反应2h,4℃静置过夜,制备固定化酶。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约降低1个单位,最适温度提高约10℃。固定化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相对酶活力分别为7.2%和22.3%。四种不同的固定化酶重组构成酶催化反应器,生产低聚异麦芽糖含量达38.9%。  相似文献   

7.
甘薯淀粉蛋白质含量低,结构松散,容易糊化、液化,便于过滤,是生产高麦芽糖浆的优质原料。本文报道高麦芽糖浆的两种生产技术。多酶法是甘薯淀粉先经耐高温α-淀粉酶液化,再经β-淀粉酶和异淀粉酶糖化。另一种方法是甘薯淀粉用真菌α-淀粉酶水解,或用真菌α-淀粉酶与普鲁兰酶水解。得到的糖化液再经过滤、脱色和浓缩,得到高麦芽糖浆。高麦芽糖浆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具有广泛用途。  相似文献   

8.
板粟深加工中淀粉的酶水解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谢主兰  吴雪辉 《食品科学》2003,24(10):62-66
试验对比了BAA中温α-淀粉酶和耐高温α-(Termamyl 120L,S型)对板栗浆液中淀粉的液化效果,选择使用耐高温α-淀粉酶(Termamyl 1120L,S型)为液化板栗淀粉的作用酶,单因素研究确定了液化工艺参数为:料水比1:5,液化温度90℃,pH6.0,酶用量7U/g果肉,液化时间60min。然后采用Novozym^TMAG糖化酶对液化后的板粟淀粉进行糖化,以淀粉水解度(DE值)和糖化液中还原糖的含量(g/100m1)为指标,正交试验表明,在糖化温度60℃,pH4.5,Novozym^TMAG使用量为80U/g果肉的条件下糖化90min,可使水解度(DE值)和糖化液中还原糖含量(g/100m1)分别达到48.9%和4.52g/100ml。  相似文献   

9.
杨铭铎  于亚莉  高峰 《食品科学》2005,26(5):149-155
本文采用不同的淀粉酶控制水解马铃薯淀粉制备低DE麦芽糊精作为脂肪模拟品,研究不同淀粉酶作用产物的不同性质,确定了碳水化合物型脂肪模拟品生产用酶为耐高温α-淀粉酶,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为0.054g,100ml,温度为88.6℃,时间9.55min,水解产物的DE值为2.20。  相似文献   

10.
淀粉酶在大米粉浆液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钊  何晋浙 《中国粮油学报》1998,13(6):21-22,27
研究了几种淀粉酶对大米粉浆的液化作用,结果表明,耐高温细菌α-淀粉酶麦芽糊精收率和透光率高于中温α-淀粉酶,这两种酶合用麦芽糊精收率最高,透光率和DE值则与单独使用耐高温α-淀粉酶接近。另外测定水解过程中大米粉浆的粘度变化,两种酶使用粘度明显低于单独使用耐高温α-淀粉酶,与单独使用中温淀粉酶接近,真菌α-淀粉酶对糊化的大米粉浆也有液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淀粉酶是食品、发酵行业应用最广泛的酶种之一。从最适温度、最适p H值、保存温度、缓冲溶液p H值等方面对5种不同的耐高温α-淀粉酶酶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耐高温α-淀粉酶B的耐酸性最好,在p H4.00~7.50之间,相对酶活为98%~100%;耐高温淀粉酶A的耐高温性最好,在反应温度70℃~100℃之间,相对酶活为100%~121%;耐高温α-淀粉酶A的缓冲溶液稳定性最好,在缓冲溶液p H4.50~7.00之间,酶活维持在91%~100%;耐高温α-淀粉酶E温度稳定性质最好,在储存温度30℃~60℃之间,相对酶活为98%~100%。为淀粉酶的选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α-淀粉酶在检验真假蜂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颖  汪辉 《食品科技》2008,33(3):214-216
针对蜂蜜掺假和造假的问题,对真蜂蜜及耐高温α-淀粉酶中的蛋白质含量、淀粉酶活性进行测定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天然蜂蜜在低温条件下可长期保持其酶值基本不变,但是在高温条件下,随着储存时间延长,其酶值就会明显下降.而耐高温α-淀粉酶酶值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蜂蜜样品中的α-淀粉酶与耐高温α-淀粉酶酶学性质的比较为判别真蜂蜜与掺假蜂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稳定米糠为原料,利用α-淀粉酶进行预处理。再加入中性蛋白酶进行酶解。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中性蛋白酶的最佳水解条件为:反应温度50℃,酶解时间2.5h,pH值8.0,酶用量5%,水解度可达11.23%。米糠可溶物提取率为44.1%。所得酶解液中营养成分丰富。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先比较烘烤、挤压膨化、超微粉碎、耐高温α-淀粉酶耦合挤压膨化四种不同前处理对燕麦中可溶性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再比较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中温α-淀粉酶四种酶对酶解燕麦β-葡聚糖和游离酚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以确定燕麦酶解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四种不同的前处理工艺均能显著提高可溶性β-葡聚糖含量,其中挤压膨化耦合耐高温α-淀粉酶处理效果最佳。中性蛋白酶能显著提高燕麦中可溶性β-葡聚糖含量,中性蛋白酶和中温α-淀粉酶能显著提高燕麦中游离酚含量(p0.05)。燕麦复合酶解的最佳条件确定为:pH 6.6,51℃,持续时间2 h,料液比1:8。在该酶解条件下,燕麦中可溶性β-葡聚糖含量为3.18±0.28 mg/g DW,游离酚含量为65.71±5.96 mg/100 g DW。本论文为开发富含可溶性β-葡聚糖和游离酚的燕麦饮料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抗性淀粉得率为指标,采用超声波-酶法制备小麦RS3型抗性淀粉,在优化的超声波作用条件(淀粉乳浓度15%,超声波功率225W,超声温度50℃,超声作用时间50min)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酶解工艺: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1U/g干淀粉,耐高温α-淀粉酶作用时间20 min,普鲁兰酶添加量10 U/g干淀粉,普鲁兰酶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7 h。经反复验证,超声波-酶法制备小麦RS3型抗性淀粉得率为13.155%。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耐高温α-淀粉酶和普鲁兰酶对小麦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酶作用的适宜条件是α-淀粉酶2U/g干淀粉、酶解时间20min、酶解温度85℃,普鲁兰酶4U/g干淀粉、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4.5h,测得淀粉分子平均聚合度为77,抗性淀粉得率为16.0%,其中耐高温α-淀粉酶加量对抗性淀粉的得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研究真菌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对面粉粉质及拉伸性能的影响,并考察真菌α-淀粉酶、真菌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3种单酶对面包的作用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立20 mg/kg真菌α-淀粉酶、50mg/kg真菌木聚糖酶和50 mg/kgβ-葡聚糖为加工面包的最优化工艺条件。在上述条件下,面包平均体积为885 mL,该体积比不使用酶制剂的平均体积提高了17%。  相似文献   

18.
以α-淀粉酶和糖化酶复合酶解制备微孔木薯淀粉,研究了加酶量、反应温度、pH值、时间等因素对微孔淀粉水解率和吸油率的影响。得出制备微孔木薯淀粉的最佳条件为:加酶量1%,酶配比(α-淀粉酶:糖化酶)1:2,反应温度55℃,pH值5.5,反应时间16h,所得微孔淀粉的水解率为55.71%,吸油率为92.18%,并借助于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品的显微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9.
以豌豆为原料,对豌豆制作酸豆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浸泡液和浸泡时间的选择,得出最佳浸泡条件为:采用0.5%的NaHCO3溶液,按干豆重3倍的量加入,常温浸泡16h;针对豌豆淀粉含量高,豆浆易分层的特点,加入α-淀粉酶对其进行酶解处理,以α-淀粉酶加入量、酶解温度和处理时间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酶解条件为:加入0.07%α-淀粉酶,在85℃水浴处理40min;最后对豌豆酸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乳酸菌接种量5%,加糖量5%,发酵5.5h。  相似文献   

20.
以马铃薯精制淀粉为原料,抗性淀粉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微波-酶解法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淀粉乳质量分数15%,微波作用时间90 s,微波作用功率800 W,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10 CU/g干淀粉,耐高温α-淀粉酶作用时间30 min,普鲁兰酶添加量0.10 PUN(G)/g干淀粉,普鲁兰酶酶解时间6 h,普鲁兰酶作用温度55℃的条件下,4℃老化24 h。经重复验证,RS得率最高达1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