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9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肺脏低剂量区体积预测食管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3D-CRT)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RP)的价值,并确定肺脏V5(接受5Gy照射时的肺脏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与双侧肺脏受照平均肺剂量(MLD)和肺脏V20不同组合预测RP发生的最优组合.方法 选取接受单纯根治性3 D-CRT的食管癌患者222例,观察并记录双侧肺脏接受5、10、15、20、25和30 Gy照射时的肺脏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V5、V10、V15、V20、V25、V30)和双侧肺脏MLD,对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计划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222例患者中,发生1级急性RP者68例(30.6%)、2级40例(18.0%)、3级8例(3.6%)、4级1例(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射野数、大体肿瘤体积、双侧肺脏MLD、肺脏V5、V10、V15、V20、V25和V30均与≥1级和≥2级急性RP的发生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双侧肺脏MLD、肺脏V5、V20和V25为食管癌患者发生≥1级急性RP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射野数、双侧肺脏MLD和肺脏V5为食管癌患者发生≥2级急性RP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0.05).以双侧肺脏MLD、肺脏V5和V20的分界值(分别为14 Gy、60%和28%)进行不同组合,当患者双侧肺脏MLD≤14 Gy+肺脏V5≤60%+V20≤28%时,≥1级和≥2级急性RP的发生率均减低(均P <0.05);当肺脏V20≤28%+ V5≤60%时,≥1级和≥2级急性RP的发生率均减低(均P <0.05);当双侧肺脏MLD≤14 Gy+V5≤60%时,≥1级急性RP的发生率减低(P<0.05);当双侧肺脏MLD> 14 Gy+V5≤60%时,≥2级急性RP的发生率减低(P<0.05).结论 肺脏低剂量区体积与食管癌单纯3D-CRT所致急性RP的发生密切相关;双侧肺脏MLD、肺脏V5和V20组合有可能提高预测急性RP发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62.
食管癌放疗后达完全缓解患者的失败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食管癌放疗患者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CR)患者的治疗失败模式,并分析影响近期疗效的因素。方法 选取260例行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治疗后的失败模式及影响患者近期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CR)91例(35.0%),部分缓解(PR)158例(60.8%),无缓解(NR)11例(4.2%)。患者性别(χ2=7.647,P<0.05)、T分期(χ2=33.548,P<0.05)、N分期(χ2=13.365,P<0.05)、TNM分期(χ2=27.792,P<0.05)、病变X射线长度(χ2=20.851,P<0.05)和大体肿瘤体积(GTV)(χ2=41.772,P<0.05)为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全组患者局部复发75例(28.8%),远处转移66例(25.4%),复发伴远处转移16例(6.2%)。复发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15.4%、7.7%,显著低于无复发患者的78.1%、43.2%、33.1%(χ2=23.330,P<0.05);转移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3%、12.2%、4.9%,显著低于无转移患者的79.2%、43.3%、33.1%(χ2=29.350,P<0.05)。治疗后达CR者出现复发/转移的比率显著低于PR者和NR者(χ2=11.248、20.301,P<0.05),CR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高于PR者和NR者(χ2=83.080、41.340、72.640、40.010,P<0.05)。T分期、N分期及近期疗效为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HR=1.197、2.309、2.149,P<0.05)。结论 近期疗效为食管癌患者长期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且与治疗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治疗后达CR者预后明显优于PR者及NR者。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利用增强CT图像特征构建模型,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放疗后原发病灶的局部控制情况。  方法  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218例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放化疗且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153例)和验证组(65例),提取训练组患者的增强CT图像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并验证模型预测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原发病灶局部控制的效能。采用ROC曲线、C-index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价不同模型的性能。  结果  在训练组筛选出6个有意义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放疗后原发病灶局部控制的放射学标签。训练组和验证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8和0.728;C-index为0.709和0.695;以放射学标签得分?0.22为界值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低危组患者的1、3、5年无原发病灶复发生存率均高于高危组患者(P<0.05)。结合临床因素与放射学标签构建食管癌放疗后无原发病灶复发生存的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ROC曲线评价预测效能的曲线下面积在训练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775和0.740;C-index分别为0.722和0.707;以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得分0.55为界值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低危组患者的1、3、5年无原发病灶复发生存率均高于高危组患者(P<0.05)。  结论  成功构建预测食管癌放疗后无原发病灶复发生存的模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DNA损伤检测点介质1(MDC1)和p53结合蛋白1(53BP1)在人食管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免疫细胞化学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DC1、53BP1mRNA和蛋白在人食管癌细胞系TE-1.TE-13.Eca109的表达水平.结果 RT-PCR结果显示MDC1、53BP1mRNA在所检测的人食管癌细胞系中均有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均在人食管癌细胞系中检测到MDC1、53BP1的蛋白表达.结论 首次证实了MDC1、53BP1在食管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推测MDC1、53BP1可能和食管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术后预防性照射范围和适应证.方法 选择行根治性切除、胸腹2个野淋巴结清扫术的胸段食管癌229例,分析不同病变部位淋巴结转移主要方式和转移规律,探讨不同病变长度和病理学分期对淋巴结转移度的影响,为胸段食管癌术后预防性照射范围和适应证选择提供参考.结果 胸上段食管癌局部转移达57.1%;胸中段食管癌局部转移、跳跃转移、上行转移、下行转移和双向转移分别为39.0%、19.5%、5.2%、28.6%和7.8%;胸下段食管癌下行转移占72.2%.上纵隔、中纵隔、下纵隔和腹部淋巴结转移度胸上段食管癌分别为19.0%、6.7%、9.8%和14.3%(x2:2.75,P=0.433),胸中段食管癌分别为26.1%、7.4%、11.8%和11.9%(x2=17.98,P=0.000),胸下段食管癌分别为0%、1.6%、5.3%和10.0%(x2=5.96,P=0.051).食管癌标本病变长度≤3、>3~5、>5 cm组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9.1%、11.6%、11.7%(x2=3.93,P=0.140).Ⅲ期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度为19.3%,明显高于0~Ⅱ期的4.8%(x2=131.06,P=0.000).结论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情况极为复杂且较为广泛,胸上和胸中段食管癌大野照射有一定理论依据,上纵隔应为重点照射区域;而胸下段食管癌似乎可适当缩小照射范围.Ⅲ期患者淋巴结转移度较高,是术后预防性照射的主要适应证.  相似文献   
66.
145例胸段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14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5例,女50例;中位年龄57岁;术前肿瘤位于胸上段10例,胸中段126例,胸下段9例;肿瘤中位长度4.0 cm(2.0~12.0cm).术后病理鳞癌136例,腺癌6例,小细胞癌3例;残端阴性134例,阳性11例.术后TNM分期Ⅰ期4例,Ⅱa期66例,Ⅱ b期27例,Ⅲ期45例,Ⅳ期3例.确诊术后淋巴结转移中位时间12个月(1~121个月),纵隔淋巴结转移115例,纵隔伴锁上淋巴结转移30例.转移淋巴结长径中位长度5cm(1.0~10.7cm).其中≤5cm 92例,>5cm 53例.常规放疗47例,三维适形放疗67例,前程常规加后程适形放疗31例.合并化疗72例,单纯放疗73例.结果:145例患者放疗结束后总有效率(CR+PR)78.6%;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7.1%、20.5%、13.2%.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肿瘤部位、术后分期、术后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时间及术后纵隔转移淋巴结长径对预后具有显著影响(P<0.05).而患者性别、年龄、术后病理、术后残端阳性、合并锁上淋巴结转移、放疗方式、放疗剂量及化疗对预后无关.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分期、术后纵隔转移淋巴结长径为独立预后影响因子(P<0.05).放疗后1级放射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6.6%(24/145),2级反应发生率为51.0%(74/145),3级反应发生率为32.4%(47/145).结论:食管癌术后临床分期较早的患者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行放射治疗的预后较好,而纵隔转移淋巴结长径较短者放射治疗后的预后优于较长者.  相似文献   
67.
内外照射加卡铂化疗治疗食管癌的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内外照结合加卡铂化疗综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1993年8月至1994年5月,对129例地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全部病例病理证实,随访均满4年,随访率98.5%。A组33例单纯外照射总量60Gy/30次/6周。B组32例先常规外照射肿瘤量达38Gy/19次时,开始腔内照射,结束时外照总量50Gy/5.5周,腔内一15-16Gy/3次/3周,C组31例放疗同B组,仅在第1  相似文献   
68.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特点与设备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食管癌肿瘤局部相关因素对接受根治性放化疗N0期食管鳞癌患者GTV内复发的影响,并分析对10年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对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5-2010年收治的根治性放化疗临床N0期食管鳞癌患者374例进行回顾分析。284例累及野照射,90例择性淋巴结照射。69l例同期放化疗,38例序贯放化疗。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患者出现GTV内复发143例(38.2%),GTV内复发者GTV最大横径(GTV-D)、GTV体积(GTV-V)和GTV-体积/长度(GTV-V/L)均显著长于GTV内未失败者(P=0.008、0.043、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TV-D、GTV长度(GTV-L)、GTV-V和GTV-V/L判断GTV内复发的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3.5cm、5.5cm、24.0cm3和4.6cm2(P=0.000、0.003、0.000、0.000),且其值较大者GTV内复发比率均大于其余组(P=0.000、0.002、0.001、0.000)。GTV-L和GTV-V/L为影响GTV内复发的因素(P=0.021、0.009)。全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42.9%、23.2%和7.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分期、联合化疗、GTV-D和GTV-V/L为影响生存的因素(P=0.027、0.000、0.018、0.009、0.034)。生存时间≥5年的主要死亡原因仍与肿瘤相关。结论 食管癌肿瘤局部相关因素对接受根治性放化疗临床N0食管鳞癌患者GTV内复发有显著影响,可作为GTV内复发的预测指标。GTV-D和GTV-V/L为显著影响患者10年生存的因素。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分析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接受放(化)疗再治疗的疗效与预后。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接受治疗,且符合入组条件的501例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进行分析,其中放疗同步接受化疗的患者274例,分析患者治疗后的生存情况、术后复发模式、再治疗的预后情况和影响再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等,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组501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复发时间为0.3~87.4个月,中位11.6个月,术后复发放(化)疗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2.1个月。其中,344例患者仅局部区域复发,157例患者合并远处转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pN分期、淋巴结阳性对数比(LODDS)大小、化疗周期数、复发时间和合并远处转移为影响患者的独立性预后因素(P<0.05)。患者术后复发时间、化疗周期数、处方剂量为影响患者术后仅局部区域复发的344例预后的影响因素(χ2=22.605、13.957、10.446,P<0.05)。本组患者中有157例患者合并远处转移,与仅出现局部区域复发的患者相比,放疗后1、3、5年生存率为43.3%、9.1%、5.5%vs.53.6、22.6%、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86,P<0.05)。结论 放(化)疗再次治疗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安全有效,但男性、pN分期较晚、LODDS较大、化疗周期数≤2个、复发时间≤24个月和合并远处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