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2篇
  免费   1526篇
  国内免费   659篇
医药卫生   12237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511篇
  2022年   585篇
  2021年   592篇
  2020年   511篇
  2019年   563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436篇
  2016年   455篇
  2015年   545篇
  2014年   666篇
  2013年   609篇
  2012年   865篇
  2011年   826篇
  2010年   742篇
  2009年   664篇
  2008年   709篇
  2007年   554篇
  2006年   449篇
  2005年   371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103-106
目的 研究培美曲塞与多西他赛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失败后挽救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本院的60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失败后挽救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选择的药物种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予以培美曲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近期治疗效果、生存质量评分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症控制率为66.67%,对照组病症控制率为36.67%,观察组病症控制效果更好;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为(65.2±3.4)分,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为(51.7±4.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26,P=0.000);观察组各项毒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失败后进行挽救化疗中选用培美曲塞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较好的进行临床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产生的毒副反应较少,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2.
李丽燕  付蓉 《中国肿瘤临床》2019,46(11):581-585
淋巴瘤为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异质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为一类异质性明显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NHL亚型。标准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治疗可显著提高60%以上患者的生存期,然而仍有约30%~40%患者出现疾病复发或难治,预后较差,如何延长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其预后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随着疾病基因表达谱、耐药分子机制等的不断深入研究,化疗新方案及新药不断探索,为个体化精准治疗复发难治性DLBCL带来新希望。本文拟对新近的靶向药物在复发难治性DLBCL中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3.
虽然作用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配体 1(PD-1/PD-L)和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抗原4(CT- LA4)的抗体已成功应用于晚期实体瘤的治疗,但其疗效仍不够高。需寻找新的免疫靶点以便为难治性肿瘤患者寻求替代治疗。根据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发挥的作用,可将免疫靶点分为共刺激分子和共抑制分子,共抑制分子包括∶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M-3)、含免疫球蛋白及 ITM 结构域的T 细胞免疫受体(TGIT)、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T细胞激活抑制物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VISTA)以及 B7家族的 B7-H3 和 B7-H4;共刺激分子包括 CD27、OX40、4-1BB、CD40,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和诱导共刺激因子(ICOS)等。本文就新兴的免疫靶点在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microRNA 130b(miR 130b)表达与经靶向治疗的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于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胸外科行靶向治疗的肺腺癌患者278例,其中男113例,女165例;年龄40~82(608±103)岁。有肺癌家族史者41例,吸烟史者71例。TNM Ⅲ期者115例,Ⅳ期者163例。靶向治疗前4 h内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 PCR)检测miR 130b的表达,并随访其生存情况。采用Kaplan Meier并Log rank检验对经靶向治疗肺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经靶向治疗肺腺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278例患者靶向治疗前miR 130b表达水平为113±21,治疗后miR 130b表达水平为9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88, P<0001)。miR 130b预测靶向治疗肺腺癌患者死亡的最佳临界点为993;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66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将患者分为miR 130b高表达组(miR 130b≥993,145例)和低表达组(miR 130b<993,114例),miR 130b高表达组有肿瘤家族史、吸烟、低肿瘤分化程度以及高TNM分期患者比例高于低表达组。本组259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死亡191例。miR 130b高表达组、低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6和48个月,miR 130b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情况优于高表达组(Log rank χ2=28341,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肺癌家族史、吸烟史、较低分化程度、较高TNM分期、miR 130b高表达是经靶向治疗肺腺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iR 130b表达上调的肺腺癌患者靶向治疗预后更差,其可能作为肺腺癌患者靶向治疗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45.
[摘要] CD47 是细胞表面高度糖化的穿膜蛋白,是一种“别吃我”信号,可与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等形成CD47-SIRPα 抑制信号复合体,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方面同时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研究发现,CD47 在血液肿瘤和多种实体瘤中高表达,通过与巨噬细胞上的SIRPα 配体结合,启动一系列抑制性的信号转导而躲避吞噬,其高水平表达既能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又能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通过抗CD47 抗体阻断CD47-SIRPα 信号通路,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适应性免疫应答,是免疫治疗肿瘤的新途径。目前,国内外开展了越来越多靶向CD47-SIRPα 的药物或抗体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有望从抗体分子设计和重组蛋白等方面解决靶向CD47 抗肿瘤治疗时发生的贫血和输液相关不良反应等问题。本文就CD47 的分子结构与生理功能、CD47-SIRPα 表达调控机制、CD47 抗肿瘤治疗研究现状以及靶向CD47 导致的相关生物安全性问题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综述,为CD47新靶点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新型药物的出现和治疗模式的优化,肺癌患者的预后已有一定改善。新辅助治疗是指对潜在可接受手术切除的患者,先给予术前抗肿瘤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新辅助治疗通过术前治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并且可以杀灭患者机体中循环肿瘤细胞及微转移病灶,令患者远期生存获益。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已被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线治疗。因此,有临床试验尝试将以上两种治疗手段应用于早期可切除NSCLC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本文针对新辅助靶向及免疫治疗对早期可切除NSCLC患者的疗效、治疗中的潜在风险予以综述,并探讨新辅助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7.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很难从手术和放化疗等传统治疗中获益,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入手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和方法意义重大。叉头框M1(forkhead box M1,FOXM1)转录因子的异常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异常表达的FOXM1 可通过促进上皮-间充质转化、肿瘤血管生成、调节肿瘤干细胞特性、信号转导通路等影响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和放化疗抵抗。本文主要就FOXM1 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48.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