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5篇
医药卫生   13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索胆胰疾病的ERCP胆树形态表现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胆胰疾病患者190例ERCP术后胆树形态、肝内外胆管扩张的影响因素及与胰胆疾病的关系.结果:经ERCP检查的190例患者中,4例未成功,38例不具备完整的胆树形态,148例具有完整胆树的形态,其中正常胆树18例,见于无胰胆病患者及慢性胰腺炎患者.表现为冬眠树形态的15例,胆总管平均直径1.41±0.25 cm,多见于胆总管结石平均直径为0.69±0.22 cm的患者;表现为青柳树形态的56例,胆总管平均直径1.69±0.39 cm,结石平均直径为1.32±0.44 cm;枯树枝状胆树36例,胆总管平均直径1.80±0.47 cm,多见于结石平均直径为1.33±0.46 cm的患者,少见于下段胆管癌和下段炎性狭窄者.软藤状胆树17例,常见于下段胆管癌和胰头癌患者,胆总管平均直径为2.35±0.62 cm.不规则型6例,胆总管平均直径1.70±0.27 cm,无优势病种.结论:胆树形态与胰胆疾病及严重程度有关,胰胆疾病的性质及部位决定了胆总管直径及扩张程度,通过胆树形态可初步判断疾病性质.  相似文献   
102.
结肠黑变病22例内镜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结肠黑变病的相关致病因素。方法 对经结肠镜检出的22例结肠黑变病的临床资料、镜下表现及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中14例便秘,13例有服用泻药史,病变累及全结肠者14例,并发结直肠息肉7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结论 结肠黑变病主要与便秘、滥用泻药外,可能与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也有关。  相似文献   
103.
搞好物理诊断学教学的四大要点及三点建议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物理诊断学是医学生从基础到临床的一门桥梁课 ,构架桥梁成功与否 ,直接影响临床课程的学习效果和今后学生做临床医生的水平。因此 ,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是教学组最关心的问题。一方面要把握教师活动、教学手段、教学组织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了解该学科的特点 ,指导学生如何学习。通过展示物理诊断学的教学流程 ,学生可以明确课程进展以及各阶段学习任务。讲清学习物理诊断学要求掌握的三件事 ,问诊、查体、写病历就是关于症状、体征和病历的三个问题。掌握基本概念及要点 ,注意区分容易混淆的体征。熟悉正常人体标准及正常值 ,按规定的检体顺序和手法标准完成实习课 ,弄清体征的临床意义。按病历格式要求认真完成查体记录 ,是养成书写标准病历的基础。熟知和掌握这些要点 ,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 ,胸有成竹地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生豆浆对小鼠试验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左旋精氨酸法诱导小鼠急性胰腺炎(AP)模型,将造模后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单纯模型组38只,生豆浆组48只,熟豆浆组48只,白开水组48只.分别测定各组血清淀粉酶活性,并计算各组在各个时间点的累积死亡率.结果:生豆浆组的血清淀粉酶明显低于熟豆浆组和白开水组(P﹤0.05).在72 h和7 d的治疗时间内,生豆浆组的小鼠各个时间点的累积死亡率大部分都明显低于其他各组.结论:生豆浆能够明显降低AP小鼠的血清淀粉酶活性及小鼠死亡率.生豆浆对AP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和大豆异黄酮等抗炎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05.
模拟定位机是肿瘤放疗定位的专用X线诊断机 ,与其它X线机相比 ,其运动部分功能相对比较多而且复杂 ,同时精度要求高 ,因而出现的故障也比较多 ,作者曾经介绍过这方面检修实例〔1〕,这几年 ,我院的BMD - 1型模拟定位机在运动部分又出现故障五例 ,现将检修过程列举如下 ,请同行指正。故障一 :开机时 ,用操作台或手控盒对床向下运动操作时 ,完全失控 ,床该降而不降 ,反而向上。检修 :床的上下控制是由Q7、K2 2 、K2 3控制 ,先查Q7,Q7供电正常 ,按床向上按钮 ,K2 2 (CZH)吸合 ,床上升正常 ,再按床降按钮 ,K2 3(CZL)吸合 ,床有…  相似文献   
106.
放疗配合化疗治疗64例中晚期食管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放射治疗配合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2 4例中晚期食管癌 ,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 :单纯根治性放射治疗组 (以下称单放组 )和根治性放射治疗配合化疗组 (以下称综合组 )。单放组共 6 0例 ,采用常规设野放疗 ,照射剂量为 6 5~ 70Gy。综合组共 6 4例 ,放疗方法同单放组 ,化疗采用DFP方案(DDP 2 0mg/次静脉点滴 ,第 1~ 5天 ;5~FU 75 0mg/次静脉点滴 ,第 1~ 5天 ;平阳霉素 16mg肌注 ,第 1、3、6天给药 ,2 1天为 1周期 )或DF方案 (DDP 30mg/次静脉点滴 ,第 1~ 5天 ;5 FU 10 0 0mg/次静脉点滴 ,持续 8小时以上 ,第 1~ 5天 ,2 8天为 1周期 )。两个组均随访 5年 ,失访 9例 ,随访率 92 .7%。结果 :原发灶的近期疗效综合组好于单放组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灶的近期疗效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综合组与单放组一、三、五年生存率分别为 6 4.7%、41.2 %、18.9%和 43.1%、2 1.5 %、9.2 %,综合组一、三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放组 (P <0 .0 5 ) ,且无严重毒副反应。远处转移率综合组明显低于单放组 (P <0 .0 5 )。结论 :放射治疗配合化疗优于单纯放射治疗 ,可明显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7.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时间分布与肝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肝硬化门脉压力波动失去了正常的生理节律 ,在夜间逐渐增高并于 2 4 :0 0达到最高 ,该研究探讨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时间分布特点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该院 1998~ 2 0 0 1年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 136例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统计内镜确诊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和门脉高压性胃病所致出血的次数 ,分析不同病因和Child -Pugh分级与不同的时段B1(19:0 0~ 2 4 :0 0 ) ,B2 (2 4 :0 0~ 9:0 0 )和B3(9:0 0~ 19:0 0 )出血的次数的关系 ,出血时间定义为出现呕血或黑便的时间 ,不同时段率的比较采用 χ2 检验。结果 :共有 198次上消化道出血胃镜证实因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或门脉高压性胃病引起 ,其中 135 (6 8.2 % )次表现为呕血 ,6 3(31.8% )次表现为黑便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其中B1时段为 110 (5 5 .6 % )次 ,B2时段为 5 2 (2 6 .3% )次 ,B3时段为 36 (18.2 % )次 ,B1时段出血次数显著多于B2和B3时段 (P <0 .0 1) ,31(2 2 .8% )例ChildA级患者出血 4 0 (2 0 .2 % )次 ,5 2 (38.2 % )例ChildB级患者出血 6 6 (33.3% )次 ,5 3(39.0 % )例ChildC级患者出血 92 (46 .5 % )次 ,B1时段ChildC级出血 6 0 (5 4 .5 % )次 ,与ChildA ,ChildB级相比 ,  相似文献   
108.
钴治疗机旋转照射治疗中段食管癌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钴治疗机旋转照射治疗中段食管癌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旋转照射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较固定照射具有剂量分布均匀、治疗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电针对应激大鼠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 (MDA)和前列腺素 E2 (PGE2 )的影响 ,以探讨电针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 将 72只大鼠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 ,应激组和电针组 ,每组再按实验时间 1,3和 5d平均分为 3小组 (每小组 8只 ) .利用生化法和放免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 SOD,MDA和 PGE2 含量并计算各组溃疡指数 (UI) .结果 应激组较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浆 SOD明显下降 (17.0± 2 .9)μmol· L- 1 → (11.9± 3.4)μmol· L- 1 ,MDA明显上升 (4 .85± 2 .38) μmol· L- 1→ (7.5 6± 2 .48)μmol· L- 1 ,PGE2 明显下降 (2 .74± 0 .77) ng· L- 1 → (1.5 4± 0 .2 5 ) ng· L- 1 ,P<0 .0 5 .UI明显上升 (1.1± 0 .4)→ (2 8.0± 4.1) ,P<0 .0 1.电针组较应激组血浆 SOD明显上升 (11.9± 3.4) μmol· L- 1→ (17.7± 4.8) μm ol· L- 1 ,MDA明显下降 (7.5 6± 2 .48) μmol· L- 1→ (4 .14± 1.78) μm ol· L- 1 ;PGE2 明显上升 (1.5 4± 0 .2 5 ) ng· L- 1 → (3.2 1± 0 .38) ng·L- 1 ;UI明显下降 (2 8.0± 4.1)→ (19.0± 2 .3) ,P<0 .0 1.电针组 PGE2 实验 5 d组较实验 1d组明显上升 (3.2 1± 0 .38) ng· L- 1 → (4 .5 2± 1.0 6 ) ng· L- 1 ,P<0 .0 5 .结论 电针对  相似文献   
110.
电针调控大鼠胃酸分泌的机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胃酸分泌的调控机制 .方法  75只 SD大鼠随机分为 5组 ,在清醒状态下针刺双侧足三里穴 ,以空白对照、非经非穴作对照 ,三阴交穴作经穴对照 .同步测定胃液量、p H值及胃液酸度 ,放免法测定血浆、胃液、胃粘膜胃泌素 (Gas)和表皮生长因子 (EGF)含量 ,透射电镜观察胃粘膜腺细胞超微结构 .结果 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后大鼠空腹胃液量明显减少 [(0 .30± 0 .11) vs(0 .6 3± 0 .12 )m L,P<0 .0 1],胃液酸度明显降低 [(30± 3) vs(4 1± 1)mmol· L- 1 ,P<0 .0 5 ],胃液 p H升高 .胃粘膜 Gas含量增多[(136± 17) vs(73± 4) ng· L- 1 ,P<0 .0 1],血浆 Gas含量下降 [(84± 2 2 ) vs (10 8± 30 ) ng· g- 1 ,P<0 .0 1],胃液 Gas无变化 ;胃液及胃粘膜 EGF含量显著升高 [(3.2± 1.1) vs(1.8± 0 .4) μg· L- 1和 (5 .1± 0 .8) vs(2 .4± 0 .4) μg· g- 1 ,P<0 .0 1],血浆 EGF无变化 .胃壁细胞泌酸小管不扩张 ,小管泡充盈不足 ,且数量不减少 ,非经非穴组及空白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 .结论 电针足三里穴抑制大鼠胃 G细胞Gas释放 ,降低血浆 Gas,增加胃粘膜、胃液 EGF含量 ;电针足三里可改变胃壁细胞超微结构 ,抑制胃壁细胞泌酸小管功能、降低胃酸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