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对胃癌及癌前病变进行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s)染色的定量研究。方法 采用银染方法,观察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与rRNA基因活性。结果 Ag-NORs均数随正常胃粘膜、肠化生、异型增生、粘液癌、腺癌、低分化腺癌的顺序而递增,各组间均有显差异。结论 具有较高Ag-NORs计数的肠化生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有较高Ag—NORs计数的异型增生是重要的癌前病变。癌组织分化越差,Ag-NORs均数越高。故Ag-NORs测定可作为胃癌和癌前病变诊断、分级上较客观的辅助性定量指标,在胃粘膜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银以方法对11例正常胃粘膜、52例病变胃粘膜及6例淋巴转移的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进行定量研究。结果Ag-NORs均数随正常胃粘膜,肠化生、异型增生、粘液癌、腺癌、低分化腺癌的顺序而递增。癌组织分化越差,Ag-NORs均数越高。提示,Ag-NORs计数对胃粘膜良、恶性病变的判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核仁组织区胶银蛋白(Ag-NORs)染色方法对食管下段胃粘膜异位(Barrett食管)组织的核仁组织区(NORs)进行观察,结果发现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结构不良及Barrett食管腺癌组织中Ag-NORs颗粒大小、数最及分布明显不同,特别是平均每核中Ag-NORs颗粒差别更明显。对鉴别Barrett食管的良、恶性及结构不良病变有着重要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4.
应用银染技术对114例结肠癌,95例结肠腺瘤和10例正常结肠进行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的定量研究。结肠癌的Ag-NORs均数/核(7.04 ±2.20)明显高于结肠腺瘤(3.43±0.88,P=0.0000)和正常结肠(1.25±0.09,P=0.0000)。结肠癌的异形Ag-NORs均数/100个核(61.39土22.38)明显高于结肠腺瘤(20.74土26.61,P=0.0000)和正常结肠(0,P=0.0000)。结肠癌的小型(2um)Ag-NORs均数/100个核(483.76±242·89和)78.08±23.06)明显高于结肠腺瘤(112.00±47·23和19·49±17.47 P值均=0.0000)和正常结肠(0和0.76土1.16,P值均=0.0000)。结肠癌Ag-NORs颗粒的聚合、分散、核仁内和混合型分布(23.64%、53.20%、9.30%和13.86%)明显不同于结肠腺瘤(77.72%、16.88%、5.46%和0.04%,P值均<0.05)和正常结肠(100%、0、0和0、P值均<0.05)。本研究结果提示Ag-NORs4项定量指标有助于结肠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用嗜银染色技术对34例良性胃溃疡、40例胃粘膜异型增生、46例胃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中的核仁组成相关蛋白(AgNOR)进行研究,25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作对照。发现对照组、良性溃疡组,异型增生组和腺癌组的细胞核AgNOR平均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恶性细胞中AgNOR的体积、形状及在细胞核内的位置也不相同。作者认为此法有助于区别胃的良性和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6.
采用粘液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AgNORs自动化图像分析方法,对104例胃癌旁粘膜及良性病变粘膜内胃腺囊进行研究,发现胃腺囊内部分细胞可分泌酸性粘液,产生CEA。AgNORs图像分析多项参数值从正常胃粘膜、良性病变胃腺囊、癌旁粘膜异型胃腺囊、腺癌依次递增(P<0.05),癌旁异型胃腺囊与腺癌部分参数值相当接近,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异型胃腺囊是处于正常粘膜与腺癌之间的过渡状态,可能是一种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7.
用Ag-NORs计数法观测有随访资料的44例进展期胃癌,探讨其与胃癌预后的关系。其中管状腺癌16例,低分化腺癌18例,粘液癌10例。存活3年以内者24例,核内Ag-NORs平均数为6.116±2.485;存活3年以上者20例,Ag-NORs平均数为4.868±2.092;P略>0.05。表明Ag-NORs计数预测胃癌的预后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8.
肺癌病理类型与外周淋巴细胞rRNA基因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肺癌病理类型与外周血淋巴细胞rRNA基因活性的方法。方法 应用染色体银染技术,对肺腺癌、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共50例患者和4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银染核仁形成区(Ag-NORs)进行检测。结果 肺癌组Ag-NORs数/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型肺癌组之间,腺癌组的Ag-NORs数/细胞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组和鳞癌组。结论 肺腺癌、小细胞肺癌和肺鳞癌患者有转录活性的rRNA基因活性呈递减趋势,与染色体不稳定性呈线性关系。据此,可在不经手术取材的情况下判断肺癌的病理类型,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莫维光  唐小玲 《医学文选》1995,16(3):177-179
采用粘液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AgNORs自动化图像分析方法,对104例胃癌旁粘膜及良性病变粘膜内胃腺囊进行研究,发现胃腺囊内部分细胞可分泌酸性粘液,产生CEA。AgNORs图像分析多项参数值从正常胃粘膜、良性病变胃腺囊、癌旁粘膜异型胃腺囊、腺癌依次递增(P〈0.05),癌旁异型胃腺囊与腺癌部分参数值相当接近,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型胃腺囊是处于正常粘膜与腺癌之间的过渡状态,可能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31例胃癌和癌周胃粘膜、8例胃息肉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结果表明,各病变组转铁蛋白受体的含量依次为:胃癌>胃息肉>癌周胃粘膜,三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腺癌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明显多于粘液细胞腺癌(P<0.01);随着浸润深度的增加,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亦增  相似文献   

11.
应用银染技术对114例结肠癌,95例结肠腺瘤和10例正常结肠进行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的定量研究。结肠癌的Ag-NORs均数/核(7.04±2.20)明显高于结肠腺瘤(3.43±0.88,P=0.0000)和正常结肠(1.25±0.09,P=0.0000)。结肠癌的异形Ag-NORs均数/100个核(61.39±22.38)明显高于结肠腺瘤(20.74±26.61,P=0.0000)和正常结肠(0,P=0.0000)。结肠癌的小型(<1um)和大型(>2um)Ag-NORs均数/100个核(483.76±242.89和,8.08±23.06)明显高于结肠腺瘤(112.00±47.23和19.49±17.47P值均=0.0000)和正常结肠(0和0.76±1.16,P值均=0.0000)。结肠癌Ag-NORs颗粒的聚合.分散.核仁内和混合型分布(23.64%、53.20%、9.30%和13.36%)明显不同于结肠腺瘤(77.72%、16.88%、5.46%和0.04%,P值均<0.05)和正常结肠(100%、0、0和0、P值均<0.05)。本研究结果提示Ag-NORs4项定量指标有助于结肠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胃癌及癌前期病变胃癌单克隆抗体MG7、癌胚抗原(CEA)的表达,以寻找胃癌早期诊断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测定12例正常胃粘膜标本、32例癌前病变及42例胃腺癌的MG7和CEA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粘膜无MG7和CEA的表达。结论MG7和CEA和异常表达可作为胃癌发生过程中生物学行为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3.
史志英  黄培林 《铁道医学》1997,25(6):341-342,I008
检测胃癌及癌前期病变胃癌单克隆抗体MG7,癌胚抗原的表达,以寻找胃癌早期诊断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测定12例正常胃粘膜标本,32例癌前病变及42例胃腺癌的MG7和CEA和表达。结果 正常胃粘膜元MG7和CEA的表达。结论MG7和CEA和异常表达可作为胃癌发生过程中生物学行为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4.
端粒酶的激活与胃癌病程进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胃腺癌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与胃癌病程进展的关系,采用端粒酶原位分子杂交检测法对45例原发性胃腺癌及40例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原位检测。结果45例原发性胃腺癌组织中,38例端粒酶呈阳性表达,其中早期胃癌阳性率为66.6%,中晚期为93.3%;40例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中仅2例呈阳性表达;晚期胃腺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显著高于早期胃腺癌(P<0.01);胃腺癌组织中端粒酶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表明,虽然胃腺癌组织中端粒酶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无关,但中晚期胃腺癌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早期的事实,提示端粒酶的高表达是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中晚期事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对人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抗体的ABC法检查了38例胃癌和28例胃癌前期病变及22例正常胃粘膜。观察结果表明,GST-π阳性物质为棕色,分布于细胞浆内,根据其在细胞内分布的特点可分为胞质型、周边型、分泌型和印戒型。胃腺癌组织中GST-π的阳性率可达95%以上,胃粘膜的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组织中阳性率分别达100%和85%,且活性高,但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组织中GST-π阳性率低,而且活性也低。作者认为GST-π可作为人类胃癌和胃癌前期病变的新的标志酶。  相似文献   

16.
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和胃癌单克隆抗体MG7,对146例活检胃粘膜标本进行了观察,结果单纯性腺体扩张每100个细胞AgNOR计数1.87个至5.23个,银颗粒小而一致;异型性腺体扩张AgNOR计数3.45个至8.61个,银颗粒多数比较小而一致,有一些银颗粒增大且不规则;腺癌AgNOR计数4.66个至21.43个,银颗粒大小不规则。MG,抗原表达,单纯性腺体扩张均为阴性,异型性腺体扩张阳性60.3%,腺癌阳性93.9%。提示异型性腺体扩张是重要的癌前期病变。  相似文献   

17.
胃癌、癌旁病变中p53与Bcl—2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探讨p53和Bcl-2基因在胃癌和癌旁病变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3例胃癌、17例癌旁变和13例正常胃粘膜中p53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p53蛋白在正常胃粘膜未见表达,胃癌p53阳性表达率和阳性细胞密度均高于癌旁病变,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胃粘膜中Bcl-2仅1例表达,癌和癌旁病变中Bcl-2蛋白表达分别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0.01),胃癌与癌旁病变间Bcl-2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p53和Bcl-2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和淋巴转移无明显相关性。虽p53阳性组Bcl-2表达高于p53阴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53和Bcl-2蛋白在癌旁病变中均有表达,表明两基因异常是胃癌发生的早期分子生物学事件。p53与Bcl-2基因在胃癌和癌旁病变中有协同作用,但未见二者之间的负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AgNORs染色技术对88例胃粘膜活检病例进行了颗粒的计数及形态观察,探讨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s)颗粒在胃粘膜活检中的诊断价值。正常胃粘膜与胃癌之间、重度不典型增生与胃癌之间颗粒均数有十分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颗粒的分布及形态亦不相同,说明AgNORs染色对胃粘膜活检良恶性病变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EGFR在胃粘膜活检组织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iVision 二步法检测胃镜活检组织,包括10例正常胃粘膜上皮、16例胃上皮瘤样病变、19例胃上皮内瘤、47例胃腺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意义。结果:在正常胃粘膜上皮、上皮瘤样病变、腺瘤及腺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6±2.21%、10.25±3.59%、36.37±4.80%、70.47±7.78%,在胃上皮内瘤及腺癌组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上皮及上皮瘤样病变组( P<0.05,P<0.01),腺癌组显著高于上皮内瘤组(P<0.05)。 EGFR的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结论:EGFR的表达增强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EGFR的检测有助于胃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对3组葡萄胎的2种滋养细胞核内的Ag-NORs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首次刮宫组和侵蚀性葡萄胎组的细胞滋养细胞核内Ag-NORs均数,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依次增高,核内Ag-NORs数目的离散程度也依次增大;合体滋养细胞核内Ag-NORs均数,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提示,合体滋养细胞可能是滋养细胞发展过程中的最后成熟阶段;细胞滋养细胞核内Ag-NORs均数及离散程度可做为预测葡萄胎恶性趋势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