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0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糖尿病难愈创面新生血管化障碍或延迟的机理.方法不同作用时间及浓度AGE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AGE-HSA)与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在体外共同培养,用四唑盐(MTT)比色试验和细胞计数检测AGE-HSA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用台盼蓝排斥试验检测细胞活力.采用FITC Annexin-V及碘化丙碇(PI)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同时应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凋亡或死亡细胞FITC Annexin-V和PI的荧光染色,并用透射电镜和光镜观察凋亡细胞特异性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内皮细胞在12.5、25和50μg/ml AGE-HSA培养条件下,第2天细胞增殖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第4天和第6天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内皮细胞经100或200μg/ml AGE-HSA干预6h,MTT法测其OD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同时内皮细胞出现特异性的凋亡形态学变化以及FITC Annexin-V阳性和/或PI阳性的细胞逐渐增多,且凋亡或死亡细胞数量随AGE-HSA作用时间及浓度的增加而增多.结论AGE-HSA能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并可以诱导其凋亡,而且与作用时间及浓度相关.提示AGEs可能是引起糖尿病难愈创面中新生血管化障碍或者延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2.
目的 :为改善植皮区外观和功能 ,并同时减轻供皮区瘢痕增生。方法 :应用自制的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的刃厚自体皮复合移植应用于 2例切削痂后的烧伤创面。结果 :未发现对复合移植物的排异反应。创面愈合后 ,大体观察发现移植网状自体皮的网状形式已变得不明显 ,自体小皮片的轮廓基本消失 ,均反应了愈合过程的特殊性。光镜和电镜观察发现复合移植区基底膜清晰、连续且完整等。与对照部位相比 ,复合移植区瘢痕增生减轻 ,未见明显挛缩 ,皮肤弹性较好。结论 :至少到目前为止的观察期 (3~ 4个月 )内 ,较薄的刃厚自体皮与无细胞真皮基质复合移植后外观和功能等同或优于单纯刃厚自体皮移植  相似文献   
93.
用BALB/C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烧伤后早期小鼠腹腔液申的前列腺素E_2(PGE_2)进行动态测定,同时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反应性.结果表明,烧伤后7d内各期的PGE_2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值(67.2±36.8nmol/L,P<0.05~0.001);同时脾淋巴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反应性在烧伤后明显降低(P<0.05~0.001).体外实验也表明,烧伤鼠腹腔液提取物对正常鼠的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有抑制作用,与未烧伤鼠的腹腔液提取物的作用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烧伤后体内的PGE_2生成明显增多,而且对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说明烧伤后早期体内PGE_2的增高是介导免疫功能抑制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4.
大面积烧伤常伴有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主要表现细胞介导免疫功能的损害,例如同种异体皮肤移植存活时间延长,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迟发皮肤超敏反应,细胞毒淋巴细胞产生和活性的抑制,以及在体外对可溶性和同种抗原反应的抑制。烧伤后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抑制性T细胞的激活有关。 近年来已证实,带有IgG Fc受体的T细胞称为T_γ细胞,带有IgM Fc受体的为T_μ细胞,在功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加深而延迟愈合的机理。方法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创面外用类肝素软膏,观察其对大鼠深Ⅱ度烫伤早期创面病理变化和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测定了烧伤创面含水量,血浆和烧伤创面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含量、烧伤创面羟脯氨酸含量、Ⅰ/Ⅲ型胶原比例、真皮细胞增殖周期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创面外用类肝素可以降低烧伤创面水肿程度,增加血浆AT-重活性,增加烧伤创面中FDP含量及羟脯氨酸含量,促使Ⅰ/Ⅲ型胶原比例降低,增加真皮细胞中DNA合成,减轻烧伤创面早期加深,缩短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时间。结论类肝素具有促进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不同深度的Ⅱ度烧伤创面内源性生长因子的表达调控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创面愈合过程的关系。方法分别观察大鼠浅Ⅱ度和深Ⅱ度烫伤模型创面渗液单核巨噬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变化,并比较分析了两者间的差异。这些生长因子有TGFα、TGFβ和PDGF。结果对照组、浅Ⅱ度和深Ⅱ度组实验动物的创面单核巨噬细胞mRNA表达明显不同。未烫伤的对照组(单纯植海绵收集创面渗液)伤后1天均达峰值以后呈持续下降;浅Ⅱ度组伤后1周呈更高而持续的表达,伤后2周时回落接近对照组;深Ⅱ度组伤后早期呈低水平表达,于伤后1周时呈较高水平表达,其中TGFβ迟至伤后2周呈较高水平表达。结论提示创面单核巨噬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启动,达到高峰和回落与损伤类型和创面愈合的状况密切有关,深Ⅱ度创面早期单核巨噬细胞生长因子的低水平表达与这类创面愈合时间较长的关系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7.
Seventy-eight burned patients (53 males and 25 females) were classified into 4 groups (mild type: 14 cases, moderate type: 13 cases, severe type: 17 cases and super-severe type: 34 cases) in accordence with criteria established by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burns. Twenty-two parameters related to platelet, coagulant and anticoagulant factors, fibrinolysis system and hemorrheology were determined at first 24 hours, on third and fifth post-burn day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 Fibrinogen antigen, von Willebrand factor antigen, plasminogen activitor inhibitor activity, thromboxane B_2 and hematocrit and whole blood viscosit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however antithrombin Ⅲ, protein C antigen, free protein S and 6-keto-prostaglandin F_(1α) marked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 at first 24 hours post burn. In addition, fibrinogen antigen, von Willebrand factor antigen, plasminogen activitor inhibitor activity, thromboxane B_2 and whole blood viscosity were persistently elevated, however, antithrombin Ⅲ, protein C, free protein S and 6-keto-prostaglandin F_(1α) declined on third and fifth post burn days. These changes resulted in a prethrombotic state, being an important factor in genesis of microthrombosis on burn site and the cause of the deepening and aggravation of burn wound on the third and fifth days in burned patients.  相似文献   
98.
通过了人体断层皮片冰冻切片及分离所得的表皮层作ATP酶染色,显示出郎罕(Langerhans)细胞位于基底细胞之上,呈树突状分支,细胞之间的分支可相互交错呈网状结构。在表皮细胞(S)悬液中,应用EAIgG与郎罕细胞结合成花环,花环形成率为3.24±0.90%,并通过密度梯度分离,得到了富有郎罕细胞的表皮细胞(Se)和缺乏郎罕细胞的表皮细胞(Sd)悬液。把S、Se和Sd同时与另一个体的淋巴细胞作混合培养,20组实验的平均刺激指数为:MSLC=54.87±28.3;MSeLC=49.54±32.72;MSdLC=20.84±14.89。MSLC和MSeLC都明显高于MSdLC(P<0.01)。由于特异的Ia抗血清和补体能阻断MSLC和MSeLC反应,说明了在MSLC中,由于郎罕细胞的存在引起了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本实验为临床上异体与自体皮肤混合移植后,异体表皮的排异先于异体真皮的现象,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99.
为探讨烧伤深Ⅱ度创面早期加深及其愈合与纤溶功能变化的关系,观察了深Ⅱ度烫伤大鼠伤后10天内创面组织学和纤溶反应的变化。Masson胶原染色显示创面在伤后72小时内逐步加深,伤后10天见新生结缔组织和创缘表皮增殖匍行。对血浆和创面活检组织24小时浸出液中纤溶指标的测试表明伤后2小时创面纤溶反应激活,但在伤后24小时已呈抑制状态,并持续至伤后10天。纤溶指标动态变化和相关性分析提示纤溶抑制因素可能来自伤后早期活性即已显著增强的创面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伤后24小时起活性显著增强的α2抗纤溶酶,以及伤后72小时活性显著增强的抗凝血酶Ⅲ。观察结果提示烫伤后纤溶功能抑制可使创面局部的纤维蛋白不致溶解,从而成为深Ⅱ度创面早期加深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可能是创面愈合调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0.
作者用L-[1-~(13)C]-亮氨酸体内示踪的方法测定6只烫伤兔总体蛋白质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兔在受到15%三度烫伤后48小时,总体蛋白质代谢的流量(Q)、合成速度(S)和分解速度(C)分别是对照兔的2、2.2和2.6倍。烫伤兔Q、S、C都与摄入蛋白量(I)有正相关性(r=0.98,P<0.01;r=0.92,P<0.01;r=0.83,P<0.05),对照兔仅Q与I,S与I之间有相关性(r=0.89,P<0.05;r=0.81,P<0.05),C与I无显著相关(r=-0.16,P>0.05)。两组动物随着摄入蛋白量增加,净蛋白合成率线性上升(r=0.97,P<0.01;r=0.92,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