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栀子中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含量的方法,并对14批不同产地栀子药材中3种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Thermo ODS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栀子苷238nm、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440nm。结果:栀子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的进样量分别在0.448~5.600、0.142~1.775、0.026~0.325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2、0.9998、0.9999;三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9%(RSD=2.44%,n=6)、98.26%(RSD=2.62%,n=6)、102.94%(RSD=3.13%,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栀子中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贾琳  张浩  陈雏  刘瑛  陈阳 《华西药学杂志》2005,20(3):223-225
目的同时测定10批栀子药材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ShimpackVP-ODS柱,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8nm(0~20min,检测环烯醚萜苷类)、440nm(20~60min,检测西红花苷类)。结果和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栀子中不同检测波长的两大类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3.
市售栀子饮片的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考察市售栀子饮片的质量。方法 收集50批不同厂家生产的栀子,应用RP-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栀子苷、西红花苷Ⅰ与西红花苷Ⅱ的含量;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18批样品中镉元素的含量。结果 50批栀子中总灰分和栀子苷均符合标准规定;水分有2批不符合标准规定;西红花苷Ⅰ的含量为0.31%~1.35%、西红花苷Ⅱ的含量为0.04%~0.63%;18批栀子中镉元素有3批超出千万分之三的限度。结论 大部分栀子饮片符合药典标准,质量情况较为乐观。栀子成分复杂多样,仅以其中环烯醚萜类的栀子苷作为质控指标稍欠全面,无法很好地反应出该品种的质量优劣,建议修订完善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国产西红花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 ZORBAX StableBond SB-Aq(4.6 mm×250 mm,5μm)柱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01%甲酸(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0~8 min(75%~70%A),8~10 min(70%~60%A),10~25 min(60%~30%A);流速:1.0 mL.min-1;进样量:5μL;测定波长:440 nm;柱温:30℃。结果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保留时间大约分别为5.71 min和8.83 min。以峰面积对进样浓度线性回归,西红花苷Ⅰ回归方程:Y=24.93X-0.254 3,r=1.000,线性范围3.125~200μg.mL-1,西红花苷Ⅱ回归方程:Y=36.11X+8.370,r=1.000,线性范围3.125~200μg.mL-1。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回收率分别为101.1%和100.2%,RSD分别为1.7%和1.4%。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测定不同国产西红花药材中西红花苷Ⅰ、Ⅱ的含量,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栀子黄色素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与多酚、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含量的关系,明确栀子黄色素中主要的抗脂质过氧化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HPD100和乙酸乙酯纯化栀子黄色素,用福林-酚法测定多酚含量,HPLC法测定栀子苷含量,UV法测定西红花苷-Ⅰ含量,并采用硫氰酸铁法评价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结果抗脂质过氧化能力随绿原酸(0.001~0.006 7mg·mL~(-1))、栀子苷(0.002 5~0.013mg·mL~(-1))和西红花苷-Ⅰ(0.001 5~0.004mg·mL~(-1))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质量浓度为0.002mg·mL~(-1)时,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绿原酸>西红花苷-Ⅰ>栀子苷。结论栀子黄色素中多酚、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都具有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子雯  唐灿  孙嘉婧  王刚  黄锐  李希 《药物分析杂志》2012,(9):1554-1558,1563
目的:探索巴中产栀子的最佳采收期和生长期。方法:以HPLC-ELSD法测定巴中产栀子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熊果酸含量,并采用t检验和Z-分综合评价法分析数据;测定栀子苷采用Kromasil C18键合硅胶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0∶9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38 nm;测定西红花苷Ⅰ采用Dionex C18键合硅胶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440 nm;测定熊果酸采用XDB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水(81∶19)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柱温30℃,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60℃。结果:t检验结果表明:巴中产30年生栀子西红花苷Ⅰ含量为红果(成熟期)>黄果(近成熟期)>绿果(未成熟期);栀子苷含量为绿果>黄果>红果;熊果酸含量为绿果>红果>黄果;30年生栀子红果中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和熊果酸含量均显著高于3年生红果。结论:以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熊果酸多指标综合考察巴中产栀子的适宜采收期、生长期,对保证栀子的品质很有意义,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四川纳溪地区栀子指纹图谱及红花苷和栀子苷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四川纳溪地区栀子的指纹图谱,并测定西红花苷和栀子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了栀子的指纹图谱并测定不同结构西红花苷和栀子苷的含量.结果 各地栀子药材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93、0.993、0.995、0.978、0.999、0.989、0.999、0.998、0.999、0.996.不同产地栀子的栀子苷含量均在2.62%以上,平均含量为3.03%.西红花总苷含量最低为1.20%,最高为2.01%,平均含量1.63%.结论 各产地栀子药材表现出较高的相似度,说明纳溪地区栀子药材所含化学成分随产地的变化小;栀子苷的含量均高于国家药典1.8%的要求,符合药用标准.西红花苷-1的含量在不同产地栀子中差异较大,但其占西红花总苷的百分比比较稳定,约为65%.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定西红花药材中西红花苷 1、苷 2的含量。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以Nova PakC18( 4 μm ,150mm×3 .9mm)柱为色谱柱 ,甲醇 水 ( 55∶45)为流动相 ,测定波长为 ( 4 4 0± 1)nm。结果 :西红花苷 1的平均回收率为 99.53 % ,日内、日间RSD分别为 1.0 % ,1.6 % ;西红花苷 2的平均回收率为 99.43 % ,日内、日间RSD分别为 1.3 % ,1.8%。进口西红花商品药材中有 2种未测出或只有痕量 ,3种含量较低 (西红花苷 1为 80 .9~ 10 2 .0mg·g- 1生药 ,西红花苷 2为 44.5~ 62 .3mg·g- 1生药 ) ,而国产西红花商品药材中含量最高 (西红花苷 1为 176 .2mg·g- 1生药 ,西红花苷 2为 10 8.5mg·g- 1生药 )。结论 :建立的RP HPLC法测定不同来源西红花药材中西红花苷 1、苷 -2的含量 ,操作简便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栀子复方制剂复方牛黄消炎胶囊、清胃黄连丸和龙泽熊胆胶囊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的方法。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BEH C18柱(50mm×2.1mm,1.7μm);流动相:甲醇-水以不同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1);检测波长:0~7min为238nm,7~20min为440nm;柱温:30℃;进样量为2μL。结果 3种复方制剂中栀子苷在0.010~1.000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99.9%和100.3%,RSD分别为1.3%,1.4%和1.0%;西红花苷-1在0.1~1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97.4%和98.3%,RSD分别为1.3%,1.4%和1.5%。结论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在20min内获得良好分离,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栀子复方制剂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高色价栀子黄的精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栀子黄进行进一步分离制备,以获得高色价的西红花总苷及其中主要单体成分。方法 采用中压反相柱层析技术,对栀子黄进行进一步分离制备,采用液相色谱检测西红花苷-1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检测色价及其吸光度比值。结果 制备工艺可有效去除绿原酸等杂质,精制后的西红花总苷样品中西红花苷-1含量为60.8%,色价高达756;并可分离获得西红花苷-1(1)、西红花苷-2(2)、西红花苷-3(3)等化合物。结论 该制备方法简便、高效、成本较低,可为栀子黄的精制及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栀子中的三类成分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徐燕  曹进  王义明  罗国安 《药学学报》2003,38(7):543-546
目的同时测定栀子中3类有效组分,9个成分(栀子酸、栀子苷、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绿原酸、藏红花酸、3种藏红花素)的含量。方法紫外-可见三波长同时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柱(250 mm×4.6 mm ID,5 μm);流动相为(A)0.3%甲酸水溶液, (B)甲醇-乙腈(9∶1);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35 ℃;检测波长为 240 nm(栀子酸、栀子苷、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 330 nm(绿原酸)和440 nm(藏红花酸和3种藏红花素);线性梯度洗脱。结果建立了同时对栀子中的9个成分进行定量的测定方法,并将此方法用于5个产地栀子各成分的测定。结论为中药材栀子提供了更合理、可靠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茵栀黄软胶囊中的 3种有效成分 ,黄芩苷、栀子苷、绿原酸的含量。方法HPLC法 ,Irregular HC18(2 5 0 . 0mm× 4 6mm ,10 μm)色谱柱。黄芩苷流动相 :甲醇 水 磷酸 (V∶V∶V =4 7. 0∶5 .3 0∶0. 2 ) ,流速 :1 0mL·min-1,检测波长 :2 80nm ;栀子苷流动相 :乙睛 水 (V∶V =15∶85 ) ,流速 :1 0mL·min-1,检测波长 :2 38nm ;绿原酸流动相 :乙睛 磷酸溶液 (w =0 . 4 % )(V∶V =13∶87) ,流速 :1 0mL·min-1,检测波长 :32 7nm。结果黄芩苷在 2 7 5~ 137 5mg·L-1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线性回归方程为A =6 4. 83× 10 4ρ - 1 6. 96× 10 .5 ,r =0 . 9998,平均回收率为 99 4 6 % (RSD =1 0 1% ) ;栀子苷在 16 .5~ 82 . 5mg·L-1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线性回归方程为A =8 794× 10 .5ρ - 4 . 116× 10 2 ,r =0 . 9999,平均回收率为 10 0 . 37% (RSD =1 4 .0 % ) ;绿原酸在 2 4~ 12 0mg·L-1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线性回归方程为A =2 4 88× 10 4ρ - 9 2 4 4× 10 4,r =0 9999,平均回收率为 99 38%(RSD =1. 89% )。结论测定方法可用于茵栀黄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复方鸡骨草胶囊中绿原酸、芍药苷、栀子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0~21 min:327 nm,21 ~ 27min:238 nm,27~40min:230 nm.结果:绿原酸线性范围为0.036 1~0.902 5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4%,RSD为1.40%(n=6),栀子苷线性范围为0.148 2~5.929 6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8%,RSD为1.14%(n=6),芍药苷线性范围为0.098 9~3.954 8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0%,RSD为0.9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可靠,可有效控制复方鸡骨草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绿原酸和栀子苷浓度的方法。方法:以甲醇为溶剂,采用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药物浓度。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14:86),内标为紫丁香苷。内标、绿原酸、栀子苷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66 nm(0~5.9 min)、328 nm(6.0~7.9 min)和234 nm(8.0~12 min)。结果:绿原酸和栀子苷分别在1.625~104.0,1.925~123.2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在92.25%~99.36%和91.96%~98.57%范围内,RSD均低于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绿原酸和栀子苷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5.
双波长HPLC法同时测定杜仲雄花中3种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勤挽  王瑾  苏娟  张玉莉  何剑 《中国药房》2011,(27):2565-256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杜仲雄花中京尼平苷酸、绿原酸、栀子苷3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醋酸(15∶85∶1),检测波长为238nm(测定京尼平苷酸和栀子苷)和327nm(测定绿原酸),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30℃。结果:京尼平苷酸、绿原酸、栀子苷的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892~5.3520μg(r=0.9995)、0.1052~6.3120μg(r=0.9995)、0.1024~6.1440μg(r=0.9995);三者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4%、98.86、101.44%,RSD分别为2.17%、1.95%、2.08%(n=6)。结论:双波长或多波长法能方便、快速地对中药中多种成分同时测定,能满足中药多成分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黄白胶囊中绿原酸、栀子苷和芍药苷3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SB-C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绿原酸、栀子苷和芍药苷的检测波长分别为327、240和232 nm。结果:绿原酸、栀子苷和芍药苷的进样量分别在0.020.19、0.090.19、0.090.84和0.110.84和0.111.01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7、0.999 8、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101.0%和100.2%,RSD分别为1.3%、0.7%和1.4%(n均为6)。结论:所建方法可用于复方黄白胶囊中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