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45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移植术后并发尿路上皮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肾移植患者并发尿路上皮肿瘤的特点,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 自1998~2003年肾移植患者1293例,术后发生尿路上皮恶性肿瘤21例(1.6%)。男4例,女17例。17例原发病为慢性问质性肾炎。发生尿路上皮肿瘤距肾移植6~62个月,平均26个月。其中膀胱癌6例,单侧肾盂或输尿管癌6例,单侧肾盂或输尿管、膀胱癌8例,双侧肾盂输尿管癌1例。10例上尿路肿瘤发生部位与移植肾同侧,4例发生于移植肾对侧。临床症状以无痛性肉服血尿和反复泌尿系感染为主。19例行手术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免疫抑制剂用量减少1/3并辅以局部灌注化疗。结果 2例行姑息性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分别于发现肿瘤5、8个月死亡。余19例现已随访2~5年。13例肿瘤复发,复发部位为膀胱或对侧原。肾、输尿管。所有患者在免疫抑制剂减量期间均未出现急性排斥。2例因切除移植肾恢复透析,17例肾功能正常。结论 慢性间质性。肾炎导致。肾功能衰竭的。肾移植患者和女性肾移植患者易发生移植后尿路上皮肿瘤;移植肾同侧上尿路较对侧好发肿瘤;对移植肾对侧为首发的上尿路发生肿瘤者可预防性行双侧上尿路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高分级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诊断后1年内再次活检时穿刺针数对前列腺癌诊断率的影响,作者回顾分析了791例首次穿刺活检诊断HG—PIN患者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7岁(39-87岁)。再次活检与首次活检的间隔平均4.6个月。再次活检时139例诊断为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检出率为17.6%。该组患者与无前列腺癌组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列腺癌组患者随访时首次PSA平均为9.3ng/ml(0.7-82.4ng/m1),无前列腺癌组平均为7.5mg/ml(0.6-41.0mg/m1)。  相似文献   
3.
作者评价服用“受体阻滞剂或采取警惕性等待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PBH)患者,在长期随访过程中剩余尿量基线值是否可作为需要侵入治疗的预测指标。回顾性分析942例采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或警惕性等待的BPH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IPSS、PSA、前列腺体积、尿流率、压力流率测定的基线值及随诊时的各项数据。计算剩余尿量和其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侵入治疗的5年累计风险。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2岁,已婚,因尿道口外可复性肿物并疼痛出血、排尿困难2天于2007年2月21日入院。患者2天前排尿时出现排尿费力,尿线中断,站立活动后可继续排尿。排尿后阴部有异物感,并疼痛、出血,进而发现尿道口有约葡萄大小红色肿物,质地柔软,表面光滑,触痛,易出血,肿物被挤压、平卧或站立后可逐渐消失,肿物在小便时反复出现,颜色变暗,出血量增多。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存活素 (survivin)在前列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检测了前列腺癌中存活素mRNA的表达水平 ,并对其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增殖活性及细胞凋亡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前列腺癌及对照组织标本来自1998年 7月至 2 0 0 2年 12月间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的 15 0例患者。经病理证实并提取RNA的 16 2例标本中 ,前列腺癌82例 ,正常前列腺 80例。以G3PDH基因作对照 ,对前列腺组织存活素基因行PCR扩增。对 5 0例患者的PSA水平采用线性回归分析 ,计算术前PSA倍增时间 (PSA DT)。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免疫组化染色情况作为增殖活性的指标 ,…  相似文献   
6.
既往有关尿道下裂的文献报道多集中于比较不同成形手术的短期功能、外观变化以及尿道狭窄和尿瘘发生率的差异 ,关于成人尿道下裂及其成形手术对性行为和性功能影响的报道很少。本研究通过邮寄标准化问卷调查了 5 7例 18岁以上的尿道下裂患者 ,6 0例年龄相近正常人作为对照。有 37例患者和 39例正常人回答了问卷。两组间自评性欲强度和勃起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患者组阴茎下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 0 %vs 18% )。 13例尿道下裂患者有射精困难 ,其中 6例表现为溅射 ,另 7例仅呈滴沥状射精。与对照组相比 ,患者组手淫的频率、性活动及…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3例小儿神经母细胞癌细胞系,运用G显带技术,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介绍了小儿神经母细胞瘤及其细胞系的三种主要的染色体异常,①1号染色体短臂的畸变;②均匀染色区(HSR);③双微小体染色体(DM)。并结合文献讨论了染色体异常与预后的关系。指出了1号染色体短臂畸变的存在与否和染色体的倍体数可作为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前列腺癌合并骨转移的患者外周血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和人腺体激肽释放酶mRNA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巢式RT-PCR的方法,检测外周血中PSA、PSMA和hK2mRNA表达.结果:巢式PCR能够检测到经淋巴细胞稀释的LNCaP细胞的PSA、PSM和hK2mRNA的灵敏度,稀释浓度分别为10-6、10-6及10-7.检测初发伴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PSA、PSMA和hK2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59.45%、51.35%、59.46%,其中三种检测同时阳性的为32.43%;检测接受内分泌治疗后出现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57.14%、85.71%、83.33%,其中三种检测同时阳性的为52.48%.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健康男性及健康女性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以β-actin mRNA做为内参照,所有临床标本检测均为阳性.结论:采用巢式RT-PCR检测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PSMA、hK2和PSA mRNA有助于发现进入循环系统的前列腺癌细胞,提示隐匿性转移的存在.PSMA和hK2较适合用于内分泌治疗后患者的检测.三种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肾移植患者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外显子26(exon26)的基因型与术后他克莫司(FK506)用量的关系。方法回顾106例肾移植术后常规使用FK506患者的临床资料。肾移植患者MDR1 exon26基因分型的方法为:提取患者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MDR1基因,检测限制性内切酶片段的多态性(RFLP)。根据MDR1 exon26基因分型将患者分为CC、CT和TT 3组。检测各组患者肾移植后第3、6和12个月的FK506血药浓度,比较各组患者FK506血药浓度/FK506用量(μg·L-1/mg·kg-1·d-1)的比值及术后1个月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受者经MDR1 exon26基因分型示:CC型32例(30.2%),TT型30例(28.3%),CT型44例(41.5%)。CC型患者FK506血药浓度/FK506用量的比值明显低于CT型和TT型(P<0.01),而CT型患者又低于TT型(P<0.05)。CC型患者的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CT和TT型(P<0.05),CT与TT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R1 exon26 CC型的患者与CT或TT型比较,需服用更高剂量的FK506才能取得与CT或TT型相似的血药浓度。因此,了解患者的MDR1 exon26基因型有利于指导患者肾移植术后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10.
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附10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预防. 方法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10例,平均年龄52岁.漏尿病史平均7年,其中8例为轻中度SUI,加压期尿道压力>10 cmH2O,2例为重度SUI,加压期尿道压力<10 cmH2O.经阴道前壁行无张力阴道吊带术. 结果 10例SUI均得到满意的控尿效果.1例患者术后剩余尿100 ml,但主观评价明显改善.随访13~21个月,无SUI症状复发,无排尿困难及尿路感染. 结论 TVT是一种简便、快捷的SUI治疗方法,疗效满意,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