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儿,女,75d。发现口腔内肿物49d于1998年5月11日入院。患儿出生后即有睡眠打鼾,第26天发现口腔内有一花生米大小的灰白色肿物,无出血,吮奶无明显障碍。体检:轻度贫血貌,发育稍差。咽部可见一灰白色肿物自鼻咽部左侧脱垂至口咽部,大小约2.5cm...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明耳鼻喉科门诊癔球症患者的临床发病学-精神心理特征。方法采用罗马Ⅲ标准,对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就诊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的癔球症患者的病程、格拉斯哥爱丁堡咽喉症状评分量表(Glasgow Edinburgh Throat Scale,GET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of Anxiety,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of Depression,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癔球症占耳鼻喉科门诊就诊患者的1.28%,女性稍多(59.75%),夏秋季多发,35~54岁为发病高峰年龄。39%的患者诉发病前或就诊时伴有压力或负性应激事件,50.97%伴有焦虑状态,27.31%伴有抑郁状态,45.38%伴有睡眠障碍。仅5.8%的患者认为耳鼻喉科常规治疗及抑酸治疗有效,40%的患者因压力或负性应激事件诱发,近50%的患者就诊10次以上。结论耳鼻喉科门诊癔球症患者并非少见,多伴发焦虑抑郁状态及睡眠障碍,常规疗法不佳致患者反复就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听觉稳态反应(ASSR)在婴幼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本院听力门诊32例64耳耳声发射(OAE)无反应的婴幼儿行ASSR测试.结果 32例64耳经OAE无反应的婴幼儿经ASSR 0.5、1、2、4 kHz的电位引出率分别为3.13%(2/64)、6.26%(4/64)、7.81%(5164)、9.39%(6/64),P<0.05;反应阈分别为(80.26±6.68)、(85.68±5.45)、(84.32±4.32)、(86.56±4.26)dB HL,与OAE(26.58±4.52)dB HL比较,P<0.05.结论 ASSR有助于降低婴幼儿听力筛查的假阳性,对婴幼儿听力筛查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可较精确地反映耳蜗受损的频率范围,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耳蜗功能的改变程度,从而更好地评估耳蜗功能状态。本文就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应用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ABR)动态监测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VBTIV)的发病过程,进一步提高VBTIV的早期诊断符合率。方法 应用高刺激率(51次/s)ABR测试87例不同发病时间(1~72天)的VBTIV病人,运用相关回归分析来探讨VBTIV发病后不同时间与高刺激率ABR分析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VBTIV发病后不同时间与高刺激率ABR V波、Ⅰ-Ⅴ间期、Ⅲ-Ⅴ间期呈明显的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5、-0.51、-0.45,相关和回归系数的t检验,P<0.01。结论 VBTIV发病后不同时间与其高刺激率ABR波潜伏期有明显的相关性,VBTIV发病时间越短,脑缺血程度越重,ABR波潜伏期延长越明显。高刺激率ABR测试可用于VBTIV发病过程的动态监测和提示预后。  相似文献   
7.
应用扭颈后脑血流图和高刺激率(51次/s)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67例椎基底动 脉缺血性眩晕(VBTIV)患者。结果显示:扭颈后脑血流图检查结果与高刺激率ABR 51次/s- 11次/s、Ⅴ波、Ⅰ~Ⅴ间期的异常率是一致的(分别为46.27%:61.19%;46.27%:44.78%,P> 0.05);两种诊断方法合用的阳性率明显提高(77.61%)。提示:扭颈后脑血流图检查对VBTIV的 诊断是有意义的,其可靠性肯定,在眩晕门诊中可作为一种辅助检查方法与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高刺激率(51次/s)听性脑干反应(ABR)诊断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VBTIV)的测试方法,给33例临床诊断为VBTIV病人分别在发作期和缓解期行高刺激率ABR测试。结果发现:VBTIV发作期之ABR51次/s ̄11次/s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差值明显延长,其异常率比缓解期明显增高。本研究表明:VBTIV发作期行高刺激率ABR测试可提高阳性率,有助于VBTIV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对67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TIV)患者同时进行高刺激率(51次/s)ABR和常 规(11次/s)ABR测试,观察两种测试方法的异常率。结果显示:高刺激率 ABR(51~11次/s)各波 潜伏期及波间期差异常率明显高于常规ABR(11次/s)测试,尤其以V波、Ⅰ~Ⅴ间期、Ⅲ~Ⅴ间期 的异常率差异更为显著,分别为65.67%,50.75%,35.82%对26.87%,17.91%,8.96%,两种测试 方法的异常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高刺激率ABR测试是诊断VBTIV的可 靠方法,其敏感性优于常规ABR测试法,具有肯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头颈部恶性肿瘤大剂量动脉灌注化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大剂量 PDD+5 - Fu动脉灌注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用大剂量 PDD+5 - Fu经颞浅动脉灌注 ,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 ,并用同一方案 ,作静脉滴注 ,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对比研究。结果 :动脉灌注组完全缓解(CR)为 47.2 % ,部分缓解 (PR)为 5 2 .7%。静脉滴注组 CR为 2 1.2 % ,PR为 72 .7%。两组疗效及副作用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认为大剂量 PDD+5 - Fu动脉灌注比大剂量静脉滴注疗效高 ,副作用小 ,是晚期头颈癌病人缓解病情 ,延长病人生存期的辅助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