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自显像技术对内镜活检胃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上皮进行~3H-TdR 标志,观察标记率及增殖带的变化。异型增生标记率(18.50~19.21)及大肠化生标记率(18.57)较高,与胃癌(19.32)相似,并且其增殖带向粘膜表面及深部移动。这种细胞动力学的变化可能是胃癌癌前病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非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上腹部不适的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上腹部不适相关症状的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2006年8月至11月初次行胃镜、组织学检查幽门螺杆菌呈阴性的成人患者232例,2005年9月至2009年8月门诊及住院儿童患者31例(年龄<14岁).对以上患者行胃镜取胃黏膜组织做连续切片,HE染色及WS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 成人组患者组织内可观察到微、小动脉腔堵塞和(或)灶性出血病变,其中16例(8.8%)黏膜和(或)黏膜下层见微、小动脉腔部分或完全堵塞,82例(45.6%)仅有黏膜灶性出血,82例(45.6%)两种病变同时存在.微、小动脉腔堵塞病变以移行部检出率最高(65.2%,P=0.159),灶性出血病变以底体部检出率最高(65.6%,P=0.001).微、小动脉腔堵塞病变组烧心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无动脉腔堵塞/出血病变组(x2=8.564,P=0.003).儿童组中96.8%(30/31)的患者活检组织中观察到微、小动脉腔堵塞和(或)灶性出血病变.结论 胃微、小动脉堵塞引起的黏膜缺血比较常见,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可能是导致非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上腹部不适相关症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血清内源性荧光光谱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适当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血清中许多蛋白质及非蛋白分子均能产生内源性荧光。测量血清内源性荧光光谱,可间接反映血清中各种荧光分子质和量的变化。由于癌患者血清的组成成份与正常人血清不同。其荧光光谱也发生相应改变。我们于1992年9月~1994年5月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测量了1191例各种胃病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的荧光光谱,并分析了胃癌血清荧光光谱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胃粘膜病变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荧光光谱对胃癌诊断的意义。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了1191例各种疾病血清的内源性荧光光谱,其中早期胃癌19例,进展期胃癌74例。结果:在200nm紫外光激发下,血清荧光谱有三个发射带,峰位分别是320nm、400~500nm、700nm,胃癌血清第二个发射带荧光增强,呈锯齿状改变,620nm附近出现第四发射带。用判别函数C=1.3X1+1.5X2+2.OX3-1.5X4进行判别分析,胃癌阳性率88.2%,其中早期胃癌阳性率78.9%,进展期胃癌阳性率90.5%,特异性72.4%。结论:这一方法对于胃癌筛查及诊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应用银染色方法对11例正常胃粘膜、52例病变胃粘膜及6例淋巴结转移的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进行定量研究。结果Ag-NORs均数随正常胃粘膜、肠化生、异型增生、粘液癌、腺癌,低分化腺癌的顺序而递增。癌组织分化越差,Ag-NORs均数越高。提示,Ag-NORs计数对胃粘膜良、恶性病变的判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肿瘤的病理诊断,是外科病理学的核心问题,对于诊断中疑难问题的处理,多年来一直依靠病理医师基于形态学分析的丰富经验以及临床病理相结合的随访资料,虽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即使专家权威也难免一漏。免疫标记的问世,形成了免疫组织化学或免疫细胞化学,遂部分克服了上述不足。而免疫组化最关键的是需要有高特异、高亲和力的抗体,而单克隆抗体正好符合这些要求。因此,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近年迅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DNA结构的发现,分子生物学的重  相似文献   
8.
胃粘膜不同类型肠上皮化生粘液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胃粘膜的肠上皮化生在胃的良性病变与胃癌中是一种常见的病变,许多学者认为肠化生与胃癌的组织发生有密切关系[1-4]。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N一甲基一N’一硝基一N一亚硝基胍(N-methy1-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诱发大鼠腺胃癌模型并观察p53,ras基因的表达。方法给Wistar大鼠饮用MNNG水溶液(终浓度为80μg/ml),用ABC法检测P53和P21蛋白的表达。结果MNNG成功地诱发出了胃癌、胃腺瘤、胃息肉、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历上皮化生等病变。胃癌肝转移2例,淋巴结转移1例。P53蛋白在肠化及不典型增生皆阴性,胃癌阳性率为50%;P21蛋白在肠化及不典型增生中阳性率为44%,在癌组织中为23%。结论MNNG能诱发大鼠脾胃癌等病变,P53基因突变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而ras基因激活是一个早期现象。  相似文献   
10.
单克隆抗体G 8511是以人胃低分化腺癌组织免疫BALB/C小鼠获得的一株IgG型单抗,组织学上胃癌阳性率65%,其中低分化腺癌阳性率87%。G8511单抗的对应抗原GAA主要分布于胃癌组织,并可脱落于胃液中。本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各种胃液的GAA水平,旨在探讨该单抗对胃癌胃液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