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5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4 毫秒
81.
82.
对105例癫痫患者进行了发作间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查,并对其中20例进行了发作期显像。与发作间期比较,发作期局部脑血流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经减影处理后可显示出致痫灶的具体大小及形态。以此结果指导手术,10例发作完全控制;6例发作减少75%以上;3例减少50%以上;1例无改善,总有效率达95%。术后半年对其中5例进行SPECT复查,并与术前发作间期进行减影处理,发现除皮质切除部位外,脑血流灌注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83.
24小时脑电监测与术中皮层电极在癫痫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24小时脑电与术中皮层电极(Electrocorticalgram,ECoG)在癫痫外科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例顽固性癫痫病人进行术前24小时脑电监测配合术中皮层电极探查,根据结果选择手术方式。结果 随访1~8年者共160例病人,其中发作消失100例(625%),明显减少(75%以上)32例(20.0%),减少(50%以上)20例(12.5%),无变化8例(5%)。总有效率为95%。结论 24小时脑电监测配合术中皮层电极探查,可以更精确痫灶定位。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提高手术疗效,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探讨用机械臂立体定向系统引导,行锁孔开颅切除脑内微小病变。术前将MRI扫描数据传入机械臂立体定向系统计算机工作站、行三维建模、标记靶点定位坐标数据及皮肤切口、颅骨钻孔角度、手术入路、靶点距切口的距离和病变的大小范围,术中机械臂立体定向引导下切除脑内微小病变.行机械臂立体定向引导下锁孔切除颅内微小病变9例;其中小脑膜瘤2例、小脓肿2例、囊虫胞囊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转移瘤1例、肉芽肿1例、金属异物1例。本组颅内微小病变及重要神经解剖结构定位准确,机测定位病灶误差很小,术中病变全部找到并完整切除,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无死亡和病残。提示由于手术导航系统的出现,机械臂立体定向系统的临床应用,使用锁孔开颅,能准确切除脑内微小病变。  相似文献   
85.
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手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作者应用CT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清除高血压脑内血肿50例,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12例。与同期手术的38例中青年组进行比较:手术死亡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术后并发症和术后CT检查脑室扩大,老年组多于中青年组,二者差异显著。作者认为采用本手术方法简便安全,创伤小,适合年老体弱病人。本文并对老年人脑出血的手术时机、生理特点、手术效果估价、手术操作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探讨药物难治性癫癎患儿在注射18F-DG药物时发生癫癎发作后所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显示局灶性高代谢灶的意义,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1例1岁零2个月女性患儿有发作性抽搐伴意识丧失13个月,智能发育落后于正常同龄儿童,视频脑电图显示左颁局限性癎样放电,MRI显示左侧颁叶局灶病变,在注射18F-DG药物时发生癫癎发作,斯时所查PET-CT显示左颁局灶性高代谢灶,因为与无创检查结果定位一致,遂行左侧颁叶后部癎灶切除术加中央前回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结果:术前服用抗癫癎药物状态下每日发作数10次,术后6个月患儿癫癎完全缓解,切除组织病理学提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IIb),手术后13d视频脑电图正常,6个月脑电图左侧额区尖波。患儿手术后6个月时智力有所进步,但仍落后于正常同龄儿。有文献显示在癫癎发作期注射18F-DG后PET在局灶性癫痂患者中一般显示局灶高代谢灶,并能定位政癎灶。结论:癫癎发作期注射18F-DGPET所显示的局灶高代谢区对致癎灶定位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应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应用CAS-R-2型无框架立体定向仪和CAS-BH5型机器人对22例患者进行颅内病变活检,获取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脑肿瘤16例;脱髓鞘病变1例;放射性脑坏死1例;炎性病变3例;1例未取得阳性病理结果,活检阳性率〉95.5%,2例并发颅内出血,无死亡病例。结论无框架立体定向活检术是一种明确颅内占位病变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的可靠方法,并能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它还具有微创、精确、安全、灵活、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完成高质量的定向活检术。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价术中3D超声神经导航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7~9月,应用SonoWand(MISON)超声神经导航系统进行术中导航2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3~59岁.病变部位:额叶4例,颞叶4例,额颞叶3例,额顶叶2例,小脑1例,多发病灶1例,脊髓病变2例,其他3例.病变性质:胶质瘤9例, 转移瘤2例,脑膜瘤2例,蛛网膜囊肿3例,透明隔囊肿1例,脑积水1例,脊髓软化灶1例,脊髓空洞症1例.结果:本组脑肿瘤13例,共14个病灶;全切除13个(92.9%)、次全切除1个(7.1%). 手术切口长度和骨瓣较常规开颅手术小.病灶邻近运动区的7例患者,5例术后肌力未受影响,2例出现一过性肌力下降,2周后恢复至术前水平.囊肿4例,引导神经内镜进行手术获得成功.脊髓病变2例,超声导航定位成功.1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经注册分流管,放置在理想位置.本组未发现应用超声神经导航系统导致手术并发症.结论:术中3D超声神经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准确、动态示踪、微侵袭、安全可靠等特点,具有术中实时超声扫描功能,解决了脑组织移位问题,有助于提高脑肿瘤的全切除率,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0.
自1991年1月至1994年1月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对241例脑深部或脑主要功能区病灶进行了活检手术。其中男153例,女88例;年龄平均34.8(5~70)岁。病变位于鞍区44例,基底神经核区43例,第三脑室后部35例,大脑半球深部55例,脑室内17例,颅内多发性病灶28例,脑干内6例,小脑半球13例。活检总阳性率为97.92%,肿瘤检出率为86.71%。3例并发颅内出血(1.24%),无手术死亡及其它严重并发症。认为CT引导的立体定向脑深部病变活检是一种明确颅内占位病变的组织学诊断并利于采取最佳治疗措施的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