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18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密闭舱室内爆炸致实验兔损伤的伤情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 按1∶1比例建造多舱室船舶模型并模拟内部典型结构,舱室内实验动物共计76只兔.按照先实弹后裸弹、先小口径后大口径的顺序分为4组,然后实验动物按不同舱室以及机柜前后(按相对爆源位置定义前后)随机分为5个亚组.采用两种口径实/裸弹分别于舱室内部引爆,观察实验动物死伤情况.结果 整体死亡率为59.2%.实弹组死亡率(63.2%)与裸弹组死亡率(55.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4);大口径组死亡率(73.7%)高于小口径组死亡率(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小口径弹药爆炸中各舱室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28);大口径弹药爆炸中,各舱室死亡率不全相等(P =0.000),其中当舱死亡率最高,之后分别是邻舱和隔舱.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冲击波和爆炸破片导致的重要脏器的损伤.结论 船舶多舱室结构中,舱室整体结构及内部机柜在一定范围内对舱室内人员有明显的防护作用.大口径弹药爆炸的伤亡率明显大于小口径弹药爆炸,实弹与裸弹的致伤类型及死亡率未见明显差异.以上伤情特点为密闭舱室爆炸时内部人员的防护及救治提供了一个新的尝试方向.  相似文献   
32.
隐性脊柱裂及腰骶常见伴发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脊柱裂是腰骶部常见畸形,其临床意义不十分明确,常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常伴有腰骶部色素沉着、毛发及腰骶部皮肤陷窝等局部皮肤改变. 伴发的畸形有:短腰畸形、脊髓低位、脊髓栓系、脊髓纵裂、脊髓空洞症、椎管内外脂肪瘤、椎管内皮样囊肿、椎板缺如、棘突缺如、棘突畸形等.移行椎也是其常见伴发畸形. 通过X线及MRI等检查,通常可以明确诊断腰骶部畸形. 一般病例勿需治疗,症状轻微者应强调腰背肌锻炼;症状重并已影响正常工作、生活者应先做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隐性脊柱裂合并其他腰骶部畸形,需按专科疾患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33.
沈氏经椎弓根内固定装置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本组使用沈氏经椎弓根内固定装置共治疗胸腰段脊柱损伤104例。其中男82例,女22例。年龄16~68岁,平均38岁。伴有脊髓神经损伤73例(70.2%)。随访时间6~54个月,平均26个月。治疗结果,后凸畸形角由术前27.6°矫正到术后4.4°,矢状面水平位移由术前31.2%纠正到术后0%,压缩椎体高度由术前的52.9%恢复到术后的96.4%。椎管矢状径和面积分别由术前的11mm和1.2cm2恢复到术后的14.4mm和1.8cm2(P<0.05)。不完全截瘫组术后神经功能有Frankel一级以上改善的为90.6%。临床疗效表明沈氏装置是胸腰段脊柱损伤可选择的良好内固定之一。  相似文献   
34.
病灶彻底切除椎间融合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80,自引:4,他引:76  
目的观察病灶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全组78例,男36例,女42例;年龄15~72岁,平均47岁。病变部位颈椎7例,胸椎29例,腰椎34例,腰骶椎8例。病变涉及2个节段29例,3个节段41例,4个节段以上8例。术前后凸畸形成角为13°~92°,平均34°。手术采用病灶彻底切除一期椎体间植骨融合,使用自体肋骨22例,髂骨44例,髂骨加肋骨12例。结果平均随访5.5年,优良率为98.7%,植骨融合率为97.4%,术后后凸畸形成角为5°~62°,平均22°。结论病灶彻底切除椎体间一期植骨融合,有利于恢复脊柱的即刻稳定性,骨融合率高,可纠正及预防脊柱后凸畸形,减少晚期腰背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35.
猴自体椎间盘移植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观察了猴自体椎间盘移植术的不同时期间盘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大体形态移植间盘髓核的含水景减少,呈较粘稠胶状,光镜下纤维环和终板软骨结构无明显变化,髓核中有部分细胞退变,同时亦有成软骨样纤维细胞再生。透射电镜发现间盘髓核中仍有脊索细胞存在,移植后不同时间组髓与纤维环中均可见部分细胞变性坏死。本实验成功地建立了椎间盘移植动物模型,为进上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6.
髌骨骨折的治疗有包膝器、“井字”或“十字”包扎固定、石膏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及髌骨全切或部分切除等,各种方法治疗效果不尽相同。本文就我院1975~1956年收治的50例髌骨分离性骨折应用髌骨部分切除术治疗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出症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5年7月手术治疗的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9例,其中应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2例、椎板开窗手术37例。分别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术前术后JOA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结果]椎间盘镜组和椎板开窗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优良率93.7%和91.9%,无显著性差异,同时两组患者术后腿痛缓解无显著性差异;而两组患者在术后腰痛VAS评分、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椎间盘镜组要明显优于常规椎板开窗组。[结论]两种术式都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但MED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早期康复快,术后遗留腰痛较轻。  相似文献   
38.
椎间盘移植实验──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在6只猴体上制备自体椎间盘移植模型,观察术后不同时期生理载荷下屈伸活动时移植椎间盘的刚度(stiffness)变化。结果表明:术后2月,移植的L3~4椎间盘在整个屈伸活动中较上、下正常对照椎间盘的变形增大;术后4月,移植椎间盘变形接近正常对照椎间盘;术后6月,移植椎间盘刚度明显恢复。实验结果提示术后早期有腰椎节段性不稳倾向,中晚期稳定性恢复,移植椎间盘可满足生理活动功能需要。  相似文献   
39.
椎间盘摘除术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本实验研究应用Elite三维立体摄像运动分析系统观察一个节段和多个节段椎间盘摘除对整个腰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L4~5椎间盘摘除术后于屈曲30°时,L4~5水平位移(Tz)及旋转位移(Rx)有明显增加。L4~5及L5~S1椎间盘同时摘除术后于屈曲10°时,不但L4~5及L5~S1节段Tz和Rx显著增加,同时亦有相邻的L3~4节段活动显著增加。实验结果提示,椎间盘摘除术后,特别是多个椎间盘摘除术后,有导致腰椎在生理活动范围内出现手术节段及相邻节段不稳的倾向。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组织工程髓核原位植入椎间盘的形态与运动学变化。方法以beagle犬髓核细胞-PLGA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复合物。12月龄beagle犬18只随机分为A、B、C组,各6只,A组行L4~5髓核摘除术、B组行L4~5髓核摘除+空白支架植入术,C组行L4~5髓核摘除+髓核细胞-PLGA支架复合物植入术。术前、术后及实验犬处死前行腰椎正侧位及过屈过伸位X线片检查;术前及处死前行腰椎MRI平扫检查,测量术后椎间隙高度及MRI髓核信号。结果术后A、B组实验犬椎间隙高度降低均〉1 mm,C组椎间隙高度降低〈0.8 mm;术前实验犬L4~5椎间盘活动度为5.78°±0.95°,术后A组为9.56°±0.87°、B组为10.17°±0.37°、C组为8.38°±0.45°,C组与A、B组相比,P均〈0.05;手术节段髓核信号比灰度值A组为0.15±0.06、B组为0.13±0.04、C组为0.24±0.06,C组与A、B组相比,P均〈0.05。结论髓核细胞-PLGA支架复合物能较好地维持椎间盘节段高度、髓核含水量及节段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