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能切除的肝癌术中治疗模式的探讨(附200例随访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64年4月~1993年7月对200例不能切除的肝癌术中应用多种模式治疗。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Ⅰ组:115例单纯作肝动脉插管化疗(HAI),其1、2年生存率分别为10.4%和1.7%,仅1例生存65个月;Ⅱ组:85例术中作肝动脉栓塞化疗(HACE)和加用肝动脉结扎(HAL)或伴有微波刀肿瘤固化(MIC)、或伴用纯酒精肿瘤内注射(EIT)的多模式治疗,其中1、2、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4.1%、21.2%、12.0%和6.7%,5例仍生存41~63个月,6例肿瘤缩小后获二期切除。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对不能切除的肝癌术中采用多模式的治疗,是延长其生存率的有效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多模式的治疗原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
肝切除术中肝储备功能评估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功能衰竭是肝切除术常见的死亡原因[1]。我们提出一种评估肝储备能力的方法,简单、实用,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对1992年6月~1998年6月在本科住院的351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非肝细胞性肝癌病...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肝癌组织及其引流区域淋巴结(TDLN)中表达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999年1月-2007年11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冶中心肝胆科行肝癌切除及淋巴清扫,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细胞性肝癌,且淋巴结阴性的患者93例.所有患者随访至2008年8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榆测肿瘤组织及TDLN中IDO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肝癌组织中,IDO主要在肿瘤细胞胞质中表达;20例IDO高表达者1、3年生存率为76.5%、38.7%,73例IDO低表达者1、3年生存率为86.2%、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在无转移癌的TDLN中,IDO阳性细胞在皮质淋巴窦区、皮质滤泡间区、副皮质区以及髓质区内成簇分布,其表达与肿瘤组织IDO表达无相关性.35例TNLN中IDO高表达者1、3年生存率分别是73.8%、41.9%,58例TDLN中IDO低表达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89.0%、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显示TDLN中的IDO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IDO在TDLN中表达,与肝癌组织IDO表达无相关性,是影响患者预后判断的一个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4.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肝癌组织中SYK(L)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以及细胞学实验等方法,探讨SYK(L)对肝癌侵袭与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11例肝癌组织及其匹配癌旁肝组织中SYK(L)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细胞学实验检测SYK(L)对肝癌细胞侵袭性的影响;并在临床标本中进一步验证SYK(L)与MMP9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211例肝癌组织中SYK(L)表达(41.2%, 87/211)低于癌旁肝组织(92.4%, 195/211) (P < 0.001);肝癌SYK(L)表达与术前AFP水平(P = 0.012)、肿瘤直径(P = 0.034)、卫星结节 (P = 0.015)、血管侵犯(P = 0.003)和细胞分化程度(P = 0.005)相关。Transwell小室侵袭性实验提示SYK(L)可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且半定量RT-PCR检测发现SYK(L)可下调MMP9和MMP2 mRNA的表达水平。在211例肝癌组织中,SYK(L)与MMP9表达存在显著负相关(r = - 0.601, P < 0.001)。【结论】肝癌中SYK(L)蛋白表达降低;SYK(L)可能通过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抑制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脾酪氨酸激酶 (SYK) 有两种蛋白异构体的存在,全长型SYK(L)和缩短型SYK(S),两者在恶性肿瘤中功能不同;肝癌中SYK(L)功能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定制的SYK(L)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检测其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YK(L)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关系。 【方法】 定制SYK(L)的特异性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62例肝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其癌旁肝组织SYK(L)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患者术后生存的关系。【结果】 定制SYK(L)抗体的特异性良好;肝癌组织中SYK(L)阳性率为64.8% (105/162),低于癌旁肝组织98.1% (159/162)(P < 0.001);SYK(L)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有无卫星结节和血管侵犯相关(P < 0.05)。肿瘤中SYK(L)蛋白阳性表达肝癌患者的术后无复发生存与总体生存明显长于阴性表达者(P < 0.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SYK(L)表达状态是肝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与总体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 < 0.001)。【结论】 肝癌组织中SYK(L)蛋白表达减低,与肿瘤分化、侵袭转移和预后相关;SYK(L)可作为判断肝癌患者预后的有效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6.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型苯二氮类受体(PBR)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情况以及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检测109例肝细胞癌组织中PBR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PBR蛋白在109例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有68例(62.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BR蛋白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包膜、卫星结节灶和血管侵犯相关(P<0.05)。PBR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皆较阴性者短。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BR蛋白表达水平是肝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具有预后预测意义。【结论】PBR蛋白在肝细胞癌组中表达增加,且与肿瘤恶性程度和侵袭转移能力相关;PBR蛋白可作为对肝癌患者预后评估的独立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尝试描述华南地区多原发癌合并肝癌患者的诊断时间间隔及好发部位,以帮助诊断策略的建立?【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原发性肝癌伴肝外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时间间隔?肝外恶性肿瘤发病部位?【结果】 18位患者肝癌先于肝外恶性肿瘤而诊断(H-O组),剩下50位患者肝外恶性肿瘤先于肝癌(O-H组)?平均确诊首发癌及继发癌的时间间隔为3年(0 ~ 18.7年)?时间间隔在O-H组与H-O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50)?肝外恶性肿瘤包括鼻咽癌,结直肠癌,肺癌,皮肤癌,胃癌,食道癌,宫颈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口腔癌,膀胱癌,肾癌以及非霍奇金淋巴瘤?最为常见部位为鼻咽?结直肠?肺,其中H-O组好发部位依次为肺?鼻咽部及胃,O-H组好发部位依次为鼻咽?结直肠及皮肤?【结论】 加强术后定期复查,特别是在最初5年内;注意鼻咽?胃肠道等高发部位的筛查,对低发部位更重视临床细节的分析和新检查手段的应用,均有助于多原发癌合并肝癌患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肝切除、原位肝移植及射频消融三种疗法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以便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选择恰当的方法.方法 广州市三家医院近5年来采用射频消融、肝切除及原位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1198例.接受上述三种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分别分为三组,Ⅰ组为小肝癌组,Ⅱ组为大肝癌无血管侵犯组,Ⅲ组为大肝癌并血管侵犯组.分别比较三组间1、2、3年治疗后生存率,3年肿瘤复发率;并对接受上述三种疗法各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符合米兰标准的小肝癌患者行肝移植较肝切除3年生存率高(P<0.05),复发率低(P<0.05);射频消融者3年生存率及复发率均比肝切除好(P<0.05);射频消融的疗效及复发率与肝移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接受射频消融及肝切除者肝功能绝大部分为Child A级,而肝移植者大部分为B及C级(P<0.01).超出米兰标准的大肝癌进行肝移植、肝切除或射频消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移植的3年复发率偏低(P<0.05).结论 对于符合米兰标准的小肝癌患者,肝移植的中远期疗效优于肝切除;射频消融(3 cm以下肿瘤)疗效比肝切除好;射频消融的疗效及复发率与肝移植相当;但接受射频消融及肝切除者肝功能绝大部分为Child A级,而肝移植者大部分为B及C级.因而小肝癌合并肝功能不全者或衰竭者肝移植应为首选.超出米兰标准的大肝癌进行肝移植、肝切除或射频消融效果差别不大,但肝移植三年复发率偏低,在供肝短缺的情况下不主张首选肝移植.
Abstract:
Objective Partial hepatectomy,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were compared to select the most suitable method for HCC. Methods 1198 patients with HCC in 3 hospitals in Guangzhou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group Ⅰ , small HCC; group Ⅱ > HCC without vascular invasions and group Ⅲ , HCC with vascular invasion. The patients either received partial hepatectomy, transplantation or ablation. The 1-, 2- or 3-year survival rates, the 3-year recurrent rates and Child-Pugh grades in the 3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For small HCC,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3-year survival rate (P<0. 05) and a significant decease in the recurrent rate (P<0. 05) in patients who received transplantation, compared with those who received hepatic resection. Patients who received ablation had a higher 3-year survival rate and a lower recurrence (P<0. 05)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who received hepatectom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 05) between transplantation and ablation, but there were more Child A patients who received hepatectomy and ablation, and more Child B and C patients who received transplantation. For advanced HCC,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t in the 3-year survival rates for the 3 therapies, but the 3-year recurrence was lower (P<0. 05) in the transplantation group. Conclusions For small HCC, superiority of transplantation versus resection was obvious. Ablation (diameter <3 cm) was also superior to resection, whereas ablation was as effective as transplantation. There were more Child B and C patients in the transplantation group than the ablation and resection groups. Therefore, small HCC with hepatic decompensation should receive liver transplantation. Transplantation was advantageous in having less tumor recurrent bu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3 therapies for advanced HCC.  相似文献   
29.
30.
肝癌染色体DNA拷贝数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人肝癌染色体DNA的丢失和增加的状态及其在肝癌临床病理及预后中的意义,并为寻找肝癌相关基因提供线索。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肝癌标本31例,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方法对肝癌染色体DNA拷贝数进行检测,同时进行病理观察和随访。结果在染色本DNA拷贝数的增加中,以1q的频率最高(83.9%),其次为8q(61.3%)在染色体DNA的拷贝数的减少中,以16q的频率最高(77.4%),其次17p(61.3%)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