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01篇
  免费   1090篇
  国内免费   687篇
医药卫生   25278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408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436篇
  2018年   475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342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1082篇
  2013年   813篇
  2012年   908篇
  2011年   1078篇
  2010年   1141篇
  2009年   1071篇
  2008年   1031篇
  2007年   1100篇
  2006年   1003篇
  2005年   1119篇
  2004年   1051篇
  2003年   941篇
  2002年   794篇
  2001年   711篇
  2000年   774篇
  1999年   833篇
  1998年   780篇
  1997年   807篇
  1996年   767篇
  1995年   681篇
  1994年   539篇
  1993年   447篇
  1992年   405篇
  1991年   336篇
  1990年   295篇
  1989年   253篇
  1988年   110篇
  1987年   135篇
  1986年   124篇
  1985年   112篇
  1984年   76篇
  1983年   71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46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25篇
  1960年   12篇
  1959年   8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31.
目的 研究注射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湖北监利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A、B、C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C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疗效相关指标,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氧化应激相关酶,包括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不良反应,包括出血、再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结果 C组患者首次治疗后2、6、12 h血管再通率较A、B组显著提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相关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C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A、B组,差异显著(P<0.05)。B、C组患者治疗后,SOD及GSH-Px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B、C组间无明显差异。C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A、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注射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血管再通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32.
阿司匹林是一种具有抗炎和抗血小板特性的环氧化酶抑制剂。近年来低剂量阿司匹林(low-dose aspirin,LDA)在产科及辅助生殖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尤其是用于预防子痫前期已被多个国家指南推荐。LDA主要通过抑制环氧酶活性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有效改善胎盘浅着床引起的胎盘灌注不良,在胎儿生长受限、早产、产科抗磷脂综合征、辅助生殖等领域的适用指征也逐渐拓宽。本文就LDA在产科及辅助生殖应用的指南推荐意见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33.
目的探讨膜诱导技术分期治疗成人长骨慢性血源性骨髓炎(CHO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采用膜诱导技术分期手术治疗的22例四肢长骨CHOM患者资料。男18例,女4例;年龄16~56岁,平均31.8岁;病程0.6~42.0年,平均18.4年;Cierny-Mader解剖学分型:Ⅰ型4例,Ⅲ型6例,Ⅳ型12例。患者一期彻底清创后放置抗生素骨水泥填充骨缺损;感染控制后二期取出骨水泥,植骨修复骨缺损。随访观察骨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和比较一期手术前、二期手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感染控制情况[包括局部红肿、流脓、疼痛等临床表现及血液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以评估疗效。结果一期清创后骨缺损的体积为54~176 cm^(3)(平均90.9 cm^(3))。所有患者术后获20~51个月(平均30.1个月)随访。均获骨缺损愈合,骨愈合时间4~11个月(平均6.6个月)。其中3例髂后上棘取骨处感染,1例供区疼痛,经对症处置后缓解。1例术后7个月摔倒,骨缺损部位骨折、钢板断裂,经再次手术后骨愈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伤口无红肿、流脓等症状,二期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白细胞计数[(5.70±1.57)、(5.65±1.58)×10^(9)/L]、CRP[(7.56±2.57)、(7.25±3.83)mg/L]、ESR[(9.64±2.90)、(10.55±5.23)mm/h]均较一期术前[(8.24±2.18)×10^(9)/L、(49.54±19.56)mg/L、(42.68±13.77)mm/h]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期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膜诱导技术分期治疗成人四肢长骨慢性血源性骨髓炎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实现骨缺损修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34.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PCNL)与输尿管软镜(FURS)治疗肾下盏小鹿角形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纳入并分析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43例肾下盏小鹿角形结石,其中PCNL治疗20例(PCNL组),FURS治疗23例(FURS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和术后住院天数等。 结果4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PCNL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长于FURS组(P<0.05);术后1~4 d PCNL组结石清除率85.0%,显著高于FURS组52.2%,术后4周及术后半年两组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URS组的二次干预率更高(P<0.05);两组在术后发热、出血及石街形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NL组的血红蛋白丢失量及术后止痛药使用率更高(P<0.05)。 结论PCNL与FURS在治疗肾下盏小鹿角形结石均安全、有效,两者远期疗效相当,但FURS比PCNL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35.
目的 观察清肾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合并脂代谢异常湿热证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CKD合并脂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肾颗粒口服,8周为1个疗程。采用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评价治疗前后肾功能改善情况;采用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 C)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脂代谢相关指标变化,采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功能状态及炎症反应,并比较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Cr、BUN、TG、Hcy、CRP水平显著降低,eGFR、HDL- C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SCr、BUN、TG、Hcy、CRP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eGFR、HDL- C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肾颗粒能够改善CKD患者肾功能、脂代谢及微炎症状态,有利于保护血管,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36.
以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N-苄氧羰基甘氨酰-L-脯氨酸为原料,首次合成了10个新型鬼臼毒素衍生物(Ⅲa~Ⅲi、Ⅳ),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确认。采用MTT法测试化合物Ⅲa~Ⅲi和Ⅳ对HepG2、THP-1、HeLa、MCF-7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Ⅲa对HepG2细胞的活性最突出,IC50达0.58 nmol/L。通过分子对接模拟技术进一步研究了化合物Ⅲa和FAPα酶的结合模式,Ⅲa可以与FAPα酶的多个位点产生相互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机制。  相似文献   
937.
<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具有灵敏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特点,被广泛用于临床上多种疾病的检查、诊断,但在标本的采集、试剂的质量、操作的程序、结果的判断等方面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多,而临床对血液检测的准确度和精确度要求较高,不允许有误差,否则将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为了确保安全用血,笔者就近年来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小结。  相似文献   
938.
在临床麻醉中,我们应用小剂量的阿曲库铵对抗琥珀胆碱的不良反应,在气管插管中取得了满意的肌松效果,减少了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9.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肾小管损害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于2002年9月~2003年9月在上海仁济医院进修期间,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干燥综合征肾小管损害3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0.
目的了解山东省2019-2020年分离株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及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采用单向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对2019-2020监测年分离的15株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进行抗原性分析;PCR扩增病毒的HA基因并测序,进行进化分析,以及糖基化位点、抗原变异位点、受体结合位点的变异分析。结果 2019-2020年流行株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均为疫苗株A/Brisbane/02/2018的类似株。HA基因均属于6B.1分支,毒株HA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当季疫苗株A/Brisbane/02/2018的同源性为98.5%~99.0%,与最新疫苗株A/Guangdong-Maonan/SWL1536/2019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3%~99.8%。所有毒株与当季疫苗株相比均出现了T185I位点变异。结论 2019-2020监测年度山东省流行的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与WHO推荐的疫苗组分匹配性良好,疫苗株推荐存在滞后性。HA基因与其编码的氨基酸持续变异,因此应加强对病毒变异的监测,为疫苗筛选及流感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