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5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 1(TTF 1)和表面活性蛋白A、B(SP A ,SP B)在肺硬化性血管瘤 (PSH)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检测 4 2例经外科手术切除、病理诊断的PSH标本中TTF 1、SP A、SP B和上皮膜抗原 (EMA)、波形蛋白 (vimentin)、广谱角蛋白(pancytokeratin)、角蛋白 7(CK7)、CK5 / 6、钙结合蛋白 (calretinin)、S 10 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 (Syn)、嗜铬素A(CgA)、CD3 4 、Ⅷ因子相关抗原 (F Ⅷ )、平滑肌肌动蛋白 (SMA)的表达状况 ,其中 10例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病理组织学上肿瘤主要由多角形细胞和立方细胞组成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 95 % (4 0 / 4 2 )患者立方细胞和多角形细胞共同表达TTF 1、88% (37/ 4 2 )表达EMA、5 7% (2 4 / 4 2 )表达vimentin ,93% (39/ 4 2 )患者立方细胞表达SP A、81% (34/ 4 2 )表达SP B、10 0 %(4 2 / 4 2 )表达 pancytokeratin ;2 4 % (10 / 4 2 )患者多角形细胞散在表达Syn、14 % (6 / 4 2 )表达NSE、12 %(5 / 4 2 )表达S 10 0和 12 % (5 / 4 2 )表达CgA ;TTF 1和EMA在这两种细胞之间的表达状况差异无显著性 (χ2 分别为 0 0 0 0和 3 4 0 3,P >0 0 5 ) ,vimentin在这两种细胞之间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χ2 =10 118,P <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两组中药复方对前列腺癌细胞PC-3 体内外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临床常用的抗癌中药组成两组复方(复方B: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土茯苓和莪术;复方C: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土茯苓、莪术、三棱和皂角刺),分别用等量生理盐水和两组复方的水煎剂对成年雄性去势SD 大鼠灌胃后取血制成空白对照(A 组)和含药血清(B、C组);三组血清加入PC-3 的细胞培养液,应用MTT 法、流式细胞术、Hoechst 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的差异.建立BALB/C 裸鼠荷前列腺癌动物模型,分别用生理盐水和两组复方的水煎剂灌胃,观察裸鼠肿瘤生长情况,HE 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 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 表达.结果 体外细胞培养实验中B 组的细胞存活率最低,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持续降低;C 组的细胞存活率较B 组高,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个复方组的S 期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G0/G1 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B 组和C 组的凋亡细胞比例约为30%和10%,均多于对照组.裸鼠体内实验中B 组的抑瘤率大于C 组的抑瘤率(23% vs.18%),B 组的平均瘤重最小,平均肿瘤体积最小;B 组的TUNEL 阳性率最高,Ki-67 阳性率最低.结论 两组中药复方在体外显著抑制PC-3 细胞增殖,同时诱导其凋亡,在体内也能抑制肿瘤生长;并且复方B 的抑瘤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53.
2007年7月至2010年2月我们共实施全胸腔镜(VATS)肺癌完全切除术475例,现对手术方式、适应证、术中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等诸多问题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475例中男250例,女225例;年龄27~89岁,平均59.42岁.无症状体检发现273例;临床症状咳嗽53例、痰血44例、咳痰34例、胸痛29例、发热18例、胸闷16例、乏力8例;术前TNM分期:Ⅰ A期(T1N0M0),182例,Ⅰ B期(T2N0M0)期286例,ⅡA期(T1N1M0)1例,Ⅳ B 期(T2N0M1)(脑转移灶伽马刀处理后)6例.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健脾除湿法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46例肝纤维化患者采用自拟方丹田二芍汤随症加减治疗,疗程为1 a,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及中医证候变化;部分患者进行肝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停药4个月后,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所回升,但仍低于治疗前,中医证候有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过程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自拟丹田二芍汤有较明显的抗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抑制HBV及其复制等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肺转移瘤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54例行手术治疗的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7%、55.3%、37.8%,其中3例生存时间超过20年,中位生存期为38.9个月。术后死亡率和发生并发症率分别为3.2%(5/154)和5.8%(9/154)。肺转移灶是否完全切除、肺内结节个数、有无肺外转移、开胸与胸腔镜(VATS)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术前肺功能正常与否是影响行肺叶切除和一侧全肺切除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P<0.05)。肺转移灶完全切除、单个结节、无肺外转移和行开胸手术者预后较好,行一侧全肺切除者术后生存期明显低于行部分切除和肺叶切除者,行肺叶切除和一侧全肺切除患者术前肺功能正常者预后较好。而无瘤间期时间、转移瘤部位、转移瘤大小、纵膈淋巴结清扫情况、年龄、性别、症状以及原发肿瘤病理类型对预后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有手术适应证的肺转移瘤患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且应以开胸手术为主,手术方式以楔形切除为主,尽量避免行肺叶切除和一侧全肺切除术,对术前肺功能不正常的肺转移瘤患者如需行肺叶切除或一侧全肺切除手术应衡量权重。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肺转移瘤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54例行手术治疗的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7%、55.3%、37.8%,其中3例生存时间超过20年,中位生存期为38.9个月.术后死亡率和发生并发症率分别为3.2%(5/154)和5.8%(9/154).肺转移灶是否完全切除、肺内结节个数、有无肺外转移、开胸与胸腔镜(VATS)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术前肺功能正常与否是影响行肺叶切除和一侧全肺切除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P<0.05).肺转移灶完全切除、单个结节、无肺外转移和行开胸手术者预后较好,行一侧全肺切除者术后生存期明显低于行部分切除和肺叶切除者,行肺叶切除和一侧全肺切除患者术前肺功能正常者预后较好.而无瘤间期时间、转移瘤部位、转移瘤大小、纵膈淋巴结清扫情况、年龄、性别、症状以及原发肿瘤病理类型对预后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有手术适应证的肺转移瘤患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且应以开胸手术为主,手术方式以楔形切除为主,尽量避免行肺叶切除和一侧全肺切除术,对术前肺功能不正常的肺转移瘤患者如需行肺叶切除或一侧全肺切除手术应衡量权重.  相似文献   
57.
1 病例报告女 ,5 0岁。主因发作性心悸 3个月 ,加重 1d而于 2 0 0 0 - 0 7-10入院。入院前 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 ,活动后加重 ,休息后症状可稍缓解 ,曾查 ECG示房扑 ,未予正规治疗 ,1d前 ,上述症状加重 ,遂来我院就诊 ,门诊以心律失常、房扑收住入院。查体 :T36 .5℃ ,P96次 / min,R2 1次 / min,BP15 0 / 10 0 mm Hg,神志清楚 ,精神差 ,颈静脉无怒张 ,两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叩诊心界向左下扩大 ,HR96次 / min,律不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 ,软 ,肝脾未触及 ,双下肢无水肿。ECG示 : 型房扑 ,房率 2 98次 / mi…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龙心素对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156例颈动脉斑块和血脂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8例,给予龙心素和阿司匹林治疗6个月,对照组78例仅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脂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平均斑块数、斑块面积、CRP、FIB、D-二聚体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并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龙心素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及减小斑块的作用,还能调控血脂,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9.
淋菌性包皮龟头溃疡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8~39岁,病程1周~1月。分别于婚外性交后数日至1周于包皮、龟头、冠状沟等部位出现红色丘疹,后变为水疱破溃。体检:4例均有包皮过长,溃疡见于冠状沟、包皮内板及龟头等处,数目2~4个不等。多为米粒大小,椭圆形,互不融合,边缘清楚,质柔软,伴充血水肿,基底有脓苔及渗出。3例触痛明显,1例轻微痛。4例均以溃疡面分泌物涂片查革兰阴性双球菌及淋菌培养呈阳性而确诊。尿道内分泌物淋菌涂片、培养及RPR、FTA-ABS、HIV检测均阴性,均以菌必治静注、绿药膏外用而愈。本病应与梅毒硬下疳相鉴别淋菌性包皮龟头溃疡4例@陈晓峰…  相似文献   
60.
目的:应用组织速度(TV1)结合应变率显像(SR1)技术定量分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的左室内心肌收缩和舒张的同步性。方法:对46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者,应用TVI技术分别测定其左室室间隔、侧壁、前壁及下壁、后壁基底段及中段沿左室长轴运动的收缩期达峰值时间(Ts)以及舒张早期达峰值时间(Te),并计算12节段Ts的标准差(Ts—SD)作为心室内同步性指标,任意两节段Ts最大差值(△Ts—max)作为评价心室内收缩同步性指标,任意两节段Tc最大差值(△Te—max)作为评价心室内舒张同步性指标。应用SRI技术测量12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应变率(SRa)并测定其左室射血时间(ET)和左室充盈时间(DFT)。结果:CLBBB组中室间隔及左室下壁基底段及中段SRs、SRe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CLBBB组中左室内不同步、室内收缩及舒张不同步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CLBBB组中LVEF较正常对照组减低,ET及D丌’均较正常对照组缩短。结论:组织速度结合应变率显像技术在评价CLBBB左室内心肌收缩及舒张不同步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