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阐述了对某芳烃联合装置进行的以节能为主、扩能为辅的改造方案。对装置改造内容、规模选择、催化剂选择、热量集成方案、优化流程设计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可行的节能方案:装置改造尽量利用原有设备,如歧化和异构化反应器、反应炉、循环压缩机、吸附塔和转阀等关键设备;采用新型催化剂和新型吸附剂;充分挖掘装置潜力;合理配置热量集成方案,加强低温热利用,抽余液塔和抽出液塔加压操作,塔顶低温热用以发生低压蒸汽,脱庚烷塔塔顶低温热用以发生低压蒸汽;优化流程设计,歧化异构化反应部分采用热高分流程设计,异构化部分采用C8环烷烃部分循环流程。改造后装置能耗大幅降低,岐化、吸附分离、异构化和二甲苯精馏等装置能耗为506.90 GJ/h,折合12.16 GJ/t PX或10.91 GJ/t(PX+OX),仅为改造前能耗27.50 GJ/t PX的44%。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芳烃联合装置能耗,二甲苯塔通常采用加压操作方案,利用塔顶的冷凝热作为抽余液塔和抽出液塔等精馏塔的重沸器热源。二甲苯塔加压操作后,系统物料的分离难度增加,导致设备规模加大。多降液管塔盘溢流堰远长于其他型式的塔盘,能承受比较大的液体负荷,尤其适用于处理液相负荷特别大的体系。对芳烃装置中常规加压操作和进一步加压操作的二甲苯塔分别采用不同的塔盘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发现采用多降液管塔盘技术,二甲苯塔的总投资比采用多溢流塔盘技术明显降低,采用多降液管塔盘技术性价比更优。  相似文献   

3.
对二甲苯装置生产流程复杂,包括石脑油催化重整、芳烃抽提、歧化及烷基转移、二甲苯精馏、吸附分离和异构化等芳烃生产、转化及分离单元,能源消耗量大,对二甲苯产品综合能耗在25 GJ/t以上,一套600 kt/a PX装置未回收主要低温热达150 MW,节能增效势在必行。对对二甲苯装置主要精馏塔——抽余液塔和抽出液塔塔顶低温热的回收利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合装置的情况,制定了低温热回收方案:先进行现有抽出液塔塔顶低温热的回收利用,再进行抽余液塔和抽出液塔加压操作的低温热回收利用。通过塔顶馏出物加热除氧水、塔加压操作后塔顶馏出物加热除氧水发生蒸汽等方法,大幅降低对二甲苯装置能耗,预计单位能耗可从14.2 GJ/t降低到12.4 GJ/t,提高了装置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芳烃联合装置低温热利用与流程优化情况。利用抽余液塔与抽出液塔塔顶低温热生产热水,少量热水用来加热催化裂化装置除盐水,大部分热水通过第二类热泵生产0.35 MPa蒸汽并送去溶剂再生装置;甲苯塔塔顶气相热源除了少量用来替代异构化汽提塔3.50 MPa再沸蒸汽外,其余部分与重芳烃塔塔顶低温热一起生产0.62 MPa低低压蒸汽,大部分低低压蒸汽增压后作为芳烃抽提装置的再沸热源。该方案实现了芳烃联合装置内部与外部装置低温热的综合利用,优化了重芳烃塔与异构化汽提塔塔底换热流程。项目实施后,芳烃联合装置每年节能102.7 ktce, CO2排放量减少256.1 kt,装置对二甲苯能耗降低3.22 GJ/t。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芳烃联合装置通过设计及流程优化,降低装置能耗和废物排放,达到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重整氢再接触选用二段压缩顺流接触流程,氢纯度、燃料气、Ct^-组分产量均大幅提高,脱戊烷塔重沸器负荷下降。优化重整油塔顶和重芳烃塔顶的流程,使大量的低温热得到利用。经过直馏石脑油原料的优化,C8组分增加,重整装置可生产更多的C8芳烃,提高了PX的产量。采用了安全仪表系统,能完成与本装置安全相关的紧急停车和紧急泄压。联合装置分为二个中心变电所,可避免因联合装置同时失电引起火炬排放过大的问题。在歧化汽提塔回流罐和异构化脱庚烷塔回流罐顶排燃料气中设计丙烷制冷回收苯,经济效益增加1522×10^4RMB¥/a。  相似文献   

6.
芳烃精馏塔工艺设计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芳烃精馏塔塔板数的选择、热量的利用和产品质量等问题.对某芳烃抽提装置160层塔板的二甲苯塔的操作压力、塔顶物流热量利用以及回流方式进行了四个不同设计方案的比较.认为在产品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0.60MPa的操作压力和热回流方式并利用塔顶热量的方案较好,可大量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7.
在PROⅡ模拟软件中搭建抽余液塔系统,选取软件自带SRK热力学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①当塔顶产品中C_8芳烃的质量分数由50μg/g增加至250μg/g,塔顶冷凝负荷下降1.00%,塔底重沸炉热负荷下降0.91%,全塔总热负荷下降0.95%;塔顶回流泵流量下降1.30%,塔底重沸炉泵流量下降0.91%;全塔回流比下降1.35%;每块理论板的塔径逐渐下降,塔内径平均下降约0.53%;②当塔底产品中甲苯的质量分数由1%增加至5%,塔顶冷凝负荷下降7.72%,塔底热负荷下降6.92%,全塔总热负荷下降7.30%;塔顶回流泵流量下降8.56%,塔底重沸炉泵流量下降8.20%;全塔回流比降低3.95%,每块理论板的塔径逐渐下降,塔内径平均下降约5.28%;③当抽余液塔理想状态分离时,塔顶冷凝负荷增加159.96%,塔底热负荷增加144.95%,全塔热负荷增加152.08%;塔顶回流泵流量增加205.83%,塔底重沸炉泵流量增加145.81%,全塔回流比增加202.25%。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某炼化厂芳烃联合装置低温热源现状及潜在可匹配热阱,提出了热量利用方案,即芳烃联合装置抽余液塔顶气经热媒水取热后,作为乙二醇装置及C_5分离装置的热源。抽余液塔顶气的热负荷约68.0 MW,乙二醇及C_5分离装置可利用热负荷为40.5 MW,现有的抽余液塔顶空冷器带走的热负荷约10.0 MW,新增空冷器及管路损耗的热负荷为17.5 MW。新增空冷器可以降低取热用户负荷波动对芳烃联合装置的影响。芳烃联合装置热负荷的波动对于下游装置的影响可以通过调节现有取热蒸汽的用量来消除,各装置间留有足够的距离,以应对紧急情况的发生。项目实施后,芳烃联合装置可降低能耗1 845.5 MJ/t(以对二甲苯计),创造经济效益约4 179.6万元/a。  相似文献   

9.
随着催化重整(简称重整)装置恢复高负荷运行、增产氢气以满足加氢装置提负荷需要,重整生成油产量增加,同时化工化纤市场低迷,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芳烃联合装置采用“抽提高负荷、对二甲苯低负荷”运行模式,重整生成油预分馏单元、液液抽提单元等高负荷运行,二甲苯装置歧化单元停运,异构化单元、二甲苯分馏单元和吸附分离单元低负荷运行;优化板块内部抽提装置加工模式,优化甲苯生产流程,停运邻二甲苯塔,优化C8芳烃外甩流程,优化重芳烃塔运行参数。通过综合采取上述措施,有效降低了芳烃联合装置能耗、物耗,实现月度降本增效182万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再精馏塔的实际运行数据,本文应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该塔进行了工艺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的生产操作状况较为吻合。利用灵敏度分析工具,考察了回流比和塔底采出量对塔顶C_9芳烃含量及塔底邻二甲苯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核算得出较经济的操作参数为:回流比为2,塔底采出量0.29m~3/h;优化后,塔顶C9芳烃含量达到吸附进料要求,生产成本得到降低。  相似文献   

11.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热交换器的污垢问题是国民经济众多产业和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传热学界未彻底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分析热交换器污垢的主要成分及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针对污垢成分配制了相应的清洗配方,设计了清洗流程及装置,得到了完整可行的热交换器在线清洗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应确保会计地位的独立性。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必须从有利于发挥会计职能作用的角度进行改革。要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对相关人员由不同部门分别管理。对财务会计人员也应当区分为主要会计人员与一般会计人员,同时,结合各单位情况进行委派。  相似文献   

14.
奥氏体不锈钢封头旋压成型后,部分奥氏体组织因冷变形转化为马氏体,与材料中残留的部分α组织共同导致封头呈磁性,采用热处理等方法可以消除磁性。对于非磁性条件要求严格的场合,可选用Ni含量较高的不锈钢,如0Cr25Ni20,0Cr23Ni13或310,316等。  相似文献   

15.
浅析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剖析货币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运用美国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阐述对建立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服务营销战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的石化市场投资主体日渐多元化,中东等具有成本优势的石化企业加大向我国市场投放产品的力度,国内的化工产品销售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分公司要应对激烈竞争,必须在实施服务营销战略方面有所作为,从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组织架构、形成服务营销文化、培养适应服务营销战略要求的人才队伍、加强客户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立与服务营销战略相适应的服务体系,通过优良的服务品质和高水平的客户满意度及忠诚度,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7.
气体脱硫再生塔底重沸器腐蚀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气体脱硫再生塔底重沸器腐蚀状况、探讨了腐蚀的原因和防腐蚀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两种不同加入硅的方式制备了W-Ni催化剂,对其进行了拉曼光谱、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并采用微型反应器进行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当硅在氧化铝成胶过程中加入、且硅的加入量为基准+11.0时,八面体配位结构的钨比例最大,H2-TPR的低温还原峰温度最低,峰面积最大,镍与载体的结合能最小,催化剂的脱硫和脱氮活性也最高。当硅在载体成型过程中加入时,随着硅含量的增加,催化剂中八面体配位结构的钨比例随之降低,H2-TPR的低温还原峰向高温方向偏移,钨和镍的金属分散度随之下降,钨与载体的结合能随之增大,而镍与载体的结合能却随之降低。催化剂的活性随着硅含量的增加也降低。  相似文献   

19.
地质统计学应用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质统计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主要介绍地质统计学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在储层预测、解决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数据整合、储层建模及不确定性描述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地质统计学的局限性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原油电脱水器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利用静电场提高原油乳化液脱水效率所开展的研究及开发的相关技术。电脱水器技术研究集中在开发新的电场形式、优化电极结构与布局以及根据电场设计更合理的液体流动形式,此外还包括利用离心、微波和超声波等辅助手段。结合海上油田采出液乳化特点,提出了开发电脱水器新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