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榄香烯对受照小鼠脾淋巴细胞及亚群间调节作用的保护效应和剂量范围。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铺皿法分离受^60Coγ射线分次照射的小鼠脾脏L3、T4、Lyt2和B细胞,分别测定榄香烯对以上三种亚群细胞和L3、T4,Yyt2对B细胞^3H-TdR掺入的影响,同时测定SOD活力和LPO含量。结果 榄香烯提高了受照2.5Gy(0.5Gy×5d)小鼠脾淋巴细胞亚群的辐射抗性,增强了L3T4对B细胞的辅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鼠胸腺细胞及其亚群在裂变中子照射后损伤和修复的规律,并与大约相同致死效应的60Coγ射线照射后的规律进行比较。方法:测定照后不同时间小鼠胸腺细胞总数和胸腺重量指数,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照后不同时间小鼠胸腺淋巴细胞Lyt+2和L3T+4细胞亚群的百分数。结果和结论:裂变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后小鼠胸腺重量指数均在照后第3天降至最低,而后的恢复速度差不多,但恢复水平前者一直低于后者,31d时的水平二者无显著差异。两种辐射照射后第3天胸腺细胞数几乎降至为0,随后的恢复中子照射稍逊于γ射线照射,31d的恢复水平基本一致。小鼠经裂变中子2.3Gy和60Coγ射线4.5Gy照射后,第1天Lyt+2和L3T+4细胞百分率均下降,水平基本一致。中子照射第3天的Lyt+2和L3T+4细胞百分率降至更低(70%以下),而γ射线照射的Lyt+2和L3T+4细胞百分率则开始恢复。中子照射后经第7天明显恢复后,又出现第2次下降,31d仍未恢复至照前水平。γ射线照射后第31天,Lyt+2细胞已恢复至照前水平,L3T+4细胞则仍低于照前水平。  相似文献   

3.
小鼠经梯度剂量的裂变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后1d,其胸腺细胞数和胸腺重量指数的变化,都显示了对中子和γ射线有辐射敏感和辐射抗性两种成分的存在,而同一种成分对中子辐射的敏感性又高于对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对中子辐射敏感成分的D0值依次为0.64和0.34Gy,对γ射线的D0值则相应为0.83和0.87Gy。RBE值分别为1.30和2.56。照射后小鼠胸腺T细胞亚群的变化表明,两种T细胞亚群的辐射敏感性也是非均质性的,粗略评价,对中子和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均是Lyt+2细胞高于L3T4+细胞,而两类细胞对中子的辐射敏感性又均高于对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经计算各类细胞对中子照射的D37值,L3T4+细胞为6.14Gy,Lyt+2细胞为3.28Gy;对γ射线则分别为11.38和10.42Gy,由此得到的RBE值分别为1.85和3.18。  相似文献   

4.
小鼠经梯度剂量的裂变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照后1天脾脏淋巴细胞数的变化,显示了其是由对中子和γ射线辐射敏感和辐射抗性两种成分组成,而同一种成分对中子辐射的敏感性又高于对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对中子和γ射线辐射敏感成分的D0值分别为0.40Gy和0.96Gy,RBE值为2.40。用丝裂原刺激后的3H-TdR掺入法测定照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表明脾脏的T、B淋巴细胞也是由辐射敏感性不同的两种成分组成。对中子和γ射线敏感性高的T细胞的D37值约为0.82和0.75Gy,B细胞的D37值约为1.05和2.38Gy,RBE值相应为0.91和2.27。裂变中子2.3Gy和60Coγ射线等效致死剂量4.5Gy照射后,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损伤和恢复的趋势基本一致。B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损伤和恢复的趋势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91合剂加速放射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鼠于一次全身γ射线(SGy)照射前1周或者照射后3周内连续服用91合剂,可加速小鼠免疫功能的恢复.91合剂的作用表现为:①加速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给药组小鼠的CFU-S/5×104BMC和CFC/5×104BMC分别高于未给药组1.4~2倍和1.4~3.1倍.骨髓细胞对LPS的增殖反应及B细胞含量都明显增高.②增强脾细胞对有丝分裂素(ConA,LPS)的反应性(P<0.05~0.01)。③提高照射小鼠的免疫应答能力.抗体水平及DTH反应性显著高于对照组。④用药组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值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对溶血性链球菌制剂OK-432促进照射小鼠T细胞功能的修复作用进行了探讨。方法实验用BALb/c小鼠,60Coγ射线一次全身照射,吸收剂量5Gy。观察指标: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IL-2产生及活性测定;迟发型超敏反应性测定。结果OK-432对几个T细胞亚群均具有作用,促进受照射小鼠对同种异型脾细胞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修复,促进脾脏中TH细胞产生IL-2,并能增强脾细胞对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的增殖反应。结论OK-432有促进多种T细胞亚群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研究低剂量辐射对全淋巴细胞刺激性效应的同时,用3种单克隆抗体分离出分化抗原簇+-4,分化抗原簇+-8和B细胞亚群,进一步探讨了低剂量辐射对3种亚群细胞的刺激作用。结果表明,Panning法分离的各亚群细胞的纯度及存活率均在90%以上;全淋巴细胞在0.1Gy剂量范围内有刺激作用,尤以0.1Gy剂量点效应最大;各亚群细胞在0.2Gy照射内均有刺激性效应的发生.分化抗原簇+-4和B细胞在0.1Gy剂量点效应最强,而分化抗原簇+-8在0.05Gy点效应最强;相同剂量,分化抗原簇+-4的刺激效应大于分化抗原簇+-8;0.5Gy照射则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鼠胸腺和脾细胞对淋巴因子反应的辐射剂量效应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研究了C57BL/6小鼠经0.1-8.0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淋巴因子效应细胞反应性的变。结果发现,照后24小时胸腺细胞对IL-1反应的剂量效应曲线曲两个斜率不同的成分组成,其D37分别为1.65和4.09Gy;照后12和24小时脾细胞对IL-2反应的D37分别为5.58和3.46Gy;CTLL-2细胞在为0.5-10Gy剂量范围内,对IL-2反应性呈剂量依赖性降低,D37为8.77Gy。提示  相似文献   

9.
作者研究了C57BL/6小鼠经0.1~8.0GyX射线全身照射后淋巴因子效应细胞反应性的变化.结果发现,照后24小时胸腺细胞对IL-1反应的剂量效应曲线由两个斜率不同的成分组成,其D37,分别为1.65和4.09Gy;照后12和24小时脾细胞对IL-2反应的D37分别为5.58和3.46Gy;CTLL-2细胞在为0.5~10Gy剂量范围内,对IL-2反应性呈剂量依赖性降低,D37为8.77Gy。提示IL-2效应细胞的辐射抗性高于IL-1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小鼠胸遥细胞及其亚群在裂变中子照射后损伤和修复的规律,并与大约相同致死效应的^60Coγ射线照射后的规律进行比较。方法:测定照后不同时间小鼠胸腺细胞总数和胸腺重指数,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照后不同时间小鼠胸腺淋巴细胞Lyt^+2和L3T^+4细胞亚群的百分数。结果和结论:裂变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后小鼠胸腺重量指数均在照后第3天降至最低,而后的恢复速度不多,但恢复水平前者一直低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癌皮下移植瘤小鼠的分割照射对远端脾脏组织的影响。方法构建荷瘤C57BL/6 J小鼠模型,取对数期生长的小鼠肝癌细胞Hepa 1-6接种于小鼠右侧皮下(1×10^7/只),荷瘤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荷瘤对照组和照射组,每组20只。另设10只健康小鼠作为健康对照组。照射组皮下肿瘤给予8 Gy×3次X射线局部照射,剂量率为0.883 Gy/min。照射后第7、14天检测小鼠肿瘤脏器指数、脾脏脏器指数、脾脏病理学改变,以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结果与荷瘤对照组相比,照后7、14 d,照射组小鼠肿瘤脏器指数显著降低(t=4.649、26.34,P<0.05),脾脏中NK细胞显著升高(t=3.952、3.633,P<0.05),CD3+、CD4+、CD3+CD4+淋巴细胞以及CD4+/CD8+比值在照后7 d显著降低(t=3.193、3.656、3.219、2.641,P<0.05),CD3+淋巴细胞在照后14 d显著降低(t=3.031,P<0.05),其余指标脾脏脏器指数、B淋巴细胞、CD3+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变化不显著。结论肿瘤局部照射可引起远隔器官内淋巴细胞比例失衡,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为放疗免疫损伤提供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2.
分割剂量电离辐射对卵巢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不同分割剂量电离辐射方案对卵巢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卵巢癌亲本细胞SKOV3及其耐药细胞株SKVCR,分别进行假照射、单次照射(10 Gy)、常规分割照射(2 Gy ×5)和超分割照射(1 Gy×2 ×5).MTT方法检测细胞对4种化疗药物硫酸长春新碱( vincristine,VCR)、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盐酸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和顺铂(cisplatin,DDP)敏感性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gp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SKOV3相比,SKVCR倍增时间增加为1.8倍,P-gp糖蛋白表达增高,4种药物对SKVCR的IC50浓度明显增加(P<0.05).在SKOV3中,与假照组相比,单次照射后细胞对THP、DDP药敏性降低,常规分割照射后细胞对VCR、THP、VP-16药敏性降低,超分割照射使VP-16药敏性降低;在SKVCR中,与假照组相比,3个照射组对VCR、VP-16的药敏性增高,对DDP的药敏性无明显改变,单次和分割照射均可降低P-gp表达.结论 单次、分割和超分割照射在SKOV3亲本细胞中诱导多药耐药,在耐药株SKVCR中逆转对VCR、VP-16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西咪替丁(CMTD)对局部分割照射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单位组设计分为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CMTD,100 mg/kg),每组10只;采用X射线局部分割照射小鼠右胸腔,8 Gy/d照射,连续3 d,累积照射剂量为24 Gy,剂量率为0.883 Gy/min。照射后连续7 d给予照射给药组小鼠灌胃CMTD(100 mg·kg^-1·d^-1),对照组和单纯照射组给予生理盐水。照射后第7天检测小鼠体重、脏器指数、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亚群变化以及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分割照射对小鼠体重影响不大,但可诱发远端效应,使脾脏脏器指数降低为(0.369±0.011),与对照组的(0.396±0.0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8,P<0.05);改变脾脏病理结构,脾脏CD3+、CD4+、CD8+、CD3+CD4+、CD3+CD8+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t=5.754、3.570、4.442、5.281、4.570,P<0.05)。而照射给药组小鼠体重恢复明显,脾脏组织损伤缓解,脾脏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恢复,CD3+、CD3+CD4+、CD3+CD8+淋巴细胞显著升高(t=3.523、2.706、2.520,P<0.05),但仍低于正常水平。结论CMTD可有效改善X射线分割照射对小鼠脾脏的损伤,提高照后小鼠的免疫功能,可作为潜在的抗辐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礁膜多糖对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和3个礁膜多糖组(6、12和24 mg/kg),腹腔给药15d后进行一次性X射线照射,照射剂量为6.0Gy/只,照射后继续给药10d。观察小鼠30d存活率,检测礁膜多糖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WBC)、血小板(PLT)、红细胞数(RBC)、脾脏指数、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礁膜多糖组小鼠30 d存活率比照射对照组明显提高,而且礁膜多糖能加速小鼠外周血WBC、PLT和RBC的恢复,显著增高抗氧化物酶GSH-Px 和SOD活性(P<0.01),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并且明显提高脾脏指数和增强脾脏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结论 礁膜多糖对受照射小鼠有明显的辐射防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保护造血组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125I粒子植入联合内分泌治疗T3N0M0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临床分期为T3N0M0前列腺癌患者22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125I粒子植入联合内分泌治疗。靶区最小周边剂量为140~160 Gy,尿道剂量<400 Gy。中位粒子数74颗(26~90颗),中位粒子活度1.55×107 Bq(1.30×107~1.85×107)Bq。11例行去势手术,11例行药物去势联合抗雄激素治疗。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粒子植入治疗。5年无生化失败生存率为70.6%,总生存率为81.8%。2例于粒子植入术后12个月出现生化失败,1例在术后90个月出现生化失败,重新给予内分泌治疗。粒子植入治疗后1级、2级尿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5%、9.1%,1级和2直肠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7%和9.1%,1例出现4级直肠反应。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内分泌治疗T3N0M0期前列腺癌创伤小、疗效好,可以考虑应用于不愿接受外放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调强放疗对海马结构的剂量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中海马结构的受照剂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鼻咽癌的调强放疗计划,比较不同临床分期鼻咽癌的海马结构受照剂量及特点.结果 59例鼻咽癌患者的海马结构受照剂量受T分期影响明显,Dmax11.1 ~78.2 Gy,Dmean3.2 ~44.6 Gy,T1 ~T4期海马结构受照剂量(Dmax和Dmea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max(F=24.2,P<0.05)、Dmean(P=16.3,P<0.05).其中T3、T4期病例平均受照剂量和体积明显高于T1、T2期,Dmax、Dmean分别为(58.6±14.8)Gy、(20.9±19.3) Gy和(40.8±9.4) Gy、(12.5±5.1) Gy.结论 鼻咽癌调强放疗中,海马结构可能受到较大剂量的照射,肿瘤T分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特别在T3-4期病例放疗中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胶体32P-磷酸铬间质给药对犬累积损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胶体32P-磷酸铬(32P-CP)在正常Beagle犬的肝叶或臀大肌行间质注射的安全性。方法 10只Beagle犬,随机分成间质给药不同剂量(185和370MBq)、不同部位(臀大肌和肝脏)及冷胶体对照5组(n=2)。术后不同时间点称量体重,行血液生化学检查,ECT轫致辐射显像,组织形态学动态观察及连续测量体表、血液、尿液和粪便放射性计数率值。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给药后ECT示肝脏组全肝显影,放射性分布呈团块状不均匀,肌肉组局部放射性持续浓聚,肝脏未见显影。术后第4组犬体重进行性减少,45d时较术前减少2.7kg,余组体重增值均数依序为3.0、1.6、0.8和3.1kg。第4组血小板、红细胞术后有明显减少。分别于给药后23和45d死亡,死亡前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均有急剧升高;其余组间血液和血生化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体表分区测定以注射部位放射性计数率值为最高,其次为膀胱、脾。肝脏组血液峰时为5min,峰值分别为0.5×107/min和1.0×107/min;肌肉组持续在3×105/min左右。组织学表现肌肉组和肝脏185MBq组4周内有充血水肿改变,8周后组织结构恢复正常;肝脏370MBq组4周内部分肝细胞坏死,6周时见大量肝细胞气球样变,充血水肿明显,肝小叶结构不清。尿液、粪便中放射性计数率肌肉组峰时均数分别为13和12d,峰值为(42.0±3.3)×104/min和(29.6±4.5)×104/min;肝脏组峰时为5和9d,峰值为(49.0±10.2)×104/min和(28.5±7.1)×104/min。至30d肌肉组从尿液和粪便中累积排泄率为36.58%和10.62%,肝脏组为23.48%和8.76%。吸收剂量肝脏组肝脏为(30.6±2.3)、(55.6±4.4)Gy;肌肉组肌肉注射部位为(53.4±3.1)、(98.1±3.3)Gy,肝脏为(2.3±1.3)、(6.5±1.2)Gy。结论 Beagle犬肝脏间质注射794.39MBq/m2,肝脏吸收剂量为56Gy时有较强肝毒性及全身毒副作用,是其致死剂量。肌肉给药463.98~772.93MBq/m2是安全剂量范围。32P-CP间质给药是适用于治疗凡穿刺所能到达的乏血供及中等血供实体瘤的安全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小动物精准放疗平台(SARRP)建立Wistar大鼠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体内模型。方法 将36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60和75 Gy组,每组9只。基于SARRP结合照射前磁共振图像(MRI)勾画大鼠食管靶区并制定计划,每次分别照射0、8、12和15 Gy,连续照射5 d,观察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管病理和磁共振图像改变。结果 75 Gy组大鼠在照后第6天体重最先出现明显降低(P<0.05),照后第9天各照射组大鼠食管较对照组增粗(F=14.20,P<0.05)。照后第9天HE染色显示,40 Gy组放射性食管炎形成率为4/5,60 Gy 组食管炎形成率为5/5,且以轻度食管炎为主,75 Gy组食管炎形成率为5/5,其中3/5表现为重度。照后第9天各组大鼠病理损伤评分[M(Q1, Q3)]为0、1.0(0.5, 2.5)、1.0(1.0, 2.5)和4.0(1.5, 6.0),75 Gy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69,P<0.05)。动态监测颈部MRI图像后发现,照后第9天时各照射组大鼠食管信号增强变宽。结论 本实验基于小动物精准放疗平台结合MRI成功建立大鼠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动物模型,75 Gy是最佳照射剂量,且第9天是最佳观察时间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寻找动物胆管金属内支架植入方法 ,观察动物胆管植入1 0 3 Pd放射性支架 ,胆管腔内照射的放射性损伤。方法 实验动物为雄性健康杂种犬 ,体重 1 5~ 2 0kg。麻醉下经手术植入1 0 3 Pd放射性金属支架于犬的胆管腔内 ,1 0 3 Pd的放射性活度分别为 1 2 5× 1 0 4kBq、1 6 6× 1 0 4kBq、2 2 2× 1 0 4kBq、2 5 9× 1 0 4kBq、2 9 6× 1 0 4kBq和 3 7× 1 0 5kBq ,植入后 30d取出1 0 3 Pd放射性金属支架和胆管 ,后者经组织切片HE染色 ,光镜下进行放射性损伤的评价。结果 放射性活度为 1 2 5× 1 0 4kBq ,光镜下可观察到黏膜损伤 ;放射性活度为 2 2 2× 1 0 4kBq时胆管放射性损伤达肌层 ;放射性活度为3 7× 1 0 5kBq时放射性损伤达胆管壁外膜 ,出现胆管穿孔。根据不同放射性活度照射后 ,胆管的放射性损伤的放射性活度效应曲线得出 ,ED50 为 2 8 2× 1 0 4kBq。结论 1 0 3 Pd金属支架胆管腔内近距离照射有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 ,为该放射性支架应用于临床治疗胆管良、恶性狭窄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12C重离子束对人淋巴细胞增殖以及周期、凋亡的影响.方法 12C重离子束照射人淋巴细胞Peng-EBV,吸收剂量分别为0(对照组)、0.5、2.0 Gy.照射后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0.5 Gy照射可以增加细胞增殖活力(t=2.66~14.45, P<0.05),而2.0 Gy照射降低了细胞活力(t=7.65~64.45, P<0.05).受照射细胞的活力存在一个恢复和下降过程,受照后48 h内,细胞数量呈增加趋势,但72 h时细胞数量下降.照射后48 h,两组细胞G2/M期呈明显上升趋势,高于对照组(t=2.01~99.80,P<0.05),且2.0 Gy组的周期阻滞较0.5 Gy组严重;照射后30 d,细胞周期阻滞恢复到正常水平.照射后12、24、48 h,两照射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1.05,P<0.05),在照后24 h最高,48 h明显下降,30 d恢复到对照水平.结论 12C离子束辐射影响人淋巴细胞增殖,诱导人淋巴细胞发生明显的G2/M期阻滞,并且明显地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