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结直肠炎症,大蒜素对其防治的作用目前尚未有结论。目的:探讨大蒜素对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NBS组、大蒜素预防组、大蒜素灌胃组、大蒜素灌肠组、地塞米松组、柳氮磺吡啶组、巴柳氮钠组。以含150mg/kgTNBS的50%乙醇溶液灌肠制备大鼠结肠炎模型。造模2周后处死大鼠。行大体评分和病理学评分,以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1β、IL-10、IL4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F—κB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NBS组大体和病理学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血清TNF-α、IL-1B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IL-4、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NF-κB表达明显升高(P〈0.05);给予大蒜素预防或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但疗效低于地塞米松组、柳氮磺吡啶组、巴柳氮钠组。结论:大蒜素对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细胞因子和NF—κB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背景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发病机制不明,众多基于基因水平的研究不能完全阐明蛋白质水平的变化,差异蛋白质组学是从蛋白质水平研究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的新方法 .目的 运用蛋白组学方法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12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12例正常肠黏膜为研究对象,提取组织蛋白做2-D电泳,银染,胶图分析找差异点,质谱鉴定蛋白质,最后Western-blot验证差异点.结果 差异蛋白组学共鉴定出蛋白质30个(上调16个,下调14个),成功选取其中的vimentin,并得到Western-blot方法 的验证.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存在vimentin降解片段蛋白水平的高表达,这种改变可能在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研究12种常见人肝细胞株所具有的合成、代谢、解毒等肝脏的功能,了解它们作为人工肝生物材料的价值、不足与缺陷。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各肝细胞株肝脏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检测部分相关功能蛋白的表达,以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细胞培养上清中白蛋白和尿素氮的含量,并与新鲜分离的原代正常成人肝细胞相关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肝脏功能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在不同肝细胞株中差异较大,HepG2、C3A和Hep3B2.1-7肝细胞特异性功能相对较好,尤其是合成功能。细胞免疫荧光证实了部分相关基因的蛋白水平表达,培养上清中白蛋白和尿素氮的含量与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基本相符。结论现有肝细胞株虽然具有正常肝细胞的一些特异性功能,但其活性水平均较低,需要进一步开展高活性的肿瘤来源人工肝专用肝细胞株的构建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HMGCS2、PPARγ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克隆恩病(CD)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对UC、CD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其在IBD发生发展的分子学基础。方法收集南方医院消化科病房及门诊2010年2月-2011年1月间所行常规全结肠镜检查后内镜下活检的73例UC、42例CD、89例健康对照者的肠黏膜。比较UC组和CD组之间一般临床特点和检查资料的差异。结果73例UC中发生在直肠的28例(38.4%),发生在直乙状结肠9例(12.3%),发生在左半结肠的11例(15.1%),发生在全结肠的25例(34.2%);42例CD患者有29例发生在回末和小肠(69.0%)。HMGCS2、PPARγ在73例UC患者肠黏膜中阳性表达分别为48例(65.8%)和36例(49.3%);在42例CD患者肠黏膜中阳性表达分别为37例(88.1%)和30例(71.4%);在89例正常对照组肠黏膜阳性表达占82例(92.1%)和66例(74.2%)。结论HMGCS2、PPARγ在UC、CD、健康对照组均有表达,在UC患者肠黏膜明显下调,而在CD和健康者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AWBP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表达及特征.方法 随机收集进行结肠镜的患者肠道标本和临床资料共159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77例,克罗恩病(CD)患者22例,正常人60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肠道MAWBP表达情况,分析MAWBP表达量与IBD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MAWBP阳性率在IBD患者中低于正常人;MAWBP表达量与UC临床分级相关,轻度患者对应较高表达量,中重度患者对应较低表达量.结论 MAWBP在IBD中表达下调,MAWBP在IBD中可能具有抑制炎症和癌变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研究证实OCTN1/OCTN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西方白种人群克罗恩病(CD)明显相关,其中OCTN1基因rs1050152位点和OCTN2基因rs2631367位点SNP与CD的相关性尤为显著.目的:初步探讨OCTN1基因rs1050152位点和OCTN2基因rs263136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炎症性肠病(IBD)的相关性.方法:KR联合直接测序法检测45例CD患者、45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者OCTN1基因rs1050152位点和OCTN2基因rs2631367位点的基因型,比较各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CD,UC和正常对照组间OCTN1基因rs1050152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0.05);三组OCTN2基因rs2631367位点均未发现突变基因型.结论:OCTN1基因rs1050152位点和OCTN2基因rs263136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IBD不相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 多项研究证明ZNFα基因启动子序列的G-308A多态位点与西方白种人炎症性肠病0BD)明显相关.目的 初步探讨TNFα基网G-308A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和中国部分汉族人IBD发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50例健康对照者、45例克罗恩病患者和4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该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 TNFα基因G-308A位点在三组研究对象中均未发现突变型基因型.结论 TNFα基因G-308A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炎症性肠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2(ANXA2)在炎症性肠病(IBD)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定量
PCR方法检测ANXA2在54例溃疡性结肠炎(UC)、37例克罗恩病(CD)及15例正常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IBD
临床、病理及内镜参数间的关系。结果ANXA2在UC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CD及正常对照组(P<0.05),且UC中临床表现严
重、内镜分级高的患者较临床表现轻、内镜分级低者表达显著升高(P<0.05)。ANXA2在CD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
其表达与CD的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P>0.05)。与正常对照及CD相比较,ANXA2mRNA表达量在UC中明显升高(P<
0.05)。结论ANXA2可作为IB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指标,ANXA2表达在UC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有望作为其早期
诊断及靶向治疗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PBLD对HepG2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利用细胞转染技术构建PBLD过表达的HepG2稳转细胞株,CCK-8法检测PBLD过表达后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PBLD过表达后HepG2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最后利用Western-blot技术筛选并验证PBLD可能的下游信号通路。结果 PBLD过表达后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被显著抑制(P0.05),同时,发生侵袭、迁移的细胞数量与空载对照细胞相比显著减低[(68±12.5)vs.(19±10.21),P0.01;(30±8.83)vs.(11±4.41),P0.01]。进一步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PBLD过表达可显著抑制MAP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结论 PBLD可通过MAPK信号通路抑制Hep G2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影响胰腺癌早期诊断及生存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胰腺癌患者280例,对所有病例进行病史采集及随访.Kaplan-Meier及寿命表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符合条件的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91.8%患者的年龄>40岁,高峰年龄在50~73岁.多以腹痛和黄疸就诊.影像学检查以B超和CT为主,敏感性分别为70.6%、95.3%.89.3%患者联合进行B超和CT检查.CA19-9敏感性为81.1%.中位生存期为(7.0±0.5)个月,1~5年生存率分别为28%、9%、6%、2%、1%.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65岁、CA19-9>均数、TNM Ⅲ或Ⅳ期、有淋巴结或血管浸润以及2个以上脏器转移、非手术治疗、KPS评分<60分、体重下降≥15 kg等都是预后不良的因素;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治疗方式、年龄、TNM分期、KPS评分和有无腹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年龄、有无腹水、肿瘤分期及治疗方式是影响本组胰腺癌预后的高风险独立因素.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