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医药卫生   6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Windows 平台下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Windows平台下研制开发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包括资料输入、测量分析计算和显示打印三部分。该系统已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应用,极大地方便临床医生的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的低辐射手动触发技术在多排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滦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肺动脉栓塞患者9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45例。均给予多排螺旋CT扫描,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49.98±10.03)岁,选择常规剂量(60 ml)低辐射手动触发技术;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50.49±10.06)岁,选择小剂量(30 ml)低辐射手动触发技术。对比两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CT值及对比噪声比(CNR)值。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观察组CT容积剂量、剂量长度积及有效剂量[(5.42±1.03)mGy、(112.98±20.45)mGy·cm、(2.30±0.32)mSv]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1.14±2.16)mGy、(313.76±25.43)mGy·cm、(5.27±0.88)m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计算信噪比、信号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背景噪声、图像质量评分[(15.67±0.48)Hu、(4.78±1.02)分]均高于对照组[(8.31±0.35)Hu、(3.55±0.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CT值高于对照组[(452.96±24.38)Hu比(387.12±43.09)Hu],CNR值低于对照组[(33.17±3.54)比(36.21±4.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同剂量低辐射手动触发技术在多排螺旋CT扫描肺动脉血管中取得质量相同的图像时,小剂量的低辐射手动触发技术能够显著减少对比剂与辐射的使用剂量,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率。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治疗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全切40例,次全切除6例,术后随访3~12个月,41例患者症状消失,无死亡及复发病例。结论:通过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手术安全,可避免过度牵拉神经血管结构及扩大骨窗来切除突入邻近结构的肿瘤,是治疗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不同阿片类药物在全凭静脉麻醉中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60例年龄60岁以上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芬太尼(FR)组或舒芬太尼0.3μg.kg-1(SR1)组和0.6μg.kg-1(SR2)组,每组20例,ASA I~II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插管后3min、切皮后即刻、切皮后1h、术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态心电图记录围术期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情况,分析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并于诱导前、切皮1h、术毕及术后6h检测血浆肌钙蛋白T(cTnT)。结果 SR1、SR2组插管3min后的HR、MAP明显低于FR组(P<0.05);与诱导前比较,插管3min时FR组HR、MAP明显高于诱导前(P<0.05),SR2组则低于诱导前水平(P<0.05)。cTnT术后6h仅SR2组明显低于FR组(P<0.05);与诱导前比较三组cTnT在术后6h均有所升高(P<0.05)。三组围术期心律失常以术后多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缺血发生率SR1组和SR2组略低于F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2组PNN50及RMSSD明显高于FR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作为强效镇痛药比芬太尼更有益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减轻老年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5.
一种人体生命体征检测的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首先给出人体生命体征的基本定义及其呼吸、心跳的标准参考值,然后讨论目前最常见的接触式检测人体生命体征方法的原理、优缺点,最后重点讨论一种检测人体生命体征新方法--非接触检测的原理、理论、优缺点及实验室研究现状,并给出实验室中在自由空间和穿透模拟砖墙条件下检测到人体呼吸、心跳两路信号的时域、频域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56.
肿瘤患者红细胞CD44s与CD58分子的定量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建立定量测定红细胞CD44s和CD58分子的实验方法,研究其数量变化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将戊二醛固定的1.2×106红细胞定量“液相包被”于V型板中,依次加入抗CD44s和CD58分子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第二抗体及可溶性底物,移显色液于比色孔,在405nm比色,计算其A405吸光度值。结果本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重复性。非转移性肿瘤患者红细胞CD44s和CD58分子数量表达低于正常人群,但无统计学差异。而转移性卵巢癌和肝癌患者的红细胞CD44s和CD58分子数量明显低于无转移肿瘤患者和正常人群(P<0.001)。CD44s数量变化与肿瘤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变化密切相关。红细胞CD58分子表达变化对红细胞调节淋巴细胞免疫粘附能力有明显影响。结论红细胞CD44s分子数量表达变化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红细胞CD58分子参与机体整体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57.
原发性肝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处于失衡状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与亢进,IgG等免疫球蛋白和循环免疫复合物异常升高.患者特异性免疫反应处于异常状态是与天然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的[1].现认为天然免疫是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指导,特异性免疫功能失衡是与天然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的,天然免疫的物质基础是胚系基因编码的各种蛋白质,其广泛存在于血浆和血细胞上,如血浆中的补体系统和血细胞上的CR1等[2].红细胞数量巨大,在天然免疫反应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同时测定红细胞CR1分子与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的变化,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红细胞CR1分子量减少,而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明显上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比较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的影响。方法体外循环下单瓣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2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1,依托咪酯0.2mg·kg-1及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1,芬太尼10μg·kg-1或R组瑞芬太尼2μg·kg-1。术中2组均持续泵入丙泊酚4~6mg·kg-1·h-1维持镇静,间断静脉推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肌松。F组在切皮前、转机前、转机中、停机后,根据血压、心率分别追加芬太尼10~15μg·kg-1;R组持续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2—0.5μg(kg·min)-1,根据血压、心率变化调整输注速度。于麻醉诱导前(哟)、主动脉阻断前即刻(T1)、主动脉开放1h(T2)、主动脉开放3h(13)、主动脉开放6h(T4)、主动脉开放12h(T5)、主动脉开放24h(T6)采动脉血5mL,测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浓度。结果2组患者H—FABP蛋白血清浓度在眨、T3、T4及T5时间点均升高,与,IU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3时间点升高最明显:2组间H—FABP蛋白血清浓度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可引起患者H—FABP血清浓度增高,临床常用剂量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对H—FABP影响是相似的,故两者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心肌的影响有相似的效应。  相似文献   
59.
儿童抽动——秽语症又称多发性捕动症,以多发性的不自主运动、口出怪声、秽语和局部肌肉抽搐为临床特征的病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多见于学龄儿童及少年期,且以男孩发病为多见。笔者从治疗方法和病例研究方面对该病症进行了治疗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60.
红细胞CR1分子的定量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9,自引:6,他引:63  
目的 建立一种定量测定红细胞CR1分子的敏感且重复性良好的实验方法 ,研究其临床价值。方法 戊二醛固定红细胞 ,将 3× 10 6的红细胞定量“液相包被”于V型板中 ,依次加入抗红细胞CR1的单抗、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第二抗体及可溶性底物显色 ,移显色液于比色孔 ,在 40 5nm比色 ,计算其吸光度A值。结果 本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重复性 ,正常健康人红细胞CR1分子数量表达显著高于肝细胞癌 (HCC)、大肠癌 (LIC)、风湿性心脏病 (RC)、卵巢癌 (OC)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病人 (P <0 0 1) ;SLE患者CR1分子的数量表达显著低于其他疾病 (P <0 0 1)。结论 本方法能准确测定出红细胞CR1分子表达的数量 ;红细胞CR1分子的数量表达及其变化与免疫相关性疾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定量测定红细胞CR1分子 ,对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辅助诊断与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