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01篇
  免费   1490篇
  国内免费   1296篇
医药卫生   17387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407篇
  2022年   491篇
  2021年   589篇
  2020年   667篇
  2019年   556篇
  2018年   369篇
  2017年   466篇
  2016年   556篇
  2015年   561篇
  2014年   671篇
  2013年   781篇
  2012年   947篇
  2011年   970篇
  2010年   902篇
  2009年   831篇
  2008年   1099篇
  2007年   796篇
  2006年   720篇
  2005年   833篇
  2004年   712篇
  2003年   824篇
  2002年   635篇
  2001年   510篇
  2000年   362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陕西医学杂志》2020,(3):279-284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6(mGluR6)对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MTT比色法分析mGluR6过表达载体、mGluR6siRNA在不同时间对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活力的影响,神经球测量方法分析mGluR6对大鼠神经球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mGluR6对大鼠NSCs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MTT结果表明,在处理24h,48h和72h后,过表达mGluR6显著增强大鼠NSCs的细胞活力,促进NSCs增殖,神经球直径显著增大;mGluR6siRNA抑制大鼠NSCs的增殖。过表达mGluR6后,与对照组相比G1/G0期和细胞比率显著下降,S期细胞比率显著上升,促进了细胞G1到S期转换;沉默mGluR6后,G1/G0期和细胞比率显著增加,S期细胞比率显著下降,抑制了大鼠NSCs细胞G1到S期转换。应用流式细胞术显示,过表达mGluR6 48h后,大鼠NSCs细胞早凋和晚凋均显著下降;沉默mGluR6显著诱导大鼠NSCs的早凋和晚凋。结论:mGluR6可促进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抑制NSCs凋亡。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究海莲叶提取物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先通过实验证实海莲叶提取物可对患者的胃癌细胞SGC-7091、MGC80-3可起到促进作用,应对实验小鼠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随后对小鼠注射海莲叶提取物,观察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随后对药物的毒性进行分析。结果:给药组与溶媒对照组急性毒性反应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莲叶提取物可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均已经在实验中得到了证实,海莲叶提取物可明显降低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43.
44.
45.
目的探讨miR-138介导ERK和AK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A549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NSCLC细胞株A549分成Az组、Am组和Ay组,Az组A549细胞转染空载体,Am组转染miR-138-mimics,Ay组转染miR-138-inhibitions,采用RT-PCR法检测miR-138、ERK和AKT mRNA水平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ERK和AKT蛋白,分别用Transwell法和MTT法检测A459细胞的迁移和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A549细胞凋亡程度。结果 RT-PCR检测三组miR-138、ERK和AKT mRNA水平变化:Ay组ERK和AKT mRNA水平变化最高,Az组其次,Am组最低; Am组miR-138水平变化最高,Az组其次,Ay组最低(均P <0. 05)。Westernblot法检测三组ERK和AKT蛋白表达:Ay组ERK和AKT蛋白表达最高,Az组其次,Am组最低(均P <0. 05)。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组A549细胞凋亡程度:Am组A549细胞凋亡最多,Az组其次,Ay组最低,Am组A549细胞凋亡数量较Ay组多,说明A549细胞凋亡随miR-138水平增加而上升(均P <0. 05)。Transwell检测三组A549细胞迁移能力:Ay组癌细胞迁移能力强,显微镜下细胞数量多,Am组癌细胞数量较Az组少,迁移能力较弱(均P <0. 05)。MTT检测三组A549细胞增殖能力:Ay组细胞增殖能力最高,Az组其次,Am组最弱(均P <0. 05)。结论 miR-138在NSCLC细胞株A549的迁移和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过表达可调控ERK和AKT信号,抑制细胞迁移和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海南地不容(Stephania hainanensis H.S.Lo et Y.Tsoong)生物碱对人肝癌细胞Hep G-2、乳腺癌细胞MCF-7、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筛选出有效的抗肿瘤化合物以及其敏感细胞株;分析其生物碱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海南地不容生物碱对人肝癌细胞Hep G-2、乳腺癌细胞MCF-7、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海南地不容生物碱抗肿瘤活性的基本构效关系。结果MTT结果显示荷包牡丹碱、氧化克班宁、去甲荷包牡丹碱和克班宁对人肝癌Hep G-2、乳腺癌MCF-7和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值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各给药组分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阳性对照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海南地不容生物碱结构中的1,2-亚甲二氧基、N-亚甲基等取代基以及其化学结构的平面性对其抗肿瘤活性有重要影响。结论海南地不容中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的生物碱为荷包牡丹碱、氧化克班宁、去甲荷包牡丹碱和克班宁,其敏感细胞株均为乳腺癌细胞MCF-7;通过分析海南地不容生物碱的结构和抗肿瘤活性的关系,初步明确了其抗肿瘤活性可能与其结构易于抑制DNA拓扑异构酶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7.
48.
摘要:目的:探讨百合总皂苷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调节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及侵袭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阴性对照组不进行处理,阳性对照组给予浓度为1.6μg·L-1的顺铂,百合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浓度为200,100,50 mg·L-1的百合总皂苷后继续培养48 h,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情况,同时检测VEGF受体2(VEGFR2)、Akt、磷酸化Akt(p-Akt)、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各组LNCaP细胞Akt蛋白变化不显著(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LNCaP细胞增殖率、侵袭数、VEGFR2、p-Akt和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凋亡率、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给予百合总皂苷干预后,LNCaP细胞增殖率、侵袭数、VEGFR2、p-Akt和Bcl-2蛋白表达均较阴性对照组降低(P<0.05),凋亡率、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均较阴性对照组升高(P<0.05),且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但效果不如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百合总皂苷通过抑制VEGF/Akt信号通路,抑制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和侵袭,可能是前列腺癌治疗的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中胎盘外泌体对滋养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3 月至2019 年4 月间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50 例诊断为GDM患者(GDM组),另选取50 例正常孕产 妇作为对照组。分离纯化GDM组和对照组孕产妇外周血血浆中的胎盘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的形 态,纳米粒径分析检测外泌体的直径,免疫印迹检测外泌体标志性蛋白CD63、TSG101 及胎盘标志性分子胎盘 碱性磷酸酶(PLAP)的表达。PKH67染色后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体外培养滋养细胞系对外泌体的摄取情况; 应用MTT实验检测外泌体对滋养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外泌体对滋养细胞周期的影响,Annexin V-FITC/PI 双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外泌体对滋养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从外周血中分离获得了胎盘外 泌体,形态呈典型的杯状或双凹状,直径为40 ~ 120 nm,CD63、TSG101、PLAP 表达呈阳性;与对照组相比, GDM组胎盘外泌体以浓度依赖性促进滋养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进展,并抑制滋养细胞的凋亡。结论:GDM中 胎盘外泌体可能通过促进滋养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进展,抑制滋养细胞凋亡等参与GDM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0.
《微循环学杂志》2021,(1):33-33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开发了一种可以长时间不间断捕捉细胞增殖的新技术--ProTracer,该技术既可以在长时间内不间断地追踪细胞增殖,又可以精准定位,追踪某一特定细胞类群(如肝细胞)的细胞增殖,让黑夜中只有被锁定目标的“星群”发光,而不是在满天繁星中找寻其中的一两颗。在小鼠实验中,他们利用这项技术,给增殖的肝细胞打上“唯一标记”,经过长达数周至数月的“密切”追踪,最终发现成体肝脏中新生肝细胞主要来源于肝小叶中间区域的肝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