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2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57篇
医药卫生   189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不同染尘剂量大鼠矽肺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的变化规律,为矽肺的发病机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2009年5~8月采用一次性气管内灌注二氧化硅(SiO2)粉尘的方法制作大鼠矽肺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15、30、60mg/ml),分别在1、3、7、14、21、28d将大鼠处死,采用在体全肺灌洗法收集BALF,光学显微镜下计数白细胞总数,瑞士吉姆萨染色法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模型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在大鼠染尘1、3、21、28d较对照组均增高,其中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14d仅高剂量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在大鼠染尘1、3、7、14、21、28d,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均较对照组增高,巨噬细胞在染尘1、3、7、21、28d均增高;中性粒细胞在1~14d显著增高(P<0.05),淋巴细胞在7~28d明显增高(P<0.05);各剂量组在染尘1、3、7、14、21、28d尘细胞数均增高。[结论]染尘大鼠早期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炎症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尘细胞)呈规律变化,且尘细胞具有较好的剂量-反应关系,对矽肺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正>癔症(hysteria),又称癔病或歇斯底里症,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和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感个体所引起的心理或精神障碍[1]。癔症好发于成年女性,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的发展,独生子女癔症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多,甚至在特定的情况下发生小范围的集体发病[2]。独生子女癔症多见于年长儿,患者往往在负性因素作用下,急性起病。我们对2002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2例住院独生子女癔症患者采用心理暗示及个性化心理护理,配合医生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3.
1病例报告 患者男,23岁.因其叔父患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为挽救其生命自愿捐献部分肝脏,于2007年7月16日行亲体肝移植供体右半肝切除术.术前CT评估门静脉分型为B型门脉,即门脉右前支、右后支与门脉左支呈三叉型.肝左叶残肝体积占全肝体积的33%,肝活检证实没有脂肪变性.术中行带肝中静脉的右半肝切除术.术中门静脉右支1个断口,残端予6-0血管线连续缝闭.残端关闭后检查可见门静脉主干末端与左支移行部及左支横部起始端略显狭窄.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可,术后第2天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分别为133和244 IU/L,第3天总胆红素74.6 μmol/L,直接胆红素升至12.2 μmol/L,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64.
目的:考察去甲基斑蝥素(NCTD)及其壳聚糖纳米粒(NCTD-CS-NP)制剂的大鼠在体吸收特征与相关动力学。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回流试验,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分别测定酚红和NCTD的质量浓度;并采用在体循环法比较不同质量浓度NCTD及NCTD-CS-NP在大鼠小肠区段内的吸收规律。结果:NCTD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0306,0.0278,0.0151,0.0044h-1,NCTD-CS-NP在对应肠段的ka分别为:0.0689,0.0592,0.0353,0.0095h-1;质量浓度分别为140,160,180μg/mL的NCTD小肠ka分别为:0.0499,0.0525,0.0489h-1;对应质量浓度的NCTD-CS-NPka分别为:0.0814,0.0764,0.0734h-1。结论:NCTD的质量浓度对其大鼠全肠道的吸收无显著影响,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且以肠道中上部的吸收为主,NCTD-CS-NP可有效促进药物在肠粘膜的吸收。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苯乙烯接触工人尿中代谢产物的关系.方法 选择58名职业接触苯乙烯工人为研究对象,根据个体接触剂量分为高接触组(≥100mg/m3)32名和低接触组(<100 mg/m3)26名,用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检测CYP286(exon4,G516T)、CYP2D6(exon1,C188T)和GSTP1(exon5,A105G)位点的多态性,分析3种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苯乙烯代谢的影响.结果 3种基因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高接触组携带CYP286(exon4,G516T)GG基因型的个体尿中苯乙醇酸(MA)、苯乙醛酸(PGA)、苯乙烯巯基尿酸(PHEMA)浓度分别为(280.28±100.60)、(233.04±77.56)、(32.88±7.14)mg/g肌酐,明显高于GT+TT基因型个体[分别为(183.48±127.52)、(152.46±95.47)、(24.47±5.59)mg/g肌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接触组GSTP1(exon5,A105G)AA野生型尿中PHEMA浓度分别为(32.07±7.32)、(7.77±5.28)mg/g肌酐,均明显高于AG+GG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接触组CYP2D6(exon1,C188T)CT+TT基因型MA、PGA、PHEMA浓度高于CC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286、GSTP1和CYP2D6基因多态性可影响苯乙烯在人体内的代谢.  相似文献   
66.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亦是幸福的基础.我们步入了2009年,在度过欢乐祥和的春节之后,又要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开始忙碌的生活.在此际,我们是否会更加关注新的一年的健康管理呢?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提高ICU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36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67例,予以重症监护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ICU患者焦虑量表( SAS)、抑郁量表( SDS)、生存质量SF-36量表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得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8.
目的:总结重大活动中对宾馆饭店外卖送餐进行卫生保障的经验,以保障就餐人员的食品卫生安全,维护就餐人员身体健康,保证各类重大活动的顺利进行。方法:以“国际奥委会第120全会晚宴送餐卫生保障”为例,结合经验,对宾馆饭店外卖送餐卫生保障工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论:总结出卫生保障的4点具体做法:(1)运用量化分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监督,严格把关是做好宾馆饭店外卖送餐卫生保障的基础;(2)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环节控制点(HACCP)系统原理,利用各种快速检测手段,不断创新是做好宾馆饭店外卖送餐卫生保障的重要环节;(3)深入调研、主次分明,抓住重点、密切协作,是做好宾馆饭店外卖送餐卫生保障的关键;(4)领导重视、统一认识,完善方案、逐一落实,是做好宾馆饭店外卖送餐卫生保障的前提。这些做法对今后宾馆饭店外卖送餐的卫生保障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9.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后,江苏昆山市卫生局党委按照中央四个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的要求,结合本行业实际,切实把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果、创造的经验转化为规章制度,转化为经常之举,建立了党员任务制。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了解2005~2009年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情况及其耐药趋势,为临床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回顾分析2005~2009年间所有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菌株在标本与病区的分布及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从2005年的0.39增至2009年的1.39;其在呼吸道标本的分离率最高(61.69%),其次是尿液(11.3%) ;病区分布以重症监护室(ICU)最高(44.48%);鲍曼不动杆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2005年仅有五种〉50%,而到2009年仅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50%,其他14种耐药率均〉50%;其耐药率均呈递增的趋势,耐药性增幅列前3位的分别是:环丙沙星38.1%~76.3%、妥布霉素29.4%~78.3%、庆大霉素39.2%~80.1%.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离率在逐年增加,其对多数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且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对亚胺培南耐药率的快速增长,应引起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