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SSADH)抑制剂类抗癫痫神经系统药物筛选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中药天麻有效成分及其类似物进行体外活性筛选和构效关系分析。方法制备琥珀酸半醛脱氢酶(SSADH)酶系液,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评价SSADH活力与吸光度相关性;优化酶催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NAD+浓度、底物琥珀酸半醛(SSA)浓度、缓冲液p H、底物SSADH浓度等因素对SSADH活性的影响,建立SSADH酶系活性筛选方法;采用文献已有报道的对羟基苯甲醛(HBA)为阳性对照验证此方法可靠性,同时,对HBA结构类似物测定结果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成功构建SSADH酶抑制剂活性筛选方法,HBA测定结果与前期文献报道抗癫痫作用一致。确定SSADH的紫外光谱(UV)活性检测体系及其检测缓冲液配置组成,其反应条件为37℃,温孵30 min,酶活力相关吸光度在340 nm处测量。HBA和香草醛(Va)对GABA-T的构效关系一致,—OH及苯环上的—CHO为SSADH酶抑制作用必须药效团。结论该模型可应用于SSADH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也为研究中药中SSADH酶抑制剂类活性成分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寒菊科植物提取物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高寒菊科植物中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法:采用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对37种经水提取的高寒菊科植物进行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筛选.结果:在样品浓度0.625mg/mL反应体系下,5种高寒菊科植物水提取物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达到50%上.结论: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某些高寒菊科植物提取物能显著抑制a-葡萄糖苷酶活性,如果对其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并提取活性部位,有望获得高活性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适用于高通量筛选的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抑制剂筛选模型,并以此模型进行XO抑制剂筛选.方法 建立XO活性的紫外检测法及其抑制剂体外高通量筛选模型,并用此筛选模型对71 760化合物与粗提物进行筛选.结果 通过对筛选条件优化,建立了可靠的筛选模型,并对71 760样品进行了初筛,发现27个活性化合物,命中率O.038%,其中17个有较好量-效关系.结论 建立了稳定灵敏的适用于高通量筛选的XO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并发现了一些具有较好活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中药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的细胞模型,以避免中药对传统离体筛选方法的干扰。方法:以视网膜周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为研究对象,确定最佳孵育条件,并建立酶促微量反应法测定山梨醇含量,两者联动,建立细胞模型。结果:细胞孵育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为30mmol·L^-1葡萄糖孵育4h;酶促微量反应测定山梨醇含量的精密度、重现性良好,山梨醇浓度变化与荧光强度变化呈线性正相关,山梨醇浓度在6.25×10^-6~2.5×10^-4mol·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细胞模型能够排除中药对酶法测定醛糖还原酶活性的干扰,模拟体内的反应情况,使应用该模型进行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筛选更具针对性,并适用于中药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三白草提取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三白草提取物进行活性筛选,并对提取物浓度与抑制活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三白草提取物均有较好的α-葡萄糖酶抑制作用,其中以三白草乙酸乙酯部位的活性最好(IC50=122.7 mg/L),其次为石油醚部位和正丁醇部位(IC50=...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表达EGFR-RTK,ELISA法验证其生物学活性;应用表面等离子共振原理筛选与激酶具有结合活性的化合物,ELISA法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在原核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EGFR-RTK蛋白。将蛋白偶联至生物芯片,阳性化合物EI 188与EGFR酪氨酸激酶结合的Kd值为5.00×10-7mol.L-1,IC50为12.37μmol.L-1,与预期结果一致。应用该模型筛选31个待测化合物,发现了6个具有结合活性和酶抑制活性的EGFR-RTK抑制剂。结论:成功建立了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原理和ELISA法的高通量EGFR-RTK抑制剂的筛选模型,为发现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s,α-GI)是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类新型药物,广泛存在于植物果实、叶片和种子等组织器官中。近15年来,国内外从中草药中寻找新的α-GI的研究渐趋活跃,逐渐成为防治糖尿病的热点。随着α-GI的不断发现,构建更加符合人体糖尿病病理生理特征、更加具有临床意义的α-GI高通量体外筛选模型,对降糖药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以中草药为来源的α-GI筛选研究进展,并对各种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玉蜀黍苞叶和玉米棒各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通过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玉蜀黍苞叶和玉米棒各提取物进行活性筛选,并对提取物浓度与抑制活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玉蜀黍苞叶和玉米棒乙酸乙酯部位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IC50=275.5和233.5mg/L)均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1 103.1mg/L),且苞叶乙酸乙酯部位抑制活性低于玉米棒乙酸乙酯部位。结论玉蜀黍苞叶和玉米棒乙酸乙酯部位均有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小叶金露梅不同提取部位的α-葡萄糖苷酶(AG)和醛糖还原酶(AR)抑制活性进行研究,找寻天然的AG和AR抑制剂。方法体外实验通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筛选模型,对小叶金露梅乙酸乙酯部位(总黄酮)、石油醚部位和水层部位提取物的AG和AR抑制活性进行测定;体内实验进行小叶金露梅总黄酮对小鼠糖耐量的测定。结果小叶金露梅总黄酮部位对AG和AR有较高的抑制活性,而且总黄酮部位抑制AG活性的作用强于阿卡波糖。同时,小叶金露梅总黄酮高、低剂量均能提高小鼠的糖耐量。结论小叶金露梅总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和醛糖还原酶具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评价青钱茶对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方法.方法 依据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抑制 α-葡萄糖苷酶对4-硝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酶解的原理,以乙腈-0.3%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4-硝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酶解产物对硝基酚,检测波长315nm,流速1.0ml·min-1,柱温35℃.结果 对硝基酚在17.42~348.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8.8%.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评价青钱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5α-还原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待筛物是否引起反应体系340 nm处吸光度发生变化,以此反映待筛物能否抑制5α-还原酶活性。结果:该方法能反映待筛物对5α-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论:该方法可广泛用于5α-还原酶抑制剂的初筛。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蓬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评价加拿大蓬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通过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加拿大蓬甲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活性筛选,并对提取物浓度与抑制活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加拿大蓬石油醚提取物(IC50=197.98 mg/L)与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823.92 mg/L)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高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50=1081.27 mg/L),而甲醇提取物的活性(IC50=1655.51 mg/L)低于Acarbose,3种提取物抑制率均随浓度增加而增长。结论:加拿大蓬3种提取物均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的高抑制活性,其中石油醚提取物的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3.
α-淀粉酶抑制剂筛选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α-淀粉酶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优化,用于α-淀粉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方法(Bernfeld法)测定α-淀粉酶活性。本实验对反应体系的总体积、可溶性淀粉浓度、α-淀粉酶浓度、阳性药阿卡波糖浓度分别进行考察和优化。结果 建立一个系统稳定、结果可靠、重现性好的α-淀粉酶抑制剂筛选方法。结论 优化后的Bernfeld法可用于α-淀粉酶抑制剂的筛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LE)与其底物反应的最适条件,建立一种高通量的HLE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方法通过测定反应产物———对硝基苯胺(p-NA)的光密度值,研究电解质浓度、反应温度、反应体系pH值、酶和底物作用浓度、反应时间及检测波长等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程度,确定酶与底物反应的最佳条件。结果确定的最优反应条件为:HLE(0.2 U/ml)30μl,底物(50 mmol/L)100μl,含1.0 mol/L NaCl的Tris缓冲液(pH 7.5),反应温度37℃,反应时间24 h,检测波长为545 nm。结论建立了一种稳定的HLE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该模型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重复性强,可用作筛选HLE抑制剂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黄柏碱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作用、作用类型和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测定黄柏碱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并采用动力学方法研究黄柏碱的酶抑制作用类型。采用同源模建的方法构建酿酒酵母α-葡萄糖苷酶的三维结构,并运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黄柏碱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 黄柏碱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26.36 mg/L,且抑制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酶动力学结果显示,黄柏碱浓度增大,反应速率降低,Vmax、Km变小。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黄柏碱与α-葡萄糖苷酶位点5的结合能最低且其最好的对接构象结合能为-31.4 kJ/mol。黄柏碱与α-葡萄糖苷酶分子中的LYS15、SER295、HIS258等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与残基ALA289形成疏水相互作用以及与残基GLU10形成π-阴离子相互作用。结论 黄柏碱是α-葡萄糖苷酶的可逆性反竞争性抑制剂,氢键、疏水作用和π-阴离子相互作用是黄柏碱与α-葡萄糖苷酶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双益方、组方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二肽基肽酶-4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活性筛选模型,测定、计算各实验组对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抑制率和IC50值,检测各成分对α-glucosidase的抑制作用;建立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作用的体外筛选模型,研究双益方及其有效成分对DPP-4的抑制作用。结果:当双益方提取物浓度达到250μg·L-1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91.52%,其IC50值为(17.25±1.06)μg·L-1;双益方组方中药中,以黄芪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较好,其IC50值为(7.68±0.32)μg·L-1;双益方有效成分中,以1-脱氧野尻霉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较好,其IC50值为(0.85±0.04)μg·L-1,与阿卡波糖(0.39±0.02)μg·L-1较为接近;黄芪、山茱萸、黄连、葛根、桑白皮、佩兰、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熊果酸、马钱苷、小檗碱对DPP-4抑制作用10%;1-脱氧野尻霉素、双益方提取物、黄芪甲苷、葛根素对DPP-4抑制作用10%。选择对DPP-4抑制率10%的双益方提取物、单味药及有效成分进行DPP-4抑制率复筛,对DPP-4抑制作用顺序为磷酸西格列汀1-脱氧野尻霉素双益方提取物黄芪甲苷葛根素。对DPP-4的IC50分别为:1-脱氧野尻霉素(18.78±1.08)μg·L-1,双益方提取物(74.52±3.24)μg·L-1,黄芪甲苷(50.24±2.22)μg·L-1,葛根素(100.24±4.25)μg·L-1。结论:抑制α-葡萄糖苷酶及DPP-4活性可能是该复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期罗汉果皂苷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选用果实生长期为30d、50d、90d的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在α-葡萄糖苷酶与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作为底物的反应体系中筛选出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罗汉果提取物,并观察罗汉果皂苷对Caco-2细胞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罗汉果皂苷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与剂量正相关,50d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强于30d和90d罗汉果皂苷。经酶动力学研究发现,50d罗汉果皂苷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属于混合型抑制。50d罗汉果皂苷在0.05~50μg/ml范围内对Caco-2细胞α-葡萄糖苷酶活性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浓度为5.0μg/ml和10.0μg/ml时的罗汉果皂苷能一定程度上抑制Caco-2细胞α-葡萄糖苷酶活性。结论生长期50d的罗汉果皂苷类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强于其他生长期(30d、90d)的罗汉果皂苷提取物,能在体外剂量依赖性地直接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催化活性,并抑制Caco-2细胞α-葡萄糖苷酶活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数常用中药的化学成分研究已很深入这一前提,尝试运用虚拟筛选方法辅助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即把待研究中药所含的所有已确证结构的化学成分构建为分子库,与根据其功效而确定的各种靶点模型进行虚拟对接,筛选出理论活性成分后,再以药理实验数据进行验证,从而较全面地揭示代表相应功效的化学成分群。在初步的实践研究中,将由桑类中药510个化学成分构成的分子库分别与治疗消渴和利尿的靶点进行对接,结果显示:(1)对α-葡萄糖苷酶和碳酸酐酶XII有理论活性的成分分别远多于胰岛素受体和盐皮质激素受体;(2)部分化学成分对于α-葡萄糖苷酶的预测结果得到了文献实验数据的支持;(3)部分成分对多个靶点均显示较强的理论活性。虚拟筛选方法为阐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快捷途径。  相似文献   

19.
如何从中药等复杂体系中快速、高效地筛选出活性成分,是现代药物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基于光学检测或放射性检测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式,在应用于中药等复杂体系时,由于没有成分分离过程,易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而采用传统的成分分离、结构鉴定、活性测试的筛选模式,则存在工作量大、周期长、活性成分易丢失等缺陷.靶分子亲和-质谱联用技术是利用药物靶点与配体的亲和作用或靶酶的催化作用将活性成分从复杂体系中抽提出来,并用质谱对其进行检测及活性评价的一种筛选技术.本文对适用于中药等复杂体系中活性成分筛选的靶分子亲和-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直接进样质谱筛选技术、膜分离-质谱联用技术、分子排阻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固定化靶蛋白-质谱联用技术、前沿亲和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恒流在线反应.质谱联用技术等的原理及其应用,为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BACE1抑制剂分子水平高通量筛选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体外分子水平β?鄄分泌酶(BACE1)抑制剂高通量筛选体系。方法 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法(HTRF),通过优化反应时间、酶浓度、检测仪器等实验条件,建立BACE1抑制剂高通量筛选体系,根据待测样品对BACE1活性抑制程度筛选其抑制剂。结果 采用HTRF法建立了BACE1抑制剂高通量筛选体系,其中反应时间确定为6 h、BACE1浓度为670 U/L,采用VICTOR3酶标仪测得信噪比为649.6,信背比为44.6,Z′因子为0.91,变异系数小于10%,并筛选到一系列IC50小于10-6 mol/L的化合物。结论 采用HTRF法建立的BACE1抑制剂筛选体系灵敏度高、特异性和稳定性好,可用于BACE1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