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3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脑出血后血肿扩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出血后血肿扩大是一种重要的临床现象 ,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文章对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判定标准、发生率、危险因素及与神经症状加重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并简要介绍了相应的防治进展。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脑脊液肿瘤标志物在脑膜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脑膜癌病组(MC,21例)、结核性脑膜炎组(TBM,72例)和原发颅内肿瘤组(PTT,23例).MC组分腺癌组(13例)和非腺癌组(8例)两个亚组.采用罗氏E17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上述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的CEA、CA125、CA15-3、CA19-9、CA72-4、CYFRA21-1、AFP和NSE含量.结果 MC组脑脊液CEA、CA125、CA19-9和CYFRA21-1含量均显著高于TBM和PTT组.MC组血清CEA、CA125、CA153、CA199和AFP含量均显著高于TBM和PTT组.腺癌组脑脊液CEA与CA15-3含量均显著高于非腺癌组,两组间血清肿瘤标志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脊液CEA、CA125、CA15-3、CA72-4和CYFRA21-1含量与其血清中的含量呈正相关(P<0.05),脑脊液CA19-9含量与病程呈正相关(P<0.05),年龄与各项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脑脊液肿瘤标志物可以早期诊断脑膜癌病,尤其是CEA、CA125、CA19-9和CYFRA21-1更具价值,CEA和CA15-3可作为腺癌和非腺癌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53.
47例结核性脑膜炎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结核性脑膜炎误诊病例的统计和分析,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认识,对临床防止误诊漏诊结核性脑膜炎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解放军总医院1994年1月~2009年6月间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167例住院患者中早期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造成误诊的原因。结果 47例早期被误诊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6.84±16.41)岁。亚急性起病者10例,急性起病者8例。首发症状为头痛和发热者41例(87.2%),病程中症状出现率依次为:高热35例(53.3%),运动障碍者13例(27.7%),颅神经受损11例(23.4%),意识障碍或精神症状7例(14.9%),大小便失禁1例(2%)。颅压升高者占51.1%,WBC增高占96.7%,多呈非化脓性改变,蛋白升高占86.7%,葡萄糖降低仅占50%,氯化物降低占53.3%。PPD试验阳性率8/23。MR检查脑膜强化15例,脑积水7例,脑梗死14例,2例发现结核瘤,4例发现脊髓病灶。39例病情逐渐好转,2例病情反复,5例自动出院,死亡1例。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由于临床症状、脑脊液及影像学表现等不典型,极易误诊,需分析多次脑脊液变化趋势,结合影像学,对于疑诊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对减少误诊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摘要:目的对比家族性及散发性伴镶边空泡远端肌病(DMRV)患者的临床病理、辅助检查及随访结果,探讨该病在中国
人群中的特点。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1986~2010年临床病理诊断为DMRV的33例散发性和4例家族性患者,对其临
床病理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散发性与家族性DMRV患者间就诊年龄、发病年龄、病程无显
著差异(P>0.05);两组起病形式及受累肌群类似,但散发性患者特殊体征较家族性患者多;肌酶多为轻到中度增高,家族
性患者血肌酶较散发性者显著增高(P<0.05),但病程长短与肌酶高低无相关性(P>0.05);病理表现一致,Gomori染色可
见镶边空泡、包涵体且无炎性细胞浸润;29例进行随访,相同病程两组患者间无明显差别。随访发现病情呈缓慢加重发
展,严重降低生活质量,但对寿命无明显影响。结论中国DMRV患者临床、病理表现及辅助检查与日本报道基本一致,
呈慢性加重病程,10年左右需轮椅代步,无有效治疗手段;散发患者中有儿童早期起病者,且体征较家族性患者多。  相似文献   
55.
C5b-9也称膜攻击复合物,是补体系统经经典、旁路和凝集素三条途径激活后形成的共同末端效应产物.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发现沉积于细胞表面的C5b-9能刺激多种细胞的多种生物学活性改变,包括产生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并诱导膜蛋白表达等,C5b-9的这种细胞刺激效应在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程进展中发挥作用,尤其是亚溶解型C5b-9,在炎症、神经系统疾病、肾脏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具有致病等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MMP-2、MMP-9基因mRNA 在豚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EAM)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组和EAM组.利用兔骨骼肌肌球蛋白加完全弗氏佐剂多次免疫豚鼠,同时联合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制成EAM模型,观察其临床表现、血CK、肌肉病理的改变;用RT-PCR 方法 检测10例EAM豚鼠肌肉中MMP-2和MMP-9基因mRNA的表达,以10 例正常豚鼠的肌肉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 (1)MMP-2、MMP-9基因mRNA在EAM组肌肉中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高( P<0.01).(2)EAM组血CK的含量与MMP-2、MMP-9基因mRNA在肌肉中的表达程度呈正相关(P <0.01).结论 MMP-2和MMP-9可能参与了EAM的发病.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糖尿病的慢性高血糖对血脑屏障(BBB)超微形态及其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建立高血糖模型。以透射电镜和免疫组化方法动态观察3天~8个月不同时程高血糖条件下,BBB超微结构的改变及其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结果高血糖大鼠3天~2个月时,BBB改变不明显,有少量ICAM-1表达;3个月时出现明显的BBB改变,ICAM-1大量表达;6~8个月时改变继续加重,ICAM-1仍保持明显表达,范围更广。对照组BBB无改变及内皮细胞ICAM-1无表达。结论长期高血糖能导致大鼠BBB形态异常和内皮细胞ICAM-1表达增加。后者可能是高血糖导致脑组织毛细血管结构及功能异常的重要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58.
130例幕上脑梗塞的临床和C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30例幕上脑梗塞病人的临床和CT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脑梗塞经CT证实动态发病为43%,静志发病为57%。脑梗塞在发病3~7天内CT检查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59.
The effect of RSM on cerebral infarction wasevaluated in 120 SD rats.Bilateral common carotidartery ligation was done in 86 animals,a sham opera-tion was done in 34 animals.Half an hour beforeligation 48 animals were given 10 gm/kg of RSM;38 animals were given the same volume of normalsaline.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re recorded forfive days.Of the saline-treated animals 57.9%(22/38)died,while 29.2% (14/48) of the animals treatedwith RSM died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Of the 48 RSM-treated animals only 4 (8.3%) re-mained in a comatose-like state after operation anddied without apparent recovery from anesthesia.Thenumber was 11 (28.9%) in the saline-treated group(P<0.05).Death of saline-treated rats most fre-quently occurred within the first 6 hours after theligation (13(?)38);the incidence of death in the samepostoperative period in RSM-treated animals wassignificantly less (3/48,P<0.01).No sham-operatedanimals died.The authors concluded that RSM isbeneficial in postischemic treatment of stroke.  相似文献   
60.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蒲传强  崔荣太 《人民军医》2006,49(10):605-606
疲劳综合征(fatigue syndrome FS)系指机体对外界反应过度而出现的一组神经、精神及肌肉受损症状群,包括急性疲劳与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后者已被公认为一种新的疾病,且大多数病人主要就诊于神经内科、风湿科及医学心理科。CFS系指持续6个月以上以严重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症状群。这种疲劳不能用体力活动或其他疾病解释,充分休息后不能得到缓解,造成病人日常活动能力下降。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精神疲劳(心理障碍)与肌肉疲劳两个方面。精神疲劳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性功能障碍、焦虑、抑郁、恐惧等;而肌肉疲劳则表现为周身不适、疲乏无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发热发凉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