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获得能应用于功能性食品的高抗氧化性能乳酸菌,测定了30株分离自江苏如皋长寿村人群肠道中的乳酸菌发酵液清除自由基能力和还原能力,并对初步获得的4株抗氧化性能较好的菌株发酵不同组分清除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株菌发酵液抗氧化性能不等同于其各组分抗氧化性能总和,且发酵上清液抗氧化性能显著高于其菌体和胞内提取物。获得综合抗氧化性能较好的2株菌L10和L13,两株菌发酵上清液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6.4%和64.8%,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1.8%和53.5%;两株菌发酵上清液还原活性A700nm分别为2.523和2.540;两株菌发酵上清液T-SOD活性分别为32.802U/mL和33.825U/mL,GSH-Px活性分别为37.273U/mL和45.012U/mL。两株菌经鉴定分别为发酵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  相似文献   

2.
为了寻找天然的抗氧化剂,对18株乳酸菌的菌体细胞和无细胞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还原能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等5项抗氧化指标进行比较,并对高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进行抗性筛选,鉴定出符合要求的菌株。结果表明:18株乳酸菌具有不同的抗氧化能力,编号为L4、L5、L8、L14、L18的菌株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其中,菌株L14抗人工胃液和胆盐的能力较强,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前景。结合生化特性鉴定和16S r DNA鉴定,确定其为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ubsp.paracasei)。  相似文献   

3.
王帅  贺羽  贺斌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2):93-97,103
本研究以自然发酵泡菜为原料,通过氧化氢法初筛,基于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能力的复筛,得到高抗氧化活性的菌株,并测定其对胃肠模拟环境的耐受性,利用16S rDNA基因的序列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初筛得到的75株抗氧化菌株中有14株乳酸菌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清除率大于30%),结合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还原活性及亚铁离子还原能力活性的监测,筛选得到2株(Kc 6和Kc 13)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菌株;2株菌在酸、胆盐、人工胃液和肠液中的存活率均超过了60%,具有较高的模拟胃肠环境耐受性。经鉴定2株菌均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该菌兼具抗氧化活性和环境耐受性的乳酸菌,能够为可定植体内的功能乳酸菌资源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自然发酵酸菜样品中筛选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为蔬菜发酵提供优良菌种。方法 将筛选获得的71株乳酸菌经平板划线纯化培养,去除生长性差和遗传性能不稳定的菌株,筛选出23株乳酸菌进行抗氧化性能初筛,经初筛得到6株具有较好抗氧化潜力的乳酸菌。基于还原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复筛并将具有最强抗氧化能力的菌株与常用的天然抗氧化剂,即抗坏血酸做对比,同时进行益生性研究,最后利用16S rRNA基因的序列对其进行鉴定。结果 初筛得到的6株乳酸菌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且大部分菌株的菌体悬液抗氧化能力大于无细胞提取物。经益生性分析,所筛选6株乳酸菌理论上可通过胃肠环境定植于肠道并都属于高疏水性菌株。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为SC3,其还原能力相当于270.58μmol/L L-半胱氨酸,其菌体悬液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45.28%)显著高于0.1 mg/mL抗坏血酸(P<0.05),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能力(43.66%)与0.1mg/mL抗坏血酸相近,其发挥抗氧化作用的关键为菌体悬液。结论 SC3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  相似文献   

5.
从市售酸泡菜中分离纯化乳酸菌,以植物乳杆菌PL2、大肠杆菌As1.184等为指示菌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乳酸菌;以对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OH、O2-·清除率为指标,进一步筛选高抗氧化活性菌株。结果表明:从市售酸菜中分离筛选出8?株兼具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菌株,其中菌株b-2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最强,根据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其鉴定为植物乳杆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该菌株的无细胞提取物对·OH的清除率最高,为67.6%;其完整细胞对O2-·的清除活性最强,清除率为62.8%;其无细胞发酵上清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达91.3%。植物乳杆菌b-2具有较好的抑菌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作为功能性乳酸菌发酵剂,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羊奶为发酵原料,探究不同乳酸菌对发酵羊奶体外降血糖和抗氧化功能活性影响。方法:以3株实验室保存的具有降血糖、抗氧化功能的乳酸菌和酸奶商业发酵剂Lactobacillus bulgaricus(LB)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es(ST)为发酵菌株,采用功能菌株单菌发酵和联合商业发酵剂混合发酵两种方式发酵羊奶,分析不同乳酸菌发酵羊酸奶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功能。结果:单菌发酵和混合发酵羊奶,其体外降血糖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GC215单菌发酵羊酸奶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活性最高,分别为87.35%和359.17μmol/L L-半胱氨酸还原当量;PTIO自由基清除率为11.25%;马里甘草乳杆菌(Liquorilactobacillus mali)L31发酵羊酸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比未发酵羊奶提高了44.08%,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PC-2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羊酸奶对α-淀粉酶活性抑制最高,为82.30%。结论:功能性乳酸菌发...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2):179-184
藏灵菇中含有丰富的乳酸菌种,其发酵乳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为得到具有高抗氧化能力的菌株,从14份藏灵菇样品中分离出了80株乳酸菌,其中包括30株开菲尔乳杆菌、9株植物乳杆菌、7株保加利亚乳杆菌、3株干酪乳杆菌、5株假肠膜明串珠菌、26株耐久肠球菌。该文从中选出了36株乳酸菌进行4种抗氧化活性测定: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还原能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发现完整细胞组M23、M31、M14、M22,破碎细胞组M30、M22、M14、M30有较高抗氧化活性,并测定了8株抗氧化能力优良的菌株发酵乳的抗氧化能力,发现完整细胞组抗氧化能力较高的4株菌,其发酵乳抗氧化能力也较高。  相似文献   

8.
德宏水牛奶乳饼是云南特有的乳制品,微生物资源丰富,是乳酸菌的重要来源,也是分离筛选优良发酵剂的天然基础。本文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和纯培养法对15份水牛奶乳饼中乳酸菌种属进行分离鉴定,通过对菌株产酸、产香、发酵乳活菌计数等比较,以筛选出具有优良发酵特性的乳酸菌。结果表明:15份水牛奶乳饼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57株乳酸菌(3个属,6个种和1个亚种),其中Lactobacillus fermentum和Lactobacillus oris为优势菌属,占总菌属的36.84%和24.56%。57株乳酸菌发酵特性比较后得到两株优势菌株MGR3-1和MBR1-1。此研究为后续开发和应用优良发酵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牧民家中采集自然发酵乳中分离出109株乳酸菌(杆菌59株,球菌50株),结合酸度和感官评价菌株进行剔除,筛选出其中6株乳酸菌.对这6株乳酸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酸奶发酵实验.结果表明,6株乳酸菌作为发酵剂生产酸奶感官性能优良.不同菌株发酵后酸奶酸度、黏度、感官、风味、蛋白质分解各不相同,最适合单株发酵的菌为3和5菌株,其次为4和6菌株,1和2菌株比较适合高酸度酸奶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10.
抗氧化活性乳酸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祎  潘道东 《食品科学》2011,32(19):125-129
以获得高抗氧化活性乳酸菌菌株为目的,从泡菜汁、鹅肠、鸡嗉囊等材料中分离获得20株乳酸菌。以对DPPH自由基和O2- ·的清除率为初筛指标,总抗氧化(T-AOC)能力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为复筛指标,筛选得到两株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菌株L8和L17。利用糖发酵实验、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比对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发现它们均为干酪乳杆菌。  相似文献   

11.
乳酸菌作为发酵肉制品中的发酵剂,已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活性,但在发酵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环境胁迫因子的影响,这些胁迫因子能够诱发菌体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和积累,进一步影响菌株的抗氧化活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发酵肉制品中的抗氧化作用。本文综述乳酸菌面临的环境胁迫因子,探究其对氧化胁迫的应答与防御机制和抗氧化机理,并阐述提升乳酸菌氧化胁迫抗性的策略及乳酸菌在发酵肉制品中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合传统腌腊肉制品的优良乳酸菌菌株,从多种农家自制传统腌腊肉制品中分离纯化出9株优势乳酸菌。通过发酵特性筛选,得到一株性状优良菌株10M-7,并制备该菌株的干粉发酵剂,以未接种发酵剂腊肠为对照,分析此发酵剂对腊肠感官品质和微生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0M-7菌株具有良好的产酸特性和抑菌性能。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植物乳杆菌,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纯种发酵剂,并制作人工发酵腊肠。发酵剂组pH值在初期便迅速下降,且始终低于对照组;发酵剂组乳酸菌迅速生长繁殖,且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感官评价表明,当添加量为10~4CFU/g原料肉时,能够很好地保持和改善产品风味,使产品整体感觉更好。  相似文献   

13.
发酵肉制品常见乳酸菌的发酵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发酵肉制品中常见的6株乳酸菌,对其发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株菌均有较强的耐亚硝酸盐能力,其中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清酒乳杆菌、发酵乳杆菌能够耐受6%食盐,且无蛋白和脂肪分解能力。发酵乳杆菌产酸能力弱,不能有效控制致病菌的生长,不适合单独作为发酵剂使用。清酒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能够有效降低pH值,抑制致病菌的生长,适合发酵肉制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筛选高抗氧化活性肉用乳杆菌,并应用到发酵香肠中。方法 以肉品发酵剂标准、自由基清除率、耐过氧化氢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为指标进行菌株筛选,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DNA对菌株进行鉴定,通过硫代巴比妥酸值、羰基和巯基值探究菌株对发酵香肠的抗氧化作用。结果 菌株CC-3符合硝酸盐还原酶阳性、氨基酸脱羧酶阴性等肉用发酵剂标准;该菌株具有较高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其发酵上清液DPPH.和OH.清除率分别为98.43%、42.75%,菌体细胞.清除率为75.56%;具有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其细胞破碎液T-SOD活力和CAT活力分别为45.17±0.29、58.50±0.28 U. mgprot-1,发酵上清液GSH-Px活力为98.16±0.65 U.mgprot-1。菌株CC-3鉴定为植物乳杆菌。接种菌株CC-3的发酵香肠与其他组比较在发酵结束时TBARS值和羰基值最低,分别为0.22±0.01、1.57±0.06 nmol.mg-1;巯基值最高,为0.05±0.01 nmol.g-1。结论 菌株CC-3符合肉用发酵剂标准且具有高抗氧化活性,可以抑制发酵香肠脂肪氧化和蛋白氧化,具有重要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5.
发酵肉制品中脂肪的适度氧化能够赋予产品独特的风味,而脂肪和蛋白质的过度氧化则会对产品的风味、色泽、质地等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产生有毒物质。天然和人工抗氧化剂因来源或安全性问题而使用受到限制,发酵剂作为发酵肉制品的生产原料其抗氧化能力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探讨了发酵肉制品中脂肪与蛋白质的氧化及发酵剂的抗氧化作用,同时概述了微生物主要的抗氧化酶系,对抗氧化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近年来发酵剂在发酵肉制品中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为功能性发酵剂在发酵肉制品中抗氧化性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发酵肉制品因其独特的风味、较高的营养价值、易消化等优势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乳酸菌通常是兼性厌氧菌,在肉制品发酵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检索并总结乳酸菌在发酵肉制品研究领域的具体应用,如抑菌作用、改善风味、抗氧化、降低生物胺生成量、抑制亚硝胺积累及赋予健康功能,以期为乳酸菌在发酵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高抗氧化活性植物乳杆菌,从东北传统发酵食品辣椒酱、臭豆腐、粘面子中筛选出75株植物乳杆菌。将75株植物乳杆菌分为无细胞上清液、完整细胞、无细胞提取物三个组分,以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对菌株进行筛选,分析不同指标间的相关性,并评价菌株耐酸、耐胆盐能力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23株菌株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无细胞上清液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均大于90%,完整细胞和无细胞提取物对这两种自由基清除率均大于30%。植物乳杆菌的三个组分在清除DPPH自由基中存在相关性,无细胞上清液在DPPH和ABTS+两种评价方法上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其中有5株植物乳杆菌(D2、H8、L20、L11和A2)在pH2.0环境中存活率均大于59%,在0.3%胆盐中的存活率均大于93%,对7种抗生素敏感性较强。因此,这5株植物乳杆菌对于开发抗氧化作用的功能食品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P.p)与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c)常作为发酵剂应用于发酵香肠的制作,但能否作为驴肉香肠的发酵剂以及发酵剂的配比、菌液浓度等一直没有明确的指标限制。本研究对P.p、L.c的生长曲线、产酸率、耐盐性等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混菌培养试验,两种乳酸菌均符合发酵肉制品发酵剂的要求并可作为混合发酵剂。将发酵剂不同配比、菌液浓度、添加量等进行单因素试验,pH和感官品评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到在当前加工条件下较优的发酵条件:混合乳酸菌发酵剂菌种配比为L.c:P.p=1:1,菌种菌液浓度1×106 CFU/mL,发酵剂添加量1%,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20 h,此条件下发酵驴肉肠色泽呈枣红色,pH为4.83,符合良好发酵香肠的感官标准。  相似文献   

19.
在发酵牛肉加工中,添加源于河南信阳腊肉的季巴蒙毕赤酵母以及四川绵阳腊肉的汉逊德巴利酵母作为发酵菌株,以研究特色腊肉源单菌株发酵对发酵牛肉品质的影响,选择地方特色产品和空白作为对照,进行产品水分含量、水分活度(aw)、pH值、蛋白质含量、亚硝胺含量、质构及感官评价等特性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两株菌株单菌株发酵牛肉硬度适中,弹性和咀嚼性显著高于传统产品,其整体可接受性和传统腊肉未见显著差异,而且水分含量,pH值与亚硝胺含量显著低于传统腊肉制品。综合分析显示两种酵母菌均可作为发酵剂用于发酵肉制品生产,以提升产品品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22,105(3):2082-2093
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acid production and flavor formation in fermented dairy products. Lactic acid bacteria strains with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confer unique features to products. Diverse LAB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raw milk and traditional fermented milk prepared from raw milk.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LAB in raw milk in Japan. To preserve diverse LAB as potential starters or probiotics for future use, we hav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various kinds of LAB from raw milk produced in Japan. In this study, we focused on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pecies in the dairy industry. We identified L. delbrueckii subspecies isolated from raw milk in Hokkaido, Japan, by analyzing intraspecific diversity using 4 distinct methods, hsp60 cluster analysis, 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 core-genome analysis, and whole-genome analysis based on 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 The sub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a new dominant subset of L. delbrueckii from raw milk in Japan were revealed. The discovery of new strains with different genotypes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cteria and further their use as a microbial resource with the potential to express unconventional flavors and functionalities. The strains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may hav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ermented dairy produ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