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响应面法研究发芽时间、培养液pH和亚硒酸钠浓度对青稞籽粒中有机硒含量的影响,得到最佳富硒发芽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进一步对青稞籽粒发芽过程中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稞籽粒最佳富硒发芽工艺为发芽时间48.00 h、pH6.00、亚硒酸钠浓度10.00 mg/L,在此条件下,青稞籽粒有机硒含量为1.572 mg/kg DW,为原料的17.46倍。富硒发芽可显著提高青稞籽粒中总酚、总黄酮醇、有机硒含量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p<0.05),尽管降低了β-葡聚糖含量及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但与未富硒组相比,富硒可有效延缓β-葡聚糖降解。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酚含量与有机硒含量、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β-葡聚糖含量与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以及有机硒含量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他指标间呈负相关或不相关。本研究表明,富硒处理可增加发芽青稞籽粒抗氧化物质含量,有效延缓β-葡聚糖降解,增强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籽粒为实验材料,研究低氧胁迫下发芽时间、低温胁迫与回温解冻下的温度及时间对发芽玉米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影响,对其低氧和低温胁迫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对胁迫期间发芽玉米籽粒中GABA代谢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经低氧胁迫发芽72 h后,在-18℃冷冻6 h和25℃回温4 h条件下,发芽玉米中GABA含量增加29.9倍,达到1.52 mg/g(以干质量计);低氧胁迫下发芽玉米籽粒主要是通过GABA支路富集GABA的。玉米籽粒是富集GABA的良好原料,且低氧与低温胁迫是富集发芽玉米中GABA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以藜麦为主要材料,探究低温胁迫联合乳酸菌发酵对藜麦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别对低温胁迫藜麦萌发过程以及乳酸菌发酵过程关键因素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藜麦萌发过程中胁迫温度为-7℃、胁迫时间为5 h、发芽温度为35℃、发芽时间为18 h时,藜麦萌发后GABA含量可达1.71 mg/g,对发芽藜麦进行乳酸菌发酵,在接种量为2.0%、发酵温度为32℃、发酵时间为18 h时,发酵后藜麦GABA含量可达2.45 mg/g。研究表明低温胁迫联合乳酸菌发酵可有效提高藜麦GABA含量。  相似文献   

4.
作者以发芽前后青稞中β-葡聚糖、γ-氨基丁酸、游离氨基酸、总多酚等营养成分的质量分数以及β-葡聚糖酶、蛋白酶等酶活性为指标,并结合高血压大鼠收缩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萌发对青稞营养品质和其降血压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青稞β-葡聚糖、淀粉和蛋白质质量分数随萌发时间延长而降低,γ-氨基丁酸质量分数在萌发48 h达到最高,总多酚、总黄酮质量分数以及β-葡聚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力随萌发时间延长而增加。总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尤其是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经萌发处理后显著升高(P<0.05),表明发芽能提高青稞营养价值。此外,与青稞相比,发芽青稞更利于降低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心率、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生成素(P<0.05),表明发芽青稞有更好的缓解高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缩短糙米的发芽周期、提高发芽糙米的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研究了通气胁迫、金属离子胁迫以及双重胁迫处理对糙米(镇糯19号)发芽效果(GABA含量、发芽率和芽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全程通气胁迫处理能显著加快糙米萌发速度并提高发芽后期糙米中GABA的含量,但是会导致芽体过长;发芽21h后进行通气胁迫处理(9h)能在提高GABA含量的同时,有效控制芽长在0.2cm左右;采用钙离子(Ca~(2+))或铝离子(Al~(3+))进行胁迫萌发能大幅度提高发芽糙米中GABA的含量,当Ca~(2+)浓度为35 mmol/L时,GABA增长率达到44.3%;双重胁迫萌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糙米在35mmol/L的Ca~(2+)溶液中浸泡发芽21h后以1.5L/min的通气量通气9h,共发芽30h;在该条件下,镇糯19号胁迫萌发后γ-氨基丁酸含量达到28.18mg/100g,比正常发芽36h的样品提高了64.42%,发芽率提高了2.65%。可见,通气和金属离子双重胁迫可显著提高GABA含量并缩短发芽周期。  相似文献   

6.
以青稞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萌发条件对青稞总酚和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优化了青稞萌发的最佳工艺参数;在最佳萌发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青稞萌发前后营养成分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青稞萌发最佳工艺条件为萌发时间2d、萌发温度30℃、pH 6.4,在该工艺参数下,青稞萌发后其总酚含量为1.18 mg/g,β-葡聚糖含量为2.35%;青稞萌发后,青稞中总酚含量显著增加,同时β-葡聚糖的减少量较小,此外多酚氧化酶及β-葡聚糖酶的活力均显著增强。该试验旨在通过对青稞萌发后的营养分析,为研究新型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β-葡聚糖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用于青稞酿造啤酒时,其含量过高会严重影响啤酒的易滤性及成品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通过正交实验研究青稞发芽温度、发芽时间、赤霉素(GA3)添加量以及焙焦温度对青稞麦芽中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青稞制麦工艺为:发芽温度16℃、发芽时间96h,GA3添加量0.1 mg/L,焙焦温度84℃.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发芽过程中青稞籽粒营养物质的变化机制,以藏青2000、隆子黑青稞和冬青18为原料,在相同条件下发芽,通过测定发芽过程中蛋白质、淀粉、脂肪、膳食纤维、γ-氨基丁酸、β-葡聚糖和总黄酮等含量的变化,研究发芽时间对青稞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过程中,蛋白质、淀粉、脂肪和β-葡聚糖在发芽前期均下降,但在后期变化平缓且有上升的趋势;而膳食纤维、总黄酮和γ-氨基丁酸含量有所提高,尤其发芽中期,γ-氨基丁酸增幅明显。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青稞品种间营养物质的含量没有较显著的差异,但是相比其他两种,发芽隆子黑青稞在富含γ-氨基丁酸、β-葡聚糖和总黄酮方面具有部分优势。通过发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青稞籽粒的营养价值,但对其在利用β-葡聚糖相关功能特性方面有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Fe3+存在下处理制浆中段废水的好氧活性污泥的驯化过程。首先通过Fe3+对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影响确定Fe3+最佳用量为30 mg/L;然后在Fe3+用量为30 mg/L下,采用制浆中段废水对好氧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并设置不加Fe3+的空白组对照。结果表明,整个驯化过程中,加Fe3+组CODCr去除率和污染物去除率(以UV-254减少率表示)均高于空白组;驯化结束后,加Fe3+组和空白组CODCr去除率分别达78.2%和76.0%,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50.0%和37.7%。通过对脱氢酶活性的分析表明,加Fe3+组活性高于空白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低温胁迫对糙米发芽率及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的影响,选择优质"长粒香"糙米为实验材料,以不同低温胁迫温度、胁迫时间和发芽时间为影响因素,以发芽率及GABA含量为指标进行研究,并利用正交设计优化糙米发芽工艺。实验表明,低温胁迫能够促进发芽糙米中GABA的积累,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胁迫温度0℃,胁迫时间2h,发芽时间30h。该条件下制得的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为35.16mg/100g,是原料糙米的2.58倍,是对照组发芽糙米的1.19倍。  相似文献   

11.
以青稞酒糟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对碱法提取β-葡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和高效排阻色谱-示差折射光检测器-多角度激光散射仪(high performanc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differential refraction light detector-multi-angle laser scatterer, HPSEC-RID-MALLS)联用测定提取物中β-葡聚糖的结构和分子量,并对其加工特性及流变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最优提取条件为青稞酒糟与水以1:11料液比,pH 8.5条件下,80℃,600 rpm搅拌,提取β-葡聚糖3.5 h,β-葡聚糖提取率为16.29%。傅里叶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表明,提取样品中具有β-葡聚糖特征吸收峰,含有一定量蛋白质。提取物中β-葡聚糖重均分子量为7.84×104。提取物在高温和中性偏碱性条件下稳定,并呈现出良好的流变学特性。本试验提供了一种青稞酒糟中提取β-葡聚糖的方法,为青稞酒糟的综合加工、资源消耗降低及增值化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大麦发芽时,麦芽中β-葡聚糖酶的产生和β-葡聚糖降解的多种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发现,在发芽时控制低温有利于β-葡聚糖酶的生成和β-葡聚糖酶的降解;浸麦水的pH在中性和偏酸性条件下有利于β-葡聚糖酶的产生,但是在pH中性和偏碱性条件下有利于β-葡聚糖的降解;镁离子,锌离子,钾离子和钠离子有助于β-葡聚糖酶的生成及β-葡聚糖的分解;铜离子会抑制β-葡聚糖酶活性及β-葡聚糖的降解。  相似文献   

13.
以木素类模型物对羟基苯丙酸(HL)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均相Fenton试剂对HL的降解,探讨了体系pH值、H2O2用量、Fe2+用量、HL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反应时间、紫外光照射等因素对HL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当体系原始pH值4.0时,加入2倍理论用量的H2O2,Fe2+与H2O2摩尔比为1∶100,反应60 min后,初始质量浓度为60 mg/L的HL溶液,其去除率可达79.2%;体系在紫外光照射下可形成协同效应,降解速度显著加快,同样条件下反应20 min,溶液中HL和TOC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8.3%和79.6%。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青稞进行发芽处理,主要探究发芽过程对其β-葡聚糖含量、分子量、抗氧化及抗炎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发芽过程中,β-葡聚糖的含量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子量从275.74 kDa持续降至114.63 kDa;和未发芽青稞β-葡聚糖相比,FRAP值、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抑制率等三项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指标分别上升了35.63%、248.64%、80.57%;此外,通过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结肠癌细胞(Caco-2)炎症模型发现,发芽青稞β-葡聚糖能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促炎因子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的分泌水平,降低丙二醛(MDA)生产量并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含量从而改善细胞炎症期间的氧化应激水平。综上得出,发芽处理能显著增强青稞β-葡聚糖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从而缓解肠道在炎症受到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外源因子胁迫芸豆富集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探究外源因子添加对萌发芸豆中GABA含量的影响,同时初步对芸豆中GABA积累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除氯化钠外,谷氨酸钠、氯化钙、抗坏血酸和磷酸吡哆醛均对芸豆萌发富集GABA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盐胁迫(3.00 g/L谷氨酸钠、5.37 mmol/L氯化钙)协同0.17 g/L抗坏血酸处理下,萌发24 h的芸豆GABA含量最高为303.60 mg/100 g,是芸豆籽粒和去离子水萌发芸豆的4.39倍和2.12倍;萌发过程中,芸豆GABA积累量与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活性呈正相关,底物水平以及Ca2+和H+浓度的提高对胁迫处理促进芸豆积累GABA有积极作用。该研究利用盐胁迫协同抗坏血酸处理有效提高了萌发芸豆中GABA含量,可为开发富含GABA的芸豆食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富硒发芽糙米生产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富硒发芽糙米的最佳生产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 组合设计考察浸泡液中亚硒酸钠质量浓度、发芽时间、发芽温度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糙米发芽率及重要营养物质γ- 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通过软件分析得到使发芽率及γ- 氨基丁酸含量均达到最大值的最佳生产工艺。结果:建立富硒发芽糙米发芽率与γ- 氨基丁酸含量的数学模型,富硒发芽糙米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泡液中亚硒酸钠质量浓度5mg/L,浸泡时间9h,浸泡温度28℃,培养时间21h,培养温度31.5℃。该条件下得到发芽率77.67%,GABA 含量330mg/kg,硒含量0.5mg/kg 的富硒发芽糙米。  相似文献   

17.
以碱木质素(Alkali lignin,AL)为碳源、乙二胺(Ethanediamine,EDA)为钝化剂、双氧水(H2O2)为氧化剂,利用简单、绿色、高效的水热法制备碱木质素碳点(ALE-CDs)。以荧光性能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出ALE-CDs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ALE-CDs表面存在大量的羟基(—OH)、羧基(—COOH)和氨基(—NH2)等官能团,在水中具有优良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荧光量子产率及寿命分别为19.20%和6.03 ns。利用ALE-CDs为荧光探针检测不同金属离子,发现ALE-CDs对Fe3+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荧光强度与Fe3+浓度(0~50 μmol/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Fe3+检出限约为1.66 μmol/L。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MA-AA)为主体稳定剂,与螯合型助剂复合,制备了新型过氧化氢(H2O2)稳定剂,通过测定新型H2O2稳定剂对金属离子的螯合值、H2O2分解率及进行化机浆H2O2漂白实验,研究新型H2O2稳定剂对H2O2漂白的稳定性能,并与进口稳定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型H2O2稳定剂对Fe3+、Mg2+、Mn2+、Ca2+的螯合能力分别达262.3、105.2、141.4、160.3 mg/g;在模拟国内4个地区水质中不同金属离子含量条件下,新型H2O2稳定剂能够有效抑制H2O2分解,具有与进口产品相当的稳定能力。在纸浆漂白工艺条件下,新型H2O2稳定剂在低用量时,对桉木化机浆、杨木化机浆、蔗渣化机浆和芦苇化机浆的漂白均有良好的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1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3):134-139
研究了青藏高原环境下高温发酵温度、低温发酵温度、发酵湿度和发酵温湿度的波动性对青稞红曲中Monacolin K和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单因素、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表明,发酵条件对青稞红曲中Monacolin K含量影响的主次因素为:高温发酵温度低温发酵温度发酵湿度,最佳发酵条件为高温发酵温度30℃,低温发酵温度为21℃,发酵湿度为60%。以优化的发酵条件进行验证试验,青稞红曲中Monacolin K含量可达1.94%。青稞红曲中β-葡聚糖含量仅与高温发酵阶段红曲的生长情况有关。发酵过程中温湿度波动对青稞红曲中Monacolin K含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籽粒为材料研究低氧胁迫下籽粒发芽过程中主要生理生化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变化,筛选出最适富集GABA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5个品种玉米籽粒在72 h低氧胁迫发芽期间,芽长增长15.5~26.3 mm,呼吸强度提高1.7~3.2倍,干物质损失35.6%~40.6%,淀粉消耗15.5%~28.9%,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1.7~4.7倍和7.4~13.3倍,GABA含量提高9.3~13.2倍,不同品种玉米籽粒发芽能力和GABA富集量呈显著差异,以京甜紫花糯(ZHN)品种发芽率最高,达到85.5%,且GABA富集量达到0.65mg/g(以干质量计),ZHN是富集GABA的最适玉米品种。低氧胁迫下发芽玉米中GABA含量与芽长、呼吸强度、游离氨基酸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玉米经低氧胁迫发芽能提升玉米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