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42篇
  免费   1351篇
  国内免费   545篇
医药卫生   15138篇
  2025年   328篇
  2024年   663篇
  2023年   929篇
  2022年   1006篇
  2021年   1111篇
  2020年   913篇
  2019年   660篇
  2018年   403篇
  2017年   487篇
  2016年   492篇
  2015年   575篇
  2014年   672篇
  2013年   617篇
  2012年   867篇
  2011年   830篇
  2010年   743篇
  2009年   671篇
  2008年   702篇
  2007年   536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373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1篇
  1953年   1篇
  187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丹花 《首都医药》2006,13(9):42-46
他出生于久负“侨乡”之称的广东省开平;幼时对自然界的“痴迷”始于方寸邮票;六年小学,五易校园却依然名列前茅;两次“化险为夷”,前进的脚步却从未停止;50年来不断从微生物产物中找到抗肿瘤活性物质,推进抗肿瘤抗生素的研发;他提出抗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小型化、高效化以解决大分子蛋白难以进入实体性肿瘤的难点。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微生物药学家与肿瘤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甄永苏。  相似文献   
2.
综述列题     
Apoptin-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选择;BRLF1-EBV的一种立即早期基因的研究进展;E-选择素及其配体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gp96与肿瘤免疫研究进展;IL-12抗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p73基因与人类肿瘤的研究进展;RNA千扰技术的应用;Survivin基因及其与肿瘤靶向治疗;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及其靶向肿瘤治疗;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反应停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张宇 《国外药讯》2007,(1):23-24
最近在美国临床肿瘤病学会会议上发表的研究报告表明,尽管靶向抗癌治疗药的研发取得进展,但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兴趣仍不断增强。芝加哥大学的ECohen博士指出,尽管Roche/Genentech公司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arceva(erlotinib)取得成功,但如果类似产品被证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或疗效,尤其是那些具有多靶点的药物,则它们仍存在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利用纳米栽体传递药物和转移基因的报道颇多。本文主要就纳米基因转移栽体的分类,在头颈肿瘤基因治疗中靶向性的获得与提高,以及存在问题与展望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HCV RNA聚合酶抑制剂 除蛋白酶抑制剂之外,一直在开发很多其他针对依赖HCV RNA的RNA聚合酶的抑制剂。这些制剂中的NM283即是一种抑制病毒RNA聚合酶的核糖核苷类似物,亦是一种病毒RNA链的终止子。Godofsky和其同事发表了一项增加1/2剂量NM283(每天50mg至800mg)的试验结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科学养生》2008,(10):56-56
一立51岁的病人患“巨块型”肝癌其肿瘤最大直径达10厘米,甲胎蛋白高度异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肿瘤肝胆介入治疗中心主任郑加生采用分子靶向药物加联合介入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经CT和肝动脉造影发现,患者肝脏已无存活肿瘤,甲胎蛋白指标恢复到正常值。目前,该中心用此方法已治疗了5名晚期肝癌患者,延长了他们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何祥梁 《广东医学》2000,21(4):347-348
基因治疗是从分子水平上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调控。由Rosenberg[1]1990年首先进行第1次人类基因治疗研究以来,近 10 a来这一领域发展很快,本文把有关基因治疗的转导方法进行简要综述。1概述 目前,基因转移方法有物理方法(显微注射法、电穿孔法、基因枪),化学方法(磷酸钙共沉淀、DEAE-萄聚糖法),生物学方法(脂质体、原生质体融合法、病毒性载体)等。病毒性载体是目前研究得最多,应用最广泛的核酸运载工具(vector),因此人们通常简单地把基因转递方法分为病毒性载体和非病毒载体两种。2非…  相似文献   
8.
毕肖林  狄留庆 《中医药学刊》2004,22(6):1064-1067
纳米科技(nanotechnology)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纳米(nanometer,nm)是一种长度单位,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大约是三、四个原子的宽度。纳米尺度空间所涉及的物质层次.是既非宏观,又非微观的相对独立的中间领域,被人称之为介观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正常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分裂被破坏一直被认为是引起癌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该过程涉及与DNA损伤、癌细胞增殖或凋亡有关的调节因子、肿瘤微环境和应急信号等多个因素构成的复杂网络。和常规的癌症疗法相比,癌细胞分子水平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使以功能异常的分子或途径为靶点的靶向疗法呈现良好前录;  相似文献   
10.
研究者报道小分子的声波障碍(Shh)通路抑制剂可以根除小鼠脑恶性肿瘤模型中的成神经管细胞瘤。可以阻断平滑滤波器(SMOH)功能的苯并咪唑衍生物HhAntag 691是一个这类化合物的例子,显示出有希望治疗成神经管细胞瘤。但是,这项工作只是在小鼠中进行,对它是否可以应用于人的推论应保持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