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微侵袭治疗丘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7例经CT/MRI脑扫描确诊为丘脑出血患者采取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微侵袭治疗。结果:微侵袭治疗丘脑出血27例中,生存26例,随访6月以上,ADL112例,ADL28例,ADL34例,ADL41例,ADL51例。死亡1例。结论: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微侵袭治疗丘脑出血,具有微创伤、精确性高、可重复性好及安全性强等优点,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无框架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脑内小病灶3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结合显微手术微侵袭治疗脑内小病灶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CAS-R-2型无框架立体定向仪和CAS-BH5型机器人对33例脑内小病灶患者,行术前精确定位后,在显微镜下切除病灶,并观察疗效。结果:本组病变全切除30例,占90.9%,次全切除2例,占6.0%,大部分切除1例,占3.0%,无手术死亡。本组19例症状性癫痫起病的患者,15例(78.9%)病灶清除后症状消失,4例(21.0%)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效果良好。结论: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微侵袭治疗脑内小病灶,具有微创伤、精确性高、可重复性好及安全性强等优点,是临床疗效满意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方法。方法:对36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技术行血肿内、侧脑室、第四脑室置管抽吸引流治疗。结果:36例立体定向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术后存活25例(69.4%),经6~12个月随访,ADL评定I级4例,II级7例,III级9例,IV级3例,V级2例。结论:立体定向手术对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是一种定位准确,安全可靠,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Komai's CT立体定向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大脑深部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和总结Komai's CT立体定向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大脑深部肿瘤经验和方法.方法 应用Komai's CT立体定向仪辅助配合显微镜手术治疗大脑深部肿瘤13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6例,脑转移性肿瘤3例,侧脑室内脑膜瘤3例,丘脑胶质瘤1例.结果 13例均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Komai-sCT立体定向辅助显微手术是一种定位准确、创伤较小、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的微侵袭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立体定向导航下微创穿刺在治疗丘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探讨丘脑出血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对照组20例,为2011年6—12月期间收治的丘脑出血患者,单纯行微创术。观察组24例,为2012年1—6月期间收治的丘脑出血患者,均在立体定向下行微创术。结果术前年龄、性别、患侧经统计分析均无差异。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偏瘫、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深部出血,应用立体定向导航技术,术中在导航棒的指引下,精准地标记病灶范围,从而对脑内深部重要区域最大程度减少创伤,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微侵袭手术。此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单靶点置管抽吸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3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应用CT引导立体定向单靶点术治疗术后辅以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对其手术时机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23例均为出血6小时以后手术.本组治愈或好转21例,死亡2例,随访3-6个月,存活者中,AP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一级3例,二级11例,三级7例,四级2例.结论 立体定向单靶点置管抽取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创伤极小,可兼顾引流丘脑及脑室内血肿,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高龄,身体条件差病人也能耐受手术.  相似文献   

7.
立体定向双靶点置管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立体定向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30例明确高血压病史并经CT扫描诊断为高血压丘脑出血的患者进行立体定向血肿次全排空加侧脑室外引流术。结果:本组生存26例(86.6%),其中恢复良好16例(53.3%),中度残障5例(16.7%),重度残障4例(13.3%),死亡4例(13.3%)。结论:立体定向双靶点置管引流术加术后应用尿激酶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梗阻性脑积水较传统手术具有安全、快捷、易耐受、损伤小、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框架立体定向配合显微技术手术治疗脑转移瘤的体会。方法对15例脑转移瘤患者运用框架立体定向配合显微技术切除肿瘤,术后常规行全脑放疗。结果15例中14例获得全切,1例获大部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3个月,神经症状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3例,无变化1例;进展1例,症状缓解率86%:无神经症状加重。局部复发率26%,1年生存率53%,2年生存率20%,3年生存率6%,中位生存时间13.1个月。结论立体定向和显微外科等微创技术治疗脑转移瘤疗效满意,有利于改善脑转移瘤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9.
随着影像学以及脑立体定向技术的发展 ,神经外科正向微侵袭方面发展。我院 1998年 10月至 1999年 11月采用 CT三维重建立体定向手术清除脑内血肿 2 6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16例 ,女 10例 ,年龄 18~ 75岁 ,平均 42 .6岁 ,急性外伤性脑内血肿 18例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 7例 ,帕金森病行丘脑后外侧核苍白球微电极毁损术后并发脑出血 1例。按出血部位 ,额叶 13例 ,颞叶 11例 ,枕叶 2例。均在大脑较深部位 ,有 4例多发性脑内血肿 ,血肿量 30~ 5 0 ml5例 ,5 1~ 10 0 ml 18例 ,大于 10 0 ml 3例。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采用脑室外引流术、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丘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对61例高血压脑室型丘脑出血患者,根据脑室及脑内血肿量,选择恰当的个体化微创手术:立体定向丘脑血肿排空、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存活53例,存活率为86.9%。对术后存活的53例患者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的评定:20分以下2例,20~40分4例,40~60分12例,60分以上35例,barthel指数60以上为生活基本自理,占66.04%。结论:采且侧脑室外引流、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及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方便快捷,创伤小,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可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微侵袭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治疗重型脑干出血的方法。方法:总结应用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治疗重型脑干出血9例经验,并对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术后处理做初步讨论。结果:全部病例立体定向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存活5例。结论:立体定向手术对脑干出血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降低重型脑干出血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王海东  许侃  赵刚 《吉林医学》2002,23(4):201-202
目的:探讨脑立体定向开放手术切除脑内小病灶的经验体会及手术效果。方法:对24例病变直径在0.4cm~3.5cm的患者采用磁共振导向脑立体定向显微镜下切除病灶。结果:24例患者的颅内病变全部行显微手术切除,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13例继发性癫(?)中10例术后停止发作,另3例发作显著减少。结论:对于MRI检查显示的界限清楚的最大直径<3.5cm脑深部MRI导向的立体定向开放手术是一种简便、定位准确、微侵袭、安全且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18例患者,其中帕金森氏综合症9例,颅内金属异物7例,松果体区肿瘤2例,分别采用脑立体定向VL核射频毁损术、定向异物摘除术和定向肿瘤活检术。手术操作均获成功并取得满意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并介绍了脑立体定向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微侵袭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治疗重型脑干出血的方法。方法:总结应用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治疗重型脑干出血9例经验,并对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术后处理做初步讨论。结果:全部病例立体定向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存活5例。结论:立体定向手术对脑干出血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降低重型脑干出血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治疗脑猪囊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猪囊虫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处理的适应证,介绍采用CT脑立体定向、神经导航结合显微手术等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治疗脑猪囊虫病的经验与体会。方法:脑猪囊虫病患382例,采用CT脑立体定向技术定位376例,神经导航技术定位6例,行“钥匙孔”小范围开颅,在显微镜下切除所有病灶。结果:309例有癫痫症状,术后303例症状消失,6例症状减轻,需继续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术前有偏瘫51例,失语23例患,均于术后1mo内完全恢复,未出现新的神经损害症状,无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创造很小的方法,用于治疗脑猪囊虫病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采用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18例患者,其中帕金森氏综合症9例,颅内金属异物7例,松果体区肿瘤2例,分别采用脑立体定向VL核射频毁损术、定向异物摘除术和定向肿瘤活检术。手术操作均获成功并取得满意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并介绍了脑立体定向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17.
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巴金森氏病虽已有多年历史,但由于定向要求准确,技术颇为复杂,不易普遍开展,因而国内报道不多。作者于1981年9月对2例巴金森氏病患者施行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破坏术治疗,效果显著,无并发症,兹报道以供同道参考。临床资 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66例高血压脑出血分成超早期组(34例)和早期组(32例)施行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排空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超早期组术后死亡4例;获随访28例按ADL分级评定Ⅰ级(良好)5例,Ⅱ级(中残)18例,Ⅲ、Ⅳ级(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早期组术后死亡3例;获随访27例按ADL分级评定Ⅰ级(良好)3例,Ⅱ级(中残)12例,Ⅲ、Ⅳ级(重残)11例,植物生存1例。对两组患者良好.中残率及重残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015,P〈0.05),超早期组疗效优于早期组。结论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如条件许可,应尽早实施立体定向手术清除血肿,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损害,降低患者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脑立体向术的临床应用(附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18例患,其中帕金森氏综合症9例,颅内金属异物7例,松果体区肿瘤2例,分别采用脑立体定向VL核射频毁损术,定向异物除术和定向肿瘤活检术,手术操作均获成功并取得满意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并介绍了脑立体定向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脑深部脓肿应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的体会,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16例脑深部脓肿,进行立体定向穿刺手术,结合抗生素液反复冲洗脓腔及静脉输注。结果:16例患者,1次性手术治愈率82%,无手术并发症。术后2个月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临床治愈。结论:应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深部脓肿,方法简便,定位准确,对脑组织损伤轻,反应小,局麻下施术疗效满意,为治疗脑深部脓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