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尿激酶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动脉、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ACI)疗效的差异。方法 应用Meta分析对 6项研究动、静脉溶栓治疗ACI的效果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估计。结果 ①同质性检验 :χ2 =5 .6595 ,P >0 .0 5。②合并效应量的估计 :OR合并 =2 .42 2 8,OR合并95 %可信区间为 1 .31 4 8~ 4 .4646。OR合并 的检验 :χ2 =8.0 51 9,P <0 .0 0 5。结论 动脉溶栓治疗ACI的疗效显著优于静脉溶栓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了解尿激酶静脉溶栓与其它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②方法 应用Meta分析对10项研究尿激酶静脉溶栓与其它药物治疗ACI的效果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估计。②结果 同质性检验:χ^2=4.2964,自由度为9,P>0.05。合并效应量的估计:OR合并=3.7239,OR合并95%可信区间为2.63—5.26。OR合并的检验:χ^2=55.5,P<0.001。④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CI的疗效显,优于目前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素E_1与其它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照研究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前列腺素E1(PGE1)与其它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疗效的差异。方法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PGE1治疗ACI的10组病例与其它药物治疗ACI的10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并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检验。结果(1)同质性检验:χ2=2.8868,自由度为9,P>0.05。(2)合并效应量的检验:OR合并=2.8559,OR合并95%可信区间为1.99~4.08。(3)OR合并的检验:χ2=33.1238,P<0.01。结论PGE1治疗ACI的疗效显著优于其它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18篇文献厄贝沙坦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同质性检验及合并效应量的估计。结果①同质性检验:有效性,2χ=6.714 0,自由度为17;安全性,2χ=26.511 5,自由度为17,两者P值均大于0.05。②合并效应量的估计:有效性,OR合并=1.261 8,OR合并95%可信区间为0.992 3~1.604 3,OR合并的检验2χ=3.599 4,P>0.05;安全性,OR合并=0.482 4,OR合并95%可信区间为0.362 8~0.641 2,OR合并的检验2χ=25.193 8,P<0.001。结论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总体上与目前常用药物(ACEI、ARB、氨氯地平)相当,但其安全性较高,与目前常用药物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天麻素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对6项研究结果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估计,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差异。结果:同质性检验:χ2=5.69,自由度为5,P〉0.05;合并效应值的估计:OR合并=3.67,OR合并95%可信区间为0.86~1.73;OR合并的检验:χ2=34.27,P〈0.01。结论:天麻素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显著优于目前常用药物,但临床设计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亟待改善,如随机和盲法的严格正确实施、判效指标的选择、随访及临床试验报告规范化等,以及其在适应证、治疗剂量等方面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卢祖能  梁猛  鲁启洪 《医学综述》2013,(19):3589-3592
目的 分析评价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显效性以及其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 检索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国内公开发表的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试验的相关文献,应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估计.结果 ①同质性检验:11项有效性研究的χ2=9.01,P〉0.05;11项显效性研究的χ2=28.12,P〈0.05;4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研究的χ2=68.57,P〈0.05.②合并效应量的估计:11项有效性研究的合并OR=4.39,95%可信区间[3.01,6.38],Z=7.72,P〈0.05;11项显效性研究的合并OR=4.69,95%CI[2.88,7.66],Z=6.19,P〈0.05,4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研究的合并加权均数差为=-1.12,95%CI[-1.90,-1.52],Z=3.86,P〈0.05.结论 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良好,是一种疗效确切的临床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在时间窗6 h内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32例急性脑梗死在时间窗6 h内的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溶栓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在时间窗6 h内患者应用大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有较佳疗效,并降低再梗发生率,且相对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近、远期疗效及药物有效安全剂量。方法将ACI 65例分为两组:溶栓组29例实施rtPA0.8 mg/kg溶栓治疗;对照组36例实施抗血小板药物及常规治疗。比较溶栓治疗效果,分析不同时间窗的近、远期疗效。结果溶栓组6h内溶栓治疗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h内溶栓组差异更显著(P〈0.01),3~6 h溶栓组治疗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 h组基线分值分别与对照组和3 h内溶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 h时间窗内使用rtPA0.8 mg/kg静脉溶栓治疗ACI可改善患者预后,3 h内溶栓预后更好,3~6 h的时间窗尚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基层医院不应该轻易放弃溶栓机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效果。方法  对 87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梗死发生的时间分成 1~ 3h组、3~ 6h组、6~ 12h组 ,分别用尿激酶 15 0万u 加入生理盐水 10 0ml中快速静脉点滴 ,30min内滴完。之后用生理盐水 2 0ml加肝素 5 0 0 0IU静脉推注 ,2次 d ,连续用3d后停药。结果 1~ 3h组与 3~ 6h组相比 ,再通率无明显差异 (χ2 =2 .34,P >0 .0 5 ) ,而两组分别与 6~ 12h组相比 ,再通率有显著差异 (χ2 =9.99,P <0 .0 1;χ2 =3.99,P <0 .0 5 )。结论  早期溶栓治疗AMI的疗效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认识血糖水平对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Meta分析 方法对15项研究糖尿病血糖水平对糖尿病合并ACI患者预后影响的对照研究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检 验。患者按入院时的空腹血糖水平,分为A、B、C三组。A组:血糖<11.1mmol/L;B组:血糖≥11.1~<16.7mmol/L; C组:血糖≥16.7mmol/L。结果:①同质性检验:P均>0.05,表明15项研究糖尿病/血糖水平对ACI患者预后影 响的对照研究具有同质性,可以合并结果。②合并效应量的检验:ACI正常血糖组的预后显著优于糖尿病组(OR= 4.05,95%CI=4.60~5.19),而糖尿病组死亡的危险性则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OR=3.60,95%CI=2.36~5.49) (P均<0.001)。A组与B组的预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A组与C组以及B组与C组间的预后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A、B、C三组的死亡率分别为0、6.16%和40.17%,三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0.005)。结论:糖尿病合并ACI患者预后不良,且血糖愈高,预后愈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3.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芹黄素对大鼠缺血视网膜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30只Long-Evans大鼠用动脉结扎法造成视网膜缺血模型,其中治疗组20只腹腔注射芹黄素,对照组10只注射溶媒二甲基亚酚。用视觉电生理仪检查视网膜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芹黄素治疗组视网膜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芹黄素能促进大鼠缺血视网膜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人体寄生虫学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初步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显著,受到了绝大部分同学的赞同和欢迎.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和评价头孢他啶(泰得欣)应用于普通胸外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对比试验,观察2005年8-10月96例普胸手术预防和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泰得欣在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中总有效率9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结论 泰得欣临床效果满意,使用安全,值得在普胸手术中选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