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94篇
  免费   450篇
  国内免费   398篇
医药卫生   1194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466篇
  2010年   507篇
  2009年   523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548篇
  2006年   576篇
  2005年   620篇
  2004年   560篇
  2003年   516篇
  2002年   542篇
  2001年   511篇
  2000年   498篇
  1999年   437篇
  1998年   356篇
  1997年   348篇
  1996年   318篇
  1995年   276篇
  1994年   259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16篇
  1975年   7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Mirizzi's综合征也称肝总管综合征。国外报道此征并非少见。超声诊断准确率达87.4%。国内术前超声诊断该病者极少。我们分析了我院97例术前曾行超声检查的胆系手术患者,结合声像图及术中所见。回顾性诊断Mirizzi's综合征8例。报告如下。 8例Mirizzi's综合征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5.9岁。临床表现类似胆总管梗阻,以腹痛、黄疸为主。 仪器为ALT超9和EUB—25M。探头频率3.5MHz。以肋间斜切和肋下横切为主,必要时辅以脂餐  相似文献   
52.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患者在急性期接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即刻复查CT示10例血肿基本清除,2例清除约70%。随访3个月时GOS评分:恢复良好8例,轻度残疾3,重度残疾1例,本组无植物生存及死亡病例。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微创的特点,能有效清除脑内血肿,并减少了颞叶皮层及血管的损伤,有益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3.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传播。常见于夏、秋季,以儿童发病为多,临床上多以急性起病,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和脑膜刺激征与病理反射阳性等为特征。重症可发生呼吸衰竭,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4.
风引汤载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由于该方条文简单,体例独特,后世医家对该方重视不够,对风引汤方证解析尚不明确。现结合《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圣济总录》等关于风引汤论述的条文考释风引汤源流及证治,分析风引汤的方证配伍,认为风引汤中诸药合用,有寒凉潜镇、引风下行、温中固摄、平冲降逆之效。病机为里热结实,热极生风的中风、癫痫、惊悸、震颤、狂证等,均可以风引汤化裁治疗,有风引汤治验医案为证。  相似文献   
55.
邬霄霞  李新民 《山西中医》2021,(2):36-36,39
李新民教授为天津市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师承津城儿科大家李少川教授,长期从事儿科临床及教学工作,对儿科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辨证精准,用药审慎,考量配伍;其处方药少力专,直中要害,擅长于平淡中奏奇效。李师基于小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湿热证是儿科疾病中重要证型之一,在儿科多种疾病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临证从湿热论治,每获良效。现将其治疗小儿疾病验案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痰瘀痹阻证与非痰瘀痹阻证在病程时间、疾病活动度及预后不良因素方面的差异性.方法 纳入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痰瘀痹阻证组与非痰瘀痹阻证组,各50例,比较2组病程时间的差异,并以DAS28-ESR分值来比较2组疾病活动度的差异,以伴关节外病变、高滴度RF及抗CCP抗体阳性例数来比较2组预后不良因素的差异.结果 与非痰瘀痹阻证组比较,痰瘀痹阻证组病程时间、DAS28-ESR数值显著升高(P<0.05);与非痰瘀痹阻证组预后不良因素指标比较,痰瘀痹阻证组伴关节外病变、高滴度RF及抗CCP抗体阳性例数显著增多(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痰瘀痹阻证较其他证型具有病程偏长、疾病活动度偏高及预后较差的疾病特点,痰瘀痹阻证型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高病情活动度及预后不良的关联因素.  相似文献   
57.
我院收治蹄铁形肾伴肾母细胞瘤自发性破裂出血1例,由于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术中误将蹄铁形肾与肿瘤一并切除,现报告如下。病例摘要患者男,5岁。因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11天,剧烈腹痛1天急诊入院。1年前其父曾发现患儿右下腹有鸭蛋大包块,但无任何症状。查体:P150次/分,BP120/76mmHg。呈急性病容,腹部膨隆,全腹压痛,腹肌紧张,于右下腹可扪及约8×5×3cm实质性包块,未扪及双肾。肠鸣音消失。化验:WBC15×10~9/L;尿呈酱油色,混浊,蛋白(+),RBC(++++)。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重组腺病毒,并进行体内表达,测定活性;为深入开展的基因治疗研究创造条件。方法:实验于2000-05/2002-06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应用PCR技术扩增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全长基因,体外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后,随机将30只SD大鼠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将纯化后的重组腺病毒50μL注入SD大鼠股部肌肉陷窝病损处,通过组织学染色、X射线片对动物模型的组织变化进行观测。结果:6周后治疗组可见明显骨诱导形成,2周时治疗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重组腺病毒治疗组有明显的诱导成骨活性。结论:应用于动物实验中目的基因表达,并具有生物学活性。本研究是在骨缺损基因治疗的一次尝试,且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重组腺病毒的构建成功,也为国内骨科疾病基因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并比较双靶点取穴与单靶点取穴电针治疗创伤性四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创伤性四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单靶点取穴方案(在外周沿神经干走向循经取穴)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双靶点取穴方案(督脉取穴配合外周循经取穴)治疗,两组在选穴进针后皆采用电针仪治疗30min,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共治疗15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肌电图检测两组患者运动神经波幅及传导速度、感觉神经波幅及传导速度,治疗后评估临床疗效及神经电生理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9.3%,25/28)与对照组(78.6%,22/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良率(67.9%,19/28)与对照组(39.3%,11/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电生理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9%,26/28)与对照组(78.6%,22/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42.9%,12/28)与对照组(14.3%,4/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波幅、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治疗组运动神经波幅、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结论单靶点取穴和双靶点取穴电针方案皆能有效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但双靶点取穴方案的疗效更好,且能更显著地促进损伤神经在电生理指标方面的改善。  相似文献   
60.
郝丽丽  张晓杰  石娜  石慧征  路新民 《护理研究》2008,22(30):2817-2818
Dellon[1]1986年首次报道了桡神经浅支卡压综合征,认为该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是腕部疼痛的重要原因,常见病因为腕部反复活动或局部外伤、扭伤致长期频繁牵拉、摩擦桡神经浅支,造成该神经行程中卡压、粘连,病人出现腕部及手背桡侧半麻痛不适,以致影响患手用力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