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系统分析法、社会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和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训练体制、竞赛体制、体育管理体制以及有关社会学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特点及发展的规律为切入点,多角度、深层次分析了我国训练体制、竞赛体制、体育管理体制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以及相互关系。以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实践成功与不足的实例论证了体育与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建立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进而提出:树立现代化人才培养观;深化改革现行训练体制、加速学校化和社会化进程;完善竞赛体制、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优化体育管理体制;转变我国社会体育价值观是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我国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培养出发,对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抓住青奥会的契机,找出后青奥会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青奥会所引发的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反思,提出后青奥会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对策,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借鉴,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更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培养我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化提供了契机.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制约,在我国后备人才培养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杨再淮等从不同角度对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主要受到发展动力、市场保障、择业意向、升学意向、运动成绩、增进健康、家长态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不同层次利益整合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析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和转入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机制的不同特质,指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在转型期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利益分化加剧、协调各层次利益机制尚不健全的状况下,应以市场经济调节为主导,促使各方在后备人才培养中利益明晰化、市场化、制度化,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互协调的新的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放管服”视角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发展机遇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上述问题,发展机遇表现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传统管理思维定势获得突破、社会组织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机动作用凸显;即挑战表现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数量与项目上存在失衡、多元主体协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利益矛盾以及相关配套制度与监督制度建设不完善。提出相应优化路径:即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多项目、多主体的赛事体系;培育体育社会组织,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法律法规,规范监督环境。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分析与讨论我国自建国至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起步阶段、重构阶段、发展阶段以及培养模式由单一到多元的演变。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更多的由市场对资源起到基础性配置作用。论证总结出三种培养模式在市场的大背景下,与运动项目的市场前景、发展规律相适应,从理论上保证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从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三个方面阐述我国的体育强国之道,建议:坚持并完善举国体制,提高竞技体育队伍文化素质;树立科学发展观,妥善处理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关系;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才市场的发展,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市场提供了契机。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1.适应市场经济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建立随着我国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举国式”的竞技体育也开始发生变化,但由于项目的不同特点及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完全走出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绝大部分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由国家负担,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调控机制难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新形势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体教结合是目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人们在对其提出种种发展对策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体育后备人才的主体性及其特征.因此树立主体教育理念,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主体意识,也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环节.  相似文献   

10.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学训矛盾、社会环境、引进与培养、独生子女等是影响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青少年的训练与竞赛的管理社会化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必须遵循宏观和微观的原则,同时应确定青少年体育训练与竞赛社会化的管理目标体系;建立健全与青少年体育训练与竞赛配套的各种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目标市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再淮  项贤林  倪伟  金赟  周战伟 《体育科学》2006,26(4):14-20,79
运用人才学、市场学、运动训练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还远远没有满足青少年运动员及家庭的需求。通过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认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市场定位,首先是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二是满足家庭(个人)的升学需求;三是满足择业需求。对市场认同率较高的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可以率先进入市场运作。其他项目短期内未必急于进入市场运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结构优化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即竞技体育培养模式由"举国体制"向"院校化"的转变。然而,在两种管理体制相互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随之附带的问题。从系统论角度对这种制度交替时所带来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控制论的思维方式对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做以优化与控制,即"举国体制"与"院校化"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过程,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的多元化必然要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多元化。本文选取学校培养的运动员胡凯为案例分析,研究我国现在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要改变过去由国家全部承包下来的举国体制的培养方式,实现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体制,其中教育系统进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最主要的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我国运动训练理论与体系的发展变革,进一步发挥理论对实践的先导作用,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辩证思维等方法,对我国运动训练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提出了新世纪基本完成了运动训练理论量变的过程并孕育着质变的发端,新时代打下了运动训练理论质变的坚实基础,新变革将有力地推进运动训练理论质变并孕育新的一轮发展变化。特别指出了从自主创新上突破,发展具有自身特色与优势的运动训练理论的基本思想、基本问题和基本内容架构,对一般训练理论初步提出了篇、章、节所研究的基本问题,建议建立与丰富竞技运动大项、小项的专项运动训练理论和个案运动训练理论。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分析了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中教育与体育体制的分离,训练经费不足,教练员既从事体育教学又从事业余训练而致负担过重,运动员的先天不足、就业困难与体育科研力量薄弱等影响因素,并指出只有发挥高等学校、竞技体育系统和社会力量的作用,使竞技体育院校化,解决引进和培养优秀教练员等问题,才能加速推进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水平,并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已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民传专业的办学能敏锐地捕捉人才市场的信息,及时调整培养过程中相应环节与维度,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体系结构的最优化,使其人才品质始终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访问,从实践出发,分析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现有的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偏差,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全面性与灵活性原则和系统科学的有关成果,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变量地审视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要素,构建多维度的人才观和培养目标体系。并提出要适时地对人才培养体系的反馈系统和培养过程诸要素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8.
以行动视角透视校园足球精英人才的选拔培养,有别于目前主流的制度建设叙事逻辑,聚焦行动者在关键期的职业决策造成的人才流失问题。基于择业动机理论建构了本土的体育职业决策模型,通过内在效价、市场效价、社会效价、体制效价、职业期望值和付出成本等六个要素,分析了后备精英的职业决策过程机制。发现:非经济要素的分配情况决定着精英群体的职业流向,并影响了经济要素分配的合法性。因此单凭借鉴足球发达国家个人素质和职业市场相匹配的制度模式不足以解决中国社会竞技足球人才的流失问题,关键在于校园足球精英培养的制度设计需要重新考量非经济要素的分配均衡,提升职业足球发展路径中的名声评价、社会地位、榜样荣誉、制度保障等职业要素,从根本上解决校园足球后备人才的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环境相适应的竞技体育的组织体制、竞赛体制和人才体制社会化的竞技体育模式,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多元化模式.  相似文献   

20.
竞技体育教练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以前 ,我国还没有完善的教练员制度 ,曾造成队伍庞大臃肿 ,专项能力强而理论水平偏低。改革开放以来 ,竞技体育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竞争机制增加 ,竞技水平得到很大发展 ,教练员制度也进行了重大改革 ,逐渐发展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教练员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