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医药卫生   24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3.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医疗实践的前奏.实验课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该文围绕课前准备、课中安排、课后分析归纳等多个层面,重点阐述了如何上好一堂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方法和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生群体焦虑的现况与焦虑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某重点高校医学专业8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 S),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 SLEC)对目标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医科大学生焦虑状况检出率为15.7%;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焦虑状况均高于汉族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焦虑状况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其焦虑状况呈上升趋势;男生的焦虑状况明显高于女生;焦虑水平与生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民族医科大学生焦虑状态普遍存在,医科大学生的焦虑状况存在显著的民族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总结巨大肺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9例引入血管直径>5 mm的巨大肺动静脉瘘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介入治疗前患者均接受右心导管检查和肺动脉造影术以了解瘘管的形态、大小和走行,确定拟栓塞的引入血管并准确测量血管直径。选用Amplatzer Plug或国产PDA封堵器进行封堵。结果 9例患者共计引入血管11条,均封堵成功;共置入Amplatzer Plug 6枚,国产PDA封堵器4枚。术后股动脉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对于引入血管直径>5 mm的巨大肺动静脉瘘,Amplatzer Plug或国产PDA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标准化病人(SP)的概述、SP在护理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SP在国内外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指出SP教学要在我国更好地发展与运用,一方面要引起国家部门的关注,另一方面要考虑我国的国情和教学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5 Hz刺激光频率下暗视视杆细胞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在早期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的变化特点.方法 对早期萎缩型AMD(20眼)和对照组(18眼)进行全视野ERG观察,刺激频率为15.151 52 Hz,记录暗视视杆细胞b波的振幅和峰时.结果 15 Hz频率刺激检测暗视视杆反应与对照组相比b波振幅和b波峰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15 Hz刺激光下,早期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暗视视杆细胞ERG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内源性血管抑制因子内皮抑素与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融合基因对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协同抑制作用,分析其作用特异性。方法:实验于2002-06/2003-06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微生物实验室完成。常规分子生物学构建携带融合基因内皮抑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重组腺病毒,酶切法、聚合酶链反应法鉴定重组腺病毒-内皮抑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正确性,半数细胞感染剂量法测定重组腺病毒滴度。以磷酸盐缓冲液、重组腺病毒-β-半乳糖苷酶和重组腺病毒-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51为对照组,病毒滴度均为感染复数(MOI)=20,体外感染人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4h,72h后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融合基因细胞内的转录及表达情况;于病毒感染后第1,2,3,4,5和7天,结晶紫染色法检测活细胞数,用570/630nm吸光度(A)值表示,绘制并比较ECV304和L929转基因细胞的生长曲线,观察其作用并分析其作用特异性。结果:①聚合酶链反应法证实成功构建了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内皮抑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半数细胞感染剂量法测得病毒滴度为2×108pfu/mL。②各组ECV304细胞结晶紫染色检测结果比较:除感染第1天重组腺病毒-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51感染组外(P>0.05),其余感染各时相重组腺病毒-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51感染组、重组腺病毒-β-半乳糖苷酶感染组及磷酸盐缓冲液组ECV304细胞A值均显著高于重组腺病毒-内皮抑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感染组(P<0.01)。③各组L929细胞结晶紫染色检测结果比较:重组腺病毒-内皮抑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感染组、重组腺病毒-β-半乳糖苷酶感染组及磷酸盐缓冲液组L929细胞的A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组腺病毒-内皮抑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体外能有效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融合基因产物,对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具特异性抑制作用,且较单基因产物的抑制作用更强,可用于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进一步体内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