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烟气暴露30 d对大鼠心脏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6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烟气暴露组。烟气暴露组经主流烟气暴露,对照组不进行干预,30 d后取大鼠心脏,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利用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烟气暴露组筛选出差异表达2倍以上的基因86个,其中上调表达60个,下调表达26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于292种生物过程,72种细胞成分和96类分子功能以及61个信号通路。主要涉及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结合、α-βT细胞受体复合物、细胞外渗的正调节、络氨酸代谢等相关基因通路。结论:烟气暴露30 d所致大鼠心脏的异常表达基因与信号通路主要涉及分子结合、细胞周期、信号转导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谱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4组食管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进行筛选,通过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对靶基因进行预测,利用GO和KEGG数据库进行富集分析和通路分析,明确lncRNA的功能。结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lncRNA共318个,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中193个lncRNA表达上调,125个lncRNA表达下调(P < 0.01)。富集分析表明共有5个GO类别,其中细胞成分有3个,生物过程有1个,分子功能有1个,均通过反式调控方式调控靶基因。通路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可能参与轴突导向信号通路和ECM受体相互作用途径信号通路。结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中lncRNA的表达水平与癌旁组织有明显差异,差异表达的lncRNA可能参与食管癌的复杂调控网络,并与肿瘤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常纺锤体样小头畸形相关基因(ASPM)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RNA表达水平和临床病例资料,比较ASPM mRNA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统计学分析ASPM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关系。通过R语言ballgown和ggplot包筛选高低表达ASPM组间差异基因并绘制火山图;利用DAVID工具对差异基因进行GO分析,采用GSEA预测ASPM可能调控的信号通路;STRING和Cytoscape分析关键基因及差异表达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ASPM mRNA在肺腺癌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 0.05);ASPM表达水平与生存期相关,高表达ASPM肺腺癌患者预后较差(P < 0.05),是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语言ballgown包筛选出ASPM高低表达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共183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生物过程(BP)、细胞组分(CC)、分子功能(MF)在3个类别共19个亚类和18条KEGG通路;Cytoscape软件发现4个枢纽蛋白。结论:ASPM mRNA在肺腺癌患者中呈高表达且高表达组预后差,可作为判断肺腺癌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常纺锤体样小头畸形相关基因(ASPM)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RNA表达水平和临床病例资料,比较ASPM mRNA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统计学分析ASPM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关系。通过R语言ballgown和ggplot包筛选高低表达ASPM组间差异基因并绘制火山图;利用DAVID工具对差异基因进行GO分析,采用GSEA预测ASPM可能调控的信号通路;STRING和Cytoscape分析关键基因及差异表达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ASPM mRNA在肺腺癌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 0.05);ASPM表达水平与生存期相关,高表达ASPM肺腺癌患者预后较差(P < 0.05),是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语言ballgown包筛选出ASPM高低表达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共183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生物过程(BP)、细胞组分(CC)、分子功能(MF)在3个类别共19个亚类和18条KEGG通路;Cytoscape软件发现4个枢纽蛋白。结论:ASPM mRNA在肺腺癌患者中呈高表达且高表达组预后差,可作为判断肺腺癌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雌激素受体α(ESRRA)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UALCAN在线平台对人肺癌组织(包括肺腺癌与肺鳞癌)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ESRRA基因的表达变化进行分析,并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对肺癌中ESRRA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生存分析。利用GEPIA2在线平台获得与ESRRA表达模式相似的前50个基因,在GeneMANIA在线平台上构建这50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网络,并通过DAVID数据库对该50个基因群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通过TIMER 2.0在线平台分析肺癌组织中ESRRA与富集在氧化磷酸化通路中核心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利用Western blot法验证ESRRA蛋白在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正常肺组织相比,ESRRA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P<0.01),ESRRA表达水平高的肺癌患者显示出较差的预后(P<0.01)。与ESRRA表达模式相似的前50个基因主要富集在氧化磷酸化通路,包括ATP5B、ATP5G3、COX5A、COX8A、SDHD、UQCRC1UQCRC2。其中ATP5B、COX8AUQCRC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ESRR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ATP5B、ATP5G3、COX5A、COX8A、SDHD、UQCRC1UQCRC2在肺癌组织中均高表达,ATP5B、ATP5G3、COX5A、COX8A表达水平高和SDHD表达水平低的肺癌患者均显示出较差的预后(P<0.01)。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显示,与正常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相比,ESRRA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在肺腺癌NCI-H1975细胞和肺鳞癌SW900细胞中均高表达(P<0.01)。结论:ESRRA介导氧化磷酸化通路中ATP5BCOX8A的表达改变引起能量代谢紊乱可能是其促进肺癌发生和导致肺癌不良预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胶质瘤与正常组织表达差异的基因,筛选和胶质瘤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方法:通过下载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GSE15824原始数据,利用R语言分析正常组织与胶质瘤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DAVID、String、Cytoscape、oncomine和GEPIA)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及筛选胶质瘤的预后标志物。结果:共筛选出648个差异表达的mRNAs。差异表达mRNAs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富集于T细胞的激活,调节白细胞的黏附和细胞的迁移。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PI3K/Akt,MAPK和钙离子信号通路。FPR1在胶质瘤中明显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预后呈负相关(Log-rank P < 0.01)。结论:通过基因芯片数据库的分析,FPR1在胶质瘤中高表达,且与患者生存预后相关,为进一步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活性氧(ROS)在异烟肼(INH)诱导的L-02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及槲皮素的保护效应。方法:将L-0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INH组(10 mmol/L INH);槲皮素低剂量组(10 mmol/L INH+25 μmol/L槲皮素);槲皮素高剂量组(10 mmol/L INH+50 μmol/L槲皮素)。细胞处理24 h后,采用彗星试验检测细胞DNA损伤情况;分别应用荧光探针DCFH-DA和Rhodamine123检测细胞ROS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02细胞经INH和槲皮素处理后,INH组细胞尾部DNA百分含量、尾长和尾矩均显著增加(P<0.01);与INH组相比,低和高剂量槲皮素组细胞的尾部DNA百分含量、尾长和尾矩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INH组细胞线粒体ROS水平比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低和高剂量槲皮素组细胞线粒体ROS水平比INH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INH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低和高剂量槲皮素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高于INH组(P<0.05或P<0.01)。结论:INH能诱导L-02细胞DNA损伤,ROS介导的线粒体损伤在INH诱导L-02细胞DNA损伤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槲皮素对INH诱导L-02细胞DNA损伤具有保护效应,可能与其抑制ROS介导的线粒体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酚A(BPA)在低剂量条件下单独或联合高脂饮食(HFD)对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建立不同浓度[1、10、100、1 000 μg/(kg·d)]BPA暴露的动物模型。确定最佳剂量后将另外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HFD组、BPA组、BPA联合HFD组、BPA联合人参皂苷Rh1(Rh1)组。通过检测肝脏甘油三酯(TG)含量及葡萄糖耐量等指标评价小鼠糖脂代谢功能。结果: 形态学实验及生化测定结果显示,小鼠在10 μg/(kg·d)BPA暴露下肝脏脂质积累程度最高。与对照组相比,BPA暴露导致小鼠肝脏TG含量升高,葡萄糖耐量降低(P均 < 0.05)。与单纯HFD饲养小鼠相比,HFD饲养的BPA暴露小鼠肝脏TG含量升高,葡萄糖耐量降低(P均 < 0.05)。脂肪生成相关调控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脂肪酸合酶(FASN)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均 < 0.05)。使用Rh1处理BPA暴露小鼠,与单纯BPA暴露组相比,肝脏TG含量显著降低(P < 0.05)。结论: BPA暴露能够诱导小鼠糖脂代谢紊乱,并加重HFD诱导的糖脂代谢紊乱。BPA调控一系列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诱导脂质积累,引起糖脂代谢紊乱的发生。使用Rh1抑制PPARγ的表达可减轻BPA诱导的糖脂代谢紊乱。因此PPARγ转录水平的表达上调可能是BPA诱导的糖脂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双酚A(BPA)在低剂量条件下单独或联合高脂饮食(HFD)对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建立不同浓度[1、10、100、1 000 μg/(kg·d)]BPA暴露的动物模型。确定最佳剂量后将另外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HFD组、BPA组、BPA联合HFD组、BPA联合人参皂苷Rh1(Rh1)组。通过检测肝脏甘油三酯(TG)含量及葡萄糖耐量等指标评价小鼠糖脂代谢功能。结果: 形态学实验及生化测定结果显示,小鼠在10 μg/(kg·d)BPA暴露下肝脏脂质积累程度最高。与对照组相比,BPA暴露导致小鼠肝脏TG含量升高,葡萄糖耐量降低(P均 < 0.05)。与单纯HFD饲养小鼠相比,HFD饲养的BPA暴露小鼠肝脏TG含量升高,葡萄糖耐量降低(P均 < 0.05)。脂肪生成相关调控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脂肪酸合酶(FASN)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均 < 0.05)。使用Rh1处理BPA暴露小鼠,与单纯BPA暴露组相比,肝脏TG含量显著降低(P < 0.05)。结论: BPA暴露能够诱导小鼠糖脂代谢紊乱,并加重HFD诱导的糖脂代谢紊乱。BPA调控一系列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诱导脂质积累,引起糖脂代谢紊乱的发生。使用Rh1抑制PPARγ的表达可减轻BPA诱导的糖脂代谢紊乱。因此PPARγ转录水平的表达上调可能是BPA诱导的糖脂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microRNA(miR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大气细颗粒物(PM2.5)染毒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前后差异表达的miRNAs,预测差异miRNAs的生物学功能和信号转导途径。方法:用50 μg/mL的PM2.5混悬液染毒HBE细胞,以未染毒组作为对照组,处理24 h后提取总RNA样品,Small RNA样品预处理试剂盒构建文库,并利用illumina HiSeqTM 2500/MiSeq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以调整后P < 0.05的筛选标准得到差异miRNAs,使用miRanda和RNAhybrid两个软件共同预测差异miRNAs的靶基因并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对miRNAs和靶基因及靶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高通量测序方法共检测到PM2.5染毒前后的包含1 137个miRNAs的表达谱,27个为差异表达的miRNAs,其中7个上调,20个下调。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差异miRNAs主要参与细胞代谢、酶活性调节等生物学过程,聚集于胞内如细胞质、细胞器等,涉及代谢途径、PI3K-Ak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癌症发生等相关的重要信号通路。此外,通过构建相互作用网络图,鉴定了miR-371b-3p、miR-371a-5p、miR-27a-3p、miR-7-5p、miR-372-3p等相互作用数量前11位的核心miRNAs,以及3个核心靶基因(VEGFAMAPK3CCR5)。结论:PM2.5染毒HBE细胞后引起了27个miRNAs的差异表达,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及MAPK信号通路等与癌症发生发展相关的重要信号通路,其中筛选了11个核心miRNAs和3个核心基因,为深入研究PM2.5致癌毒理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大气细颗粒物(PM2.5)诱导的大鼠肺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24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生理盐水)、PM2.5染毒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STS组)、地塞米松组(阳性对照)。采用气管滴注PM2.5悬液染毒,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染毒剂量均为5.4 mg/kg,每3 d滴注1次,共10次,于染毒第1天起STS组和地塞米松组分别以浓度15 mg/kg和0.5 mg/kg腹腔注射,每天1次,持续28 d。末次染毒后24 h采用整体体积描记法(WBP)检测大鼠呼吸频率(f值)和被迫呼吸间隙(Penh);末次染毒后2 d,经腹主动脉采血2 mL,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处死大鼠后灌洗左肺,收集肺泡灌洗液5 mL,ELIS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核因子κB (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呼吸f值和Penh值均明显升高(P<0.01);CD4+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降低(P<0.05);肺泡灌洗液中IL-1β、TNF-α和IL-6浓度升高(P<0.01);肺细胞浆中P65含量降低而胞核中p-P65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STS组f值和Penh值均降低(P<0.05或P<0.01);CD4+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均升高(P<0.01或P<0.05);IL-1β、TNF-α、IL-6浓度降低(P<0.01或P<0.05);细胞浆中P65含量升高而胞核中p-P65含量降低(P<0.01)。结论: STS对PM2.5诱导的大鼠肺部炎症有抑制作用,并具有调节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酯(DEHP)亚慢性暴露对雄性大鼠肝脏的影响及硒对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7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设置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3个DEHP染毒组(染毒剂量分别为300、600和900 mg/kg)、3个硒干预组(在相应剂量的染毒组中加入1 mg/kg酵母硒)。染毒8周,染毒期末,大鼠空腹16 h后称量大鼠体质量、采血进行生化检测以及称量肝脏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600和900 mg/kg DEHP染毒组大鼠的平均体质量明显降低(P < 0.05);900 mg/kg DEHP染毒组大鼠的体质量增量、总摄食量、总食物利用率、明显降低(P < 0.01或P < 0.05);各DEHP染毒组、硒干预组的肝脏平均质量、肝脏系数均明显降低(P < 0.01)。600 mg/kg DEHP染毒后的硒干预组大鼠体质量增量较相应的染毒组增加(P < 0.05)。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600、900 mg/kg DEHP染毒组,300、600 mg/kg DEHP染毒后的硒干预组大鼠ALT浓度明显升高(P < 0.05);900 mg/kg DEHP染毒组,300、600和900 mg/kg DEHP染毒后的硒干预组大鼠AST浓度明显升高(P < 0.01);600、900 mg/kg DEHP染毒组大鼠TP浓度明显升高(P < 0.01);900 mg/kg DEHP染毒组,300 mg/kg DEHP染毒后的硒干预组大鼠ALB浓度明显升高(P < 0.01);900 mg/kg DEHP染毒组大鼠GLB浓度明显升高(P < 0.01)。900 mg/kg DEHP染毒后的硒干预组大鼠ALT、AST、TP、GLB均明显低于相应的染毒组(P < 0.01或P < 0.05)。结论:DEHP的亚慢性暴露对雄性大鼠的体质量与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造成肝脏肿胀,对肝脏功能产生影响;而硒的干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DEHP对肝脏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甘草干姜汤(LDGD)对荷乳腺癌小鼠肿瘤生长、免疫器官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LDGD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0.1、0.3、0.9g/kg)。正常对照组小鼠灌胃给予蒸馏水,其他各组小鼠接种乳腺癌4T1细胞后,次日开始LDGD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20d,模型对照组小鼠给予相应体积的蒸馏水。测定各组小鼠的体质量、胸腺系数、脾脏系数、肝脏系数、肾脏系数、血清肝功能、肾功能生化指标及肿瘤体积、质量,HE染色后观察荷瘤小鼠的肿瘤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LDGD高剂量组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抑瘤率为(44.76±0.06)%(P<0.01),中剂量组抑瘤率为(15.68±0.21)%(P<0.05),低剂量组无明显抑瘤作用;肿瘤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表明,LDGD高剂量组中肿瘤坏死灶区域显著增多;各剂量组LDGD对小鼠体质量均无明显影响,不同剂量LDGD组的胸腺系数、肝脏系数、肾脏系数均无明显变化,脾脏系数下降;LDGD高剂量组ALP和CRE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其他肝肾血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小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剂量LDGD对4T1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免疫抑制作用和肝肾毒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新型多金属氧酸盐药物{BiW8O30}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SK-HEP-1,实验组分别给予50、100、200、400 μmol/L的{BiW8O30}药液,对照组给予正常培养液,培养24和48 h后检测相应指标。采用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并计算{BiW8O30}对SK-HEP-1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集落形成数;划痕实验检测划痕愈合率;Transwell实验检测侵袭细胞数变化;荧光染色分析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50、100、200、400 μmol/L的{BiW8O30}处理24 h后,SK-HEP-1细胞存活率分别降低了29.98%、51.29%、65.81%、83.59%(P<0.01),48 h后分别降低了31.57%、66.23%、81.88%、83.97%(P<0.01);IC50分别为24 h时(102.07±1.38)μmol/L,48 h时(74.68±0.91)μmol/L;50、100、200 μmol/L的{BiW8O30}处理2周后,SK-HEP-1细胞的集落形成数分别降低了28.57%、63.27%、90.82%(P<0.01);50、100、200 μmol/L的{BiW8O30}处理24 h后,SK-HEP-1细胞的划痕愈合率分别降低了8.47%、70.59%、80.83%(P<0.01),48 h后分别降低了19.56%、65.98%、75.49%(P<0.01);SK-HEP-1的侵袭细胞数在24 h后分别降低了27.74%、45.51%、68.77%(P<0.01),48 h后分别降低了47.03%、72.20%、84.07%(P<0.01)。荧光染色后观察发现{BiW8O30}处理后的肝癌细胞皱缩,细胞核固缩、碎裂,出现凋亡小体。结论: 新型多金属氧酸盐药物{BiW8O30}通过抑制肝癌SK-HEP-1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诱导细胞凋亡发挥体外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2015—2019年某焦化厂下风向居民不同人群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并分析其变化趋势。方法: 2015—2019年夏季,选取中国北部某焦化厂下风向(1~2 km)两个村庄的常住居民为研究群体,按照一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确定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液及尿液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及尿肌酐(Cr),并对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异常率进行统计分析。尿液中多环芳烃代谢物1-羟基芘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结果: 2015—2019年某焦化厂下风向居民中,女性血清IgG含量均值在各年份间均高于男性(P<0.01),IgM含量均值在2015年和2016年高于男性(P<0.05);成人血清IgG和IgA含量均值在各年份间均高于未成年人(P<0.01),IgM含量均值在2016年低于未成年人(P<0.01)。2015—2019年某焦化厂下风向居民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异常率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血清IgA和IgM在不同年份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016年成人血清IgG、IgA和IgM含量异常率均高于未成年人(P<0.05),2015年和2016年女性血清IgG含量异常率高于男性(P<0.05)。2015—2019年,该地区居民尿液中多环芳烃代谢产物1-羟基芘的检出水平(用尿肌酐含量校正)中位数依次为0.468、0.797、0.678、0.169和0.021 μg/g。结论: 2015—2019年焦化厂下风向居民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其异常率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硫化钠对大鼠经口给药的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和致畸性,为其进一步的毒理学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采用霍恩法设置215、464、1 000、2 150 mg/kg剂量系列经口给药检测大鼠急性毒性;常规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剂量分别为30、60、120 mg/kg,另外设蒸馏水对照组,检测亚慢性毒性;在妊娠中期采用剂量分别为30、60和120 mg/kg连续给药10 d的传统致畸试验检测其致畸毒性。结果: 硫化钠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雌性794(584~1 080) mg/kg,雄性926(636~1 350) mg/kg;大鼠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未出现中毒症状及死亡,120 mg/kg高剂量组大鼠的消化道出现病理学改变。与对照组比较,致畸试验120 mg/kg剂量组发现死胎百分率(1.75%)和外观畸形窝发生率(5.88%)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硫化钠经口给药急性毒性LD50分别为雌性794 mg/kg、雄性926 mg/kg;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60 mg/kg时)未观察到有害作用,致畸试验出现可疑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Xklp2靶蛋白(TPX2)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挖掘GEPIA数据库中的研究数据,对TPX2 mRN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生存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PX2蛋白在6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石蜡标本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指标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GEPIA数据库分析提示TPX2 mRN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升高(P<0.05),且TPX2 mRNA高表达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较低表达组患者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TPX2蛋白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45/60),而在对应的基底组织中,TPX2蛋白表达均为阴性,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PX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数目、肿瘤直径、病理分级及术后复发等病理指标有关(P<0.05),生存分析提示TPX2高表达的膀胱癌患者的生存期较低表达者短(P<0.05)。结论: TPX2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表达上调,且其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预后较差,TPX2可能作为预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百合多糖联合大蒜素对肝癌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 BALB/c小鼠腋下注射肝癌H22细胞计数瘤液建立荷瘤模型,分为百合多糖组(100 mg/kg)、大蒜素组(40 mg/kg)、百合多糖低剂量+大蒜素组(50 mg/kg+40 mg/kg)、百合多糖中剂量+大蒜素组(100 mg/kg+40 mg/kg)、百合多糖高剂量+大蒜素组(150 mg/kg+40 mg/kg)、正常组、模型组和环磷酰胺组(30 mg/kg)。处理7 d后,观察小鼠的肿瘤重量,计算抑瘤率;胸腺、脾脏称重,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ELISA法检测血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IL-18、TNF-α、IFN-γ、IL-2、IL-6水平及促血管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大蒜素组、百合多糖中剂量+大蒜素组、百合多糖高剂量+大蒜素组抑瘤率分别为27.27%、34.68%和30.64%。百合多糖中剂量+大蒜素组和百合多糖高剂量+大蒜素组胸腺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百合多糖高剂量+大蒜素组较模型组明显升高IL-18水平(P<0.01)。百合多糖中剂量+大蒜素组TNF-α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百合多糖中剂量+大蒜素组较模型组明显升高IL-2水平(P<0.01)。百合多糖高剂量+大蒜素组较模型组降低VEGF水平(P<0.05)。结论:百合多糖联合大蒜素能抑制肝癌H22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提高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并促进小鼠分泌免疫相关细胞因子IL-18、TNF-α、IL-2,减少分泌VEGF。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2,4-二氯苯氧乙酸(2,4-D)对幼龄SD大鼠肝毒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SPF级刚断乳21 d的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3个2,4-D染毒组(18.125、36.250、72.500 mg/kg)和1个溶剂对照组(1%羧甲基纤维素溶剂),每天经口灌胃1次,连续染毒28 d。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大鼠的一般行为和体质量变化。染毒结束后,取肝脏计算湿质量及脏器系数;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对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测;肝脏样品经处理后采用二硫二硝基苯甲酸(DTNB)直接法检测谷胱甘肽(GSH)活性,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TBA法测定丙二醛(MDA)浓度;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肝组织细胞色素C浓度、Caspase-3、Caspase-9相对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72.500 mg/kg 2,4-D染毒组大鼠体质量增长下降(P < 0.05),肝脏湿质量降低(P < 0.05);病理结果显示72.500 mg/kg 2,4-D染毒组大鼠部分肝组织出现胆管增生,并伴有炎细胞浸润;与对照组相比,72.500 mg/kg 2,4-D染毒组肝匀浆中GSH活性降低(P < 0.05),36.250和72.500 mg/kg 2,4-D染毒组T-SOD活性降低(P < 0.05),肝匀浆MDA浓度升高(P < 0.05);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显示36.250和72.500 mg/kg 2,4-D染毒组大鼠肝组织的细胞色素C含量升高(P < 0.05),36.250和72.500 mg/kg 2,4-D染毒组Caspase-3、Caspase-9相对活性较对照组均增加(P < 0.05)。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2,4-D可引起幼龄SD大鼠肝毒性的发生,其发生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改变线粒体膜通透性,释放凋亡因子细胞色素C等来引发肝细胞凋亡,进而引起肝细胞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75、150、300 mg/kg)。枸杞多糖组动物连续灌胃受试物16 d,第10天开始,给予枸杞多糖组和模型组50%酒精连续灌胃7 d,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最后一次灌胃16 h后处死小鼠,取血清和肾脏。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葡萄糖(GLU)、尿素氮(BUN)和肌酐(CREA)浓度,用生化试剂盒测定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浓度,用ELISA方法测定肾脏中肿瘤杀伤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下降,肾脏指数均升高,血清GLU、BUN、CREA浓度升高,肾脏SOD活性、GSH浓度下降,而MDA上升,肾脏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升高(P均<0.01),表明模型组小鼠在大量酒精刺激后,机体健康受到影响,肾脏受到损伤。与模型组相比,枸杞多糖中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增加,各剂量组肾脏指数均降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GLU浓度(7.63、7.82 mmol/L)降低,高剂量组BUN浓度和CREA浓度降低,而SOD活力升高,各剂量组GSH浓度升高,MDA浓度下降,各剂量组TNF-α浓度降低(P<0.05),高剂量组IL-β浓度与模型组相比降低(P均<0.05)。结论:枸杞多糖对于乙醇诱导的小鼠酒精性肾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