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特征及其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以249例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辨证分为湿浊内停证、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脾肾两虚证共5种证型,探讨各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BMI及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①证型占比:湿浊内停证30.1%,肝郁脾虚证28.1%、湿热蕴结证25.7%、痰瘀互结证8.8%、脾肾两虚证7.2%;②男女比例约1.39∶1,湿热内蕴、湿浊内停证患者以男性为主(P<0.05);肝郁脾虚证者则以女性为主(P<0.01);③湿热内蕴证组ALT升高最为显著,与湿浊内停证、肝郁脾虚证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湿浊内停证TC升高最为显著,与肝郁脾虚证、湿热内蕴证、脾肾两虚证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AFLD中医证型以湿浊内停证、肝郁脾虚证、湿热内蕴证最为常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湿热内蕴证患者更易出现ALT损伤;湿浊内停证更容易出现TC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调查重庆市1 950例NAFLD患者一般情况、中医四诊、生化及CT结果,分析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生化、CT的相关性.结果 1 950例患者中,湿热蕴结、湿浊内停、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肝肾阴虚证分别占36.62%、27.69%、19.38%、10.10%、6.21%;不同证型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脂肪肝肝肾阴虚证(35.54%)最多,其次为痰瘀互结证(15.23%);湿热蕴结证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较高;肝肾阴虚证空腹血糖(FBG)水平较高;肝郁脾虚证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FBG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FLD患者以湿热蕴结证分布最多,肝肾阴虚证重度脂肪肝比例最高,不同辩证分型可能对临床指标及疾病转归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常见中医证型的用药规律及配伍特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相关文献,将纳入文献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医证型规范为痰瘀互结证、湿浊内停证、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脾肾两虚证,提取处方中的中药,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分析各证型药物性味归经、用药频数、组方规律及新方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有效处方235首,涉及药物183味,其中痰瘀互结证处方有75首,湿浊内停证45首,肝郁脾虚证39首,湿热蕴结证60首,脾肾两虚证16首。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基础方为丹参、山楂、泽泻、决明子、柴胡、白术。根据不同的中医证型,痰瘀互结证加川芎、红花、姜黄、桃仁、郁金、大黄、苍术、半夏、陈皮、茯苓等;湿浊内停证加苍术、茯苓、陈皮、半夏、厚朴等;肝郁脾虚证加枳壳、香附、白芍、陈皮、当归、麦芽、山药等;湿热蕴结证加栀子、茵陈、大黄、虎杖、田基黄、垂盆草、石菖蒲等;脾肾两虚证加女贞子、山茱萸、淫羊藿、菟丝子、熟地黄、何首乌、枸杞子、牛膝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收集19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症状、舌脉等四诊信息资料,运用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对24个症状、舌脉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探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主要有肝郁化火证、脾气虚证、肝郁脾虚证、痰湿蕴结证、湿热内蕴证、血瘀证6个证型。主要相关脏腑为肝脾,病性有虚有实,实证有痰湿、湿热、血瘀、气滞(肝),虚证主要为脾气虚。结论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证候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见五种证型不同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脂肪肝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208例,按照中医辨证分为肝郁脾虚证68例、湿浊内停证37例、湿热蕴结证47例,脾肾两虚证31例以及痰瘀互结证25例,同期选择健康对照组60例,比较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占比关系及相关生化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联系。结果脂肪肝程度从轻到重排序: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湿浊内停证→脾肾两虚证→痰瘀互结证。轻度脂肪肝湿浊内停证中TC、ALT指标外,其余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四项生化指标(TC、TG、ALT、HOMAIR)在各中医证型间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痰瘀互结证、脾肾两虚证的TC、TG与其它三证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结证与TC(r=0.14,P=0.00)、TG(r=0.13,P=0.01)有显著相关性;痰瘀互结证、湿热蕴结证ALT升高较其他三证型明显,痰瘀互结证与ALT(r=0.11,P=0.02)有显著相关性;湿热内蕴型HOMA-IR较其它四证型升高明显,湿热内蕴证与HOMA-IR(r=0.14,P=0.02)有显著相关性;痰瘀互结证患者HGB指标有80%高于正常值,湿热蕴结证有72.34%高于正常值,与其它三证比较占比率上升。结论脂肪肝中医证型与生化指标具有相关性,生化指标的检查结果能有效地帮助临床进行分型诊断,能够为患者病情的发展以及预后提供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近5年来文献的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病因为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禀赋遗传等因素,其基本病机是脾虚肝郁、湿热内阻、痰瘀互结,治疗采用运脾疏肝、清热蠲饮、化瘀祛浊,并依据病程的长短或其他脏腑兼证以通腑、养心、补肾,同时运用辨证论治一般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不同临床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将13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睾酮(T)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分为高雄组、非高雄组及肥型、瘦型、正常型;根据中医四诊分类,将PCOS患者辨证分型,主要分为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肾虚痰阻证、肝郁血瘀证、脾虚痰湿证、肝经湿热证、痰瘀互结证七大证.观察不同的临床分型与中医证型的规律.结果 132例PCOS患者中,肾虚肝郁证45.5%,肾虚血瘀证11.3%,肾虚痰阻证1.5%,肝郁血瘀证16.7%,脾虚痰湿证0.8%,肝经湿热证9.1%,痰瘀互结证15.1%;肥型18.9%,瘦型18.9%,正常型62.2%.BMI从低到高的证型依次为肾虚肝郁证、肝郁血瘀证、肝经湿热证、肾虚血瘀证、肾虚痰阻证、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T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肥型、正常型、瘦型.不同中医证型、体型、雄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虚肝郁证临床较为多见,PCOS病理因素主要与虚、郁、瘀、痰相关.肝郁者的BMI偏低,形态多瘦,而痰湿者的BMI较高,形体多肥.瘦型PCOS患者T水平较肥型高.不同中医证型分类与T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8.
陆青 《中外健康文摘》2009,6(27):259-26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是指与饮酒、嗜肝病毒感染等明确的病因无关的肝脏实质细胞脂肪变性的一类肝病.中医认为该病病因多为肝郁脾虚、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所致.目前临床上采用西药治疗虽有一定的降脂效果,但实践证实,大多数化学合成的降血脂药对脂肪肝短期疗效并不理想,长期服用因其副作用的毒性.会加重肝细胞脂肪变性,使肝功能损害加重.中医药通过从整体调控入手,运用辨证论治理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良好的疗效,本文根据近来文献报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属于代谢综合征, 已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是NAFLD的进展性病变, 是由多种风险因素和多种组织器官平行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NASH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 目前还没有获批的药物来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医将NAFLD归为“肝癖”范畴, 并将NASH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内阻、湿热蕴结及痰瘀互结4个证型。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策略, 可以对不同NASH症型进行有效干预和治疗。随着现代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活性成分通过多种机制改善NASH, 从而推进了中医药的应用。为此该文分别从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活性成分这两方面重点论述了中药改善NASH的相关机制, 以期为合理有效治疗NASH提供理论和实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0.
15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证候特征,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打下基础.方法 采取横断面的方法,制定临床证候调查表,全面收集NAFLD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中医四诊所得症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AFLD患者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生,以40~5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例数的34.2%,男女发病比例为3.07∶1.中医证侯依次为肝郁脾虚(39.4%)、痰湿内阻(24.5%)、痰瘀互结(18.7%)、肝肾不足(9.8%)和湿热内蕴(7.6%).结论 脾虚肝郁是NAFLD最常见的证候,而痰湿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该院1999年-2001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7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86%(6/7),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4%(1/7)。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占71%(5/7),水平部和球部各占14%(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2/7)、病死率14%(1/7)。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早诊断、早手术、术中认真探查,掌握好检查指征,选择合理恰当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显微手外科技术在各基层医院已得到广泛开展,所收治的此类患者在逐年增加.随机统计了近两年我院20份34指的病例,通过观察认为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损伤的局部条件、术中的操作和术后的治疗,同时与术前、术后的护理也密不可分.对离断指及伤口的妥善处理,积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精心护理,特别是术后对血运的密切观察,同时通过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该疾病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认识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使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