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神经导航和术中脑皮质电图监测切除脑海绵状血管畸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和脑皮质电图监测切除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M)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1997—2003年收治70例CM病人,男53例,女17例,年龄8~62岁(平均33岁)。首发症状:脑出血31例(44.3%),癫痫29例(41.4%),头痛5例(7.1%),神经功能缺损4例(5.7%),体检发现1例(1.4%)。病灶直径5~50min,平均21mm。病灶部位:大脑半球深部39例,底节、丘脑11例,脑干9例,小脑半球5例,多发6例。手术前头皮贴5个标记物行MRI扫描,将资料输入导航工作站,画出肿瘤轮廓,并完成三维重建。幕上病灶经皮质的脑沟和脑裂入路,手术显微镜下分离切除病灶。对29例合并癫痫的病人,手术中予以脑皮质电图监测,病灶切除后,多处皮质热灼术,消除癫痫波。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复查CT和/或MRI均未见残留。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后致残率8.6%。术后有4例病人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对术前有癫痫发作病例24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9.4个月),其中19例(79.2%)无发作,5例(20.8%)癫痫症状改善。结论 对于有过出血史及药物难以控制的癫痫或病人不愿意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的脑CM应考虑手术切除病变。应用神经导航和脑皮质电图监测切除脑CM手术是安全的,可以减少手术后致残率,并有效地控制癫痫。  相似文献   

2.
叶辉  邬时国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4):214-214,22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复发进行再次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04年6月28例胃癌术后复发病例再次手术的治疗情况。结果28例再次手术与第一次手术相隔时间3~72个月,以残胃、吻合口复发(13/28,46.4%)为最多。再手术能切除病变者21例,切除率75%(21/28),手术死亡率3.57%(1/28)。结论应重视胃癌术后的复发因素,注意随访,及早作出诊断。适时积极争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提高甲状腺再手术安全性的手术方式及技术。方法 分析74例甲状腺再手术病例的再手术原因构成,探讨合理的甲状腺首次手术方式,减少再手术的可能性;通过比较采用侧方人路及包膜解剖技术前后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探讨这些技术在甲状腺再手术中的价值。结果 74例甲状腺再手术病例中,38例(51.4%)为甲状腺结节作局部切除后石蜡切片报告甲状腺癌而施行补救手术,28例(37.8%)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7例(9.5%)为甲状腺癌复发,1例(1.3%)为桥本甲状腺炎术后5年出现甲状腺结节。2000年6月前发生喉返神经损伤4例(12.9%),甲状旁腺损伤3例(9.7%);2006年6月以后两种损伤各1例(各2.3%)。两个时间段总的手术并发症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2=5.421,P〈0.01)。结论 在首次手术时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再手术。而在施行再手术时采用侧方人路和包膜解剖技术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复神经刺激技术(RNS)对重症肌无力(MG)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我院诊治的36例MG患的面神经、腋神经及尺神经进行RNS检查,共检查108条神经。结果108条神经中RNS阳性率为60.2%(65条),其中以腋神经对应的三角肌阳性率最高,为77.8%(28/36),尺神经对应的小指展肌阳性率最低,为41.7%(15/36)。同一患有一条或多条神经RNS阳性的病例数为总例数的86.1%(31/36)。所有RNS阳性的MG患在低频刺激即可获得阳性结果,最佳刺激频率为3~5Hz。结论对MG患同时进行腋神经、面神经和尺神经的重频刺激,可提高RNS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原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收集本院自1985年1月—2000年12月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53例,其中47例为传统胆囊切除术,6例为LC。近期冉手术17例(32.1%),远期再手术36例(67.9%)。结果:再手术原因:胆总管残留结石37例(69.8%),肝外胆管损伤5例(9.4%),术后腹腔内出血5例(9.4%),十二指肠损伤2例(3.8%),胆囊癌术中漏诊2例(3.8%),胆囊管残留过长伴结石2例(3.8%)。结论:胆囊切除术虽为普通,但并发症较多。重视胆囊切除术、严格手术指征、把握手术时机、规范手术操作与加强术后观察以减少并发症、降低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6.
脊髓神经鞘瘤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神经鞘瘤是椎管内的良性肿瘤,唯一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虽然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手术有的仍不太满意。现将我科16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5例脊髓神经鞘瘤进行分析,重点讨论手术疗效及如何提高的问题。一、临床资科 1.一般资料:135例中,男88例,女47例。年龄8~72岁,平均39.5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3.5年。 2.临床症状与体征:以根性疼痛为首发症状80例(59.3%),一例或双侧上、下肢向心性麻木及进行性无力48例(35.5%),便秘、尿潴留及尿失禁7例(5.2%),有明显感觉平面障碍99例(73.3%),脊髓半切征34例(25.2%),肢体不全性瘫72例(53.3%),  相似文献   

7.
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后再手术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后再手术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20a中129例医源性胆管损伤,120例修复后108例再手术患,损伤部位和修复时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手术率90%(108/120);再手术率与患性别、年龄无显关系;再手术率与损伤原因、损伤部位、修复时机、手术方式和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修复后再手术率最高(100%),开腹胆囊切除术(0C)次之(91.30%)、0C 胆管探查术最低(71.43%),三组间相差显(P<0.05);损伤部位再手术率:肝总管、肝门部胆管、高位胆管分别为92.31%,91.67%,94.52%三无显差异,而胆总管损伤再手术率最低55.56%,与前三个部位再手术率相差非常显(P<0.01).结论:胆管损伤力争手术中、术后早期(<48h)确诊并修复,短期内(<4wk)修复应慎用,4wk后行近端胆管与空肠Roux—y端侧—侧吻合较合适,并内置T管支撑6mo以上,可降低术后胆管狭窄及返流性胆管炎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再手术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改进翼管神经切断术,探讨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对1999年11月--2001年7月接受鼻后上神经、筛前神经及下鼻甲联合电灼术,并完成1--1.5a随访的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38例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喷嚏86.8%,流涕81.6%,鼻塞100%。无术中严重出血及术后眼干、视力下降及面部麻木等并发症。结论:联合应用鼻后上神经和筛前神经电灼术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简便、微创、疗效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手术的技术要点及其术后并发症的预防,重点讨论再手术入路,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保护。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甲状腺再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肿瘤再手术68例,良性疾病再手术115例,探讨各种手术入路,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为4.37%(8/183),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为0.55%(1/183),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4.92%(9/183),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1.64%(3/183),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0.55%(1/183)。结论甲状腺再手术难度大,其成功的关键在熟悉解剖、掌握术中操作技巧、小心谨慎及灵活机动。  相似文献   

10.
戴阿林 《医学文选》1995,16(3):208-209
我院外科自1986年1月~1992年3月共手术切除了218例甲状腺结节。现根据临床表现和诊断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18例中男性51例,女性167例,发病年龄为12~68岁,21~40岁发病最多为142例。1.2 症状、体征:颈前肿块218例(100%),颈部不适46例(21. 1 %),吞咽不畅8例(3.7%),性急难眠19例  相似文献   

11.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及其在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特殊性。方法 分析49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起病急,症状重,CT及MRI分辨率虽高,但易出现假阴性。腰椎管造影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其不足;由于游离在椎管间盘组织的压迫,神经根多处于固定状态,术中移动神经根及摘除髓组织时易损伤神经根及硬膜囊。结论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术前应详读X线CT、MRI等资料,有疑问时应行椎管造影;在取出游离于椎管内的间盘组织时,残余碎块未取净是腰椎再次手术的常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重型脊髓型颈椎病采用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结果:13例病例均在术后3个月~16个月进行随访,平均11个爿,优8例,良4例,可1例,2例出现并发症如喉上神经和(或)喉返神经症状等,1例C5神经根麻痹,1例手术后4个月出现相邻节段的后突畸形、椎间盘退变突出压迫脊髓。结论: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重型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和适应证。方法 采用后路椎间盘镜进行单侧“开窗”减压术与髓核摘除术等。术中通过“C”臂机或摄侧位X线片定位 ,于后正中做1~ 2个长约 1 5cm互不相连的小切口 ,逐级扩张后置入工作通道管 ,钻除部分椎板 ,置入内窥镜 ,于监视器下显露并清除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 ,彻底解除其对硬膜、神经根的压迫。结果 本组共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732例 ,随访 3个月~ 3年。按NAKAI标准评定 :优 6 40例 ,良 6 9例 ,可 18例 ,差 5例。优良率为 97%。 3例改行开放式手术治疗。结论 该术式在保证神经充分减压的前提下 ,可减少创伤 ,保持脊柱的稳定性。该方法适用于单节段或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后影像学的变化。[方法]本组患者33例,采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后观察患者前后CT的变化。[结果]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物大小无变化24例,有变化9例,神经根与椎间盘突出物的压迫关系改变29例,没有变化4例。[结论]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赵德川 《北京医学》1994,16(6):335-337
作者介绍采用颈前入路颈椎间盘切除及减压术,解除因颈椎间盘脱出引起的对神经根和脊髓压迫14例的体会。本组病例中神经根型4例,脊髓型5例,混合型5例。髓核脱出只限于一个间隙,行单个椎间盘切除的有11例,同一个病人有两个以上髓核脱出同时做多个摘除者有3例。14例病人共摘除18个椎间盘。手术后效果优良者11例,症状明显改善者3例,无一例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16.
牵引推拿复位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 5 6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6 2个椎间盘治疗前后的大小、形态量化的分析 ,认为牵引推拿复位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椎间盘的还纳和椎间盘的变形 ,改变了神经根与突出物的位置关系 ,松解粘连 ,解除压迫。对回纳变形机制进行了分析 ,认为要使椎间盘回纳 ,突出的髓核必须具有一定流动性 ,再借助完整的纤维和后纵韧带的张力及手法的压力 ,共同协调作用 ,方能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及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7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4年。按改良Macnab分级评定疗效,优26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91.9%。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对脊柱结构破坏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造成马尾神经损害7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京生  季新民 《北京医学》1994,16(3):147-149
我院1984年来,共收治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推拿按摩治疗后出现马尾神经损伤的患者。经手术证实,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很大,局部压迫及粘连严重。我们认为,对中央型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症状严重,突出合并椎体后缘骨突及突出椎间盘进入神经根管的病例不宜采取推拿按摩。一旦马尾神经损伤出现后,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帮助。方法:了解31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特点及病理改变,并通过再手术作验证和治疗。其中明显外伤史22例,顽固性腰痛18例,合并继发性神经通道狭窄24例。结果:MRI突出诊断符合率为76.47%,再手术验证诊断符合率为77.7%,术后疗效随访6个月~4.8年(平均2.2年),优良率占83、9%,结论:对疑难诊断目前MRI仍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再手术时应彻底切除变性突出、游离的椎间盘组织,解除一切构成神经通道狭窄的因素,同时应注意对椎体稳定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腰背部疼痛2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腰背部疼痛与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关系。方法在2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腰背部疼痛合并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患者中,均行脊神经后支切断术,对其进行回顾总结,结合解剖病理特征,发病机制,手术原理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在236例中,随访时间半年以上者193例(6个月一3年),平均1年7个月,优良率为96.9%,无1例严重并发症,无1例因脊神经后支被切断而致感觉、功能障碍者。结论该组病例诊断容易,手术方式简单,对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治愈率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