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文化教育   10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个人认为,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兴趣减弱的对策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尝试。 一、正确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主要是对网络的兴趣,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网络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主要用途就是玩网络游戏和QQ聊天。现在的学生有自己的主见,光靠简单的说教来让他们了解网络并学以致用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2.
英语是否学得好,口语水平是最直接的体现。对于一种语言来说,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因此英语口语更显得十分重要。作为英语教师,应以口语教学为突破口,探索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从而激发教学情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观能动性,借助感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重视能力培养和学以致用,这一点符合目前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在回归传统文化并重视语文应用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怎么教,成为了当前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定性,对语文课程的解释,其关键词是“运用”,这是过去所没有的。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运用课程。简单地说就是六个字:学语言、用语言。作为语文教师,他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语言、写作的能力,更要渗透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笔者在此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的学以致用进行一番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14.
课堂阅读教学,重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孩子们书读多了,自然就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反过来又把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搬到课堂来,让课外知识服务于课堂学习,形成了一个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过程,这就是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有效整合。我们要有效地整合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开展各种类型的阅读活动,使阅读成为儿童学习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成长的需求,使阅读与儿童的健康成长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解题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从解题中发现题目的潜在价值、寻求教学起点和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更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笔者喜欢读刊,因为现在的期刊都有解题技巧和方法的栏目,对长期在教学一线的笔者马上能学以致用,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是学以致用,这包括听说交际能力和读写应用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这些应用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很多,如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片以及归纳分类、总结分析对比等均可。  相似文献   
18.
做题不能追求数量,而要讲究质量,要学会以点带面,多角度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跳出题海的怪圈.选择好题.选择成功!为此,我们特推荐以下习题,希望同学们能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从多种角度分析思考、积极探索解题规律.摸索出获得最优解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郑宏波 《大观周刊》2011,(14):149-149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愉快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诸多人际关系中的主导因素。数学新课标上说:“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知识无处不在。通过联系实际、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结合一些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培养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是件愉快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非常重要。新的课程改革更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尊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依据,要了解学情,因生制宜。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主要目的就是能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形成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