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不同采收期广佛手提取的精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分析广佛手精油含量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广佛手精油含量在9月达到峰值。GC-MS和GC-IMS技术在5?个采收期广佛手精油中分别鉴定出54?种和6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萜烯类,其次为醇类、醛类和酯类等化合物。GC-MS结果表明,醇类、醛类、酯类、烷烃类和酚类物质主要存在于8月、9月样品中,且含量较少。GC-IMS结果表明,醛类、酯类和酸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6月、7月和8月样品中。通过热图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化学计量法对5?个采收期广佛手精油进行区分。2?种技术的检测结果呈现一定的差异性,GC-MS技术检测出的大部分为大分子(C9~C21)高含量挥发性成分,而GC-IMS检测出的多为小分子(C2~C10)低含量挥发性成分。2?种技术相结合扩大了样品中挥发性组分的检测范围,更加全面直观地反映广佛手精油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情况,为广佛手精油品质鉴别和其最佳采收时间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广东省梅州蜜柚、沙田柚及江西省井冈蜜柚、福建省福鼎四季柚四种柚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GC-MS和GC-IMS技术在四种柚皮精油共检测出56和58种不同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萜烯类、醇类和醛类化合物。GC-MS结果表明,梅州蜜柚精油中特有挥发性成分为萜烯类、醇类和醛类;井岗蜜柚精油中特有挥发性成分为萜烯类、醇类和酯类;梅州沙田柚精油中特有挥发性成分为萜烯类;福鼎四季柚精油中则为萜烯类、醇类、醛类、酮类和酯类。GC-IMS结果表明,梅州蜜柚精油中主体挥发性成分为萜烯类、醇类和醛类;井岗蜜柚精油中主体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醇类、醛类和酯类;梅州沙田柚精油中主体挥发性成分为萜烯类;福鼎四季柚精油中主体挥发性成分为醇类、酯类、酮类和呋喃等。两种技术的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差异,GC-MS检测出的大多是大分子(C10~C15)高含量挥发性组分,GC-IMS检测出的主要是小分子(C2~C11)低含量挥发性成分,两种技术相结合扩大了样品中挥发性组分的检测范围,且GC-IMS相较于GC-MS检测出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数量更多。热图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可以很好区分四种柚皮精油样品,证明四种柚皮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两种技术结合能更全面直观地反映四种柚皮精油挥发性成分之间的差异,为不同品种、不同产地柚皮精油的加工利用进一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四川、陕西、山东、山西、河北和云南6个产地的香椿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产地香椿的主要活性成分和风味特征差异。利用感官评价对香椿的整体气味进行评价,基于电子鼻技术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对6个产地的香椿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研究不同产地香椿风味特征的差异。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云南香椿的气味浓郁宜人,陕西香椿具有刺激性气味。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6个产地香椿的芳香类、长链烷烃类含量相近,氮氧化合物和硫化物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通过GC-IMS技术共鉴定出76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醇类12种、酯类10种、吡嗪类9种、酮类9种、萜类化合物8种、有机硫化物7种、醛类7种、酸类6种、酚类4种以及其他类4种。电子鼻和GC-IMS技术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香椿风味较独特,四川、陕西和山东香椿的风味类似,山西香椿与其他产地香椿存在差异,河北香椿的风味物质含量低。本研究通过电子鼻结合GC-IMS技术直观地反映了产地对香椿风味的影响,为香椿深加工原料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佛手中富含挥发性精油, 是天然香料精油中的一类。佛手精油无色透明,气味清香淡雅, 在食品以及化妆品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主要成分是萜烯类、倍半萜烯类以及高级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 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文对佛手挥发精油的生理活性成分、提取方法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作了归纳与论述, 为佛手精油在食品和医药上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比较云南省不同产地大马士革玫瑰精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成分的定性分析,并通过质谱库检索,结合保留指数验证,从玉溪峨山、曲靖沾益、昆明石林、大理云龙等不同产地大马士革玫瑰精油中分别鉴定68、56、60、68种成分,各占总峰面积95.82%、95.74%、93.31%、93.18%;4个产地玫瑰精油共有成分41个,其含量较高的有香茅醇、香叶醇、正十九烷、芳樟醇、苯乙醇、甲基丁香酚、丁香酚、乙酸香叶酯等,4个产地玫瑰精油所含成分种类及相对含量间存在差异,可作为区分云南不同产地大马士革玫瑰精油的重要特征。该研究为云南不同产地大马士革玫瑰精油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运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中国6个产地文旦柚皮精油化学成分;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试6种精油对3种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福氏志贺菌)和3种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四联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选用人体肝癌细胞株和宫颈癌细胞株测试6种精油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6个产地文旦柚皮精油共检测出54种化合物,其中44种为共有化合物,主要化合物为d-柠檬烯(51.06%~57.28%),β-月桂烯(19.16%~27.95%)和诺卡酮(3.48%~5.27%),基于精油的化学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6个产地文旦柚分为3类;6种精油均显示一定抗菌活性和细胞毒活性。通过对比研究不同产地文旦柚皮精油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差异,为其在功能性食品方面的科学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江西南康3种柚子“水晶柚”、“练家柚”和“沙田柚”果皮精油的挥发性成分和含量差异,为南康甜柚品种改良及鉴定提供参考。以相似种植环境的3种柚子品种的果皮为材料,利用蒸馏法提取精油,使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HS-GC-MS)对精油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并使用SIMCA14.0对试验数据进行预处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结合使用SPSS22.0进行t检验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种柚子果皮精油成分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3种柚子果皮精油共检测到49种物质;沙田柚果皮精油检出47种成分;水晶柚和练家柚有46种成分。化合物类型主要为烯类(11种)、醇类(13种)、酯类(9种)和醛类(5种)。通过t检验(P<0.05)和OPLS-DA分析发现,练家柚与沙田柚、水晶柚与练家柚均存在10种差异成分,而水晶柚与沙田柚存在8种差异成分,从3种柚子精油PCA分析和聚类分析上看,水晶柚划分为一类,练家柚划分一类,沙田柚划分一类。  相似文献   

8.
因子综合法评价贵州不同产地蓝莓果实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贵州省麻江县4个品种6个不同产地的蓝莓果实为研究对象,对感官、理化、营养等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和产地蓝莓果实的各项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把14个指标降维为6个,反映了原变量87.3%的信息。根据6个主成分的权重计算的综合评分可知,蓝江和大升林的园蓝、粉蓝的综合评分均高于其他产地的,龙奔和碧波的巴尔德温、灿烂的综合评分均高于其他产地,蓝江和大升林的巴尔德温、灿烂的综合评分较低。聚类分析可知,16个样品被聚为4类,除龙奔巴尔德温与各产地灿烂聚为一类外,其他均按品种果实聚为一类。产地对不同品种蓝莓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即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存在差异,但与品种相比产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研究红参的特征图谱,并对红参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为红参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HPLC法,选择Thermo BDS Hypersil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40 ℃,进样10 μL,在203 nm波长处检测。以人参皂苷Rb1峰为参照,绘制26批红参样品的HPLC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评价其相似度,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26批红参样品的HPLC图谱有12个共有特征峰,相似度均大于0.9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平方欧式距离为25时,26批红参可聚为2类,S1、S2、S3、S5、S6、S25、S26聚为一类,其余聚为一类;当平方欧式距离为10时,26批红参可聚为5类,S5为一类,S2、S3和S26聚为一类,S1、S6和S25聚为一类,S11、S13、S14和S20聚为一类,其余可聚为一类。红参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4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0.365 %,其中,S8样品的主成分因子综合得分最高。结论 该研究方法及分析结果可为红参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四川(C_EUR)、云南(D_EUR)、广东(Y_EUR)3个柠檬主要产地的新鲜尤力克果皮精油进行比较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结合GC—MS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C_EUR、D_EUR和Y_EUR柠檬果皮精油分别检测出47,41,39种成分,占各自总峰面积的98.47%,98.74%,97.64%。3类柠檬样品均以萜烯类、醇类和醛类为主,但醇类和醛类存在明显差异;共有成分20种,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D-柠檬烯、γ-松油烯、α-松油醇、松油烯-4-醇、柠檬醛;C_EUR、D_EUR和Y_EUR分别含有特征成分17,9,12种。比较发现3类柠檬样品间所含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彼此间相互区分的重要特征,为3个产地柠檬的综合利用及产地溯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6批次肉豆蔻样品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鉴定,对其共有化学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从而对肉豆蔻挥发油进行综合质量评价。通过对其形状、气味、色泽等性状进行记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豆蔻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色谱仪(GC-MS)所得挥发性成分,结合NIST08系列标准谱库、人工检索等方式对其进行鉴定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6批次肉豆蔻样品进行综合评价。16批次肉豆蔻多为卵圆形或椭圆形、香气浓烈、灰棕色;从肉豆蔻挥发油化学成分中共筛选出17个共有成分,经主成分分析概括为4个主成分,包含源信息量的86.2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6批次肉豆蔻样品可聚为两大类,S15批次聚为一类,S1-S14,S16批次聚为一类;两种分析结果达成一致。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结合性状品质与安全性分析,可以建立肉豆蔻挥发油的质量评价体系,为肉豆蔻挥发油的药食两用以及其他方面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依据,该评价方法综合性强、全面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车前草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5 TC-C18,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3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以9号峰为参照,绘制16批车前草药材样品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其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 16批车前草药材样品共有19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854~0.957之间,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均显示,16批车前草药材样品可聚为2类,S6~S9、S13、S14聚为一类,S1~S5、S10~S12、S15、S16聚为一类。PLS-DA分析结果显示,大车前苷、毛蕊花糖苷、芹菜素、木犀草素等5个成分VIP值>1,可能是引起16批车前草药材样品质量差异的主要成分。结论本文结合化学计量学和HPLC指纹图谱,为建立全面有效的车前草药材质量控制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贵长猕猴桃皮HPLC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10批不同来源地贵长猕猴桃皮的指纹图谱,采用SPSS 13.0进行样品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通过DPPH和ABTS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以EC50与共有峰峰面积数据为基础,应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谱效关系。结果:建立了10批贵长猕猴桃皮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4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90。采用对照品比对方法指认了其中6个峰:2号峰没食子酸,5号峰原儿茶酸,9号峰表儿茶素,10号峰二氢槲皮素,11号峰4-香豆酸,12号峰落新妇苷,样本可聚为3类。皮尔逊相关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号峰(原儿茶酸)和9号峰(表儿茶素)峰面积变化与贵长猕猴桃皮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对其抗氧化活性贡献度较大。结论:贵长猕猴桃皮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初步确定为贵长猕猴桃皮开发利用、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以黑胡椒、白胡椒、青胡椒和胡椒鲜果为原料提取的精油及精油风味特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比较不同胡椒的精油提取得率,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电子鼻及定量描述性感官分析,对不同胡椒精油风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胡椒、白胡椒、青胡椒和胡椒鲜果的精油提取得率分别为1.718、1.867、1.487 mL/100 g和3.229 mL/100 g,胡椒鲜果的精油提取得率显著高于白胡椒、黑胡椒和青胡椒。从4 种胡椒精油中共鉴定出48 种物质,主要成分均为β-石竹烯、3-蒈烯、D-柠檬烯、β-蒎烯、δ-榄香烯、β-月桂烯。电子鼻数据证实,判别因子分析比主成分分析更易区分不同胡椒精油。感官评价显示胡椒鲜果精油的胡椒香比其他3 种精油明显,接受程度更高。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芳香、草本、胡椒香属性与(+)-α-蒎烯成分呈正相关。实验结果为胡椒精油产品开发及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运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提取佛手挥发油,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分离温度、分离压力等因素对佛手挥发油萃取率及成分的影响,以提取率为主要标准,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萃取温度60℃,萃取压力40MPa,分离温度35℃,分离压力10MPa 为最佳提取工艺。挥发油产品透明、橙黄、有浓郁的香味。通过GC-MS 分析,鉴定出54 种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6.
以抑菌圈直径试验筛选出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较好的3种柑橘(佛手柑、甜橙、蜜柚)精油为油相,以吐温80为乳化剂,去离子水为水相,通过相转变法制备纳米乳。结果表明,3种柑橘精油纳米乳的配方:精油质量分数为6%、吐温80质量分数为24%、去离子水质量分数为70%,此条件下制备的纳米乳平均粒径为10~20 nm,粒径分布较均匀。抑菌圈直径试验和最小抑菌浓度试验表明,将3种柑橘精油制备成纳米乳,其抑菌活性均得到提升,其中佛手柑精油纳米乳表现出最强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均为3.75 mg/mL,抑菌活性为纯精油的2.5倍。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相对于纯精油,佛手柑精油纳米乳对菌体结构的破坏更显著,说明佛手柑精油纳米乳对食源性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佛手凉果是具有功能特性的岭南特色凉果品种,探究佛手凉果制作过程中功能性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变化规律,可为佛手凉果产业工艺优化与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加工提高了佛手中总酸、多糖、黄酮和膳食纤维含量,导致多酚含量下降。制作过程中,1,1-二苯基-2-三硝基苯(DPPH)自由基、2,20 -联氮- 2 -三硝基苯肼(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 FRAP)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效果分别是新鲜佛手的1.35倍、1.57倍和2.16倍。总黄酮与FRAP之间呈现极显著相关性(P<0.01);与DPPH、ABTS呈显著相关性(P<0.05);有机酸、总多糖分别与ABTS和FRAP之间相关性(P<0.05)。为此,在佛手凉果的制作过程中,糖制和干燥工艺对功能性成分的转化与浓缩起关键作用,可作为工艺优化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佛手挥发性物质在腌制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赞开  严奉伟 《食品科学》2012,33(2):181-184
以佛手鲜果及其腌制品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技术,提取鲜佛手及其腌制品的挥发性物质,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佛手挥发性物质提取率分别为0.76%和0.32%;新鲜佛手挥发性物质鉴定出31种化合物,其中以(Z)-2,3-丁二醇、(E)-2,3-丁二醇、D-柠檬烯、松油烯、α-松油醇、橙花醇、反式香叶醇等为主;在腌制过程中,不饱和烯烃类化合物损失较大,含量明显下降,其中有6种未检出;但糖类发酵导致(Z)-2,3-丁二醇、(E)-2,3-丁二醇的含量明显增加,这是佛手腌制后具有浓郁香甜风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探究西藏不同产地芜菁的品质。方法 以不同产地芜菁为原料, 对其基本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 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芜菁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分析表明12项指标可简化为5个主成分, 累计方差贡献率76.206%; 结合相关性分析, 从12项品质指标中筛选出5项核心品质指标, 即总酸、黄酮、维生素C、还原糖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trinitrophenylhydrazine,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5个产地芜菁可划分为3类, 各产地综合品质优劣排序为: LS>YD>DZ>SN>SG>LL>DQ>BR>SX>LW>BQ>BB>CY>MK>BS, 其中排序较相近的产地被聚为一类, 表明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较为一致。结论 该研究可为不同产地芜菁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