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7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目的总结右侧胸骨旁纵行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选择2014-12~2019-03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中心接受了右侧胸骨旁第2~3肋间隙纵行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的19例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其中男10例,女9例。所有患者通过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使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并通过右上肺静脉插入左心室引流管;术中直视下切除病变主动脉瓣膜,间断缝合瓣环,植入人工瓣膜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无扩大手术切口或转为前正中开胸病例。手术时间(256.05±47.54)min,体外循环时间(110.79±23.0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1.37±14.93)min,术中失血量(231.58±129.33)ml,术毕回输自体血(314.21±77.84)ml,库血使用量(257.89±238.20)ml。有8例(42.11%)患者未输库存血。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7.95±2.57)h,术后监护室停留时间(29.16±10.76)h,术后引流管安置时间(3.47±0.77)d。患者手术切口长度(4.93±0.57)cm,术后无切口愈合不良病例发生。1例患者术中停机后发现主肺动脉间隙出血,直接修补困难,再次并行循环放空心脏后修补成功。1例患者术后并发右下肺不张,经治疗后复张。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8.58±2.24)d。患者术后随访(25.68±20.07)个月,生活质量良好,心功能恢复至Ⅰ级;心脏彩超提示人工瓣膜未见明显异常,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通过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进行右侧胸骨旁纵行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效果良好,值得在有经验的心脏中心推广。  相似文献   
32.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理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芳玉  刘胜中 《四川医学》2008,29(4):484-485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 按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评分,分析比较74例患者的焦虑程度.结果 7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其中严重焦虑16%,明显焦虑65%,有焦虑19%,且术前高于术后出院时(P<0.05);造成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经济负担(88%)、手术危险(76%)、术后丧失劳动力(62%)、生活质量下降(54%)及影响婚育(42%).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应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缓解其焦虑、恐惧等心理,帮助其平稳度过围术期,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3.
目的目的总结右侧胸骨旁纵行小切口入路行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接受右侧胸骨旁纵行小切口入路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微创组),并与同期22例采用常规经前正中切口入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传统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等。微创组术后通过门诊随访,随访截止时间2018年7月,记录心功能恢复及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无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微创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传统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短于传统组(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升主动脉直径(AAD)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微创组随访(37.45±6.58)个月,无死亡病例,心功能恢复至Ⅰ级,人工瓣膜未见异常。结论右侧胸骨旁纵行小切口入路之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创伤小,出血和输血少,并发症相对少,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高危冠心痛[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风险评估系统(SinoSCORE)评分大于或等于6分]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该中心接受OPCABG治疗的73例高危冠心痛患者(高危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手术治疗的78例中低危患者(SinoSCORE评分小于6分,中低危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与中低危组相比,高危组的乳内动脉使用率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入住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率明显增加(P<0.05),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增加(P<0.05).术后69例随访(18.3±8.6)个月,2例死亡.18例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11支乳内动脉桥通畅(11/11),38支大隐静脉桥通畅(38/43).1例患者心绞痛复发行PCI治疗,其余患者无心绞痛症状,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OPCABG是一种相对微创且安全的手术方式,通过强化围术期处理,可以降低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手术风险,并能取得良好的近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35.
食管神经内分泌癌(Esophagea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和食管间质瘤(Esophaged stromal tumors)临床均少见,而食管神经内分泌癌与间质瘤双源性肿瘤更是罕见.本院收治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37.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随着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和心脏血管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心脏手术后严重呼吸和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发病率、病死率均已明显下降。但随着高难复杂心脏手术的开展,尤其是高龄手术患者的增加,术后精神障碍如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等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成为ECC心脏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日益受到重视。该并发症不同程度地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降低生活质量,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就其临床表现、原因及发病机制、防治及预后等方面作一综述,以便指导临床,防止或减少其发生,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8.
患者,男,57岁.因反复咳嗽8月,加重伴胸痛10天于2007年10月29日收入我院.患者咳嗽以干咳为主,偶有少量白色粘痰,无胸闷、气促,无潮热、盗汗,无咯血、消瘦,无腹痛、黄疸,无头昏、头痛,无四肢疼痛及感觉异常.院外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提示左胸壁后上份见一半球形病灶,3.5cm×2.5cm×3.0cm大小,边界清晰光滑.  相似文献   
39.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信号转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胜中  杨双强 《心脏杂志》2008,20(2):223-225
随着高难复杂心脏手术的开展,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成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对MIRI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已研究得较为深入,但其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MIRI病理过程中的信号转导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细胞凋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研究发现细胞凋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现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发生的原因、参与调控的相关基因及信号途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